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停止内耗后,他这样保研清华

2023-12-01 17: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勇敢的 华南农业大学 收录于合集 #华农学子 乘风破浪 154个

三年平均绩点4.33

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获国赛二等奖

……

凭借优异表现

数学与信息学院2020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陈少深

成功保研至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计算机技术专业

他说

学会和情绪对话,在焦虑中前行

是自己最大的收获

↓ ↓ ↓

陈少深,数学与信息学院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三年平均绩点4.33/5.00。曾获国家奖学金1次、校级丁颖奖学金1次、校级一等奖学金2次,获得“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参与投稿SCI一区论文1篇、CCF B类推荐国际会议1篇、SCI二区期刊1篇。以第一作者投稿中科院二区期刊1篇,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参与广东省大学生“攀登计划”项目1项,曾获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大数据挑战赛国家级二等奖。

坚持下去!遇见更多可能性

很多同学在刚上大学的头一年,都会有过迷茫和焦虑:这个专业适合我吗?我能学好吗?我以后能做什么?

陈少深也是如此。仅仅因为理科成绩好而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大一的第一个学期,他的注意力更多用在了学业以外的事情上。

如果故事按照开局的节奏继续,或许今天的主人公就不是陈少深。令人们在回望时感慨的,常常就是那样的事情:有时,人的际遇改变,就发生在偶然之间。

大一寒假的某天,陈少深在同乡会的微信群里看到师兄发送的消息:学校的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正在开展选拔。正因在家无所事事而感到空虚的他,动了试一试的念头。

陈少深(2排右4)与实验室的伙伴们合影

尽管做了心理准备,选拔过程还是比陈少深想的要难熬得多。在长达四个月的考核期里,他除了要钻研英文文献,还要在编程代码上见真章。课业已经有点吃力,还要额外花时间学习新的知识,陈少深倍感压力,一度想要放弃。

“进实验室可以让你的视野更开阔,再努力一下吧!”迷茫之时,师兄的鼓励抚平了陈少深内心的焦虑。静下心来后,他发现自己的进度反而还更快了一点。

就这样心无旁骛只顾着前进,不知不觉,他已经抵达目标站。陈少深被录取了,成为了同批通过考核的四人之一。

陈少深和实验室师兄师姐的合照

事实证明,四个月的努力完全值得,甚至比想象中还要好。加入实验室后,陈少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师兄师姐,和他们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在黄沛杰老师和徐禹洪老师的指导下,他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在实验室的锻炼,帮助他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

陈少深甚至学会了享受科研过程中的乐趣。有时,他会因为半夜冒出一个不错的想法,就起床开电脑继续。

在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每年都有不少师兄师姐成功保研。随着研究的深入,陈少深渐渐发觉做科研“好像也是个挺有意思的事”。保研的念头开始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保研加油!学会与焦虑和解

和很多有保研意向的同学一样,提升绩点成为陈少深很长一段时间里的首要任务。

但繁忙的课业与科研项目交织在一起,压得陈少深有点喘不过气。由于太过关注成绩与排名的波动,他心中的焦虑感也日益强烈。很多个夜里,陈少深躺在床上睡不着觉,辗转反侧地审问自己:保研的目标真的能完成吗?

困境再次出现时,仍然是身边人的陪伴与鼓励给了他勇气。“特别感谢在我焦虑时耐心听我倾诉的家人、老师、朋友,后来每当我遇到困难、停滞不前时,我都会想起他们的话。是他们让我努力相信自己可以坚持下去。”

这次从低迷中走出后,陈少深明白,自己不能再被无效焦虑牵着鼻子走了。他开始学着与情绪对话,通过音乐和运动放松心情,并逐渐发现了焦虑背后的原因:“每一次焦虑感的出现,其实都是在提醒我,有重要的事情等待我去完成。”

而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对自己说:“不要急,慢慢来。”渐渐地,焦虑感不再成为困扰他的对立面。陈少深发现,自己“慢慢学会了如何在焦虑中前行”。

陈少深(2排右4)所在实验室成员合影,2排右2为黄浩靖,2排右3为黄沛杰老师

清华大学,是高中的陈少深从来没想过的事。到了大学,这个目标似乎没那么遥远了。

但究竟要不要冲刺清华,对他来说还是悬而未决的事。大三上学期在数学建模大赛省赛中的意外失利,给陈少深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这一次,他又陷入了自我怀疑中:保研清华,我能行吗?

已经在去年保研到清华的实验室师兄黄浩靖鼓励他:“先试一试,别想太多,试了才知道有没有可能。”

他们都是实验室攀登计划项目组的成员,彼此很熟悉。在科研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陈少深都会主动请教黄浩靖。师兄的这一针强心剂,来得及时而有效。

带着“试一试”的心态,陈少深继续积极参与各大学科竞赛、投稿科研论文,争取国奖,一步步稳扎稳打,成功入选清华大学的推免夏令营。

陈少深本科期间的科研路线

2023年的7月,太阳将石头炙烤得滚烫,身在清华大学,陈少深的内心也如火烧般焦灼。面对“高手云集”的场面,他不免自觉“底气不足”。面试的前一天深夜,他仍在重温准备好的论文,“内心的焦灼让我感觉必须做点什么。”

但长久以来的努力,早已为他准备好答案。次日面试,当听到老师提的问题有不少与科研经历相关时,陈少深松了一口气——过往积累的丰富科研经验此刻成为他的定心丸。稳住心态、淡定作答,陈少深最终如愿拿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推免资格。

克服“社恐”!积极传递温暖善意

学习之余,陈少深也在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初见陈少深,很难让人将他与“内向”两个字联系起来——毕竟在交谈时,他总是面带笑容,不吝言辞,给人感觉十分有活力。

但陈少深说,自己其实是个有点“社交恐惧”的人。为了锻炼自己,他在大一时主动竞选班长。当班长后,陈少深学着从班集体的角度策划工作,学着主动和同学们交流沟通。看到大家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好,他觉得一切辛苦都很值得。

大二时,陈少深又报名成为2021级计算机2班的心理助理班主任,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师弟师妹们尽早去思考与规划未来的方向。当这份付出得到回馈时,他在惊喜之余也十分感动:“用心做的事情能够让大家感到开心,我也会觉得很开心!”

陈少深为2021级计算机2班开班会

其实,在“内向”的外壳之下,陈少深从来都不吝于传递善意与温暖。正如他在自己的心路历程中所言:“希望自己继续做一个温柔、善良的人,把曾经感受到的热情和善意传递下去。”

在收到清华录取通知的时刻,陈少深说自己感到的更多是平静。阳光照耀下,他分析着自己的心情,笑容带着几分淡定:“可能因为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喜悦吧。”

从被很多师兄评价为“要更自信一点”,到能够鼓励师弟师妹们勇敢前进,陈少深走过了既平凡也不平凡的三年多时光。如今,他已经提前进入清华大学的课题组,开启自己的“研0”生活:“之前一直想找一段时间沉下心来好好做研究,现在终于可以实现了。”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陈少深说。

时光如梭

奋斗的故事仍在继续

陈少深的路还有很长

沉下心,迈开步

有志者,事竟成

期待一届又一届华农学子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原标题:《停止内耗后,他这样保研清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