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历通胀”:数据透视千万考研人群的学历焦虑

2023-12-25 12: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导语】

又是一年考研日。每年考研季落下帷幕,有人欢喜踏入梦校,有人忧愁遗憾落榜……

然而,今年的一个微博话题——#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让许多欢喜也变成了忧愁。

本以为拼命考上研究生就能找到好工作,如今却发现硕士文凭遍地都是。那么,“人均硕博”是一种普遍现象吗?

我们通过对全网24932条数据的收集与清洗,得到3673条有效数据,回应了现代社会有关“人均硕博”这一看似合理说法的误解,进一步解释了“本研倒挂”,即高校研究生毕业人数超过本科生的现象。

“人均硕博”的错觉——现状

2023年4月,一则名为『硕博毕业人数首超本科,本研倒挂,研究生学历真的过剩了吗?』的新闻登上热搜,瞬间引发网友热议。

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最新发布的《2022—2023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显示,2023年北京的研究生毕业人数将首次超过本科生,出现本研倒挂现象。

观察近几年北京本科生及研究生毕业人数统计,会发现一切都有迹可循。

图表1:近年北京市普通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人数

该新闻内容还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58万,是继2022年之后,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再次破千万的一年。

读研热持续升温的同时,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本研倒挂,即学校研究生毕业人数超过本科生。

然而本研倒挂并不是北京的“地方特色”,而是高水平院校,尤其是985高校的“特产”。根据2023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毕业生数据来看,一半以上的985高校的研本比大于一,2022年各高校公布数据也显示研本比大于一的院校均集中于985、211院校。目前研究生数量大于本科生数量的现象仍主要集中于高水平院校。

 

图表2:部分985高校研本比
数据来源: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2022年
注释:除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未公布官方数据外,其余985大学均在列

从全国的毕业生数据来看,虽然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和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之间的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但从整体的研本比来看,二者之间仍有较大差距,“本研倒挂”仍只是局部现象。

图表3:全国研本比(2016-2023)

无论是实现全国范围的“本研倒挂”,还是实现“人均硕博”,都还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人们为什么仍会产生“人均硕博”的错觉呢?

后疫情时代下,经济逐渐复苏,就业市场却无法快速回温,“就业难”成为常态。媒体上不是“学霸宿舍全寝保研”“普本考研逆袭985”的模范报道,就是 “名校高材生毕业摆摊”“留学海归ooffer在家待业” 传播就业焦虑。

 在如此进退两难的情境下,也许是害怕面对就业的严峻形势,选择逃避现实,抑或是有个人的学术追求,总之继续深造成为多数大学生的选择,越来越多人加入卷学历的赛道,高水平院校中该现象尤为明显。

各院校的本科生升学率、深造率是反映本科毕业生去向的重要指标,从各高校官方公布数据不难发现,985院校、211院校、双非院校的深造率依次递减,越高水平院校的学生选择深造的比例越高;985院校中深造率大于50%的占大多数,可以看出如今的学生对高学历、高知识水平的追求,甚至起点越高的学生越追求高学历。考研人数上升是个人学术追求以及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共同结果

图表4:全国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升学率
数据来源: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2022年

对于“本研倒挂”现象,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研究生人数扩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放眼全球,与发达国家对比,我国的研究生从数量上看可能并不占劣势,但需要考虑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口硕博比相比发达国家仍有一道鸿沟。

图表5:国际硕博人数
注释:人口硕博比即若干人中才有一个硕士/博士生
数据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美国博士调查数据,2015年

根据仅有的2014-2015年的数据,美国约420人中就有一个硕士,5900个人中就有一个博士,而我国约2170个人中有一个硕士,23650个人中才有一个博士。“人均硕博”尚属夸大其词

考研话题人群画像

遥想过去几年,大三开始备战考研已是遥遥领先,而如今随着考研人数的大量增加,考研压力逐渐增大,社交媒体上建议大一就开始制定考研计划的帖子比比皆是,如此内卷下去的结果可能是中考、高考、考研一手抓……

图片来源:小红书,如侵删

“考研”话题热度每年都居高不下,那么都是哪些人在关注考研呢?为此我们从年龄性别省份分布城市分布等几个方面对关注“考研”话题的人群进行统计分析。

性别方面,关注“考研”话题的男性略多于女性,分别占比51%和49%;年龄方面,18-23岁的人最关注考研,多为学生群体,24-30岁和31-40岁的人群关注“考研话题”占比不相上下,考虑这些年龄段人群就业后仍想继续深造,可能有迫于社会压力,想通过提高学历来增加就业竞争力的因素。

