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柴达木盆地及周缘造山带铀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

自然资源部
2023-12-07 14: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近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从青海省海西州自然资源局获悉,由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和青海核工业地质局承担的柴达木盆地及周缘造山带铀矿找矿项目完成2023年野外工作。该项目响应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号召,铀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

据了解,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活动强烈,目的层构造样式复杂,项目组确定了“动中找静、繁中找简”的勘查方针,以传统“层间氧化”理论为指导,在柴北缘石圈滩地区侏罗系小煤沟组探获砂岩型铀矿产地1处。在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三新找矿”理念的指引下,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打破传统认识,提出“找矿目的层没有专属性,只要能够发生一定规模的氧化还原作用就能够形成铀矿床,红层也能形成铀矿”的找矿思路,在柴达木盆地西缘以新生界为找矿目的层,通过大量工作查证和系统研究建立了“柴西缘铀—油同盆共存共生模式”,落实了七个泉铀矿产地,并圈定咸水泉、英东、红柳泉、黄石等重要找矿靶区。

此前,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在查查香卡地区变火山中确定铀—铌—钽矿产地1处,青海核工业地质局在海德乌拉铀矿点发现了高品位铀矿石,明确了海德乌拉铀矿同时存在中低温和高温铀矿化且多期次叠加成矿的特点,使其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些矿产地的发现,表明柴达木盆地周缘硬岩铀矿找矿潜力巨大。

柴达木盆地作为“十四五”期间我国铀矿勘查重点攻关突破盆地之一,已成为保障我国铀资源安全保障的重要后备力量。近年来,在海西州委、州政府和海西州自然资源局的大力支持下,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及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的技术人员通力合作,在柴达木盆地及周缘先后落实了石圈滩、七个泉2个砂岩型铀矿产地及海德乌拉硬岩型铀矿产地,提交了查查香卡铀—多金属矿产地,圈定了黄石、英东、咸水泉、红柳泉等找矿靶区,预测了赛南、绿梁山、霍北等近10片找矿远景区。相关专家表示,通过进一步工作查证,柴达木盆地有望成为继伊犁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和松辽盆地等之后又一个保障国家核能安全的大型“铀源地”。

原标题:《柴达木盆地及周缘造山带铀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