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山南市桑日县让沙地变林海、荒原成绿洲

2023-11-25 15: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深秋时节,雅鲁藏布江两岸树林密布、层林尽染。沿着江畔疾驰的复兴号动车,在“绿色长廊”中穿行。作为守护这片“绿色长廊”的一分子,桑日县乡村护林员格桑次仁感慨:“以前沿河村落的名字后面都带个‘切塘’(藏语意为‘沙丘地’),几十年的植树造林让这里满目皆绿、处处皆景,昔日的‘切塘’早已成为历史!”

雅江“绿色长廊”是山南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写照,也是桑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桑日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盯“生态立县”战略目标任务,持续深入推进生态修复保护工作,不断把美丽桑日“绿的底色”描绘得更靓更美。

完善保障机制 守护一片绿色

金色的贡德林草原、宁静的思金拉措湖、满院飘香的葡萄、暖人身心的沃卡温泉……桑日县的生态之美在深秋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行走在这秀丽的风光之中,一群“红马甲”始终如影随形、穿梭其中。“‘红马甲’通过巡山、巡林,负责各自‘山头地块’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县有生态岗位712个,他们是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一线力量’。”桑日县林草局局长邓文平说。

今年44岁的格桑罗布是桑日镇雪巴社区24名“红马甲”中的一员。雪巴社区承担着雅江北岸4000亩防护林片区的日常巡护任务。

“我们每一次值班巡护要用一天的时间,负责林区火灾隐患、病虫灾害排查和围栏修补、垃圾捡拾、环保宣传等工作,巡护日程和工作动态都要在台账上详细记录。”交谈间,格桑罗布把一路上的巡护情况及图片,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向各级林长进行报告;如有状况,相关部门和各级林长会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处置。

守护一片绿,扮靓一座城。近年来,桑日县持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林长制”,进一步明确全县三级林长及相关成员单位的责任区域和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全县设立县级林长36名,乡级林长8名、副林长37名,村级林长43名、副林长207名,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厚植生态底色 建设绿色家园

有着22年护林工作经验的次仁朗杰,家住雅江南岸的绒乡冲达村。从最早的植树造林者,到如今守护雅江的护林员,谈起家乡的秋色,他感慨万千。

“以前,整个秋天人们都要被沙尘天气袭扰,每当黄沙漫天的时候,只能窝在家里躲避风沙。这样的环境不仅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危及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次仁朗杰说。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坚定了守护绿色的决心。

多年来,次仁朗杰和其他村民们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积极参与防沙治沙、植树造林,见证了雅江防护林为当地带来的沙尘天气逐年递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变化。“现在将沙防住了,大面积的沙丘变成了绿洲,就连秋天也变得色彩斑斓了!”次仁朗杰说。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近年来,桑日县扎实开展雅江流域植树造林工作,雅江周边实施的项目总面积为13.9万亩,其中造林面积1.9万亩、封山育林0.8万亩、防沙治沙11.2万亩,目前完成投资4.512亿元。同时,全县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完成义务植树1600亩,共栽植高山松、川西云杉、河北杨、油桃等11.84万株,完成“消除无树路”,以生态修复为重点守住了生态安全。

“全县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重点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拉龙村、洛村、颇章村、塔木村等4个村(居)成功创建并挂牌为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居),完成申报并市级初审通过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4个、村(居)35个。”山南市生态环境局桑日县分局局长土旦罗布介绍道。

生态美百姓富 环保增收共赢

近年来,随着桑日县防沙治沙、植树造林工作的持续推进,沿岸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不仅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也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带来新门路。

桑日镇赤康村从2019年开始成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苹果、桃等苗木,形成经济林产业700亩,并经营一处度假林卡项目。“好生态让群众增收有底气,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越来越强了!”赤康村村委会主任次仁达瓦高兴地说。

次仁达瓦介绍,每年苹果、桃子丰收后,合作社直接给本村21户脱贫群众每户发放400斤,其销售收入作为分红归个人所有,同时按照务工天数每天发放180元工资。2022年,赤康村174户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7万元。

环境美了,群众受益。近年来,桑日县积极组织动员农村劳动力参与县、乡(镇)、村(居)实施的造林绿化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全县吸纳农牧民用工人数3322人次,实现农牧民劳务收入401.77万元。同时,桑日县以落实生态补偿机制为重点,兑现补助资金200余万元,落实草原奖补资金713.07万元。

桑日县委书记孙守英表示,桑日县将坚持统筹做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努力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让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得实惠,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在桑日镇奴卡社区采访期间,记者见到了85岁的扎西罗布和他的老伴。

扎西罗布介绍,他和老伴年轻的时候都参加过植树,现在,当年种的树已成长为江边的树林。“没想到雅鲁藏布江变了个样!”扎西罗布说,就像群众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值暮秋,桑日县公园里的草甸在工作人员悉心浇灌下依然泛绿,远处的高山、河谷、河道绿意仍浓,透着勃勃生机。

防沙治沙、植树造林,是山南市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几十年如一日投身植树造林,在雅江中游河谷贡嘎至桑日段打造了面积约50万亩的“绿色长廊”。

沙丘变绿洲,这样的奇迹就发生在当下,让记者深切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更坚信我区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