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特写丨走进大学课堂后的新型职业农民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2023-11-26 18:59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这两个月,是苏州昆山蟹农许玉凤一年中最忙碌的时间段了。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见到她时,正下着小雨,她蹚着微凉的池塘水,弯下腰捞起一网大闸蟹,脸上带着喜悦。

或许有些难以想象,已年近50岁的许玉凤,除了是蟹农,还是一名在读大学生,主修农林经营管理。就在捕捞今年第一网螃蟹前的几个小时,她还“忙里偷闲”通过网络在线听了一堂课,这也是她新学期领到课本后第一次上课。

五年前,只有初中学历的许玉凤,在昆山市政府的支持下免费入读江苏农牧职业学院大专班,从此人生打开了一扇“窗户”。毕业后她还被母校破格聘请为讲师,为大专生讲授养殖及创业课程。回到螃蟹塘,她又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反哺到养殖和经营,解决了众多过去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乡土专家”,很多外地养殖户也因此慕名前来找她取经学艺。

过去,昆山蟹农学历层次普遍偏低,经营理念相对传统。昆山自2018年起在全国率先与多所高校合作培养高素质农民,由政府出资支持农民免费上大学,帮助他们提升综合素质和农业技能。

澎湃新闻从昆山市获悉,截至目前,昆山免费上大学的农民达到了383人。他们虽然多数已年逾不惑,背负着家庭和生活的重担,但仍在求学、求知中不断拓展人生的边界,探索事业新的可能,不仅逐步打破了世俗对“农民”低人一等的身份偏见,让“农民”成为一份令人自豪的职业,也在从业中增加了增收致富的信心,赢得了各方面的尊重和认可。

技术能手的发展瓶颈

许玉凤初中毕业后做过灯泡厂的化验员,也当过台资电子厂的操作工,虽然辛苦,但收入还不错。她原本以为会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成为企业的管理人员,但在2000年,一场家庭变故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那年正月,公公因车祸意外身亡,留下13.5万元债务和6亩蟹塘。她和丈夫扛下这一切,一边在工厂打工,一边在阳澄湖边的巴城镇养螃蟹。那年许玉凤21岁,儿子只有26个月大。

连农活都没干过,怎么可能把螃蟹养好?果不其然,由于缺乏经验,养蟹第一年,许玉凤家的蟹塘里死了很多螃蟹。第二年,许玉凤索性辞掉工厂的工作,一心做蟹农。“我在电子厂都能把十几道工序搞懂,不可能养不好螃蟹。”许玉凤说,她买书自学养殖技术,晚上等儿子睡着后便挑灯夜读,头晚学技术,第二天就用。第二年,她家螃蟹的回捕率提高到30%,赚到了1.6万元。她说,这是她人生的第一桶金。

经过几年摸索,许玉凤研究出了一套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技术,养出的螃蟹不仅回捕率高,而且青背白肚、肉质饱满。接着,她扩大经营,蟹塘从10亩扩大至30亩、50亩,甚至100亩,收入不断增长,许玉凤不但还了债,还成了当地的致富能手。

“蟹农”许玉凤说,今年的螃蟹比去年要大好几两。受访者 供图

可是,仅仅有书本上的理论,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问题。

2016年夏天,当地出现连续十多天的高温,许玉凤家的蟹塘突然出现大面积的蓝绿色漂浮物,“光会笨拙地舀起来,可是今天舀掉了,明天又长出来,像是病毒一样,无休无止地繁殖,有时候一场雷阵雨过后,在缺氧的环境下情况更严重。”许玉凤说,没多久,螃蟹死了不少,找人来看过才知道是蓝藻,可是对方也说没有什么好法子。

束手无策的许玉凤陷入无助,当时脑子里冒出个念头:“养螃蟹是技术活,感觉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了,要是能念个大学,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也许我就能搞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找到对症下药的办法。”

但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许玉凤又投入到忙碌的节奏中,下蟹苗、喂饲料、种水草、开捕、卖蟹……

政府出资,农民上大学

也正是2016年,昆山市开始实施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培育、管理和服务机制。

2018年,昆山又在全国率先推出新型职业农民免费上大学政策,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牧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大学等高校联合开设涉农成人学历教育大专班和本科班,学制分别为3年和2.5年,学员取得毕业证书后,将一次性获得全额学费补助。

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许玉凤说,2017年她被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次年听说政府免费送农民上大学,感觉到埋藏心底的梦想一下被激活了,于是第一个报了名,并顺利考上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大专班,2021年获得大专毕业证。

接着,她又马不停蹄地准备成人本科考试,2022年被南京农业大学成人本科班录取,目前是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做梦也想不到,我一个普通农民能圆大学梦,不仅上了大专,而且上到了本科。”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许玉凤一番感慨脱口而出。

昆山市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站长孙权表示,通过平日里的观察,他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学历层次低,知识储备局限于平时习得的经验,且知识比较碎片化,无法适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要求。

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升级,关键在人,因此必须帮助农民更新技术和理念。“老一辈农民说‘脚底泥多,田里不愁’,只知道要吃苦出力,不知道要科技兴农。”孙权说,现在形势变了,“种得好”、“养得好”只是好的“田把式”,“卖得好”才是实力的提升,昆山需要借助高校的力量,对农民进行长期系统的提升。

在他看来,到高校去学习,不仅要缺什么补什么,而且要让农民“全面摄入营养”,保持营养均衡。孙权说,农民学历低只是客观原因造成,等他们经济条件改善、生产稳定后,自我要求学习并提升学历的愿望也随之提高。让孙权和同事们没想到的是,“农民免费上大学”的消息一经发布,他们的电话被打爆了,“苏南的农民还是肯钻研”。

