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集美·阿尔勒x集美大学】讲座:AI时代的街头乐园和叙事实验

2023-12-10 13: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讲座

LECTURE

2023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的设立,旨在于发掘和向国际舞台推广华人影像艺术家。今年,三影堂携手“首席发现官”小红书摄影,共同启动2023集美·阿尔勒发现奖。4位策展人受邀提名共8位华人摄影师入围并举办个展。大奖得主将被授予由小红书支持的10万元人民币(税前)奖金,并获邀于下一届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举办个展,在海外传播中国摄影新声。小红书影像发现计划将持续发现并陪伴优质影像创作者成长,为影像艺术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可能性。

本年度“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参展艺术家有:由策展人陈旻提名的艺术家李丹(展览《采风:风的若干采样》)和艺术家刘广隶(展览《退入地下世界》);由策展人傅尔得提名的艺术家拉黑(展览《寺背》)和艺术家吴美琪(展览《礼物》);由策展人何博提名的艺术家吴雨航(展览《不完整的》)和艺术家张兰坡(展览《许多谜,在粘滞处,在空旷处》);由策展人姚斯青提名的艺术家btr(展览《A.I.R.》)和艺术家余果(展览《地形叠层》)。

集美·阿尔勒巡回讲座

AI时代的街头乐园和叙事实验

嘉宾

btr(艺术家)

姚斯青(策展人)

时间

2023.12.12 (19:00-20:30)

地点

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科学馆107

*校外人员需登记后方可进入

线上参与

腾讯会议号:712-824-895

关于讲座

LECTURE

2023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即将于12月15日在厦门盛大开幕!本届摄影季将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百余位杰出艺术家的作品,呈现一场丰富多彩的摄影盛宴。同时,备受瞩目的“集美·阿尔勒发现奖”也将在开幕期间揭晓大奖得主,为摄影界注入新的活力。

为了进一步深化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体验,集美·阿尔勒与厦门在地高校联合推出一系列主题巡回讲座。策展人与艺术家们将在讲座中深入探讨展览的策划理念、背后的艺术创作实践等方面的内幕故事。通过分享独特的艺术观点,他们将为观众带来一场关于摄影艺术的思想碰撞。

本场分享会特邀请2023“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提名艺术家btr走进华侨大学。以“AI时代的街头乐园和叙事实验”为题,btr将从自身的创作出发——从街头摄影、小说创作到录像及展览——与大家分享如何发现街头的魅力,如何将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纳入叙事之中,无论这叙事的媒介是摄影、小说还是录像。

在一个AI可以轻松生成图像的时代,街头是否仍然诱人?当“城市漫步”成为热搜时,我们在漫步的时候究竟在观察什么?或者更重要的是,以怎样的眼光、视角、心态来观看一个城市?

关于展览

EXHIBITION

创作者btr作为集美·阿尔勒发现奖艺术家将参展本年度的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展览由姚斯青策划。本次展览主题为《A.I.R.》,包含了“air”(空气)一词,同时也是Artificial/Augmented、Intelligence/Imaginative和Reality的连缀,意为“人工智能扩增想象现实”,通过《幻觉游戏》(AImagi(c)nation)和《我记得》(I Remember)两个系列进行呈现。

btr,《AIM-1》,2021年。艺 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幻觉游戏》系列由120张btr捕捉的街头快照组成。系列的开始是从btr拍摄的照片库中选出8张多样性,且带有艺术家喜欢的元素的图像——街景、景观、路牌和人像等。然后分别将8张作品交给叫做作“SceneXplain”的AI进行文字描述,AI的的计算和“思考”法则却总是意外地在文字描述中增添或修改图像中的部分内容。btr再把篡改、增添的文字作为线索,重新审视照片库,寻找那些呼应这些描述的图像。于是,1生2,2生4,4生8……产生一种图片爆炸的感觉,最后生成将展出的由121张照片形成的8组照片。

btr,《AIM-2》,2023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btr,《AIM-3》,2022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将AI描述图像时产生失误出现的文字作为这个系列的连接和发展线索,似乎是通过AI去扩增了某种想象现实。曾有人评论btr的创作:“在你的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先前看不见的角度和制约”,在《幻觉游戏》系列中,创作者从btr转移到AI,由AI去挖掘客观现实未抵达之处,并且制约着这系列图像的生长方式。AI似乎比现实本身更具有真实感,因为算法汲取了大量的图像,它的“视野”远远超过一个普通人。在描述一张图像时,AI根据经验,描述相应场景普遍情况下,通常会出现的事物。而艺术家捕捉的瞬间画面具有偶发性和不必然性,因此它也许不是更具有真实感的。

