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解释城市|你的城市处于繁荣期还是衰败期?看哪些因素?

戴跃华
2023-12-10 10:18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的话】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很多城市已经完全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有些城市褪去了昔日的繁华,回归平凡,也有些城市借着时代与区位的机遇,跃迁为万众瞩目的中心城市。从“骑鹤下扬州”的古城扬州到“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深圳,城市与人或企业一样,有着生死荣枯的周期命运。本期解释城市将从城市生命周期的视角解读城市的繁荣与衰败的周期律。

近期,多地区传出大面积关停幼儿园的消息。而出生人口减少,被认为是民办园大规模关停的主要原因。

一座城市的生命周期有多长?

又是什么主导了城市的兴衰更替?

一、城市兴衰有何规律可循?

提起周期理论,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一个企业或一国经济通常会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周期律似乎是宇宙间永恒不变的定律,从日出日落、月盈月缺,到生老病死、新陈代谢,都是周期律在支配。城市作为各类具有周期性特征的主体进行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大商业周期中观尺度的发生地,如果表现出周期性特征自然也不意外。

事实上,城市在多个维度表现出生命周期的特征,比如范登伯格(Van Den Berg)等人在1982年就提出过城市化与再城市化的生命周期过程。简而言之,根据人口在核心区与郊区之间的移动,把城市划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过程(如图1),在城市化阶段,无论核心区、城市以及外围人口都会明显上升;在郊区化阶段,外围人口上升,核心区和总人口都出现了下降;在逆城市化阶段,核心区、外围和城市整体人口均出现下降;最后到再城市化阶段,核心区人口率先增长,随后外围人口也出现增长,新一轮的城市化又开始了,如此周而复始。

图1  城市化周期性变化的8个阶段
资料来源:孙斌栋等人的《城市生命周期理论:过去、现在与未来》,载于《地理科学进展》2023年9月。

在城市生命周期变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一个城市从城市化到再城市化需要经历多久。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看芝加哥地区,图2是芝加哥都市区的人口增速变化,一定意义上表现出周期性特征,基本每20年会迎来人口增速的全新变化,1950-1970年芝加哥都市区基本维持在1.50%-2.0%左右的增速,到了1970年-1990年,人口增速基本为0;1990-2000年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2000-2020年又出现较低的增速。每个阶段都对应了城市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比如2000-2020年芝加哥地区的衰败,造成了417所社区小学中有147所小学入学率仅有30%-50%,2000年-2008年,小学入学人数减少了41000名。

当然,每个城市经历的周期都不相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由于本来城市化率较低,城市化过程会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而从欧美发达国家的路径来看,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到了1950年开始出现郊区城市化,这期间隔了大约30年,而像英国伦敦,从郊区城市化到逆城市化差不多经过了60年。

图2  1950-2023年芝加哥都市区人口增速的周期性变化
资料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

当然,城市生命周期论也备受争议。其中最关键的是,不同国家的发展路径不同,城市是否存在生命周期饱受质疑,比如有些大都市,人口在某一时间内出现停滞,甚至是负增长,但把这些个别现象与城市的颓败画上等号,未免有点武断,城市一段时间内的人口快速上升,也有可能存在非自然流动的因素。

其次,对城市生命周期的捕捉,通常以人口数量作为标准,但这样的标准未免过于单一,人口结构、经济规模、产业能级,甚至是社会关系都是城市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这些方面捕捉城市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才是剖析城市周期的关键,遗憾的是,很难从所有变量出发,构建起一个城市系统的时空演化过程。 

二、什么驱动了城市的生命周期

中国古人曾说“不破不立”,这句话放到城市周期中同样适用,城市中旧的规则与秩序被打破,新的体系与结构被重新建立,城市就会经历一轮周期性变化。熊彼特的“破坏性创新”为城市周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释。当城市进入一定的平衡之后,创新为城市生命迭代和建立新平衡提供了动力。历史上有相当多的城市善于抓住创新机遇实现城市的第二次涅槃。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纽约开始探索向科技与创新转变,催生了应用科学、众创空间、融资激励和城市更新四大科创计划,更是培育了大量的“硅巷”承载科技创新的空间,城市正在重新变得生机勃勃。

从另一个角度看,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主要承载区域,商业既然有周期性,城市跟着发生周期性变动,也并不意外。影响商业周期的因素同样也会影响城市的生命周期,比如政治性因素,一个城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一批管理者,政策施行就会随之改变;内生性的经济社会因素,包括投资、消费和贸易等也会周期性变化。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城市生命周期是否也会存在像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朱格拉周期(中周期)以及基钦周期(短波理论)这些不同尺度的周期,也是众多城市学者探讨的重要问题。

尽管充满争议与质疑,但不可否认,城市生命周期理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实践中,城市生命周期理论可以用来指导城市的规划和管理。例如,在制定城市规划时,需要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人口变化情况,以及城市的功能和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同时,在管理城市时,需要关注城市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等一系列周期性变化情况。随着人类文明时间长度的拉伸,城市生命周期的神秘面纱,以及背后的驱动力将会逐步被揭开。

-----

“解释城市”专栏由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戴跃华博士主持,关注城市科学发展的前沿趋势,解释城市科学以及城市中人类行为动力学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探究利用前沿城市科学理论优化城市治理的路径和方法。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陈飞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