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玉,石之美者

2023-11-30 11: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玉,质美、色美、触美、音美”,其温润却坚定的质地,内敛却有力量的光芒,祥和温润、表里如一的品格,一直为国人欣赏。

自新石器时代一颗美丽的石头从自然间脱颖而出,制成玉器,玉便化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基因,影响了我们的语言和文字,也塑造了我们的审美与思维。

龙纹玉璜,西周,故宫博物院藏

《礼记·学记》有言:“玉不琢,不成器。”玉石要经过不断的琢磨方能成器,古人用玉的物理性质,来象征人们的品格德行,人要经过不断的学习、磨练方可成材。

汉字中的珍宝大多从“玉”字旁,玉常用来借喻美好的品德或事物。

中华民族在人文初始就与玉相伴,中国玉文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神玉文化、礼玉文化、德玉文化和俗玉文化。

从最初的“神玉”到“礼玉”、再到“德玉”,乃至到了宋、元、明、清的“俗玉”。特别到了清代,开通玉路,使玉文化真正走向普罗大众。

白玉骑凤仙人,宋,故宫博物院藏

本器玉质莹润、碾琢精美、抛光细腻、造型别致,是宋代玉雕的上乘之作。凤翅满饰平行阴刻线,并以一条横阴刻线分割。这都是典型的宋代玉雕特征。

宋皇室和一些王公大臣是古玉收藏家,这时期古玉被作为玩赏品和特殊商品流通于城市古董市场和收藏家之间,很明显,宋时玉器已经完全民俗化,是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

清代,玉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形成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又一个高峰。特别是清代开通了产自新疆的玉之商路,使玉文化真正走向了普罗大众。

某种意义上说,世俗最有力量,最能适应需求。清代宫廷用玉直接受清内廷院画艺术的支配和影响,其做工严谨,如雕似画,有的在抛光上不惜工本以显示其温润晶莹之玉质美。

清中期,白玉“出门见财”,观复博物馆藏

观复博物馆藏清中期白玉「出门见财」,为白玉质地,带皮色。

馆藏即为当时遗珍,时至今日,莹泽雅致的玉仍为国人偏爱,崇玉、赏玉、佩玉之风依旧兴盛。观复博物馆以玉石灵秀自然之美,结合馆藏文物元素,推出了玉禄琳琅「出门见财」玉佩。

以馆藏文物清中期,白玉【出门见财】佩为蓝本,摹古制观复玉禄琳琅【出门见财】玉佩。

观复玉禄琳琅【出门见财】佩为“日、日、见、才”四字组为一个合体字。

相传此字由唐伯虎于明代正德元年间所创,最初为勉励自己日日都要增加一点学识而设计。

“才”与“财”同音,延伸为“日日见财”或“日日有见财”、“日日有财见”,多了一层财运通达的寓意。在人生中同样重要,读书求贤者见“才”,生意求富贵者见“财”。

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深入人心,千古不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