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养鹤人徐惠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林平
2023-12-09 09:51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看着散养鹤后代融入野生种群,比自己家孩子考上大学都兴奋。”徐惠是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化训飞组组长,从2006年开始,他就来到这里工作,大多数时间都在看护湿地,养鹤、守鹤。

最开始,徐惠是一名长途货车司机,对养鹤没有任何概念,只是想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没想到的是,自从养鹤开始,他就逐渐对小动物有了特别好感,“以前我家里都不养小猫小狗,自从干上这个工作以后,就感觉这些鹤跟自己家人、孩子似的,一天看不着心里就不舒服”。

他忙起来的时候,甚至一两个月都不回家,都在和鹤相处,了解它们的习性,守护它们的安全。特别是在繁殖期,他要持续关注鹤群的活动,包括找领地、筑巢、产卵、孵化。遇到体弱多病的小鹤,还需要及时救助、人工照看,直到康复后再放回野外。

这些年,在鹤类繁育野化途径上,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索出新的方法,包括优化鹤类繁育种群结构、做好丹顶鹤食宿保障、建立珍禽救护报告制度等等。如今,该保护区已经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野生丹顶鹤繁殖栖息地和丹顶鹤迁地保护再野化基地。

“看着它们一年年长大,一批批融入野生种群,感到特别自豪,很有成就感,真的比自己家孩子考大学都兴奋。”徐惠说,丹顶鹤虽然没法儿直接和人沟通,但它们通人性,会用动作或者姿态让你感受到它们的情绪,以此来回应你,“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很自豪,觉得工作没白干”。

徐惠还说,丹顶鹤有很强的领地意识,栖息地面积一定要大,这样才足够它们生活,“我们的工作就是尽量保护好湿地,修复湿地面积,让更多的鹤群有自己的家园”。

在湿地保护法实施一年半之际,12月5日,澎湃新闻记者随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的湿地保护法集中采访活动,前往“中国鹤家乡”——黑龙江齐齐哈尔城,探访湿地保护现状,记录一位守鹤人的平凡坚守。

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博物馆,丹顶鹤野化训飞员徐惠讲述养鹤、守鹤的经历。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林平 图

以下是徐惠口述:

我从小就在扎龙长大,那时候天鹅、大雁特别多,环境也比较原生态,后来随着人工开发,核心区居民为了生活,就得捕鱼、种地、烧火做饭,有了动静之后,野生动物就不太能靠近,也就少了地方栖息了。这就是我们说的“人鸟争食”现象。

近几年,扎龙国家级保护区通过各种办法开展湿地保护,比如推动核心区居民搬迁、实施人工补水、生态补偿等,以此来保证鸟类食物充足,鸟的数量自然就多了起来,像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灰鹤、大白鹭、小白鹭等等,现在大概有八千多只。

12月9日,扎龙保护区的丹顶鹤在冰面上迎接朝阳。这是徐惠微信朋友圈的日常分享。

2006年,我来到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以前我是跑长途车的,当时保护区正好在招人,工作就是养鹤。我最开始对养鹤没有概念,但因为从小在这里生活,平时总来这里,也常听说一些有关守鹤的故事。

一般开春的时候,我们会特别忙,因为要跟踪鹤的繁衍活动,包括找领地、筑巢产卵、孵化,大概有33天的时间需要去观察,离得近的,我们就用望远镜,稍微远一点儿的,我们就得趟下去。有的小鹤要是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咱们还会有专职救助人员,及时发现,救助回来,人工照看,等好的时候再放回野外,这就是散放。

其实,散养鹤和野生鹤没什么区别,唯一可能有点不一样的是,散养的鹤因为从小跟人长大,就是不怕人了,想飞走就飞走,想回来就回来,野生鹤的习性还是有点怕人。但不管如何,我们都不要去多加干扰,要让它们自由生活,最终目的就是要回归大自然。

我觉得,丹顶鹤和其他鸟类还不一样,它们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一旦别的鸟类在上空飞翔,它们就会鸣叫警告,以此驱逐,守护自己的地方。所以,湿地面积一定要大,这样才足够它们生活,我们的工作也就是尽量保护好湿地,修复湿地面积,让更多的鹤群有自己的家园。

冬日午后,扎龙保护区内的丹顶鹤在冰面上散步。“你们要是夏天来,就能感受到比较震撼的画面。”徐惠说。

我刚到保护区的时候,听说全世界野生丹顶鹤大约只有两千多只,现在有了三千多只,数量瞅着就明显增加了,我们这里的野生丹顶鹤种群近300只,人工繁育丹顶鹤近600只。

为什么说野生鹤这么稀少?因为它们每年只产两枚蛋,大约需要孵化33天才能破壳,等时间差不多的时候,你拿起鹤蛋,就能听到里头吱儿吱儿叫唤的声音,如果没有动静就证明应该就是属于无精卵,就是咱们所说的“寡蛋”了。

从养鹤开始,我就对小动物有了特别好感。以前我家里都不养小猫小狗,自从干上这个工作以后,就感觉这些鹤跟自己家人、孩子似的,好像一天看不着心里就不舒服了。有时候搁这一忙就待了很长时间,一两个月都不回家,我爱人常说,你陪孩子和她的时间就特别少,大多时间都在守鹤。

我们在饲养时就感觉它们特别有灵性,走路的姿态都特别高傲,你搁前头走,它们搁后边儿跟着,我都感觉自己特别神气、骄傲。它们还非常通人性,比如要吃的时候就拽住你袖子,你说给它拿吃的去,它们就给你松开了,真的能听懂。还有的时候,我骑电瓶车或开三轮车来回巡视,它们大老远搁湿地里头看到你时,就会直接就飞过来,就算你换了衣服,它们也能认出来。

看着它们一年年长大,一批批融入野生种群,我就感觉特别自豪,有成就感。所以,在养鹤这件事上,我肯定是要继续下去的。虽然我们工资普遍不算高,但有时候不能拿金钱来衡量这一职业的意义。我自己感觉干什么事儿都是这样,只要选择了,就必须得坚持下去。当然,我也只是饲养员里的一员,不是就我一个人付出,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我们大家都在为此付出。

这些年,我早已习惯在这里生活,我觉得跟鸟类接触很纯粹,它们虽然没法儿直接回答你,但会用动作或者姿态,让你感受它们的情绪,其实也是给你的回应。刚才我们录了一点鹤鸣的声音,我一叫它们,它们就跟着回应,这得从小跟它们培养感情才行,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感觉很自豪,觉得工作没白干,认为自己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