据其介绍,新型职业农民上大学与全日制教学不同,昆山市政府与高校商定专设新型职业农民教学班,主要以在线教学为主,兼有课堂面授,课程设置避开农时,紧贴农业生产实践需要,教学安排实行半农半读、农学交替,侧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既有课堂教学,也有实践观摩、演练。

靠学习走出事业困境

续文华1984年出生于湖南岳阳,中专学的是园林花卉。毕业后,他先是去了上海求职。2008年,他所在的虹越花卉公司在昆山市国家农业示范区注册成立新公司,续文华作为公司代表被派到昆山进行“开荒”,从此他的梦想也撒向了这片花田。他从基层业务员做起,掌握花卉种植、销售和引种等相关技能,职位逐渐晋升到了总经理。

上大学后的续文华专注种蝴蝶兰,如今他的基地生产的蝴蝶兰达150万株。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图

2017年,续文华自己在苏州创办了一家花艺公司,开始自主创业。钱从哪里来?妻子田静毫不迟疑地卖掉了两套房子,凑了几百万元支持续文华。

不过,难题还是接踵而至,由于品质和品质都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头几年续文华家的花卉销量一直不温不火,整个种植基地都徘徊在盈利线以下。迷茫、疑惑和困窘以及各种压力,一股脑压在了续文华的心头。续文华说,有一阵子他焦虑得根本睡不着觉。

树挪死,人挪活。续文华与田静一合计,认为必须尽快转型才有活路。“文化和知识水平不足,谈何转型?”续文华意识到,应该系统学习经营管理以及市场营销,并寻找“外脑”的支持。

2019年,他报名参加了昆山“农民免费大学”项目,第二年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大专班录取,学习农业经营管理专业。授课老师提出,续文华的花卉种植基地一方面花卉品种过于庞杂,导致难以把控产品质量,无法赢得市场的青睐;另一方面,基地生产管理又过于粗放,从周边雇用的村民工作积极性不高,往往手中的活还没干完就提前下班,导致花卉品质更加得不到保证。

续文华随后调整了经营思路,首先对花卉品质做“减法”,选择市场前景好的蝴蝶兰作为主打花卉,进行精细化种植。其次,成立产业联合体,即为每个大棚寻找合伙人,他与招募来的合伙人共同经营,大家都为自己干,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这种模式带领公司迎来了发展转机。田静告诉澎湃新闻,去年基地蝴蝶兰的产量达150万株,成为苏州地区单个产量第一名、江苏省第二名的花卉基地。今年更是有望突破180万株,年销售额将突破3000万元。

近期,记者走进续文华的温室大棚,一片葱茏,各色蝴蝶兰竞相开放。花盆下方安装有感应器,墙上装有摄像头,续文华手机上装了智能系统,所有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指标,尽在“掌”中,可根据天气变化进行调节,保证花卉的生长。

免费上大学,不仅让续文华改变了经营模式,而且改变了他的思想理念。续文华说,过去他只通过线下进行销售,现在他紧跟市场,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销售方式。去年以来,公司组建了团队进行直播带货。“客户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销售。”续文华说。

农民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大学课堂,让昆山巴城镇联民村村民邹建星同样大开眼界。

2018年,他报名参加了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成人教育大专班,次年入学,学的农业经营管理,是许玉凤的同班同学。“学校教的,都是我们最需要的。”邹建星说。

比如2019年初,学校上的第一堂课让他记忆犹新。当时,老师组织大家前往南京市高淳区一家螃蟹养殖基地实践观摩。当地养殖户对水塘开展了高标准改造,在水下安装温度检测仪及可视化摄像头,登录手机客户端即可获取水塘水温、水质、溶氧率等多项参数,这些都让邹建星印象深刻。

参观后,邹建星和基地负责人加了微信,请对方上门指导。2021年,邹建星有样学样流转了300亩水塘发展规模养殖,建起了高标准的养殖园区,将传统的粗犷养殖转变为循环用水的生态化养殖。“现在,我们家养的蟹亩产量比前些年提升了约两成。”邹建星说。

邹建星指向池塘,向记者介绍蟹虾混养情况。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图

去年,邹建星还和母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开展合作,他的养殖园区成了学校水产科技学院产学研合作基地,他也完成了从学生到专家的转变。

同样,上了大学以后,许玉凤也迅速成长为养蟹行业的专家。2019年,淀山湖农业服务中心聘请她担任大闸蟹养殖技术顾问,半年后大闸蟹回捕率从原来的40%提升到80%。她还被上海一家大闸蟹养殖场聘为技术顾问,去年在长达40天的高温考验下,该养殖场几乎没有死蟹,产量保持了平稳。许玉凤说,养殖场负责人额外拿出了10万元奖励她。

许玉凤也将学到的知识和多年的养蟹经验向周边养殖户无偿传授。目前她已经给昆山11个镇的蟹农讲过课,由于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她讲的课几乎堂堂爆满。她说,有几次学员们为了听她的课,在教室里站不下,都站到了窗户外面。

孙权见证了很多农民上大学前后的变化:上大学前,多数农民缺乏自信,出入大学校园都不自在,可能是觉得自己“身上有泥、脚下有泥”,几年下来,脑袋和口袋都富起来了,腰杆也逐渐挺起来了。

在他看来,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是一份职业,与都市白领一样缴纳社保。他们中的佼佼者,有的被评为省、市劳模,有的当选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给予了他们越来越多的身份认定。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在传统农事与现代科技融合的今天,农村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将成为城市人向往的生活胜地。同样,“农民不意味着贫穷和落后,会越来越成为一个更多人想从事的职业。”多位昆山农民向澎湃新闻表示。

    责任编辑:谢春雷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