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看电影,读建筑,听故事——“艺行上海”走进“电影皇宫”

2023-11-26 21: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大光明电影院,在上海人的认知中,绝对是上海的文艺地标之一。这与它曾经的“远东第一影院”的美誉有关,与它是著名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作品有关,与它迄今为止仍然坐拥申城座位数最多的放映厅有关,与它经历过令人血脉偾张的洪深抗议辱华片事件有关,与领风气之先的“译意风”以及首批“译意风小姐”卢燕有关……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电影史专家李亦中

大光明电影院总经理李克璐

要带领大家解开这些“有关”的详情和谜底,必须找到专业权威、熟门熟路的导览嘉宾,本次“艺行上海”有幸邀请到两位“李老师”,一位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电影史专家李亦中,一位是大光明电影院总经理李克璐,带领影迷朋友用半天时间,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对这座“电影皇宫”作一次深度游览。几位影迷在活动结束后说出了共同的感受——以前来过多次,今天却好像第一次来,仿佛认识了一个全新的大光明。

01

三公里外可见玻璃灯柱

要阅读大光明电影院这座建筑,首先要欣赏它的外表、颜值,而对于“最佳欣赏视角”,李亦中颇有心得。他特意两次穿过斑马线,把队伍带到南京西路九江路交汇处的三角地带。有人疑惑:“为什么让我们站在国际饭店前看大光明?”李亦中指点说,站在这个地方看大光明,最能体现影院建筑的外立面特色。

大光明电影院是邬达克个人设计风格从新古典主义过渡到现代主义的转折点,挂有“GRAND THEATRE”影院英文名称的高耸的“玻璃立柱”,到了夜晚就会光芒四射,既是一个巨大的灯柱,又仿佛远洋轮上晶莹剔透的大烟囱。据李克璐介绍,以前周边还没建起这么多高楼大厦的时候,这个灯柱非常显眼,夜色中在三公里外就能够看到大光明炫亮的灯柱。所以,它成为大光明的重要标志,一看到这个灯柱,哪怕看不清“GRAND THEATRE”字样,人们也很容易辨认出大光明。

正门上方是黄色的玻璃幕墙,幕墙面积近百平米,每逢有重要影片首映或影展开幕时,这面墙就会挂上巨幅海报,南京路上人流如织,如此“招摇”的海报,想不映入眼帘都很难,其宣传效果绝对是杠杠的。李亦中强调说,上海的单体影院中,拥有这么一面跟建筑本身融为一体的巨幅海报墙的,也只有大光明了。

02

悠长通道,连接现实与艺术

与一般剧院不同,大光明电影院从大门口到放映厅之间有着一条长长的通道。在国内外考察过不少影院的李亦中介绍说,这是大光明电影院设计匠心所在。观众步入影院观影的过程,实际上是从户外开放空间进入一个封闭的“黑匣子”,是从真实的现实世界进入曼妙的银幕世界,可以暂时抛开世俗生活的喜怒哀乐,沉浸于两小时光影之旅的享受。

因而大光明的通道,就给观众提供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步一步地跟现实世界“断舍离”,让这个过程有充分的过渡时间,营造出一种观影的仪式感。邬达克这种设计,也体现了当时国际上建造影院的一种先进理念。

“大家不要忽略脚下这条大理石分界线:外面是世俗社会,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忙碌;里面则是两小时‘做梦’的时空。”李亦中边说边带着大家颇有仪式感地跨过这条“分界线”,步入银幕世界。

03

邬达克密码与人文关怀

走在影院大堂通往放映厅的路上,李亦中提醒大家注意地面的坡度。果然,这是一段平缓的上坡道,未经提醒甚至很难发现地面是有坡度的。这个设计对老年观众和行动不便者非常友好,让人悟到邬达克设计体现了人文关怀,亦是早期公共建筑里的“无障碍通道”吧。

与此同时,大家注意到地坪上频频出现犹如古代象形文字的一些记号,既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也不是世界语。李亦中告诉大家,这是流传已久的“邬达克密码”,大致包含三层含义:一是隐含邬达克的签名;二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体现汉字的上下结构;三是化用他的祖国匈牙利国旗的元素。李克璐补充说,曾经有人把这些字符拼接起来,试图构成具有某种意义的图形。总之,“邬达克密码”至今仍神秘莫测。

04

第一块宽银幕,单厅座位最多

沪上现存的单体影院中,有上下两层结构的所剩无几。当队伍来到大光明电影院一号厅的二楼,当年“电影皇宫”的既视感赫然呈现。

据李克璐介绍,影院以前的座位间隔比现在小,而且是木质硬板凳,楼上楼下总共接近2000个座位。2008年改建时,为了增加观影舒适度,座位宽度和排间距都放大了,因此缩减了600多个座位,现在是1365个座位,楼下808座,楼上557座。沪上座位数最多的放映厅的纪录保持者,至今仍是大光明。

李亦中回忆说,童年时代有一次观影经历印象深刻,那是1950年代末,他在大光明影院看了一场宽银幕电影《老兵新传》。当时宽银幕电影属于新生事物,大光明是国内第一家配备宽银幕的影院。影片讲述复员军人开垦北大荒的故事,辽阔的东北大地呈现在宽阔的银幕上,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这时李克璐请大家坐到观众席上,关闭场灯,放映了一段宽银幕样片。她介绍说,大光明影院观众席的设计,楼上和楼下有细微差别:楼下的座位略微带有仰角,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前排观众的遮挡,对观众仰视高大银幕也起到了辅助作用。而二楼因为视点高,可以居高临下一览放映厅全貌,据说当年票价都比楼下贵一倍。

