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飞:儿童文学作家要敢于走出界限,烛照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访谈

2023-11-23 17: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专访

二十年前,时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的海飞带队首次参加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博览会,他形容那一次因为看到了中外童书的差距而“望洋兴叹”。从那时起,海飞意识到,中国童书的发展必须对标世界一流,要以世界眼光来要求、鼓励整个行业。几年后,他撰文向上级倡议呼吁设立中国自己的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设立中国的国际儿童文学大奖和儿童插图画大奖、设立中国的中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这三项童书工程。很快,在多部门牵头协作下,国际童书展落户上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升级更名为“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中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更是成为童书阅读常态。与之伴随着的是从2005年左右起,中国童书出版开启了“黄金十年”,然后继续高增长至今,在童书出版品种以及销量上跃居世界第一。

▲ 本周报纸封面

(郭天容 绘)

今年上海国际童书展迎来了十周年,而海飞也迎来了他投身童书行业的三十周年,来到现场的他面对中外出版人热烈交流、各国读者欢聚一堂的场景,感慨这与他畅想的“童书大时代”已经越来越近。他这次带来的还有新的评论集《书海飞评》,几乎囊括了近二十年他认为重要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并借作品分享了他对童书出版的观察思考与展望。新书分享会上,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高洪波、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前主席张明舟,与刘海栖、赵丽宏、李东华、徐鲁、郁蓉、陆梅、李姗姗等作家分享了对海飞其人其文的印象,当《儿童文学》原主编徐德霞形容他是童书界的“定海神针”时,海飞笑着指向现场的作家们,“他们才是。”

▲ 新书分享会现场

采访海飞,似乎需要记住许多数据,理工科教育背景的他向来对数字很敏锐,博闻强记的能力让他对分析童书出版的现状与未来有着可靠的依据。在他看来,中国童书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时间点上,“我们立足中国经验的书写,要能烛照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只有敢于走出过去固有的圈子,不囿于国家的、民族的界限,才能拥有更为宏大宽广的世界观、宇宙观。”

从大作家到青年作家,

都在提升中国童书水平面貌

记者:《书海飞评》里,所评对象涉及传统文化、时代主题、生态自然、科学幻想、童话等题材,覆盖了当下童书出版的主要类型,如今新书出版品类繁多,你出于什么样的遴选原则来写评论?

海飞:因为工作关系,我的家里藏书最多时一度多到四万种左右,相当于一个小图书馆,后来我捐给了家乡义乌建设了一座“海飞书屋”。儿童阅读,是人生启蒙认知阶段的起始阅读、刻痕阅读、定格阅读,是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的重要一环。我给自己写书评定了五个标准,一是政治的力量,特别是主题出版,它应该有思想性,有积极向上的力量;二是文学性和艺术性,这本书能够引起孩童阅读的兴趣;三是儿童性,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和视角来书写;四是市场化表现,这本书不是家长或老师派给孩子阅读的,而是孩子主动会选择的作品;五是国际化表现,我常说要让中国孩子和国外的孩子站在同样的阅读起跑线上,更进一步是让外国小孩也喜欢阅读中国童书。此外,我也告诉自己阅读不能偏食,写一篇书评要前后读三遍作品才能动笔。

▲ 书中涉及的部分作品

《书海飞评——儿童文学评论集》

海飞 / 著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3年11月版

记者:从你选择的作品对象之中,其实也能看出当下有些题材是少有作家去写的,比如前沿的科学发现、人工智能、“一带一路”等等,相对来说作家们触碰这些题材比较滞后。

海飞:这和我们的作家缺乏相关知识储备和兴趣有关,这个短板也由来已久了,成熟的科普作家比较缺乏。多年前我曾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有个提案,大意是鼓励作家跟踪两院院士,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跨度里去了解他们的科研工作和成功,然后写出科普读物。后来我也一直呼吁,要重视培养懂科普写作的作家以及懂外语的作家。

这些年还是有所改善的,和国际童书市场相比,从前国内的科普读物明显是弱势的,谈起少儿科普,我们往往只能想到英国DK公司的百科系列,但近年来,原创科普百科类童书发展势头旺盛,码洋占比大幅提升,关于高铁、航天、元宇宙等主题的原创科普读物渐渐涌现,营销的商业模式也越发成熟。

记者:读你的评论,会发现你始终在以历史眼光和世界格局来参照比较当代中国作家,比如提到肖复兴、张炜、赵丽宏、杨志军等知名作家的童书,会先提及自己多年来呼吁成名作家、科学家为孩子写书的观点。近年这类作品逐渐在增多,你的整体阅读感受如何?

