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锐评 | 庞熙哲:《深海》的叙事、技术与主题:国产动画电影的新探索

2023-12-18 12: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深海》的叙事、技术与主题:

国产动画电影的新探索

作者:庞熙哲

《深海》电影海报(图片来自互联网)

2023年春节,经历了不断延期的国产动画电影《深海》终于在院线上映,观众的评价两极分化,引发讨论热潮。一方面,先进的“粒子水墨”动画技术与草灰蛇线的叙事安排,带给观看者视觉与心灵上的双重震撼,另一方面,薄弱的情节安排与多个主题间的粘连使得《深海》的故事架构略显混乱。《深海》可能不算一部成熟的电影,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瑕不掩瑜的国产动画作品,它没有选择走借力于古代神话与经典故事的老路,而是跳出套路,在动画技术、故事设计等多方面求新并达成和谐,促进国产动画电影在创新之路上前进。

一、梦境与现实:叙述诡计与叙事思路

影片在叙述上分为两个层面,梦境与现实。《深海》的前一个半小时看似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抑郁症少女参宿落水,在“海精灵”的指引下抱着寻找母亲的愿望误入名为“深海大饭店”的奇幻海底世界,踏上与船长南河、船员们共同寻找“深海之眼”的旅途,并最终获得精神治愈。然而,现实情况是,参宿跳海后被船上的小丑南河救下,二人漂流于海上,南河靠不停讲故事唤醒参宿的求生欲,最终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使得参宿苏醒,而海底世界实则是参宿濒死时,依赖生活经历与南河的故事搭建而成的梦境。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指出梦不是偶然的联想,而是压抑的欲望,参宿的梦境与现实息息相关,反馈着她自我归罪、自我厌弃又渴求走出阴霾的心理境况,将其现实生活中所遇元素拼接重组成她期望的样子。深海大饭店的整体意象便来自参宿在船上偶遇的画册,船上的船员,老金、阿花、糖豆分别对应父亲、继母与弟弟,鱼类游客在饭店上的旅行对应参宿的游轮之行,而海上漂流中小丑南河所讲的冷笑话与经历,则被揉碎在参宿与老板南河的相处中。参宿融入集体的渴望同样在梦境中被呈现出来——她让自己成为了深海大饭店的一员,借助工作找寻到在团体中的位置。最重要的两个意象是“海精灵”与“丧气鬼”,笔者将在后文中详细阐释,诸多意象与故事的对应勾连难以尽数,既生动刻画出梦的复杂性,也彰显出主创团队细腻的编织创造。

影片最后半小时,华丽的梦境被解构,露出温柔却残酷的现实,形成巨大反差,观众以为的奇幻故事背后,是令人难过却同样治愈的真实。

二、色彩的张力:粒子水墨与情绪表达

《深海》全片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即便采用梦境与现实双层次的叙事,在处理时也是界限清晰、结构严谨,相比田晓鹏导演的前作《大圣归来》,并不以叙事见长,倒可以称得上是短板明显,影片的探索重心,正如主创团队所言,放在了寻找中国动画自己的风格并立足世界舞台上。在美国与日本在动画方面均有长板的背景下,《深海》代表中国动画开启了表达探索——中国水墨的“三维化”。主创团队将三位CG动画与中国水墨画相结合,运用粒子动画技术,让中国水墨画流动起来,渲染出独特的氛围美学,这便是所谓的“粒子水墨”。此外,《深海》对海底世界,尤其是“深海之眼”的塑造,用色大胆,充满张力,以华丽的色彩创造了一个奇幻的深海梦境,打破传统观念中深海幽暗沉闷的氛围概念。

开创性的动画语言带给人惊艳的视觉体验,然而粒子水墨的优异表现与叙事的简单化之间的对比,令《深海》陷入“头重脚轻”、“舍本逐末”的争议。更有人指出,饱和张扬的色彩效果带来的冲击力过大,令大荧幕前的人们感到压抑与不适,有时还显得混乱。然而,笔者想说的是,粒子水墨技术不仅因技术创新与美学张力成为《深海》的加分项,最为重要的是,《深海》对梦境与主人公精神状态的表达,只有借助粒子水墨的效果与夸张的色彩,才得以完美呈现。参宿在海底世界的经历显得情节混乱、逻辑跳跃,并非是电影创作者力有不逮,而是他们有意为之——参宿海底探险的实质是一场梦境,而梦本身就带有碎片化、无逻辑的特点。另外,作为一位抑郁症患者,参宿的精神是压抑的、痛苦的、混乱的,作为一个孩子,她的想象又是生动的、多彩的、有创造性的,粒子水墨的视觉张力完美地将两种特点结合在一起,使得画面既充满梦境的奇幻秾丽,又有参宿精神上带来的与深海本身所具备的压抑感、混沌感,采用摄影语言很难做到的如此敏感而丰富的表达,《深海》创作团队借助粒子水墨动画实现了。

