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庆日报丨“问题簿”问出烦心事 “周周聊”聊出好办法

2023-11-28 14: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日,家住忠县忠州街道香怡社区的居民王先生因外墙漏水与物业发生纠纷,多次协商未果。在邻居的提议下,王先生找到“忠法议事亭”的法官方志锴,不到1个小时,双方就达成了和解协议——物业公司负责修好外墙,王先生补齐欠下的物业费。

为推动诉源治理融入社会治理,忠县法院于今年7月初在香怡社区探索建立了“忠法议事亭”工作机制,通过设置线上线下“问题簿”,搭建“社区法官周周聊”议事平台,建立“152”闭环落实机制,助推问事、议事、办事“一条线”全流程办理。

说事议事,出“庭”入“亭”,贴近了群众,走进了民心。数据显示,自“忠法议事亭”成立以来,通过“社区党委+网格管理+微法‘亭’议事+居民自治”联动发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0余条,提供法律咨询意见6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

“问事”多样化

前不久,在该社区一餐馆务工的李某,上菜时不慎摔倒受伤,构成十级伤残。李某受伤后在家休养无经济收入,而餐馆负责人只承担医药费。李某多次找餐馆负责人请求赔偿未果之后,找到了香怡社区党委书记申红。

申红在了解清楚双方诉求后,第一时间拨通了“忠法议事亭”法官的电话,共同化解该纠纷。

“我是在工作中受伤的,该你们赔的,一分也不能少。说不好,我就要打官司。”李某情绪激动。

“打官司不仅要经过法定程序,败诉方还需承担诉讼费,花钱又费时。我们今天把责任明确、把赔偿算清楚,既维护受损者的合法权益,又化解餐馆的烦心事,多好嘛。”待双方安静下来,法官助理杨磊磊详细了解了治疗经过、伤残鉴定、后续治疗等情况,从专业角度耐心劝导,就赔偿项目、赔偿标准、费用计算等进行释法明责说理。

最终,经过1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并当场兑现。

这起纠纷的顺利化解,其实是“忠法议事亭”线上+线下问题簿发挥有效作用的一个缩影。

忠县法院为全面了解群众需求,特别推出线上线下“问题簿”,线上开通“社区法官”热线,建立“百姓议事”微信群,倾听群众烦心事,搭建沟通桥梁;线下采取社区报送问题清单、社区法官日常走访、设置“民意传声筒”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需求。

如今,“社区法官”热线、“百姓议事”微信群、“民意传声筒”已经成为居民反映问题、邻里沟通的重要平台,让社区居民不出楼栋就能反映问题。

“议事”法治化

“大家发现没得,我们小区的狗老是不牵绳,好危险嘛。”

“可不是嘛,看着狗乱跑就怕,晚上都不敢带小孩出来散步了。”

近几个月来,这样热烈的讨论经常出现在“社区法官周周聊”的议事会上。

香怡社区下辖10个居民小组9611户,常住人口3.4万余人,是个名副其实的“大社区”。

为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引导居民自治,忠县法院搭建起“社区法官周周聊”议事平台——每周四,法院干警都在“忠法议事亭”里,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居民代表等召开议事会议,听取群众烦心事、聊出解忧法。

遛狗不拴绳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法院可以在社区集中开展几次文明养犬宣传活动,讲清法律责任。”忠县法院法官助理黄雨秋在听取各方意见之后,首先提出了解决办法。

“我们组建一支文明养犬劝导队,由党员干部、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对违规遛狗等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集中整治。”申红主动担起了责任。

“这个主意好,我们也参与宣传活动。”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随后,黄雨秋针对居民合法饲养、管理宠物过程中的责任等问题,结合宠物致人损害赔偿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民法典》《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号召广大居民群众文明养犬,共建美丽和谐社区。

“现在小区基本看不到不拴绳的狗狗了,大人小孩都安心多了。”居民杨婆婆笑着说。

“办事”高效化

“大家物业费交的什么标准耶?合同里写了收费标准是按0.8元/月·平方米执行,怎么收了我1元/月·平方米?”8月初,香怡社区居民陈先生在“百姓议事”微信群问道。

这一问,在群里激起了“千层浪”,不少居民也对相关问题存疑。

方志锴在微信群里看到居民们反映的问题后,第一时间联系社区,由社区对物业公司进行约谈走访,初步掌握物业收费标准情况。

“合同里写的是收费标准暂按0.8元/月·平方米执行,最终以物价管理部门审批为准,后面审批部门是以1元/月·平方米的标准同意备案的。”物业公司回复说。

考虑到这一案件背后涉及香怡社区几千户业主的物业费标准问题,忠县法院决定将其纳入“社区法官周周聊”议事事项,共同商讨物业合同收费标准事宜。

“大家和物业公司签的合同都明确告知了收费标准,应该是知晓从0.8元/月·平方米变更到1元/月·平方米的,且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家也是按照这个标准缴费的,说明实际上是认可这个标准的。而且考虑到预售阶段物业服务成本一般低于业主接房入住后的物业服务成本,收费标准作适当调整也是客观合理的。”在全面了解情况后,方志锴厘清争议焦点,耐心解释。

最终,通过法官说法、社区书记讲理、网格员劝导,两个多小时过去,业主代表最终认可了物业公司的说法,同意了现在的收费标准。

为促进议事高效化,忠县法院配套建立了“152”闭环机制,即1个工作日内将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形成问题清单,5个工作日内反馈问题处理情况,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回访,力求将群众的“需求清单”变成“满意清单”。

共商可解百姓事,一亭能闻群众声。忠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叶永忠表示,下一步,忠县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落实“强基导向”六项工作,建好用好“忠法议事亭”,努力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问需”,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的转变。

原标题:《重庆日报丨“问题簿”问出烦心事 “周周聊”聊出好办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