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走过一生,苏轼终于明白,陶渊明才是自己一直念念不忘之人

2023-12-04 18: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文选自《应是飞鸿》,远人/文

人有什么行为,源于人有什么境界。苏轼不断回望过往岁月与人生的年龄,自己的经历过于跌宕起伏,该经历的都经历了,不该经历的也经历了,能承受的也承受了,不能承受的也承受了,所有这些,将其带到对世事波澜不惊、对万物愈易动情的境界。对苏轼而言,人生已无任何谜底地在面前敞开:官场是什么样?寻常百姓是什么样?青云直上是什么滋味?跌落谷底又是什么滋味?到今日已无不遍尝。从苏轼金榜题名时与蒋之奇相约隐居阳羡至今,一次次退居的念头一次次泛起,但庙堂与江湖无异,都是身不由己之地。今日,苏轼自觉自己洒脱固然洒脱,但有没有比自己更洒脱的人?苏轼回望历史过往,一个始终喜爱的人物在眼前越发清晰,其人就是陶渊明。

凝望陶渊明的身影时,苏轼终于明白:为什么走过人生,陶渊明才是自己一直念念不忘之人;为什么除了他,再也没有第二人能让自己喜爱至今?原因无他,就因陶渊明做到了苏轼渴望去做却始终没做到的事。世人常说的“魏晋风骨”,却与陶渊明真没有多少关系。当时,不论魏晋诗人们如何连篇累牍地抒发对民生的疾苦,以及如何抒发对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陶渊明都毫不在乎地背过身去,不知他是想避开自己身处的时代还是时代想要放弃他。

当苏轼面对陶渊明的“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二十首·其四》)等诗句时,不禁感慨万千:陶渊明写下堪为代表作的二十首《饮酒》五言诗时已年过半百,年龄与此时的自己相差无几,从表面上看,自己也做到了陶渊明笔下的“闲居寡欢,兼秋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但表面做到与真正做到终有本质区别。苏轼想起自己在黄州贬地写下的“只渊明,是前生”(《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句时不由得惭愧,从黄州到扬州,又过去了整整十二年,自己真的做到了像陶渊明那样挂印归隐、彻底步入自然了吗?苏轼摇摇头,一股“徒有羡鱼情”的感受涌将上来:世人以为自己洒脱,但只有自己知道,与陶渊明相比,终究还差得远,哪怕诗歌也自愧不如——苏轼曾一针见血地评价陶诗,“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尤其方到扬州时身体染恙,既无会客兴致,还在身心俱疲中写下“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的低落之句,如何比得上陶渊明“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的放旷自得?

苏轼心底一个念头涌起,自己曾与那么多友人诗词互和,为什么不与陶渊明隔世和诗呢?陶诗所展示的不正是自己渴望的境地吗?至于从哪首陶诗开始和起,苏轼倒是未多加考虑,既然陶渊明的二十首《饮酒》是他的至爱,自然就可从它开始了。于是,苏轼铺纸磨墨,在《和陶饮酒二十首》的诗前写下数语:“吾饮酒至少,常以把盏为乐。往往颓然坐睡,人见其醉,而吾中了然,盖莫能名其为醉为醒也。在扬州时,饮酒过午辄罢。客去,解衣盘礴,终日饮不足而适有余。因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庶以仿佛其不可名者,示舍弟子由、晁无咎学士。”

从苏轼一生来看,停留时间甚短的扬州时日,对其的意义实乃非比寻常。至少,“五十而知天命”的意思是人到半百后一切很难更改,不是人生难改,而是性格难改。对苏轼这样跃上巅峰的创作者来说,其形成的风格与手法更是难改,但他在将近花甲之龄时却再一次脱胎换骨,做出了“和陶诗”的决定并付诸行动。苏轼虽然一生都未像陶渊明那样毅然决然地弃官不做,内心却在后者的启示下做到了随性而为。所谓“随性”,也就是抛弃所有的姿态,回归自然与本性。

从苏轼这组《和陶饮酒二十首》的首篇起笔“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云何得一适,亦有如生时”来看,其语言既非豪放,更非婉约,而是直接出自心灵,朴素得令人心动和难以置信。这恰恰是陶渊明的鲜明特点,将一切都抛诸身外,只以平和的内心面对纷繁世事,然后在纷繁中进入最珍贵的平静。获得平静,历来都需旷日持久的修炼。苏轼的人生起伏太多,没有哪种起伏不是对他的塑造和修炼。从陶渊明身上,苏轼由衷体会到修炼的结果会是什么;或许,他终于发现自己与陶渊明有了不少契合点。

自东晋至今,热爱陶渊明诗歌的不计其数,却未必有几人能从他那里发现和自己的契合之处。对苏轼来说,与陶渊明的主动靠近,才使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有了与之重合之处。所以,从扬州进入写“和陶诗”开始,苏轼的精神“再上层楼”,对其写作来说是到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老辣阶段。今天回首宋时文人能发现,即便才华横溢如欧阳修等人,也未能达到苏轼的高度。苏轼的高度既是天赋才学所致,也与其主动靠近陶渊明不无关系。就此可见,即使是有天赋才学之人,真正走近一个高人殊为不易,再与高人进行有意识的心灵重叠更是千难万难。这也是苏轼终能抵挡未来剧变,将自我胸襟能再次拓展的内因之一。苏轼对笔下的“和陶诗”也极为重视,乃至五年后他在儋州结集时自认“不甚愧渊明”,甚至觉得能“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