据记载,上海是当年日本富豪周末度假的首选,或乘飞机或坐轮船来“魔都”,保留节目之一就是到大光明影院看一场好莱坞电影首映,大光明作为“远东第一影厅”的美名由此不胫而走。

“看来到大光明观影,附加值很高,一是看电影,二是看建筑,今天不虚此行。”队伍中有人感慨。

05

空调吹吹,“译意风”听听

大光明被誉为“电影皇宫”,其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都有领风气之先的“独门绝活”。

“早在1933年,我们大光明就‘冷气开放’了”,李克璐不无自豪地说,“影院斥资30万元从美国进口空调,当时其他电影院都还只是靠电扇或冰块来防暑降温,而在大光明冷暖两用空调的呵护下,观众已经置身于冬暖夏凉的观影环境。在1933年的中国,这样的硬件设施绝对是遥遥领先的。”

软件方面的遥遥领先,则体现在1930年代末大光明首创“译意风”服务。所谓“译意风”,类似现在的“同传”,银幕上放映原版好莱坞影片,观众可以选择收听耳机里同步的汉语翻译,这种同期声翻译并不是录音,而是由“译意风小姐”在放映厅后方的小屋子里,看着正在放映的画面,现场实时翻译的,与日后的译制片配音有所不同,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即兴因素;与“同传”的区别,或许仅在于“译意风小姐”可以提前看片,预先准备。

当年首批四位大光明“译意风小姐”中,有一位便是影迷们熟悉的著名美籍华裔女演员卢燕。当时她就读于交通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傍晚下课后来大光明做兼职。卢燕是交大话剧团的台柱,她做“译意风”,不仅要求自己把台词翻译准确、传达清楚,而且像角色那样入戏,根据电影里的人物和情境,传递出不同的语言形态——男性的对白,嗓门粗犷一点;小孩对白,语气稚嫩一点。所以,她承担的“译意风”特别受欢迎,有观众指名道姓要看“卢小姐译意风”的场次。

而“译意风”工作,对卢燕从事的电影演艺也不无助益。人们看电影大多看一遍,精彩的看两遍,而卢燕看电影,每一部都要看上很多遍。几场看下来,故事的来龙去脉都清楚了,她就能将注意力放在影片的细节、演员的表演等方面,经过反复“精读”,可以说熟稔于胸了。她去美国后,毅然选择从影之路,成为中国电影在海外交流的一名重要使者。

“译意风小姐”卢燕在大光明留影(1946年)

艺术人文频道录制大光明节目时,李亦中与卢燕合影

06

洪深抗议辱华电影

大光明电影院设置的文化长廊,也是影院的一大特色。紧扣九十五年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图文、实物等形式在长廊内敞开展陈。

李亦中在那里为大家讲述了当年发生在大光明大戏院的一个爱国故事,那就是中国早期电影史上闻名的“洪深抵制《不怕死》事件”。

1930年2月2月,复旦大学教授兼明星影片公司编导洪深和朋友到大光明观看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摄制、喜剧演员罗克主演的《不怕死》。看了开场,洪深气就不打一处来,该片讲述一个美国植物学家稽查绑票贩毒集团的故事,片中的华人由日本人化装扮演,所做的都是犯法作恶的事,对华人竭尽“鄙贱、戏弄、侮辱、侮蔑”。

洪深

于是洪深拂袖而去,愤然退场。回家后,他心绪难平,想到影院里还有那么多同胞在看,不能再继续下去!他随即离家,折返大光明,时近傍晚,只见一群爱国青年正围在一起商议,准备向报馆投书,号召民众拒看《不怕死》。洪深对他们说,写文章投给报纸发表有一个过程,而此时此刻影院里就有很多观众在看!怎么办?——必须闯进去!洪深敢做敢为,挺身登台即兴发声,痛斥该片“辱华”,呼吁现场观众拒看!戏院洋人经理闻讯赶来,双方产生肢体冲突,他叫来租界巡捕,将洪深带回扣押三小时。经过据理力争和同仁声援,洪深当夜获释,翌日提交书面抗议,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注,要求南京国民政府禁止该片上映,且将《不怕死》拷贝予以销毁。一时间,全社会义愤填膺,各界人士纷纷表态,上海新闻界紧急动员起来,宣布拒登大光明大戏院任何广告。这场风波延续数月,最终大光明大戏院及该片演员罗克正式登报道歉,影片全线撤档——在大光明影院发生的这个历史事件,已经载入中国电影史册。

07

影迷受益匪浅

参加本次“艺行上海”的影迷中,有一位是上师大影视传媒学院的学生,她表示虽然自己来上海读书多年,但还是第一次走进大光明电影院,被它壮丽的外观震撼到了。李亦中教授的导览,让她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尚未接触过的影史。

另一位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在活动结束时也激动地说,今天不虚此行,收获颇多。以前虽然来大光明看过电影,但从未专门欣赏过它的建筑和设施,还有那么多精彩的历史故事,这次活动让她对大光明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她心中,上海这座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又增加了一抹亮色。

大光明电影院是这次“艺行上海——与电影专家一起City Walk,探访沪上著名电影院”活动中的第一站,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结合专家导览,可以感受到近百岁的大光明电影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对上海的这座城市的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的生动注解。接下来我们还会邀请大家一起探访更多上海著名电影院,敬请期待哦!

文编 | Ray

美编 | Yep

摄影 | 蔡晴

动图 | 金捷

原标题:《看电影,读建筑,听故事——“艺行上海”走进“电影皇宫”》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