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这里,他们找到了使非虚构永葆生命力的答案

2023-12-13 12: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字| 许跃 程子怿 薛越 陈悦琳

尤君悦 钟欢欢 李美慧

新媒体编辑 | 周琳萱 许跃

统筹|许跃

指导老师|陈显玲

12月8日,“非虚构与公共传播价值”:2023年度中国非虚构写作研讨会在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一批深耕非虚构写作领域的业界和学界人士,围绕“非虚构与公共传播的价值”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新闻易碎而故事长存”,南方周末副主编肖华在开幕式上表示,“非虚构写作让每个普通人都有叙事和传播的机会,帮助他们发掘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把细节投影在时代的幕布上。无数个体记录汇聚成公共的表达,共同打磨着这个时代的画像,赋予新闻更蓬勃,更长久的生命力。”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杨洸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非虚构写作面临着信息失序和技术变革的双重挑战,但也有新的机遇和可能性。她希望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如何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保持非虚构写作的品质与深度,如何更好地与公众进行互动与交流等问题。

本次研讨会共设置三场论坛。在上午的名家论坛中,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编卫毅担任主持,非虚构作家南香红、非虚构作家杨潇和“故事硬核”参与对话。四人围绕非虚构的概念、非虚构的力量等焦点,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见解。

在提及创作感受时,南香红分享了自己近二十余年里一直在关注的“细菌战”的写作经历和自己的认识。她谈及战争中的个人记忆和战后创伤疗愈,希望能“把记忆留下来,让各国的人关注这件事,了解事实。不会因为立场、观点、政治态度使事实被扭曲。”

“只要黄鹤楼的诗在,黄鹤楼就在”,借用《长安三万里》中的一句话,卫毅表达了对非虚构力量的看法,“传播的责任像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样指引着我们。只要我们还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讲述,记忆就不会消失,或者消失得少一点、慢一点。”

在下午的主编论坛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教授从本次研讨会主题出发,依据故事、连接、边界、可持续四个关键词,对网易人间工作室总监沈燕妮、谷雨工作室编辑总监赵涵漠和正面连接创始人曾鸣展开提问。

关于好故事的内核,赵涵漠认为,一个好的故事,在情感上应该与大众相通,具备普遍性;同时在情节张力上应具备极致性。沈燕妮认为,对于UGC作品来说,真诚和真实是好故事的两大要素。曾鸣则从作者出发,先了解作者兴趣是什么,再去思考如何找到好故事、好选题。

关于如何兼顾品质和流量,曾鸣分享:“流量依然很重要。有流量的时候才可以不在乎流量。”但他仍然强调作品的实验性和探索性,他认为文本和题材上的新尝试是非虚构的生命力所在。赵涵漠则认为,流量多少对平台而言差别不大,但对作者很重要,因为流量会给作者带来正向反馈。”而另一方面,当流量不好的时候,“同行的反馈也能给作者极大的鼓励。”张志安老师对此进行总结:“一是对流量理性看待,二是在流量的评价之外,要保留专业的评价。”

在随后的学术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非虚构写作的概念、操作规范与叙事分析等学术问题展开交流。

南风窗记者赵佳佳表示,自己在非虚构写作过程中存在不少困惑。“这次大会真是及时雨。许多我们信赖的学界、业界的前辈们同时出现,轮番讲述,相互激发。我们坐在台下,得以走进他们的大脑和心灵,在聆听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理解和求索,于是许多从前混沌的问题终于开始得到思路的确证和观念的更新。”

本次研讨会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南周书院、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大学超级媒体实验室共同举办。

论坛期间,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张田田老师公布了23篇2023年度非虚构写作作品。

以下是关于名家论坛和主编论坛的详细回顾:

非虚构的力量:

讲述故事、留存记忆、见证历史

围绕“非虚构的力量”,《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编卫毅作为主持人与南香红、杨潇、杜强展开交流讨论。

卫毅首先提问:“何时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非虚构或特稿的写作?”

