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苹果烂地无人收,博主“暖心”帮助?虚假助农何时休!

2023-12-03 11: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近日

博主“阿乐鲜生”

在短视频平台

发布了一条“暖心视频”

视频中

一名老人因道路不通等原因

导致今年的苹果难以卖出

博主表示

要收下老人所有的苹果进行销售

不少网友看后纷纷表示感动

称赞博主“有爱心“

然而

这条令人感动的视频背后

却另有猫腻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表示

视频内容为卖惨摆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卖惨摆拍、虚假助农类视频背后

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如何治理虚假助农乱象?

01

“卖惨”式营销、“悲情”式带货屡禁不止

在“阿乐鲜生”的视频中,他和一名老人的故事,从在路边收苹果的“偶遇”开始。在老人家的果园中,这名博主现场掰开了一个苹果,对着镜头展示苹果是“满满的糖心”,并提出将尽力帮老人卖苹果。之后,他又来到老人家里,老人说,其儿子因患病住院,老伴也早已去世,自己3年多没能看到儿子了,现在准备卖了苹果买新衣服和吃的去看儿子。视频发出后,令人感动的情节让不少网友泪目,大家纷纷为博主的行为点赞,还有网友提出想要买一些老人家的苹果。

(图源:抖音截图)

事实真的如同视频中呈现的这样吗?11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卫城镇人民政府获悉,视频中的老人为卫城镇大堰沟村民王某贵,因其子生病,目前养老事宜和家中土地由侄子钟某帮忙管理。因今年钟某工作调动,土地缺乏管理,老人家中苹果仅收获了两筐,且已送人,并不存在苹果卖不出去的情况。因此,视频内容为虚假摆拍。此外,据王某贵老人说,拍摄视频的博主承诺,拍了视频后会买米来看望他,但最终博主也没有给老人送米。目前,“阿乐鲜生”账号仍在运行,其视频账号中有不少类似情节的短视频,但已经找不到与王某贵老人相关的视频内容。

然而这并不是一起个例。今年9月,四川省凉山州公安局通报全省首例系列“网红经济”乱象专案,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为主要代表的网红团队,打着“助农”“优质原生态”等旗号,低价从外地购入农副产品进行网络直播带货,涉案金额超两千万元,形成灰色产业链。目前,该系列案件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54名(其中涉案网红主播11人),已批准逮捕18人。

(图源:长城网)

同月,在四川攀西地区,不少主播也用花钱找“演员”、卖惨摆拍的方式“帮助”当地农户销售卖不出去的石榴。经记者调查,视频情节都是剧本,“演员”家里并未出现水果卖不出去的情况。

02

别让卖惨带货凉了助农初心

近年来,助农产品成为许多短视频创作者竞相角逐的流量热土。但随之而来的是销售假冒特产和卖惨带货等行为屡屡发生,虚假助农引起各界关注。那么,虚假助农类视频会带来哪些恶劣影响?

虚假助农触碰了法律底线。通过摆拍“卖惨”引流进而带货,这种销售行为如果跨越了相应边界,甚至以低价购入的商品冒充当地特产,再以高价卖给消费者,极有可能构成犯罪。

虚假助农破坏了涉事地的形象。助农直播的初衷是让偏远地区的农产品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大山,改善地区发展落后现状。而通过夸大甚至捏造事实的方式博眼球、赚流量,营造了“视觉贫困”的假象,抹黑了当地声誉。同时,其售卖的产品也并非宣传中所言的当地品牌,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势必影响当地品牌口碑,破坏了电商助农的市场环境,扰乱了市场秩序。

更重要的是,虚假助农消磨了人们的善良,给真正需要流量和关注的地区及产品带来负面影响。电商行业为不少农村地区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开通了快车道,但网红虚假助农的行为透支了这些地区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给真正的助农直播造成恶劣影响。当真正的农产品亟待售出,真正贫困的农民需要帮助时,消费者却已产生抵触心理,不再轻易“付出真心”。

直播带货给农产品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好处。因此,规范带货助农、严厉打击卖惨带货等违法行为尤为重要。

03

如何治理虚假助农乱象?

直播助农如今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然而直播行业坐“快车”的弊端也逐渐显露了出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亟待从多方面对直播助农进行引导和规范,使其沿着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发展。

(图源:九派新闻)

首先,强化平台监管,倡导主播真实、客观、全面地宣传推介农产品。对于网络主播的直播行为,平台需要加强监管,提高助农直播的门槛和“含金量”,建立相关的制度来规范主播在带货过程中的宣传推介行为,避免其在直播中夸大宣传或者虚假描述产品。同时,平台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助农直播内容加强审核和管理,对于不符合规范的内容及时进行处理并追究责任,通过提高违规成本,倒逼网络直播依法依规开展助农直播,筑牢诚信底线。

其次,加强助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和认证。通过直播,不少有特色且有优势的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但同时也要看到,部分直播销售的农产品质量不过关,仅仅是为了“卖出去”而上直播。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电商农产品质量监管和认证体系,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购买农产品。此外,对于消费者在直播中购买的农产品,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对消费者的反馈和投诉进行及时处理,并公开处理结果,从而提高直播助农的信誉度,增强消费信心。

再次,支持农村地区和广大农民探索多元化销售模式。这些年,从直播助农的效果来看,这种新兴业态确实为农户带来了不少收益,有助于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游客前来,从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然而一味“抬高”直播助农的效果,会导致一些地区和农户过于依赖直播销售,从而忽略了其他营销渠道的建设。因此,地方政府需要鼓励和支持农户通过电商平台、线下销售等多种渠道来推销农产品,进行多元化销售,以降低市场风险。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农户的营销技能,让农户更加熟练地掌握直播技术,相比请主播来直播带货,农民自己带货说不定效果能更胜一筹。

套路带货、虚假宣传

触碰了法律底线

破坏了涉事地的形象

消磨了人们的善良

别让卖惨摆拍

凉了助农初心

来源|封面新闻、经济日报、上观新闻、央广网、湖南日报、川观新闻等

原标题:《苹果烂地无人收,博主“暖心”帮助?虚假助农何时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