海飞:以前我和国外出版人的交流中,感受到越是童书出版大国、强国,越是有许多大作家给孩子写书,像文豪狄更斯、高尔基、托尔斯泰等人都写过童书。我不仅多年呼吁,也曾当面向莫言、贾平凹等作家提议过此事,如果有更多大作家来参与童书,是可以提升我们整体童书水平面貌的。像张炜的《寻找鱼王》,当时我看后觉得惊讶,书里有齐文化的痕迹,有聊斋的痕迹,也有海岸线文化的痕迹,写出了文学性较强的鱼味人生。再如杨志军写三江源的故事也非常新鲜,有着很浓的藏地味道。还有许多军旅作家也投身到童书领域,写出了一批大气、强健的少年形象。问题也是有的,特别是儿童性方面稍弱,他们习惯了给成年人写作,如何更好地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视角,还需要有一个打磨熟练的过程。

记者:大作家在参与童书事业,年轻一代作家也在快速成长,像书评集里你评论的李姗姗、慈琪是“80后”“90后”作家,现在“00后”作家也开始写童书,你曾说其中不少青年作家是给自己带来惊喜的。

海飞:过去我做各类文学奖评委时,凡是看到年轻有为的新人作者,就会感到兴奋,比如曾经一度童话创作是比较落寞的,没有起色,有一年我参与的评奖推出了郭姜燕《布罗镇的邮递员》、李姗姗《面包男孩》、龙向梅《寻找蓝色风》三部童话,一下子提振了童书界对童话创作的信心。我观察到,如今的青年作家有些共同的特征,他们是从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敢想敢写有创意,学历普遍很高,而且不少阅读广泛,有着世界眼光,我期望他们能成为和世界接轨、写好新时代作品的创作力量。

面向未来,

我们如何将“童书大时代”带向世界

记者:如今全国有580多家出版社,其中多达557家涉及童书出版,也几乎都会推出各类主题出版书籍,一方面这为少年儿童带来许多新的题材和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也部分存在着图文粗糙、重复出版、急功近利的现象。

海飞:我在上世纪90年代做出版时,童书还是小众板块,但现在几乎全部出版社都在做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主题出版,是我国出版一个划时代的新提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主题出版,其实质就是要讲好最重要的、最有特色的、最精彩的、最具时代意义的中国故事。

少儿图书主题出版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时代的要求、与少年儿童的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一方面是占比还很小很轻,另一方面做主题出版必须是追求高质量的,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粗制滥造,比如当下故宫题材、敦煌题材的书扎堆出,很多只是跟风者。对于新时代儿童文学主题创作、主题出版,我期望我们的儿童文学能够尽量写得慢一点、深一点,打磨得精一点、细一点,将对主题的深度挖掘与对艺术的高度追求结合得更紧密一点。图书市场的大数据清楚地告知我们,在每年出版的四万多种童书中,能够常销的不到20%,能够畅销的不到2%,能够成为跨时代的不到0.2%,能够真正成为传世之作的微乎其微。我们可以用重奖鼓励少儿图书主题出版,用精品佳作、经典之作、传世之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儿童打好坚实的美丽的永不褪色的底色。

记者:现在童书出版行业编辑团队普遍年轻化,这是个好现象,折射出行业有足够的活力。编辑连通着创作和出版两端,好的编辑也在发现新人、鼓励新人,你认为一个优秀的童书出版团队必须拥有哪些素养?

海飞:以我个人的理解和体会,一个成熟的优秀的童书编辑,应该具有一颗纯洁的爱心和一颗纯净的童心。从事童书出版工作,我最喜欢的有两段话。一段是宋庆龄女士说的,“我们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另一段是冰心女士说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童书出版指向是儿童,童书一旦问世,就是属于儿童的。童书编辑必然要与儿童心心相印,必然会在出版的全过程中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儿童纯净的童心,必然会追求童书出版的真善美。

另外,优秀的编辑和优秀的作家、画家,是天生的合作伙伴。理想的编辑与作家、画家的关系,应该是紧紧围绕作品,互相学习、互相推敲,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合作关系,是以文相交、以画相交、亦师亦友的朋友关系。年轻编辑朝气蓬勃,完全可以在发现新作家、新画家,与新作家、新画家编创双长上多下功夫,创建新的面向未来的伙伴关系,推动童书出版再上新台阶。

记者:你曾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原社长兼总编辑,参与推动了童书“黄金十年”以及持续至今的发展,今年你也来到上海国际童书展现场。如今的童书发展处于你提出的“童书大时代”概念中的什么阶段?