南香红说, 1996年创作野马报道时,自己对非虚构或特稿并没有概念。“只想写一个故事,让远方的读者了解一些新疆的情况”。直到2003年,特稿概念兴起,《南方周末》出现特别报道的版面,她才非常有意识地进行特稿写作。离开《南方周末》后,她开始尝试总结特稿写作的规律,有了写作长篇非虚构作品的意识。

“我们这些80后的记者是看李海鹏老师和南香红老师的特稿长大的。”这是杨潇接触到非虚构作品的脉络之一,“第二个脉络,我觉得大家开始讨论非虚构的时机好像和何伟的《寻路中国》在中国出版、nonfiction概念的引入是相契合的。我最近还在关注的另一个脉络是‘报告文学’,很好奇中国的非虚构发展脉络是什么。”

能否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非虚构创作,牵涉到“非虚构”的概念界定。

目前,非虚构的定义众说纷纭。南香红指出,新闻语境下的非虚构“更多是依据事实,把事实的复杂性、深度以及广度呈现出来。它始于新闻,但比新闻走得更远、更深、更广。”

杨潇认为,不能用一个最广泛的排他性理解来定义非虚构。“如果说虚构之外的,就是非虚构,那电器说明书也可以是非虚构了。”他倾向使用“叙事性非虚构”的说法,来凸显故事内核。

对于非虚构概念的误解,杜强深有体会。某次,他在与文学期刊的主编聊及非虚构时,对方将非虚构写作和报告文学画了等号,认为合理的心理想象是被允许的。媒体出身的他对此并不认可:“新闻性是第一位的,顶多是采用一些手法,把它讲得更文学化。”

卫毅将非虚构与创造性写作、调查报道进行比较,认为非虚构是用事实讲述一个有意味的故事,需要在调查采访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与调查报道并不是对立的关系。非虚构的创造性只是在写法上的创造性,在事实上不能带有创造,也不能带有合理想象。

那么,当传统的媒体人走出媒体机构,进入自媒体或成为个人的非虚构写作者,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对杨潇来说,最现实的问题是“师出无名”。已经退休的南香红最近也被“你出来采访,用的是什么身份?”这个问题问住了。除此之外,个人也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当受访者希望媒体予以报道的问题被解决,受访者可能就会成为稿件发出的最大阻碍,他们可能会否认自己在采访中说的话,以“曝光无良记者”来威胁写作者。“采访对象比以前变得更强势了。”

杜强以受访者“反水”为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做一些稿子的时候会觉得憋屈。在《南方人物周刊》工作的时候,只要是我认定的事实,我有采访录音,无论受访者怎么否认,我都可以坚持自己的写作。但在自媒体时,我们没有时间、精力,没法承担风险去和受访者对抗,哪怕你知道他是非常没有道理的。”

困难之外,也有广阔空间。杨潇说:“离开机构以后,我觉得更自由了。有人问我为什么《重走》写了十万字还没有离开长沙,因为我真的写得很爽,我不管,我任性。”这份“任性”的底气,源于在机构媒体中接受的关于新闻采写的专业训练。

“给历史留一份底稿”,是《南方人物周刊》的slogan之一。卫毅向三位与谈人提问“如何以写作保存记忆?如何更好的留存自己经历过、看到过的事实?”

南香红分享了自己近二十余年里一直在关注的“细菌战”的写作经历。长时间的采写让南香红不断深化对这个主题的认识,她认识到“细菌战”是一个极重大的选题,看到了受害百姓的长久以来不被人知晓的伤痛。写作过程中,南香红配合受访者发起了捐助行动,募集到二百多万元的捐助资金,也促使浙江省改变了医疗报销制度,异地就医的费用也可以由农村医保覆盖。多方努力下,一百多位细菌战受害者的“烂脚”得到了有效治疗。

南香红说:“我觉得所有人的努力,包括受害者建纪念碑、写家史都是为了和平,让这样的记忆能够留下来,让各国的人关注这件事情、了解事实,不会因为立场、观点、政治态度使事实被扭曲。”

“我特别好奇记忆的形状、记忆的纹理,我想把这些记忆的形状描摹出来。”杨潇最近在写一本关于德国战争记忆的书,“在社会转型的时候,大家都需要从历史、从记忆里寻找思想资源。当我们写历史的时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通向未来的。”

杜强从文字转向纪录片,想做一档叫做《等电梯》的节目,通过采访不同的人去探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的阶层流动。“但我最想做的是关于过去疫情三年的作品。非虚构写作者能够追溯、能够采访、能够回忆。非虚构是保留记忆的一个最佳的手段。”杜强说道。