btr,《AIM-5》,2022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btr,《AIM-6》,2022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btr,《AIM-7》,2023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但真实感并不是艺术家想在这里探讨的话题,btr更感兴趣的应该是AI描述生成的随机性失误,这里的失误不可预测也不可控制。这种让创作偶发出现和生长的方式,和btr长期的创作趣味息息相关,同样体现在视频《我记得》里。

《我记得》影像开头是上海徐汇区一块生动的广告牌,牌中巧妙的画中画设计让观众产生错视觉——二维的猫似乎要爬到三维世界中来。btr借用此设计,使用以往拍摄的素材作为脚本,想象这只猫从屏幕里爬出来后,在城市里漫游的过程。他从大量的档案中再次挖掘,赋予既有素材新的生命,展开一段都市妙遇。故事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艺术家的瞬间灵感,没有任何预设路径。btr将此创作手法总结为探索自身的AI性,把自身视为AI实体,将个人的记忆暂时搁置一旁,让外部素材也就是他人的记忆填充进他的大脑,创造出意识流向的叙事。

艺术家意识到自身的AI性,是和他的跳跃且难以用逻辑去理解的思维割离不开的。他在街头和弄堂里散步时,总能在事物之间找到奇妙和荒诞之处,并在本庸常被忽视的事物之上建立幽默的联系。正如策展人斯青在前言里写到:“城市漫步,所见繁杂,于是细节与局部也就常常遭遇视而不见的结果,唯有当不同的事物搭配特定的观看角度,才会显出特异性;btr的影像表明,他特别擅长从海量表象中捞取这种特异性,并进一步与文字信息编织在一起,达成时时令人莞尔的视觉序列。”

btr,《AIM-4》,2022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我记得》的作品名来源于btr喜欢的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的一整本书《我记得……》,整本书都是由“我记得”开头造句来建构,以探索人和人的身份以及他所记得的东西之间的一种关系。这件作品里,btr的身份是AI,他尝试接收大量别人的记忆,然后让意识任意流向创造出一段奇妙猫猫漫游之旅……

btr,《我记得》,2023年。单屏录像,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嘉宾介绍

GUESTS

btr

生活在上海的独立创作者。2022年起主持播客节目“无边界小酒馆”之“地铁坐过站”。2014年创办微信公众账号“意思意思”(Petite_Mort)。

个展包括《意思意思》(新空间,2017)、《21.4平方米的朝圣之旅》(衡山和集,2019)、《Oh My Shanghai》(睿品画廊,2023)等。参与群展《公|园》(多伦现代美术馆,2020)、《彼/此》(X-Space,2021)、《回望:外滩的9个隐身片段》(洛克外滩源,2021)等。

出版有《上海:城市生活笔记》(世纪出版,2003)、《迷走·神经》(新经典,2013)《迷你》(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意思意思》(中信大方,2017)、《上海胶囊》(理想国,2022)等。

译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浙江文艺,2009;理想国,2019年再版)、萨奇《残酷极简思维》(楚尘文化,2013)、保罗·奥斯特《冬日笔记》(九久读书人,2016;理想国,2019年再版)、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雅众文化,2017)、伍迪·艾伦《毫无意义》(新经典,2023)等。

关于城市生活、文学、电影及当代艺术的评论及写作散见于《小说界》、《艺术界》、歌德学院在线杂志、艺术论坛Artforum等。

姚斯青

Yao Siqing

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专业,及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现为定居北京的独立学者与策展人。她近期聚焦于物质文化史与媒介研究,倾向于与不同知识背景的艺术家一起工作,并期待共同推动一种能够连接并创造性转化中国古典及早期现代文明资源的新感性经验在全球化语境中发生。

