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匠艺研究 | 丝竹不绝绕姑苏——同气连枝的苏剧与昆曲

2023-12-16 07: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作者:莞之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明清时期的苏州繁华风流,称为东南大都会,无数客商来来往往集结于此,因而催生了繁荣的江南文化。这里不仅有最精细的工艺、最珍稀的货品,还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艺术表演者,当时的达官贵人要组建新的戏班,必到苏州拣选演员。《红楼梦》里,为大观园采买小戏子要专门到苏州去挑选;《桃花扇》中南明朝廷选优演戏,也要择“淮阳鼓昆山弦索,无锡口姑苏娇娃”。

清 徐扬《姑苏繁华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江南之地丝竹繁盛,演出形式多种多样,直到民国依然绵延不绝,并催生出了各具特色的江南地方剧种。苏剧,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江南小戏之一。

一、同根并蒂的苏剧与昆曲

走在今天的平江路上,你或许会注意到许多茶馆设有昆曲和评弹演出,但苏剧这个名字,出场频率就相对低一些。与这两种艺术形式相比,苏剧可能名气没有那么大,但同样是一个发源于苏州、江南气息浓厚的剧种。它与昆曲、评弹共称为苏州文化的“三朵花”,这三朵花有着十分相近的血缘关系,同气连枝、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三种形式不同而风格相类的艺术形式。

上图:昆剧道具哑铃、浮尘 张充和旧藏
下图:《周仲眉琅玕题名》词 张充和手书 卢前作
图源:苏州戏曲博物馆

苏剧起源于苏州滩簧。滩簧是一种曲艺,只坐唱而不化妆表演。据《清神类钞·音乐》载:“滩簧者,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也。集同业五六人或六七人,分生、旦、净、丑角色,唯不化妆,素衣围坐一席,用弦子、琵琶、胡琴、板鼓。所唱戏文,唯另编七字句,每本五六出,间以谐谑。”

元 佚名《东山丝竹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苏州滩簧根植于民间,表演场所多在市井中,与昆曲这种主要由士大夫阶层欣赏创作的艺术截然不同。到乾嘉年间,苏州滩簧已经成为一种吴中地区相当流行的表演形式,内容多滑稽谐谑、热闹通俗,称为“油摊”。后来又出现了借鉴昆曲戏文的题材,取其情节而去其文辞,改编为通俗的七字句,称为“前滩”,与之相对,原来的热闹小戏被称为“后滩”。

苏剧 图源: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

演出旧照 苏州城墙博物馆展品

为何这两种题材的名字与它们的出现时间截然相反呢?这就涉及到“前滩”这一名目的产生了。传说道光皇帝去世后,宫中传令三年不许演锣鼓大戏,于是吴县贡士钱明树去掉昆曲中的锣鼓,将典雅的传奇剧本改作通俗易懂的七字句,只用丝竹伴奏弹唱,因发明者姓钱而称“钱滩”,后讹为“前滩”。这就是苏剧的前身。

二、苏剧与明清传奇

苏剧与明清文人创作的传奇风格之别,从它们的唱词中就可窥一斑。如《春香闹学》,剧情出自《牡丹亭》中“闺塾”一折,讲杜丽娘之父为其延请老儒生陈最良讲解《诗经》,小丫鬟春香在课堂上反复捣乱,是一折热闹轻快的喜剧。《牡丹亭》原本中,陈最良上场时的定场诗为“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瓶花”,而后念白“我陈最良,杜衙设帐,杜小姐家传《毛诗》”,以典雅的诗句引出人物的身份与闲适心境。而苏剧《春香闹学》中,陈最良登场的前四句唱词为“经纶春色大文章,满腹的文才锦绣藏,自在杜衙为西席,只因自幼读寒窗”,两段唱词在戏剧功能上相类,但苏剧显然通俗很多,更容易被文化程度不高的民众接受。

苏剧《牡丹亭》剧照
图源: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

再如后文中,陈最良因春香扰乱课堂而生气,唱道:“最良听,怒满腔,春香言语太荒唐”,杜丽娘为此要责罚春香,接唱道:“小姐座上抬身起,十指尖尖取戒方”,除了语言通俗之外,还能看出滩簧时期只宣叙而不表演的痕迹。而昆曲中相同的情节,杜丽娘对春香的责罚仅为“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唱词和表演更加雅致,且并未直接以戒尺责打,在细节上,也更贴合大家闺秀的身份。

彩鞋 张元和旧藏
图源:苏州戏曲博物馆

因为接受主体是市民阶层,苏剧中也有着更浓厚的生活气息,尤其是描写市民生活的折目,有许多自然真实有趣的小细节。例如苏剧中常演不衰的代表性剧目《花魁记·醉归》,它的蓝本“三言二拍”中的《卖油郎独占花魁》,在清代,曾被剧作家李玉改作传奇《占花魁》。《占花魁》中有一折名为《种缘》,后来舞台上改称《受吐》,在苏剧中又名为《醉归》,讲的是卖油郎秦钟花费了十两银子欲见身在青楼的美娘,恰逢美娘出去陪达官富贾宴饮,大醉而归,秦钟在其卧房中悉心照顾的事迹。

苏剧《花魁记》剧照
图源: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

尽管情节大致相同,但从审美趣味来说,苏剧却有着更生动的生活气息和更温暖的人文关怀。李玉的传奇中,写秦钟等待美娘醒来,是“禁不住意马心猿心头热”“捱尽了永迢迢长夜”,只写秦钟等待的煎熬;而在苏剧中,秦钟等到了三更,美娘始终熟睡,忽然翻身好像要醒来,却又睡过去了。此时秦钟想到的却是“这也难怪她哟,想她终日里,筵前歌舞灯前笑,难得今宵有好梦求”,一个温柔体贴的男性形象霎时就立住了。