除却粒子水墨的部分,《深海》画面同样用色大胆。尤其是船上游客争相购买疙瘩汤的部分,光怪陆离的色彩充斥整个画面,配合晃动的镜头更显梦境的跳脱,又仿佛是以喝了疙瘩汤的游客的视角看待世界,扭曲的画面里凸显人性丑恶的欲求被不加掩饰地暴露于人前。

深海世界张扬丰富的色彩,不光是对梦境特征的凸出表现,亦是对电影叙事逻辑与真相的一种暗示,参宿的生病、梦境背后的真相,在影片采取叙事手段直接揭示出来之前,就先依靠色彩语言隐晦地传达给了观众,有心人自能懂,无心人也在无形中受到其铺垫的情感影响。

梦境与现实的色彩对比同样是《深海》色彩运用中的一大亮点。影片色调受到主角参宿心境与视角的影响,现实世界中的参宿经历了父母离异、家庭分裂,生活总是一片阴霾,因而世界在她眼里也是以灰色调为主体,了无生趣,只有红卫衣作为将自己包裹的保护伞拥有鲜艳的颜色。梦境代表着参宿最本能、最真实的渴望,于是同现实世界的色调对比强烈,但同时也反映着参宿压抑的心理状态。

三、“寻母”与“抑郁”:主题背后的逻辑问题

“寻母”与“抑郁”是《深海》的两大核心话题,前者是电影一开始就点明的线索,也是前期剧情的主要推力,父母离异使得参宿只能靠手机与母亲对话,父亲的再婚让她在家庭中流于边缘、失去位置,本应充满快乐的举家旅行在少女眼中如天气一般充斥着阴霾,落寞之下对母亲思念更甚。暴雨中,参宿跃入深海,环境色调由灰暗陡然变得浓艳、瑰丽,海底的新世界如此超出常人认知,然而海精灵的歌声令参宿很快接受了现状,迫切的“寻母”渴求指引她一再深入海底,并到达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深海大饭店”。

在影片前期,寻母与抑郁两个主题的紧密交织,推动着情节发展。“海精灵”与“丧气鬼”两个非现实意象,一个源自回忆中雪原里母亲被风吹起发丝的背影,代表与母亲的回忆、对母亲的渴望,一个则正如参宿身上的红卫衣,以线的形式包裹、缠绕着她,象征一种自我的过度保护,剧情正是在参宿与饭店老板南河关于是否可以使用海精灵煲汤的争执与对丧气鬼的躲避中层层推进——随着时间的流逝,条件交换渐渐演变成真心相交,孤单的女孩在深海大饭店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原本因“晦气”而排斥却不忘利用参宿的南河也展露出对待朋友义气而善良的一面。南河显然是以救赎式的英雄形象出现的角色,他的身上有市侩、狡诈的一面,是重利甚至不惜欺骗顾客的饭店老板,但也是承担着全船责任、肩负着全船信任的船长,是破开黄泉将参宿从红线包裹而成的茧房中牵出的侠义之士,这样的矛盾塑造使南河的形象更显立体。然而,“英雄”再强大、再具感染力,他的实质行动也不过是遇难漂流于海上时约莫四十八小时的单方面宽慰,影片实际展现的并非正道的光照亮抑郁症女孩灰暗的心这样俗套的剧情,而是演绎了一场自救。深海大饭店的老板南河,是参宿同小丑南河海上漂流后,以其故事为原型进行造梦的产物,他的经历有小丑南河的影子,但他的一切行为,都由参宿亲自构建,小丑南河是引子,给予参宿温暖与鼓励,也给予她勇气与希望,而渴求着走出阴霾的参宿抓住了。作为萍水相逢的过客,即便南河以生命为代价留下痕迹,他也不具备了解乃至改变参宿生存环境的条件,真正解决问题的动力与精神力量,只能够来自参宿本身。可是,一句“自救”真的能够圆满影片的逻辑吗?常年压抑与自我怀疑造就的抑郁,能够在聆听他人故事并自我造梦后痊愈吗?重拾生活信心后再度回到原来压抑的家庭乃至社会环境中的人,能够真正走出阴霾吗?《深海》面临着许多更深层次的问题,然而导演和编剧的回应却是将问题的处理简单化——“希望你今后每一次笑,都是真心的”。南河的告别伴随着这样一句话,将抑郁症患者困境中的家庭问题与社会问题全然忽视,仿佛克服心魔,便能够走向新天地。后续剧情同样体现出这一逻辑的延续,完成心态转变的参宿重新融入家庭,于是阖家欢乐,团圆美满,参宿依照南河所言,将生活中的微小光亮作为活下去的动力,然而她却从未逃脱压抑着她的客观环境,在经历了一场毕生难忘的温暖之后,等待她的仍是同过去一样的深深悲哀与无力,而影片没有再给出回应。《深海》对于“抑郁”主题的理解和诠释,在笔者看来,是不够透彻的。