2023集美·阿尔勒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于2023年12月15日至2024年1月21日在厦门举办!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于2015年联合发起,厦门市集美区委、区政府支持,三影堂和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集美·阿尔勒以开放和多元的态度引进海外优秀影像作品,同步最新鲜的国际视野;支持和鼓励华人影像艺术的创作、研究和策划,助力其进入公众视野,并在国际舞台发声。创立迄今,已展示了近300场来自中国、亚洲其他国家以及精选自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摄影展览,呈现了超过600位全球艺术家作品,吸引了43万人次观展。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成立艺术委员会,成员是: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总监克里斯托弗·维斯纳,摄影评论家顾铮,新加坡国际摄影节及DECK摄影画廊创始人李锦丽,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办人荣荣及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执行馆长齐燕。“艺委会”接棒艺术总监,共同策划和召集本届集美·阿尔勒的32场展览,呈现来自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孟加拉国、柬埔寨以及中国大陆及港台等地百余位艺术家的作品。“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和“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会在开幕周期间宣布新一届的得主。自本届起,集美·阿尔勒设立“摄影手工书奖”,以鼓励和支持艺术家基于摄影书的创作。

今年,集美·阿尔勒的展览将于厦门市集美艺术馆、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以及厦门、福州的美术馆和艺术院校举办。集美艺术馆位于厦门市地标建筑之一的集美诚毅国际商务中心裙楼1-4层,将首次作为集美·阿尔勒主场馆向观众开放。

本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特别推出“群岛计划”,以“艺术并不孤单”为主题,以集美·阿尔勒主场馆为核心,辐射和联动多元文化、艺术和生活空间,邀请观众开启一场城市艺术漫步。12月15至17日的集美·阿尔勒开幕周期间,开幕典礼、专家见面会、讲座、工作坊、艺术家导览、表演、和游学等一系列活动与你相约温暖的厦门!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当代摄影艺术的民间机构,由中国当代著名的摄影艺术家荣荣和日本著名摄影艺术家映里夫妇于2007年6月共同创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展览、讲座、教育、图书出版、艺术家居住计划以及各种独立项目和活动,致力于构建中国当代摄影艺术领域最高水准的展示、推广与国际交流平台。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目前拥有南北两个空间:一个位于北京朝阳区草场地艺术村,另一个位于中国南方城市厦门的集美区杏林湾。除艺术展厅外,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还设有+3画廊、影像制作部、摄影图书馆、摄影教育部和摄影主题书店。

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

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于2014年5月30日注册成立,是一家区属国有文化企业。公司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为标准,始终坚持双效统一、价值引领,业务涵盖融媒体运营发布、多媒体内容生产、品牌活动策划执行、城市公共艺术工程策划、城市营销推广、影视教育开发、乡村振兴建设、园区运营管理、场馆运营管理、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文创礼品研发等各项“文化+”内容产业版块。现有运营管理项目主要包括“天下集美”微信、“看见集美”抖音、“集美融媒”微博、“青春集美”“人文集美”数字化平台等多个新媒体平台;策划执行第三届嘉庚论坛、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听见集美”集美学村周末音乐会、海峡两岸青春影展、中国电视剧大会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搭建运营乡村振兴协作交易中心平台,以文化振兴助力集美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投资运营国家级众创空间集美区海蛎文创基地(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交流基地)等。

小红书影像发现计划

作为领先的生活方式平台,小红书上成长着一批富有表达的创作者。他们持续创作着真诚、动人,富有灵光的影像,并深受大家喜爱。小红书期待,镜头背后的创作者,同样被看见。2023年,小红书摄影推出「小红书影像发现计划」,希望携手摄影行业的一众伙伴,并以成长扶持、内容共创、奖项支持等方式,陪伴影像创作者们更好的成长,并积极探索行业可能性, 为影像发展注入想象与活力。

小红书影像发现计划的首期,小红书摄影将作为首席发现官,联合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共同启动2023年的「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大奖得主将被授予由小红书支持的10万元人民币(税前)奖金,并获邀于下一届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举办个展,在海外传播中国摄影新声。

你用镜头发现生活,我们发现你。

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前身始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25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艺术科,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前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沈福文、前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胡一川等著名美术教育家,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美术与设计学院现有教职工59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教师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人。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703,研究生132人。学院设有美术学、环境设计、动画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设计学、美术学两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美术学专业面向福建省招收师范类学生,面向全国招收非师范类学生。

原标题:《【集美·阿尔勒x集美大学】讲座:AI时代的街头乐园和叙事实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