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福建三明沙县:小吃闯出大名堂,联动发展谋振兴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王选辉 实习生 杨柏昕
2023-11-27 21:4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福建 >
字号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处闽中地区的福建省三明市峰峦耸峙,低丘起伏,溪流密布。青山绿水与人间百味在这里相遇,孕育出沙县区这座驰名中外的小吃文化名城。有了“沙县小吃”这个金字招牌的同时,沙县积极探索“跨村联建”发展新模式,走出一条党组织引领、片区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下好“小吃之乡”关键棋

有着“沙县小吃第一村”美誉的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以小吃闻名天下——味香扑鼻的板鸭、脆嫩可口的扁肉、甘甜醇厚的冬酒、芳香扑鼻的红边茶……小吃作为沙县的“名片”,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前来一饱口福,2022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全景

如今,沙县小吃已发展成为遍布全球 66 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 31 个省区市和港澳台、拥有近9万家门店、带动 30 余万人就业、年产值超 580 亿元的富民产业。

近年来,沙县抓住小吃产业发展的全新机遇,吹响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再出发的号角,强化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和要素保障,将富民与强市一体推进。目前,三明市已经将小吃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制定《三明市实施“五项提升”推进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再出发行动方案》等各级各类政策性文件10余份,为沙县小吃的发展保驾护航。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现已建成占地2600亩、聚集了小吃速冻品和预制菜等24家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沙县小吃产业园,不断扩大沙县小吃的产业布局。

沙县搭建了“沙县小吃”集体商标区域公用品牌、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国家非遗传承文化品牌、沙县小吃技艺传承大师餐饮经营示范品牌三大体系,挖掘沙县小吃非遗文化,大力推动沙县小吃和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借力“一带一路”建设,沙县小吃已在日本、法国等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门店174家,逐渐成为传播中国美食、文化的窗口。

沙县小吃 日本高田马场店

沙县小吃走出国门,成就响亮“大品牌”。

谋划“跨村联建”一盘棋

2020年以来,沙县以列入全省首批县域集成改革试点为契机,通过资源集聚、力量集中、政策集成的方式整合区内技术、土地、资金、队伍等资源,打破以往各村“单打独斗”局面,实现农村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沙县小吃寻味记启动仪式(跨村联建相关产品推荐会)

在俞邦村率先以小吃致富后,沙县夏茂镇以俞邦村为联建主体,联合周边5个村党支部、2个经济合作社党支部,成立俞邦片区党委,依托‘跨村联建’农村党建模式探索订单式共富机制、托管式共富机制、普惠式共富机制、股份式共富机制、联营式共富机制“五项共富机制”,大力发展小吃、文旅、茶叶、林业“四大主导产业”,助力村财联创联带联增。

俞邦片区确定了“以小吃产业为主导,文旅康养资源互补、培训经济多点联动”的产业发展方向,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瓜果采摘、小火车等沉浸式旅游项目,打造一日游精品路线;流转800亩联村土地,发展红芽芋等特色种植,打造沙县小吃原材料生产基地;将俞邦村周边6个村的十几种美食,统一打造“寻味俞邦”特色小吃包,以点带面,实现区域“抱团发展”。2021年,联建村村财收入160万元,同比增长42%;村民人均收入25300元,同比增长18%,先富带后富成效显著。

沙县区大洛镇昌荣村、官昌村、高坑洋村、张田村、山际村、大洛村6个村整合多方资源,成立官昌库区片区党委、库区村党群服务中心,在原有的各村、各单位“单打独斗”自治模式基础上,探索联合联建治理新模式。各方代表共参管理、共建库区、共办实事、共享成果。通过党群联动的方式提升便民服务质量,让村民们麻烦减少,幸福加倍。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组织联建、产业联动、乡村联治……三明市积极探索“跨村联建”党建模式,坚持区域发展“一盘棋”理念,促进片区各村均衡发展,闯出增收致富新路子。

着眼“乡村振兴”长远棋

农业是乡村发展的基石。以统筹推进现代种业、蛋禽渔业、茶果蔬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导向,沙县区重点提升小吃原配料基地、茶叶果蔬、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推广蔬菜高产高效技术,播种面积9.7万亩,产量17.7万吨;推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食用菌预计产量约4.8万吨,产值1.9亿元。

俞邦片区农贸发展有限公司

在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沙县区夯实农业基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22年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约2.27%,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4%,农膜回收率达到85%。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7.33%,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全面推广农用北斗终端,12家服务主体完成机插秧服务超5000亩,机收服务2.3万亩;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茶园改造、品种改良、茶庄园一二三产融合等20个子项目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保护沙县区农业生产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投入是重要保障。沙县区会同金融机构推出“福宅贷”“福林贷”“福田68贷”“振兴贷”等信贷产品,有力盘活农村林地、土地、房产等资源资产。2022年度,沙县区安排乡村振兴专项资金5100万元,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不断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沙县区将宅改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整治人居环境,2022年累计建成美丽乡村庭院503个、美丽乡村微景观171个、美丽乡村小公园30个、美丽田园8个、美丽休闲乡村7个。

近年来,沙县区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农民培训力度,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17期,组织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12期;建设4所农民田间学校,遴选254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等作为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选任科技特派员74人、驻村第一书记48人,为沙县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新型农业人才,打造人才“蓄水池”。

    责任编辑:王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