海飞:我目前正在做中国童书出版史方面的书,之所以提出“童书大时代”的概念,离不开放眼国际、溯源历史的比较和思考。我认为从世界儿童文学、童书出版和未成年人阅读的角度看,出现过两个堪称影响全球的大时代:一是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诞生了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生成了现实主义、幻想性、自传式等多样的童年叙事,出现了典范意义的童话、校园和少年历险叙事,留下了永不磨灭的丰富文化遗产;二是美国的“4664”婴儿潮时期,占美国三分之一人口的“婴儿潮一代”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助推童书创作、出版和阅读,留下了改变世界的深刻印记,如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凯迪克图画书奖,都累积了一批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品。而我国依托改革开放逐步和平崛起,新世纪以来童书出版持续二十年保持超高速增长,渐渐积累了不少精品,对儿童阅读的重视和普及推广也成为蓬勃发展的势头,属于中国的“童书大时代”已然到来,重要的是面向未来,我们如何将“童书大时代”带向世界。

▲ 2006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第30届世界大会

记者:你在中少总社工作时也担任过CBBY主席以及IBBY中国分会主席,推动了2006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世界大会在中国召开,也积极推荐中国作家参评国际安徒生奖,可以说在推动中国童书走向世界舞台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十年来,站在外部世界的视角,你觉得中国童书的整体发生了哪些根本变化?

海飞:我想起二十年前,第一次带团参加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博览会,对我、对整个中国参展团来说,可以用“震撼”两个字来表达,是真正的“望洋兴叹”!世界上的童书怎么能做得这么漂亮?我国的童书和世界上的童书差距怎么这么大?我们当时的展台是亚洲国家里最小的,国外同行对我们并不在意。在参展团的总结会,大家总结了“四个起不来”。一是我们的童书站不起来,薄薄的、软软的;国外的童书开本大、页码厚、硬封面,站得挺挺的。二是我们的童书亮不起来,灰不溜秋的,不起眼;国外的童书用纸一流、色泽丰富多彩,光鲜亮丽。三是我们的童书书名响亮不起来,总有说教的味道;国外的童书名字感觉是很快乐的。四是我们的童书丰富不起来,单一的开本,单一的式样;国外的童书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如今,中国童书的质量全面发展、飞速提高,不仅“中国故事”讲得越来越好,而且,装帧设计、制作质量也已经赶上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许多国外出版商都在中国印制外版书。并且,中国童书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图书板块,不仅有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还有朱成梁、黑眯、九儿等一批作家、画家获得了《纽约时报》优秀童书奖、BIB金苹果奖、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等奖项。

▲ 今年三本中国原创童书获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上)

CCBF与BCBF合作的2023“大美世界:新非虚构类图画书”特展(下)

记者:2010年你以《关于建设童书出版强国的三个梦想》为题,从全球童书出版的视角,向上级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呼吁设立中国自己的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设立中国的国际儿童文学大奖和儿童插图画大奖、设立中国的中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如今这些都实现了,今后对中国故事更多更好走向世界,你有什么观察建议?

海飞:如今中国已经是童书出版大国,正向着童书出版强国迈进。2015年,我国童书出版品种达到四万种,成为世界第一;2016年,我国成为销量最大的世界第一大童书市场;同时,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引进国际图书版权最多的国家,版权输出也在逐年增加,童书版权贸易逆差不断缩小。

对于中国童书“走出去”的一些难点痛点,国际安徒生奖评委曾经与我交流时总结道,首先部分中国童书的题材格局不够大,大多拘泥于校园和家庭环境,没有折射出社会的大变化、大事件;其次是想象力不足,故事情节发展很容易被猜到;还有就是翻译质量不高,翻译人才在这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我想,今后“走出去”的优秀中国童书,应该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精品图书,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史的考验。我们既立足中国经验的书写,也要能烛照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只有敢于走出过去固有的圈子,不囿于国家的、民族的界限,拥有更为宏大宽广的世界观、宇宙观,才能从中国的高原走向中国的高峰,从中国的高峰走向世界的高峰,才能在文学上更好地开疆拓土,抵达新的星辰大海。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主办方、CCBF

原标题:《海飞:儿童文学作家要敢于走出界限,烛照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访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