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AI艺术,为什么遭人嫌弃?

2023-12-19 07: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印 印客美学

这段时间,四大词典陆续公布了年度关键词。

其中有三个,都跟人工智能有关,分别是《柯林斯词典》的“AI”,《剑桥词典》的“幻视”,以及《韦氏词典》的“真实的”。

国内,唐嫣的AI裙和春晚吉祥物龙辰辰,也激起了大家对AI的高度关注。

越来越多人,开始嫌弃AI,觉得AI作图“土气”“不高级”,这到底是为什么?

AI作图,惨遭嫌弃?

这段时间,AI作品引起了广泛讨论,被不少网友嫌弃“土”“不高级”“没灵气”。

唐嫣过生日,工作室的贺图就引起了极大争议。

图片上,唐嫣身着数字艺术家专属设计的礼服,却被嘲“60大寿都没这么老气横秋”。

粉丝们吐槽工作室用AI修图做贺图,还做得像60大寿,审美极其不在线。

网友们也表示,这组图片让AI艺术的丑,呈现得非常客观。

除了数字艺术裙,AI生成的头像、壁纸等也遭到了部分人嫌弃。

原因是绝大多数图片都能一眼就看出是AI生成的。

有的图远看还行,近看却透露出一种精致的呆板感,存在光影问题,手指问题,细化问题……

还有的图没经过认真挑选跑图就放出来供人使用,根本没法入眼。

用AI修复的游戏角色,也被认为是“变丑了”。

建模师好不容易建的模组,被一键磨平。

原本个性鲜明的人物缺少了脸部的细节刻画,变成了清一色的网红脸。

还有的角色五官极其不协调,看起来像美颜滤镜开大了。

为什么AI作图会遭到大家的普遍嫌弃?

为什么觉得AI艺术“土”?

很多人觉得AI土,主要是因为AI艺术的呈现往往是标准化的,缺乏个性。

AI艺术的创作过程依赖于预先设定的算法和训练数据,生成的作品也有一定的模式和可预测性。

AI处理过的图片,也像经过了好几层磨皮,也会把人变得失真,千篇一律。

就像现在的“网红脸”,美则美矣,缺少高级感。

AI生成作品的模式,也使得最终的作品呈现极其依赖素材。

AI被投喂才能生成艺术,如果吃的信息比较老,生成的图也难免显得过时,因此让人觉得“土”。

NFT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与千禧年间的数码元素拼贴有点像,会让人有种梦回非主流年代的土感。

千禧年间,数码技术刚在国内普及,数码像素、拼贴元素风靡一时,这些元素在前阵子流行的“核美学”也有体现。

AI艺术土的原因找到了,那么,人类对AI的敌意,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AI的发展,会危及人类自身吗?

为什么讨厌AI?

其实,大家不喜欢AI,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艺术是大家认为的人类的最后一块阵地,大家普遍觉得AI艺术动了人类的蛋糕。

不少画师的作品未经授权就被喂给AI,AI生成的内容看多了引起审美疲劳,原本由人类担任的工作也开始被AI取代……这都使得AI招来了不少反感。

AI被《柯林斯词典》选为了年度关键词。

理由是,在全世界各地的语料库,包括世界各地的网站、报纸杂志、社交媒体等出现的200多亿个单词中,AI这个词,在去年被提得最多。

《剑桥词典》的年度关键词Hallucinate,直译过来,叫“幻视”。

在评选中,这个词特指,人类在AI的影响下,对现实的判断力下降,进而产生幻视。

说白了,就是指:AI搞得人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这足以表明人类对AI的态度,是既关注又警惕的。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AI离取代人类、离做出高级艺术品还远着呢。

高级的艺术作品应该能够表达情感、传递思想、体现创作者的个人风格。

但AI在情感表达和创作者风格上都有局限性,作品始终难以呈现出高级的艺术性。

创造力和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元素。

可AI作为一种机器智能,其创作过程主要依赖于算法和大量的数据训练,缺乏独立的创新思维和灵感激发。

这也使得AI艺术缺乏创造性和原创性,达不到高级艺术的水平。

艺术作品的价值也往往与其对审美观的挑战和引导有关。

但AI无法像人类艺术家那样灵活地运用图像、声音等元素来传达情感和思想,在审美判断和感知方面有局限性。

“AI 不会夺走你们的工作,使用 AI 的人会夺走你的工作。”

AI的存在无法逆转,且必定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更好的利用AI。

面对、走近、拥抱、祛魅,既而提高AI为人服务的能力。

作者:来士普

责编:十二阿哥

原标题:《AI艺术,为什么遭人嫌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