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读懂李清照才明白:能超越痛苦的,唯有清醒

2023-12-18 12: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 | 帆书 · 好柿花生

四时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欢迎大家来到帆书出品的国学知识栏目《四时》。

光阴流转,四时变化。

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传统文化和智慧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传承延续。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才女,她的一生并不顺遂。

但坎坷从没有击垮她,而是成就了千古传奇。

“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这是南宋文学家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对一位妇人的评价。

王灼认为,在宋朝的士大夫中,她的才华数一数二,要是在女性中,那她的文采绝对排第一。

她就是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

她用为数不多的诗词作品,在宋代文坛中占有一席之地,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一生,起源于书香门第,终结于落魄凄凉。

在七十二年的生命长河中,她经历过欢愉,也走过低谷。

生命虽然跌宕起伏,但是李清照却把每一段人生都活出了别样的滋味。

01

人生处处有束缚,你要主动打破它

李清照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母亲王氏是宋朝状元的孙女。

家庭文化底蕴的耳濡目染,为李清照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

而在宋代,社会虽然鼓励女子读书,但是却不提倡女子公开写作。

女性写词发表见解被认为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情。

但是李清照的父母却鼓励女儿解放天性,不让她拘泥于古代女性角色的条条框框。

追求自我的李清照,喜欢喝着酒,欣赏良辰美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李清照在湖中撑着船,吃醉了酒,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如梦令》。

一瞬间,十几岁的李清照便在文人雅士中出了名。

人们除了惊叹她的才华,更多的却是批判她不守女性礼数。

而自由洒脱的李清照从不在乎世俗的看法,继续写词抒发情感。

在她留下的七十多首作品中,有一半都是和饮酒有关。

不但如此,李清照在离开山东,初到汴京时,看着汴京的社会景象,写下了《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她用超乎年龄的眼光,点出了唐朝由兴到衰的原因。

古代女性的一生,大多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但是李清照却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才华。

男权主导的社会,并不影响她勇敢地表现自己。

正如李清照自己所言:“此花不与群花比。”

孤傲的人不会被外界束缚所裹挟。

人生虽然处处有枷锁,但是我们依然有选择权,主动打破,便是最好的方法。

02

富足的精神,能帮你度过每个难熬的日子

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在青州度过了十年的幸福生活。

后因赵明诚外出做官,两人不得不两地分居。

在此之后,李清照的诗词中多了一种情感——思念。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描述道,自己因想念丈夫,已经瘦比黄花。

丈夫不在的每一天,对于她来说,都是在思念而又不得中煎熬着。

但是正如王灼所说:“李清照,才力华赡。”

虽然她日夜思念之人不在身边,但是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能被她化成友人。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在李清照的眼里,寒冬中的梅花,是通知大自然春天来到的信使,它在群花之中脱颖而出。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在《瑞鹧鹄·双银杏》中,两只连理而结的银杏,在李清照的眼中,是醉酒后的唐明皇和贵妃在相依相偎。

银杏花即便凋落,但是仍然冰肌玉骨、不愿枯败。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在《鹧鹄天·桂花》中描写:桂花淡、黄、柔,而且“情疏迹远”。

李清照认为桂花是“花中第一”,她甚至还有点埋怨,为什么屈原没有把桂花收入《离骚》之中。

梅花的坚毅、银杏花的高洁、桂花的清雅,她在诗词中对一花一草大为赞赏。

品花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李清照认为自己就像那些花一样,高雅,又坚韧。

精神富足的人,不孤独。

虽一人独守,但是李清照依然能为自己营造一个富足的精神世界。

一个精神富足的人,能把每一个难熬的日子过得津津有味。

03

世间虽苦,清醒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顺遂的,但是她的人生从靖康事变开始,发生了重大转折。

公元1127年,金国攻占北宋的汴京城,李清照和赵明诚准备南下躲避战乱。

但是他们逃亡至江宁没过多久时,江宁也开始动荡不安,二人只能再次启程避难。

在船行至吴江之时,李清照想起了那位乌江自刎的西楚霸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在浩浩乌江水之上,写下了《夏日绝句》。

在战乱中,无论多么有才华的人,都是命如草芥。

虽然颠沛流离,但是李清照明白,宋朝的山河破碎,就是因为昏庸软弱的朝廷。

李清照愤恨地感慨,为什么没有项羽般坚毅果敢之人,来拯救大宋破碎的山河?

可人生往往又祸不单行,赵明诚在前往建康城为官时,不幸染病离世,只留下李清照一人在战火中苟且偷生。

四十六岁的李清照,本就没有子女,现在又没了丈夫,心中的痛苦不言而喻。

她一生中最难忘的,就是与丈夫彼此欣赏、互相为伴的时光。

可是现在她什么都没有了,战火终止了她前半生的幸福,又带走了她的灵魂知己。

为了躲避战乱,李清照就像浮萍一般漂泊,哪里安全,就暂避哪里。

经过战争的摧残,和世事的纠缠,李清照逐渐褪去了少女时的温婉多情。

迟暮之年的她,两鬓花白,且需终日与药炉相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用“冷清凄惨”形容自己人生的下半场。

可即便在悲凉的晚年,李清照的爱好依然是赏花、品酒。

只不过这时的她,比年轻时多了一份孤独和沉寂。

根据她的作品时间推算,李清照在六十岁左右似乎已经搁笔。

认清现实后的她,不挣扎,不宣泄。高傲和沉默,便是她对周遭现实的回应。

痛苦无法避免,难得的是其中的清醒。

面对生活的苦楚,与其痛不欲生,不如保持觉知,留有一份自己的态度。

04

写在最后

没有谁的人生是顺风顺水的,但是历尽千帆过后能留下什么,便是衡量一个人的伟大之处。

李清照的一生,有大喜,也有大悲。

她在大起与大落之间,逐渐登上了文学巅峰。

面对困难,任由自己沉沦,便会被化为一粒渺小的尘埃,从此无人问津。

而留有骨气的人,即便被磨平了棱角,便会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夺目且珍贵。

有一句话叫:

“历经苦难劫数,方能显现一个人的伟大。”

别让苦难带走你的全部,待熬过黑暗后,便是万千光景。

作者 | 好柿花生

排版 | 落落

主编丨阿医

图片 | 图虫创意

原标题:《读懂李清照才明白:能超越痛苦的,唯有清醒》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