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强信心看禅城!锚定高质量发展,禅城为什么能?

2023-11-30 17: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禅城发布

权威的禅城声音,生动的禅城故事,尽在禅城发布。欢迎点击左上方蓝色“禅城发布”关注并设置星标。

近日,禅城区入选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第16名,在2023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榜单排名第11位,排名上升两位。

今年以来,禅城屡屡跻身各大全国百强榜单前列,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和潜力。榜单背后,呈现禅城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

今年以来,禅城提出奔赴“六最”现代化禅城,打造“佛山之心”,实现从中心城区向城市中心的重大跨越。这是禅城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擘画的新战略蓝图,也是为万亿佛山打造一个应有且更强的中心的新担当作为。

强信心,看禅城

背后有这些“实力担当”

01

抓牢“赋能制造业当家”主线

禅城持续构建产业新空间

“2023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由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该榜单对评价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较高参考价值,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区域发展实力和潜力。

其中,综合实力指数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态环境、民生福祉、城乡治理5个方面进行评价。在该评价体系下,禅城区排名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第16名,与上一年持平。

“百强区”的“强”,“强”在哪?“经济发展”是第一指标。今年以来,禅城抓紧抓实赋能制造业当家“这条主线”,引导资源要素向都市制造业集中、向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加快构建具有禅城特色、优势凸显的现代产业体系。

看实体,传统产业“转型蝶变”。禅城着力推动陶瓷、不锈钢、针织、童装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向原创化、品牌化、智能化发展,擦亮“佛山制造”品牌。

佛山南庄高端精密智造产业园效果图。/南庄宣办提供

观业态,新兴产业“聚合裂变”。禅城启动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三年建超千万平方米载体,以南庄高端精密智造产业园为主战场,推动战新产业“爆发”增长。

今年1~9月,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748.22亿元,同比增长12.9%,连续8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其中,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实现519.28亿元,同比增长10.4%,新质生产力在禅城加快形成。

禅城区季华路两旁金融机构林立,是佛山现代保险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区域。(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

东平云谷效果图,这里是佛山数字经济创新产业集聚区的重点区域和先行区。/资料图片

同时,禅城发挥三产占比全市五区最高的优势,以佛山数字经济创新产业集聚区、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佛山现代保险产业集聚区为抓手,持续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打造产业服务中心,提升高端要素集聚力和辐射带动力。

今年6月,禅城启动建设企业上市服务生态集聚区,集聚佛山38%的券商机构、37%的会计师事务所和35.4%的律师所,打造服务佛山、辐射珠西的高端专业服务业高地和产业服务中心。

推进高质量发展,禅城澎湃向前。今年前三季度,禅城区实现GDP1737.7亿元,同比增长5.5%,位居全市第二。

02

持续做强镇域经济

禅城助力万亿城市能级再跃升

今年以来,位列冲刺“千亿镇街”第一梯队的祖庙街道,成功挂牌广东金融高新区保险产业集聚区,启动佛山企业上市服务生态集聚区建设,推动14个超亿元产业项目落地祖庙,并持续打造“佛山古镇”IP,用新理念、新模式加快推进莲升片区、东华里古建筑群更新活化,再现古镇灯会、行通济、塔坡庙会等民俗活动盛况,带动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庙会经济蓬勃发展,力争2026年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800亿元。

图一为古镇灯会,左下为行通济,右下为塔坡庙会。

11月6日,禅城区1镇、12村入选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其中,黎冲村、紫洞村名列其中。

目前,黎冲村正在建设状元文化楼,计划将状元文化融入村级工业园改造,建设占地约55亩的状元文化广场,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文商旅集聚发展的新型文化街区。

黎冲村。

此外,紫洞村将以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落户建设为契机,以“红古绿”为发展方向,打造美丽圩镇和滨江艺术摇篮,走出一条文商旅融合发展之路,做强公共服务配套、做优服务,提升乡村格局和品位,以城促产、以产彰文,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贡献村居力量。