“只要黄鹤楼的诗在,黄鹤楼就在”,借用《长安三万里》中的一句话,卫毅表达了自己对“非虚构的力量”的看法:“传播的责任像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样指引着我们。只要我们还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讲述,记忆就不会消失,或者消失得少一点、慢一点。”

非虚构与公共传播:

故事、连接、边界和可持续性

主编论坛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主持,他围绕“非虚构与公共传播价值”的主题,从故事、连接、边界和可持续性四个角度切入,与网易人间工作室总监沈燕妮、谷雨工作室编辑总监赵涵漠、正面连接创始人曾鸣展开深入探讨。

在初步了解三位与谈人所运营的栏目情况后,张志安直呼“还不够过瘾”,继续发问:“什么样的故事在当下是好故事?”

赵涵漠认为,一个好的故事,在情感上应该与大众相通,具备普遍性;同时在情节张力上应具备极致性。她以谷雨实验室发布的《冰场上的“劳伦斯先生”,人生不能过早缴械投降》为例,提到故事中揭示了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人生议题——孤独、离别与死亡,体现了普遍性。“但对于非虚构写作来说还不够。”赵涵漠解释道,“非虚构写作应该是有高于我们想象的部分。老人以相对激烈的方式,即滑冰这项比较危险的运动与孤独做对抗的举动,正是非虚构写作语境下故事极致性的体现。”

沈燕妮非常认同赵涵漠所说的两个特性。同时她也认为,只有极少数人拥有戏剧性的经历,但每个普通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值得被书写的故事。网易人间一直致力于UGC(用户生成内容)的非虚构创作。“对UGC写作者来说,只要你足够真诚,足够真实,所传达的精神和坚持的理念就足以让用户感动。”沈燕妮强调。

基于正面连接的选题风格,曾鸣则认为,选题的过程不应该是单向的——仅是把好故事的标准告诉作者,以此为前提来写作。他最常问的是:“你对什么感兴趣?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兴奋?”他还会再追问“这里面有什么可能成为选题?以及用什么样的技术把它变成一个好的选题?

有好故事还不够,连接也是不可或缺的,即非虚构写作中故事所引发的反响。由此,张志安发出第三问:“品质和流量如何兼顾?”

曾鸣强调作品的实验性和探索性。他认为,某种意义上流量和创新存在矛盾性,但相比高流量,能够让他看到文本内容和题材上的创新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非虚构生命力所在。”

张志安对曾鸣的发言作了进一步阐发:“最开始没有流量的时候,总要通过一些作品来制造流量,否则就没有影响力,也没有变现的可能。但有流量后,对其认知就更加理性客观。”

沈燕妮则直言网易人间创号伊始的流量焦虑:从新闻媒体的角度看,UGC作品选题往往不具备时效性,内容大多是普通人的生活,编辑也无法对选题角度进行筛选。不过,网易人间找到了另一种传播路径—它的读者并非有阅读长报道的习惯,只是某个选题与自己相关,就会来关注。“当你的内容打向了不一样的市场,流量的来源或者影响的受众也会不一样。”沈燕妮分析。

非虚构写作平台想要能良好的运转,需要在寻找故事的同时考虑品质,在保证品质的同时考察流量。在这一过程中,遇到过哪些瓶颈,又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张志安今天的最后一问。

创收是逃不开的话题。沈燕妮提到,疫情后互联网公司变得更加困难,而人间作为早就面临被裁可能的栏目,运营也更艰难。但是她也笑道:“还能再咬咬牙,再坚持。”

赵涵漠和曾鸣同时提及作者的重要性。对赵涵漠来说,目前很多记者的体力和脑力难以跟上这份职业的所需,如何让好记者持续写下去是她目前最大的困难。而如何保证作者的获得感是可持续的且充盈的也是曾鸣在思考的问题。

在不可避免的隐忧中也透露着与谈人们的乐观,张志安在论坛最后重申:“坚持下去很重要。”这不仅是这三家非虚构写作平台此时此刻的行动体现,亦是所有关注和热爱非虚构写作的人前行的信念。

融媒体中心主任|许跃

原标题:《在这里,他们找到了使非虚构永葆生命力的答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