影片中后期对于抑郁和寻母主题的过度捆绑,也造就了新问题。有批评者指出,《深海》的一大失误在于要讲的东西太多,于是哪样都没有讲清楚,寻母和抑郁交织在一起,讲着讲着,寻母的事情便不了了之。然而,在笔者看来,《深海》的问题不在于寻母和抑郁主题的分离,而恰恰在于两者过于暧昧的界限。寻母是抑郁的体现,母亲的离开、母爱的缺失是参宿抑郁的导火索。参宿造出深海大饭店的梦境,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便是要寻找母亲。深海大饭店“您可来了,一见生财”的牌坊颇有讲究——前半句是传说中地府对联的横批,后半句则是白无常帽子上的标语,暗示着参宿踏上黄泉路,濒临死亡。由此可见,参宿梦境中的寻母过程,实际上是在死亡边缘徘徊的过程。影片末尾叙事诡计被解开,梦境破碎前,电影以参宿抛下母亲的呼唤选择南河暗示其选择求生,这样的情节似乎合情合理,然而却不免令观众困惑,毕竟孩童对母亲的向往与依恋是如此寻常,参宿的选择全了影片的自设逻辑,却无法符合人的惯有逻辑。对寻母与抑郁的过度联系,使得《深海》难具说服力,反而显得有些混乱。

四、丢开拐杖行走:国产动画电影的新春天

自业界将目光聚焦于中国故事以来,国产动画电影在发展中不断达到新高度,却也一脚迈入了依赖中华传统神话等题材讲故事的舒适区。《哪吒之魔童降世》、《二郎神之深海蛟龙》诸如此类旧故事加新改编的题目层出不穷,明明想讲一个新故事,但为了关注度、为了便于推进,偏偏要把新故事装在旧壳子里,仿佛在进行“故事新编”与“同人创作”。这些电影中不乏好评如潮的优秀作品,新旧结合也的确使得传统故事焕发出新的生机,然而这样的思路在中国动画电影界一遍遍被复制,却决不能算是一种健康的产业现象。

《深海》跳出了重讲中华传统神话与经典故事的怪圈,没有故事原本,没有人物原型,没有已存在的世界观,故事逻辑虽然稍显简单,情节也稍显单薄,但在两小时内被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它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全新的故事。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并不为了求新而脱产于传统文化元素,反而将其有机融合到故事中。影片主角的名字“参宿”与“南河”分别来自于冬季夜晚中两颗恒星——参宿四与南河三。参宿四状态敏感,周身散发出橙红色光芒,正处于红超巨星阶段,即这是一个濒临死亡的大质量恒星,恰巧对应了参宿这样一个心思细腻敏感,跃入深海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女孩。南河三是比参宿四更亮的恒星,闪烁在参宿四身旁,同天狼星共同构成冬季大三角,正如海上南河对参宿始终陪伴,带来源源不断的温暖与光明,这是古人智慧、星空浪漫与故事剧情的完美结合。

即便《深海》脱离中华传统故事开启新的讲述体系的行为并不讨好,在导演田晓鹏的坚持下,它依旧迈出了这勇敢而意义非凡的一步。新的时代有新的问题需要关心,影片所聚焦的抑郁问题、原生家庭创伤,都是近几年被关注的热点,即便《深海》对抑郁的理解与讨论不够透彻,塑造的主角原生家庭也是不依托于社会、历史、地域特征而存在的抽象化、寓言式家庭,但主创团队在影片中流露出的问题意识确是值得赞许的。只有丢掉名为传统神话与经典故事拐杖,迈开第一步,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才能够越来越好,讲出更多有时代特色的、独立的、创新的优秀中国故事,而《深海》,正带领着我国的动画电影产业走在这样一条路上。

五、结语

导演田晓鹏曾坦言:“如果没有创新二字,我可能不会做电影。”《深海》作为其在《大圣归来》七年后推出的新作,显然将他的创作理念贯彻了个彻底——无论是动画技术上流动的粒子水墨,还是努力摆脱旧套路,闯出新形式的故事选材,都彰显出国产动画电影蓬勃的生命力。尽管这部作品在情节支撑、底层逻辑等方面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篇章开了个好头。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有更多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中国实力的优秀新作,涌现在闪烁的荧幕之上,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题片及纪录片创作》2023年度期末作业,获得“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023年优秀影视评论”)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本期编辑 | 孙雁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锐评 | 庞熙哲:《深海》的叙事、技术与主题:国产动画电影的新探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