图表6:关注“考研”话题人群性别年龄分布

地域方面,全国关注“考研”的前四省份为广东、山东、江苏、河南,这与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前四的省份相符。

 图表7:关注“考研”话题人群与报名考研人群省份分布

全国关注考研的城市排名Top10 分别为:北京、上海、成都、重庆、郑州、西安、广州、武汉、深圳、苏州,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也较为靠前。

图表8:关注“考研”话题人群城市与城市级别分布

此外,从城市级别来看,三线城市的人群最为关注“考研”,其次才是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不排除“读书改变命运”的心理为重要驱动因素。

明知山有虎,偏向明知山——原因

近年来,随着外卖、出租车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接连出现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许多人逐渐感受到“学历贬值”的真实压迫。

有网友调侃,“外卖也要成为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了”“毕业即失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变千军万马走钢丝了”。

那么,明知道自己正处于一个“学历贬值”的社会,为何我国每年仍有数百万大学生前赴后继,争去“明知山”呢?

 ✦ 山里有庙

从国家角度来看,人才是每个国家不可或缺的财富。随着GDP的不断增长,中国的扩招政策逐渐完善,国内研究生人数的蓬勃增长。

近年来,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改革,在促进本科生人数增长的同时,逐渐推行研究生扩招政策,这两年,扩招更是进入了快车道,2023年招生人数比十年前整整翻了一番。

图表9: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2013-2023年)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2023年

同时,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扩张趋势也贴近GDP增长趋势,经济增长会带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GDP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整体来看,从1978年到2023年,我国GDP仍呈上升趋势,考研人数与研究生招生数也随之上升。

图表10:历年考研人数与招生人数(1978-2023年)

国家政策的支持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研究生需求的增加,让许多缺乏学术热情但又追求更好生活的人不得不走上了考研的道路。

然而实际上,当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研究生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研究生学历的绝对贬值,我国的研究生人数虽逐年上升,但远未达到饱和的状态。也正是因此,即使“学历贬值”争议不断,仍有人前赴后继奔向“考研的战场”。

✦山中有矿

关于学历文凭的讨论,离不开背后的就业环境。

一边是铺天盖地“全寝保研”“考研逆袭”的榜样模范,一边是“研究生毕业送外卖”“985高材生 0 offer”的就业焦虑,双重夹击下,大学生们不得不加入卷学历的赛道。

 当然,多数情况下,“苦日子”是可以带来“好结果”的。就2022年全国各地高校就业质量报告来看,在毕业后,经历过“4+3超级卷”生活的研究生们往往能找到更为满意且与自己专业相关度更高的工作。

图表11:高校就业满意度
数据来源: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2022年

图表12:部分高校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数据来源: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2022年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应届毕业生陈沈梁,今年没有过暑假,而是提前来到了厦门大学,为就读研究生做准备。本科生物工程专业的他,从大三开始,便和同专业80%的同学一样,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最终成为三分之一“上岸”的一员。

“像我们这样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最好能够有更高的学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就业空间,大部分同学都将升学作为自己的毕业首选。”

 从大二开始就准备考研的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应届毕业生王筱君,终于收到了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她所在的工业设计专业有一半同学选择升学考研,其中半数考上了研究生。

“我的目标就是出国深造或考研升学,说实话我一开始就没有急着进企就业的想法。其实工业设计是比较容易就业的专业,只是普通本科生很难进入500强企业和大型国企。”

 从同学们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如今就业环境的艰难,研究生找工作不容易,普通本科找工作更难,于是许多本科生不得不去“卷”更高的学历。

除此之外,薪资高低与就业岗位需求也是影响大学生们是否继续读研的重要因素。

百度搜索“招聘网站前十排名”的结果中,猎聘网的提及率为12%,排名第三,在帮助求职者寻找合适职位方面有较高的大众认知度和影响力。通过猎聘网网站上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薪资分布,可以看到研究生们获得高薪资的机会更多,本科生们为此亦不得不“卷”学历。

图表13:不同学历岗位薪资分布
数据来源:猎聘网,2023年

而由东华理工大学就业质量报告来看,硕士与博士的岗位供需比也大于本科生,研究生们更受大部分企业青睐。

图表14:部分企业就业岗位供需比

通过对各个平台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到许多企业、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对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才有较高的需求,折射出整体就业环境对于学历的要求在上升的现状,这促进了更多人选择攻读硕士。

