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世界儿童日,关注中国儿童人口状况

2023-11-20 17: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组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作者:唐语新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本科生

责编:吕利丹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

每年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儿童而设立的全球行动日,旨在唤起全世界进一步倾听儿童呼声,关心儿童权利,并尤其关注最弱势与最脆弱的儿童。今年世界儿童日的主题是:童享友好世界,点亮儿童未来。

关爱儿童,离不开对儿童人口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的清晰把握。在我国,受到少子化浪潮的影响,近年来幼儿园因生源不足而倒闭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幼儿园倒闭潮将持续多久?会继续蔓延吗?本期盐巴就通过介绍《儿童人口发展新特点与新趋势——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一文,来谈谈我国儿童人口目前的状况如何,未来又会怎样发展。

01

我国儿童人口群像

2022年人口负增长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重大转折点。为应对人口转型挑战,生育政策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人口转型和人口政策共同塑造了儿童人口的变动规律。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人口规模、性别结构、城乡分布、地区分布和民族构成等五个角度来理解儿童人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儿童人口规模发展进入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儿童人口规模经历了增长、下降和平稳三个阶段。

1953~1982年,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加上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极大改善,使得儿童人口规模从2.36亿增加至4.1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40%。

1982~2010年,在生育政策控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下,生育率和出生人口规模开始下降,儿童人口规模从4.1亿降至2.8亿,占比降至20.8%。

2010-2020 年,生育政策调整短期内抑制了儿童人口规模下降,使其保持基本稳定。2020 年,儿童人口规模为 2.98 亿,占总人口的 21.1%。

性别结构持续失衡

2020 年,儿童人口性别比为 113.8,男童比女童多1918万人,性别结构失衡的程度较2010年(116.1)有所下降,但其中10-19 岁青少年人口性别比达到了 1982 年以来的最高值(115.5)。

城镇化发展加速

儿童人口的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全部人口,但在2010~2020年实现加速发展。2020 年,儿童人口的城镇化率为62.9%,与总人口的差距缩小至1个百分点。

儿童人口城镇化加速发展主要由三个因素驱动:一是人口迁移流动,越来越多的儿童进城求学、务工;二是就地城镇化,部分农村儿童虽然没有发生流动,但归属地变为城镇;三是城乡生育水平趋同,城乡儿童的自然增长速度差距缩小。

儿童分布和少儿抚养负担呈现区域差异

2020 年,西部地区儿童人口规模占全国的 29.1%,低于中部(31.4%)和东部(39.6%)。东部地区儿童人口占比在过去十年有所增长,说明儿童分布有向东部聚集的趋势。

同年,西部地区少儿抚养比为 28.3%,高于东部(23.8%),与中部接近(27.9%)。分省来看,广西、贵州的少儿抚养比较高,主要与劳动年龄人口跨省流动较多有关。上海、北京的少儿抚养比较低,主要是因为户籍人口生育水平低,流动人口子女因随迁成本而倾向于留守,故常住人口中户籍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比例都较低。

少数民族儿童规模和占比加大

过去几十年间,少数民族儿童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扩大。不过,2010~2020 年少数民族儿童人口占儿童人口比例的上升速度开始减缓。随着少数民族婚育观念和行为与汉族不断接近,未来少数民族儿童与汉族儿童规模的变化可能趋于一致。

02

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状况

我国人口流动在最近十年更趋活跃,有的流动家庭让未成年子女随迁,有的则让子女留守在老家,还有的让大龄儿童独自外出求学或务工,由此催生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两个群体。儿童的流动和留守状态并不总是固定的,可能因家庭状况、个人年龄和受教育阶段而相互转换。

受人口流动影响儿童从农村向城镇渗透

2020 年,受人口流动影响儿童达到 1.38 亿人,其中流动儿童7109 万,90%生活在城镇;留守儿童 6693 万,近三分之二生活在农村。

人口迁移流动重塑儿童居住模式

儿童与父母共同生活的传统居住方式受到冲击,与父母双方同住的儿童占比在2020年降至63.6%。因另一方外出而与父母单方居住的儿童占比从2000 年的6.9上升至2020 的 16.3%。父母都不在家的儿童,一部分与祖父母同住,更多是与祖父母以外的其他人同住或单独居住,包括外出求学或务工的青少年。

03

儿童人口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儿童人口规模发展重新进入下行通道

尽管2022年我国人口负增长与疫情这一临时性因素有关,但负增长趋势已成定局。在此背景下,2035年儿童人口或将低于2亿人(根据联合国数据测算得到)。

青少年性别结构失衡,婚姻挤压将更严重

2010~2020 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大幅下降,但青少年人口性别性别比却增加了3.9,这种失衡将不可避免地推移至婚龄人口。2020 年,20~29 岁男性比女性多 889 万人,这一数字在2035年或攀升至1320 万。由于我国男性倾向于与比自己年轻的女性婚配,而婚龄人口年龄老化导致更年轻女性人口萎缩,说明今后的婚姻挤压会比数据本身更为严重。

儿童人口城镇化加速、市民化受阻

父母外出流动和教育资源向城镇聚集,加速了儿童人口的城镇化进程,但流动儿童在健康、教育等方面仍未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

儿童市民化受阻还体现为大规模留守儿童的存在。农村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的比例从 2010 年的 25.7% 增加到 2020年的 37.9%。这与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政策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家庭化流动趋势增强,但拆分型家庭是新常态

2000 年以来,“一老一小”的随迁趋势越来越明显。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中流动儿童占比在2020年达到51.5%,与祖父母同住的儿童家庭中祖父母是流动人口的占比也升至 10.2%。但在全部儿童中,与父母双方一起居住的儿童比例显著下降。流动家庭正在围绕抚育功能不断探索弹性的家庭生产生活模式,形成复杂多元的拆分型家庭。

父母、祖父母角色和家庭功能适应新型的儿童家庭

在我国儿童家庭中,父母的陪伴正趋于减少。女性流动参与机会的增加使得父母外出情况趋同,这意味着原本父亲外出、儿童与母亲同住的主导模式向父母一同外出的模式过渡。

在与父母同住水平降低的背景下,儿童与祖辈同住的现象得到强化。隔代照料的需求推动抚育功能进一步回归家庭,使得儿童的家庭居住模式仍然呈现出传统性。

探索儿童人口发展规律,最终目的在于更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我国当前儿童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形成合理的分担机制,各主体的责任边界不甚明晰,政策的调整优化也有赶不上儿童家庭快速转型的迹象。

因此,针对儿童人口未来发展形势,我们还需要着眼于留守与流动儿童,设计基于迁徙时代的儿童发展政策制度;完善市场化婴幼儿照料体系并为隔代抚养提供政策支持,减少父母缺席对儿童的负面影响;加强各阶段基础教育的可及性与公平性,特别关注农村儿童教育公共服务的增量提质。

参考文献

1. 吕利丹,梅自颖,唐语新,阎芳.中国儿童人口发展新特点与新趋势——基于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青年研究,2023(05):1-16+94.

原标题:《世界儿童日,关注中国儿童人口状况》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