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23”攻坚进行时】争创健康湖北“山区样板” 秭归让全民健康有“医靠”

2023-11-20 17: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323”攻坚行动

秭归,地处长江三峡腹地,群山密布、沟壑纵横,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群众健康需求尤为迫切。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围绕补齐山区县卫生医疗资源不均、基础薄弱等“短板”,秭归提出了打造“323”攻坚行动“山区样板”的目标。

打造“山区样板”

底气来自哪里?

如何治“痛”促“通”,

持续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

近日,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和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记者

走进湖北秭归,

专访秭归县委书记、县长顾鹏飞

一半乡镇医院有CT 基层实力提档升级

“以前做CT要坐车去县城,现在镇里有了CT机,在家门口就能做,方便多了。”在秭归县归州镇中心卫生院,居民王保拿着父亲的CT报告单,对镇里医疗条件的改善称赞有加。以前许多村民看病需要到县城或市里,如今,乡镇卫生院已成为当地群众看病就医的首选。

“结合山区县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的特点,秭归通过构建‘一主两次三端’资源布局,推动县域片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顾鹏飞介绍,秭归正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由县人民医院牵头,结合地理特征和人口分布,在长江南北各选取了一个乡镇打造区域医疗次中心,辐射7个偏远乡镇;还在县域最南、最北、西南端的三个乡镇卫生院打造了具备县域影响力、辐射邻县的健康服务末端。

为提升医疗硬件设施,近3年,秭归共投入各类资金近5亿元,提档升级医共体设施设备,县级医院引进了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等,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配置了便携式彩超、呼吸机等设备,50%乡镇医院配置了CT,全县166个村卫生室配置了12导联心电图机,让群众“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健康服务。

水陆联运 打通大山深处的生命通道

“秭归县12个乡镇跨江隔水,交通不便,大山深处的群众突发重大疾病,急救非常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秭归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杜承文告诉记者。

一个月前,郭家坝镇楚王井村67岁的谭大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镇中心卫生院收到求助后即派出急诊团队,因山路崎岖,往返需要近3个小时,情况紧急,镇中心卫生院立刻启动水上急救预案,申请开通水路急救绿色通道。

在宜昌归州海事处配合下,急诊团队乘坐快艇及时抵达楚王井村卫生室展开抢救。之后,加紧实施患者转运,协调县人民医院提前做好急救准备。经抢救,谭大伯转危为安。

“现在村里就可以做心电图,数据一键上传,县级专家第一时间诊断,有问题直接反馈到村,我们直接在专家的指导下第一时间用药,第一时间联系上级医院实施急救”,楚王井村村医韩裕波一边演示一边介绍。

优化资源配置,搭建贯通县、乡、村三级的水陆“速救网络”,秭归铺筑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心脑血管疾病救治的“高速路”。

顾鹏飞介绍,秭归已建成“一主两次三端”区域胸痛救治服务格局,县级医院成功创建“胸痛中心和卒中防治中心”,各乡镇医院建成胸痛单元、卒中防治站,并在江南、江北区域分别建成心脑血管疾病急救转运站,在全县范围成功打造心脑急救“黄金30分钟”服务圈,确保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早诊断、早处置、急转运。县域心梗、脑梗患者致残、致死率明显降低。

“三色码”管理 点亮群众健康“预警灯”

“我定期来村卫生站,现在血压控制得蛮好,医生把我‘亮红灯’的档案改成黄色的了。”家住秭归县郭家坝镇楚王井村二组63岁的王必林拿着村医开的降压药,还不忘再做个心电图。

针对很多农村群众看病就医“小病拖大病磨”的习惯,秭归县以“323”攻坚行动为抓手,按照“政府部门牵头,乡镇社区组织,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联动”的工作体系,逐村逐户开展健康体检,精准识别“323”攻坚重点人群。采用“绿(低危组)、黄(中危组)、红(高危组)”三色标识,分类进行干预指导,实行动态管理。其中,绿色人群由乡村医生定期健康宣教;黄色人群由乡村两级家庭医生联合随访和指导用药;红色人群转诊至县级医院接受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转黄色管理。

顾鹏飞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集中体检筛查11.09万人次,新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严重病例3824人,被纳入黄色人群管理35390人、红色人群管理8866人,实现动态转色红转绿1148人,黄转绿12566人。

通过系列工作,秭归县民众健康素养大幅提升,心脑血管、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三类重大疾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高血压和糖尿病二类基础疾病控制满意率明显提高,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和精神卫生等三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防控效果明显。

原标题:《【“323”攻坚进行时】争创健康湖北“山区样板” 秭归让全民健康有“医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