✦山外有山

大学生们的个人心态与追求也影响着他们的读研选择。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指出,“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就业期望值与学历直接相关。”

图表15:近年考生考研动机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8-2023年

《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显示,越来越多考生认为读研对未来就业有显著的帮助效果。由此可见,考研热度不减,而相比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发展学术研究兴趣,考生们更偏向于将提升就业竞争力作为考研的主要动机。

无论是对自我知识提升的要求,还是对未来工作薪资的期望,都实实在在地支持着年轻学子的“攀高”。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还是更多地相信高学历会更大几率地带来高回报。

莫困明知山——寻路

然而,考上研究生也并不意味着未来的生活一帆风顺。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给了更多人受教育的机会,大学生并不天然高人一等,也并不天然有体面的工作。“是社会舆论错误的定位把大家送上了高台,穿上了长衫。”

在招聘网的职位页面中,各企业将大门朝着各种学历的毕业生敞开,一半的岗位需求面向专科生和技校生,另一半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

图表16:各学历毕业生就业供需比
数据来源:教育部、猎聘网,2023年

在毕业的就业选择中,研究生们大多也秉持着贯穿一生的“冲稳保”法则。

“保”——往往会应聘门槛是本科生的岗位,以最大程度保证自己不会加入失业者的队列中。

“稳”——参与硕士要求的岗位竞争中,力图在相对普通的企业中找到自己的“归宿”,拥有与自己的研究生学历相称的工作。

 “冲”——筛选出心仪的高企、名企,向硕士门槛的招聘岗位投递简历,“冲刺”众人眼中的“大厂”。

从数量上看,在研究生们的筛选范围内,仅有3.19%的岗位专门面向硕士以上学历,而2022年86.22万毕业研究生大军占总体的比例达到15.46%,反观本科生,84.54%的毕业生占比对应着96.81%的岗位需求。

高学历的加持让研究生们能够看得更高,向更好的企业中的岗位发起挑战,但高学历岗位的供给似乎并没有跟上高学历毕业生涌入市场的速度,研究生在就业选择上不得不向下兼容。

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比其他毕业生投递更多的简历来换取稀缺的岗位。根据智联招聘2023年对大学生的调查,毕业时投递超过50份简历的研究生大有人在,投递超过20份是研究生的常态,整体投递简历的数量高于平均水平。

图表17:毕业生投递简历份数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2023年

可见,研究生也同样躲不开面临毕业就业难题。手里捧着“硕士”“博士”的学位证书,离开熟悉的校园,他们迫不及待为自己寻觅一个安身之处。

在“上班上学不如上香”的佛系风气当下,甚至相比起其他“一般”“随缘”的毕业生显得更加焦虑。

图表18:不同学历毕业生求职心态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2023年

每一位经历过高考厮杀,走进大学校园的年轻人,自然会希望拥有一个被许诺的美好未来。

但当他们走出校园,拿着辛苦积攒的履历,到了象牙塔外与真实的世界交锋时,落差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明知山”里多“修炼”了几年的研究生,更是期望着在山顶处站得越高,看得越远,也对站得越高,摔得越疼的危险更加忧心忡忡。

万类霜天竞自由——远方

人生不止有一种世界。也有一些人放弃“守山”,选择跳出框架,尝试不一样的职业。

“C9联盟”高校毕业生去给宠物美容、硕士研究生帮人收拾房间做整理收纳师……他们突破“高学历就要去大公司、名企业”的传统观念桎梏,勇敢跟从内心,另辟蹊径,探索未知。

辞职养猪,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图表19:研究生就业话题
数据来源:新浪微博,2021-2023年

研究生学历到底值不值,客观上,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给出的答案。但在主观意愿中,每一个人都可以给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在“卷”学历的浪潮中,向明知山行不是捷径,考研是随波逐流还是心之所向,要倾听自己的声音

参考文献:

[1]新快报,《学历贬值?北京毕业生“本研倒挂”》,https://mp.weixin.qq.com/s/U6K

ihN59lUyt7o93-8DGzQ,2023.

[2]网易数读,《学历在贬值,但大学学费又又又涨了》,https://mp.weixin.qq.com/s/4YG3

slU7DV4g0CvutlfJtQ,2023.

[3]网易数读,《研究生比本科生还多,我的学历成一张废纸了吗》, https://mp.weixin.

qq.com/s/EUQ5gX94XDnIq_BOZuP7mg,2023.

作者| 杨屏翳 叶彤 朱佳昕

指导老师| 吴小坤 李婉旖

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编辑| 刘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