紫洞村。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和落实“百千万工程”,是一场全面战、总体战。一直以来,禅城勇挑大梁,朝着全力打造地级市中心城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的目标奋勇前进。

03

争先创一流营商环境

禅城多措并举加速跑

区域综合实力的最直观体现,就是投资价值与潜力。在2023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榜单中,禅城排名第11位,排名上升两位。

投资潜力的提升,得益于禅城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的突破创新。近年来,禅城从企业需求出发,深入推进 “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落地生根,“一网通办”、扶持政策标准化改革等举措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今年3月1日,禅城市场主体突破30万户。图为工人人员发出第30万户市场主体营业执照。

同时,禅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大湾区、辐射全国乃至全球,主动出击外出拜访对接优质企业,加强与招商合伙人合作,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北京、成都、西安等关键区域选定招商服务机构,拓宽招商渠道。

“走出去”敲门招商,“请进来”共赢发展。今年1~9月,禅城举办29场活动,既有针对性、“小而精”的推介,也利用大型活动契机吸引客商来禅实地体验,持续扩大禅城“朋友圈”,打响禅城招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真招实策”的支持、“真情实意”的服务,赢得“真金白银”的投资。今年1~9月,全区共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52个,签约总投资414.11亿元,同比增长46.33%。其中,引进超10亿元产业项目12个,签约投资额288.3亿元。

禅城区还建立了“招商合伙人”的新模式,招商团队不仅走出去,还积极把人才和机遇“请进来”。

近两个月内,科伺智能、德晟智能、慧亚产业投资、大参林医药智造总部、MAX科技园等一批重磅项目相继在禅城投资落户,掀起禅城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也为禅城未来发展积攒新动能。

市场主体的活跃,也能反映出禅城投资与市场活力。截至今年8月底,禅城区市场主体超35万户,占全市23.3%,创业密度稳居全市第一。民间投资密度达1.5亿元/平方公里,民间投资(非房地产项目)同比增长64.8%;民间投资占固投比重保持在六成以上,最高占比超过75%。

04

打造更有温度的“佛山之心”

禅城全面焕发文化新活力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高质量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今年以来,禅城推动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以高品质城市风貌、城市格调、城市环境、城市服务,来支撑城市中心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让“佛山之心”更有温度、更具质感,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以文化作为城市竞争王牌。禅城接连举办“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展示、国潮音乐节、中国(佛山)陶瓷创意周、中华龙狮大赛等品牌活动,推动“一镇一品”建设,让岭南味、年轻态、时尚感、国际范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图一为国潮音乐节,左下为“佛山之心”点亮仪式,右下为陶瓷创意周开幕式。

塑造提升城市“品”“格”。禅城启动城市品质提升暨城市格调三年行动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投入10亿元以上资金,推动城市格调“一年有变化,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提升”,建设高品质现代化人文都市。

匠心妙手绘就“诗画禅城”。近年来,禅城水环境质量排名常列全市第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2018年改善24.9%,近5年累计新增绿地面积达305.21公顷。今后禅城还将提高生态空间“含绿量”,发掘出更多绿美经济“含金量”。在今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中,位列第12名。

王借岗森林公园风景优美,绿意满眼。

在交通、教育等民生服务领域,禅城同样捷报频传:凤翔大桥、同济大桥、东平路中段、朝安南路、聚锦路二期等“断头路”相继通车,佛山市第九小学新校区、绿岛湖学校等学校投用……不断擦亮民生底色,提升幸福成色。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禅城铁军”始终不甘于中游,勇于跳出舒适区,以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更“铁”的作风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格局下争先进位,奋力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在全国百强区竞逐的舞台上

禅城正努力争先进位

提升万亿佛山“强信心”的影响力

“强信心 看禅城”的号角吹响

期待一个新的“强中心”

崛起一个新禅城!

原标题:《强信心看禅城!锚定高质量发展,禅城为什么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