上图:团扇 张元和旧藏
下图:小生巾 张元和旧藏
图源:苏州戏曲博物馆

美娘苏醒之后,秦钟说明自己的身份与来由。李玉的传奇中写她的反应,是劝诫秦钟生计不易,往后不应该再到这样的销金窟来。而在苏剧中,美娘听说秦钟省吃俭用,只为见她一面之后,感叹自己“久欲从良无可托”,就想到如果嫁给卖油郎,自己布衣荆钗,也是心甘情愿的。在秦钟临走时,美娘留下了他被自己吐脏的衣服为他浆洗,而苏剧中又添加了一个细节,美娘怕秦钟冷,又给了他一件衣物御寒。相比李玉的传奇,这里美娘的反应更加温情脉脉,也显示出了文人阶层与市民阶层审美旨趣上幽微的差异。

苏剧《花魁记》剧照
图源: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

三、从素衣清唱到粉墨登台

随着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经济的兴起,苏州成为全国的文化消费中心,衣食住行皆以苏样、苏意为尚,苏州滩簧也随之在市民阶层流行开来。在清代中后期,苏州滩簧在商贾之间十分流行,有许多商人习唱以自娱,称为“清客”。因为受众以商人为主,苏滩也随着他们做生意的脚步在长三角地区流转。19世纪中期,上海开埠之后,商人们将滩簧带到了上海,涌向这个新兴都市淘金的演员的逐渐增多,南北各地剧种交融荟萃于此,促使苏州滩簧向化妆表演的戏曲剧种转变。

清宣统元年(1909),化妆苏滩在上海首次出现。这是一种介于素衣清唱与粉墨登台之间的表演形式,表演者穿戏服、画戏妆,但仍围桌坐唱,仅加入少许上半身动作配合剧情。当时有名的苏滩艺人请昆曲演员教授了部分身段,首次以这种形式演出,在上海引起了小小的轰动。1919年,女子苏滩班开始出现,打破了之前苏滩只由男性演唱的传统。此后化妆表演与清唱长期并存,到30年代都十分兴盛。

戏衣箱及箱上的封条 故宫博物院藏

三十年代中期,苏剧逐渐成型了。几十位艺人首次以苏滩的曲调排演了舞台剧《昭君出塞》《三笑》《描金凤》,及至40 年代初,戏剧活动家朱国梁合并了两个化妆苏滩的班子“国风社”和“正风社”,组建“国风苏剧团”——这是苏剧依次首次正式出现。

苏剧与昆曲的命运在抗战时期再次交汇了。当时仅存的昆曲戏班仙霓社在上海解散,昆曲艺人们四散飘零,有两位加入了国风苏剧团,开始演唱苏剧。但由于时局动荡,兼之沪剧、锡剧、越剧等新兴剧种在上海日渐风行,苏剧团也日益难以为继,国风苏剧团落难于嘉湖之间,演员穷困潦倒,为了换取一口果腹的粮食,甚至曾在西塘古镇“以五斗糙米一场”的票价廉价卖艺,连续演出了半个月时间。

苏剧《十五贯》剧照
图源: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

苏剧与昆曲的缘分如此深厚,直到今天,苏州的许多演员还是苏剧、昆曲兼演,在红氍毹上,见证着两个剧种同气连枝的发展历程。

四、从冷落到新生

传字辈所用曲笛
图源:苏州戏曲博物馆

1953 年,成立于上海的民锋苏剧团回到苏剧的家乡苏州安家落户,从民间团体变成了民营公助剧团,由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领导,苏州市文化主管部门派了专业干部,为苏剧培养演员。最终确定的培养方式是让演员苏、昆兼修,以昆曲完备的身段基本功打底,从而让演员能够活学活用,将昆曲的表演方式融入苏剧中。江苏省苏昆剧团的“继字辈”“承字辈”“弘字辈”演员都是这样培养的。

苏剧《邬飞霞刺梁》
张继青 饰 邬飞霞 王继南 饰 梁冀
图源: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

有“昆曲皇后”之称的张继青,在五六十年代就参与了许多苏剧的演出。这些戏中,有源自昆曲传统戏的《玉簪记》《邬飞霞刺梁》《花魁记》,也有新编的现代戏《刘胡兰》《东风解冻》《妇女运输队》,自此,苏剧逐渐发展出了较为完备的身段表演体系,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剧种。

苏剧《东风解冻》张继青 饰 赵玉霜
图源: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

直至今日,苏州戏校仍然坚持着这样的培养方式,演员们均是苏剧昆曲“两门抱”,两个剧种都能演。这也是一种昆曲对于苏剧的“回报”——解放前风雨飘摇时,是苏剧剧团养活了昆曲,如今相较昆曲,苏剧式微起来,那么以昆曲的名声带动苏剧发展传播,也成为了演员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金红著. 渐行渐近 苏州文艺三朵花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M]. 2018

2. 朱栋霖主编. 苏州文艺评论 2014[M]. 2014

3. 朱恒夫主编. 中华艺术论丛 第5辑[M]. 2006

4. 朱栋霖主编.中国昆曲年鉴 2013[M]. 2013

5. 曹凌燕著.上海戏曲史稿[M]. 2018

6. 褚铭著. 艺径履痕[M]. 2018

7. 汤钰林主编. 苏州文化遗产丛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卷 1[M]. 2010

8. 杨海滨著. 同里宣卷音乐研究[M]. 2009

9. 陶思炎主编. 江苏特色文化[M]. 2009

10. 林茵,李想主编. 戏曲音乐辞典[M]. 2006

声明:本馆原创文章转载,须经馆方授权。公益原创文章插图,图片版权归属于收藏地或创作人。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丝竹不绝绕姑苏——同气连枝的苏剧与昆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