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网信办通报一批谣言案例:“外卖小哥挣彩礼加班累死”谣言引关注

2023-12-11 07: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2月7日,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三批涉突发案事件、公共政策、社会民生领域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其中,一则名为“上海外卖小哥为28万彩礼加班活活累死”的谣言,涉及到性别争议、彩礼陋习、加班文化,曾在网络上引发关注,日前被上海辟谣平台核查为虚构情节的“假新闻”。

上海辟谣平台核查发现,一些自媒体和营销号基于《人间世》第一季第一集的内容,剪辑画面并重新配音,选取一位在5分钟左右镜头露面的小伙作为主角,将故事渲染成《30岁男孩加班挣28万元礼金,累死》《为了挣28万元礼金》《花钱娶个女人,上海外卖小哥累死》等版本,有的干脆隐去了名字,将整个编造内容转变成“无主谣言”。

事实上,整个纪录片的内容中并未提及外卖员、彩礼、加班等相关事宜,也没有关于小伙与其女友相处和交往的细节。

▲“外卖小哥挣彩礼加班累死”被官方辟谣。

随着我国灵活就业规模突破2亿,包括外卖员在内的网约车司机、直播博主、保安等新形态就业者逐渐成为摆拍卖惨的重灾区,相关谣言在社交网络上屡禁不止。

今年8月,一则配文为“深夜外卖姐姐送餐下楼发现车被偷了”的短视频引起广泛关注,后被湖南怀化警方证实为营销号的摆拍剧本,目的是利用大众同情心来引流牟利。目前,三人因涉嫌编造发布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苦情化”“猎奇化”的骑手炒作,对劳动者形象带来的伤害是难以短期修复的。一位在上海跑单的骑手小马表示,虚假视频损害真实骑手声誉,“比如有些人看了‘加餐’类视频,就给我评论‘骑手不用花钱买饭,都吃顾客的饭’。”《法治周末》曾撰文呼吁,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群体都是正常的劳动者,不是什么羞于启齿的行当,他们不需要通过悲情渲染来博取同情,更不应该成为低俗的牺牲品。

针对上述乱象,监管部门早有规定。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网站平台应当要求“自媒体”对其发布转载的信息真实性负责。“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

相关平台也强化了劳动者群体的权益维护工作。近日,美团外卖对四名冒充骑手进行虚假摆拍、恶意造谣、色情擦边的网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向外卖员群体道歉并赔偿损失。

▲外卖骑手现身说法强调职业平等,希望得到大众尊重。

除了对外卖小哥的造谣,网信部门的第三批通报案例里还涉及到“兰州某学校学生失踪”“西南大学发生爆炸”“中日友好医院是日本人建设”等谣言,其共同点都是放大阴暗面,虚构社会不安全。澎湃新闻编委李云芳在《青年记者》刊发的一篇传媒观察中提到,“佯真”类剧情视频冲击道德人伦的情节,丑化现实,制造社会撕裂、群体对立,激发愤怒、戾气,不仅严重欺骗受众感情,而且妨害了网络空间的清朗,冲击着社会的公序良俗,此类问题应根治。

对此,中央网信办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将持续加大网络谣言监测打击力度,从严查处曝光造谣传谣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记者 / 范煜昊

编辑 / 孙冲

资料 / 上海辟谣平台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原标题:《网信办通报一批谣言案例:“外卖小哥挣彩礼加班累死”谣言引关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