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多地出现绝美极光,地磁活动仍在继续!地磁暴对身体有影响吗?

2023-12-04 18: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2月1日晚

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漠河、塔河等地出现极光

不少当地居民以及游客

拍摄到这一美景

在纬度更低的北京北部

也有网友拍到了极光

12月1日夜间在黑龙江漠河出现的极光。图:漠河市委宣传部

据了解,本次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出现极光是因为地磁暴活动。

北京时间12月1日17时至12月2日8时,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CME)爆发影响,地球出现3小时Kp为7的大地磁暴,3小时Kp为6的中等地磁暴,以及9小时小地磁暴,目前地磁活动还在持续中。

根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最新监测和预报,受太阳冕洞高速太阳风和12月1日太阳日冕物质抛射的共同影响,12月4日可能发生小到中等地磁暴。

地磁暴会产生什么影响?

清华大学天文系副教授蔡峥解读,磁暴是太阳活动造成的一种现象,对普通人的身体健康几乎没有影响。

除了在高纬度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外,磁暴还可能对地球和人类活动产生其他影响。磁暴可能会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从而干扰地面通信和卫星信号,这可能影响导航卫星系统的精确度,以及手机和卫星电视的信号质量。

同时,强烈的磁暴可能会对电力传输系统产生影响,增加输电线路的电流负荷,有时甚至可能导致变压器或其他电网设施损坏,引起电力中断。

蔡峥表示,目前,磁暴对人体直接健康影响的研究仍在进行中,但有理论认为强烈的地磁活动可能会影响动物的迁徙和导航能力。“更多的影响可能是对在国际空间站等环境中工作的宇航员,磁暴期间的辐射增加可能对宇航员有安全问题,通常需要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

根据目前太阳黑子数变化情况来判断未来太阳活动的势头,2024年仍然是太阳活动的高年。这就意味着至少在这个冬天里,我国北方还有看到极光的可能性。

过去一周

还发生了什么新鲜事

和科普君一起来看看吧~

↓↓↓

广东热点

广东成功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近日,全国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推进会在长沙召开。会上通报了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省份名单。广东通过国家评估,成为第一批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省份。

广东非遗手信名单揭晓

近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布了2023年广东非遗手信名单,珠三角有48个产品上榜。其中,广州、东莞各5个,深圳、珠海、惠州、中山、肇庆各3个,佛山11个,江门以12个位居全省各地市首位。

中国首枚超导量子芯片产自深圳

总部位于深圳的量子计算企业量旋科技(SpinQ),日前向一家中东科研机构成功交付自主研发生产的超导量子芯片,这一合作标志着其成为首家成功向海外交付超导量子芯片的中国公司。

广东十城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日前,先进制造业大会在湖北召开。会上,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发布了《2023先进制造业城市研究报告》,公布2023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广东共有十个城市上榜。其中,深圳、广州分别名列第1和第3位;此外,佛山、东莞、珠海、惠州、中山、江门、肇庆、汕头入选。

广东发布就业驿站建设指引

近日,广东省人社厅印发《广东省就业驿站建设指引》,要求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广州美术馆新馆正式开馆

11月29日晚,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正式开馆。本次新馆开馆,全国瞩目,有120位艺术家无偿捐赠133件作品,让艺博院的“家底”更加丰厚。

全国热点

食用农产品销售禁用“生鲜灯”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自2023年12月1日起,在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时,不得通过照明等方式改变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

图片来源:农视网

国家卫健委表示未发现新发传染病

12月2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介绍,“根据监测,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都有相应的成熟治疗手段,未发现新病毒和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中国空间站全貌高清图首次公布

11月28日下午,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出席由香港特区政府组织的媒体见面会。神舟十六号乘组返回地面前手持高清相机通过飞船绕飞拍摄的空间站组合体全景照片在见面会上首次发布。这是我国首次在轨获取以地球为背景的空间站组合体全貌图像。

我国自主研制多功能无人测量艇开建

国内首艘新型耙吸船载多功能无人测量艇近日开工建造。

该艇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内首艘采用全电力推进方式的船载多功能无人测量艇,填补了我国疏浚行业船载无人测量艇的空白。

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公布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近日发布了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告显示,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329.14亿元,首次超过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7%。

2024年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

2024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开始。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共七项。今年,国家提高了其中三项的扣除标准。

世卫发布世界疟疾报告

据世卫组织11月30日发布的《2023年世界疟疾报告》,2022年全球疟疾病例估计达到2.49亿例,比2019年多1600万例。

气候变化对疟疾防治构成巨大风险,因此全球需采取紧急行动减缓全球变暖的步伐,降低其造成的影响。

龙年新春特别版“龙墩墩”亮相

近日,冰墩墩龙年新春特别版“龙墩墩”亮相。“龙墩墩”以“四海龙王”作为创意基点,结合“金木水火土”的概念,形成不同性格、各具特色的形象,将于12月7日正式发售。

科技新闻

超加工食品摄入量与多种癌症相关

一项新的国际研究发现,增加超加工食品摄入量可能与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等上呼吸消化道癌症发病风险上升相关。

超加工食品一般含有5种以上工业制剂,并且通常是高糖、高脂、高热量食品。相关论文近日已发表在《欧洲营养学杂志》上。

帽带企鹅具有极限睡眠行为

一项国际研究表明,帽带企鹅具有“特种兵式”的极限睡眠行为:每天打盹超过1万次,每次平均持续4秒,累积起来超过11个小时。科学家从未在任何其他物种中看到如此持续的睡眠碎片化现象。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一只帽带企鹅睡在南极洲的海滩上。图片来源:英国《自然》网站

研究发现兰花螳螂具有滑翔能力

一项新研究发现,兰花螳螂具有滑翔能力,它的花状腿瓣对滑翔至关重要。团队发现,兰花螳螂的花状腿瓣呈现弧形,这与鸟类的翅膀弧度高度吻合。这一成果已于29日发表在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火星地下多边形地貌被首次发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发现,“祝融号”低频雷达的频谱存在显著的横向变化特征,他们认为这是火星地下掩埋的多边形地貌,其埋深约为35米。

这是首次揭示火星地下存在该类结构,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于《自然·天文学》杂志。

我国纳米金属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12月1日,重庆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在期刊《科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纳米分辨三维电镜揭示变形镍的异常晶格转动》,这是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晓旭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利用自主研发的三维透射电镜技术,在纳米金属研究领域取得的新突破。

黄晓旭教授介绍三维透射电镜。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50%猪油+50%大豆油或更有益

关于猪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仍存争议。近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联合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Foods发表一项研究,表明相比于猪油、大豆油,调和油(50%猪油+50%大豆油)更有益于肝功能标志物,或有助于降低健康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风险。

截图来源:Foods

科协动态

全省现代科技馆体系工作交流活动暨科普产业对接会举行

11月29日-12月1日,全省现代科技馆体系工作交流活动暨科普产业对接会在广州市举办。省科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林晓湧出席活动并讲话。

想及时收到更多科普知识

把“广东科普”设为星标吧~

↓↓↓

今日推荐视频

为什么运动

能让人心情变好?

运动不光能增强肺功能

使心脏搏动更有力、更规律

还能提供可贵的情绪价值

为什么运动后心情会变好?

戳视频速速了解

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原标题:《多地出现绝美极光,地磁活动仍在继续!地磁暴对身体有影响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