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黄一峰:从理科困难生到自然艺术工作者,好奇心是最大推动力

文/刘嘉郦 摄影/王辰(部分资料图片由黄一峰本人提供)
2018-10-29 10:09
生活方式 >
字号

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小时候的黄一峰却并不擅长这些理科项目,甚至因为数理成绩不好而被分配到了学校里的“慢班”,倍感挫折。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在充满挑战的青春期里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始终坚持前行。

不被重视的青春里的慰藉

黄一峰还记得,自己被分到慢班之后,任课老师来上课时讲的那句话,“你们这些牛,就算牵到北京还是牛。”在台湾地区的当地谚语里,“牛牵到北京还是牛”总是被用来形容一个人个性倔强不思变通,但在老师的嘴里,却变出了另一种味道,那就是慢班里的孩子,永远不会有自己的一片天。

小时候的黄一峰亲手制作的动植物模型

熬过了初中的时光,黄一峰考上了复兴商工美工科,学习的专业是设计,“我家里现在有7个设计师,舅舅、妹妹、妹夫等等,简直就是设计师之家。”因为从小就被妈妈培养了善于观察自然的习惯,他的设计作品也和自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读书不一定要坐在书桌前,去到户外,用自己的方式观察、学习,也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

“我会跟一些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中文译为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合作,帮他们做一些和自然有关的海报,或者其他的设计作品,”黄一峰说,“虽然比起外面的设计工作,NGO的报酬会少很多很多,但我觉得非常快乐。”

毕业、当兵,之后的黄一峰在一家还算有名的设计公司上了3个月的班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喜欢独立创作的那种快乐,“所以果断辞职,出来自己做自由设计师。”

在出版社做图书编辑的日子,黄一峰要经常去印厂确认印刷细节。

从接NGO的项目、为出版社的图书做美术编辑、给自然类书籍画插画,到成为一个专业的自然类图书编辑,黄一峰在十多年的职业生涯里边做边学,既认识了许多热衷于和自然打交道的人,也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专业人士。

从平面到讲台,热爱推动改变的视线

互联网的兴起给台湾地区的纸质书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而对于黄一峰来说,最大的困境也在当时产生,“老板关了出版社,我,失业了。”

巧合的是,当时正处于迷茫中的他收到了来自大陆的橄榄枝。现在的经纪人邀请他来大陆开课,让更多的小朋友可以遇见“自然”。

创办了“自然野趣”的黄一峰会带着自己的学员一起去野外考察。

“这真的是人生中最大的挑战了,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给小朋友上课的事。”面对如此大的挑战,黄一峰选的是积极应对,“我只有改变自己,才能真正改变生活,挑战自我也很有趣。”

秋天来的时候,带着小朋友和大朋友一起去野外亲近、观察自然,是黄一峰的工作,也是他的快乐。

他翻出了自己之前的作品《自然怪咖生活周记》,仔细回想了妈妈带领他走入自然世界的故事,慢慢开始琢磨出了一些门道,如今吸引了许多大朋友和小朋友的“自然野趣”也随之诞生,从动物园、植物园,到你家附近的街心花园,这种在城市中寻找自然野趣的授课方式,成了孩子们每月一次的期待,也成就了黄一峰的新生活。

黄一峰喜欢摄影,像这样趴在草地上只为了拍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是他经常做的事情。

“自然才是我们的福地”

如今的黄一峰身份多样,既出版了《雨林野疯狂》、《自然野趣DIY》、《自然观察达人养成术》、等书籍,也是“自然野趣”创办人、英国Nature Picture Libary图片签约摄影师、野性中国Wild China讲师、IBE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顾问等,他的生活已经跟自然密不可分,就连在家里的时候,也时刻希望自己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

带着长枪短炮,泡在森林里,是黄一峰的日常工作之一。

“空气净化器对于现代生活来说真的非常重要。”黄一峰说自己曾经在台北圆山饭店附近见过雾霾“袭击”都市的样子,“原本天是蔚蓝的,可是从我停车再走到可以拍照的地方,前后只有10分钟的时间,雾霾就已经飘了过来,天一下子就灰了。”

因为亲眼见过雾霾在短短十几分钟内让天空由蓝变灰的样子,也因为习惯了自然环境中的那份清新畅快,黄一峰对于空气质量的要求特别高。

从一片落叶到记录自然的画作,再到地球仪,在黄一峰的家里,你能看到许多自然印记,而帮助打造室内清新空气的,便是飞利浦空气净化器。

“飞利浦这台空气净化器拥有纳米级劲护滤网,不仅可以过滤PM2.5,除甲醛,净化空气,同时还能吸附颗粒物、异味,去除过敏原——我的外甥天生是过敏症患儿,所以我更能体会干净空气的重要性,”黄一峰说,“有好空气的环境,会让人觉得更放松,也会让我觉得自己时刻在与自然亲近。”

在干净而清新的空气中做睡前阅读,是黄一峰的“轻松秘诀”。

即使城市生活忙碌,我们依然不乏对于自然的热爱之心,以及在自然环境中畅快呼吸清新空气的愿望。不如像黄一峰一样,从空气到装饰,用精巧的装饰风格和实用的小电器,让自己的家充满自然野趣。

    责任编辑:毛玮静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