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果碰巧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了一次饭会不会被传染上?

2023-11-30 15: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精康科普工作组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科普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世界艾滋病日

前段时间去社区做“有关失眠那些事儿”的健康宣传义诊,在提问环节,有位70多岁的阿姨问我:“自从社区开设老年食堂助残服务后,很享受这个给我们老年朋友带来的便利,刚开始都是自己吃自己的,后来跟大家熟悉后就共餐了,从那以后,有时睡不着觉时就瞎想,跟自己一起吃饭的那些人怎样,看着他们都挺活跃的,有没有艾滋病什么的,在一起喝水、吃饭、握手什么的,别给自己传染上,那就晚节不保啦……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睡不着觉,是不是我想多了?”

提到艾滋病,大家是不是会感觉既陌生又害怕呢?大家知道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吗?和艾滋病感染者一起吃饭会不会被感染呢?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今天我们与大家说说,有关艾滋病的那些事。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可以引起淋巴细胞损害,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多个器官出现机会性感染及罕见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呢?

免疫缺陷病毒(HIV)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泪液、脑脊液、尿液里。艾滋病患者、HIV病毒携带者都具有传染性,但主要是通过:

(1)性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婴儿出生后也可以经母乳喂养被感染。

所以和艾滋病病人一起并不会感染艾滋病。但如果儿童的看护人是HIV感染者,并通过咀嚼方式给儿童喂食也会造成儿童感染,如果看护人有牙龈出血或口腔溃疡,那传播的危险更大。这里强调的是“通过咀嚼方式给儿童喂食”这种方式应避免,不管喂养者是否有HIV感染,都不应通过这样的方式喂食,不卫生且容易传染疾病。

哪些人是艾滋病高危人群?

(1)静脉毒瘾者;

(2)性伴侣已证实感染HIV;

(3)有多个性伴侣;

(4)来自HIV高发区;

(5)患有多种性传播疾病,尤其有溃疡性病灶;

(6)使用过不规范的血制品;

(7)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

如何知道是否感染上艾滋病?

艾滋病感染之后可能有些症状,比如:发热、体重下降、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合并各种条件性感染等,也有的无症状感染者。

通常是通过查血HIV抗体阳性作初步诊断。

艾滋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很遗憾,目前没有治愈艾滋病的方法。

主要采取抗病毒药物治疗和一般支持对症处理。所以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就知道HIV重在预防,远离高危人群等易患病的因素。

如何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目前仍不可彻底治愈,也没有有效疫苗 ,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主要与人的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做到洁身自爱,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不去非正规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是手术,不共用注射器、牙刷、剃须刀等可有效预防感染艾滋病。

最后再次强调:

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是不会被感染!

和艾滋病患者正常社交是没有问题的!

很多艾滋病患者也是受害者,请不要带着歧视和排斥的眼光看待他们,他们也需要关心和理解。

供稿:王会秋,沈阳市安宁医院康复中心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科普工作组专家

原标题:《12·1世界艾滋病日|如果碰巧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了一次饭会不会被传染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