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普|我只是跟你开玩笑---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2023-12-21 10: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  陈龙云

近期小学低年级旺仔晚上洗浴时,发现两件校服不见了,多次询问以后才知道,活动课期间同学跟他“打闹”,扔他的衣服玩,多加阻止后仍没有让同学们“手下留情”,两件校服不见了,旺仔不理解同学们为什么要扔他的衣服,觉得很不开心。

“难道我们遭遇了校园欺凌?!”

近几年,校园欺凌的大大小小的调查研究中,在校中小学遭受校园欺凌对的比例高达16%~32%,其中留守儿童示和寄宿制学校中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的比例相对较高。2017年5月20日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提示,在校中小学生遭受欺凌的发生率高达25.8%。在校园欺凌行为调查的样本数据看,中部地区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占46.23%。且校园欺凌行为呈现出以“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地理空间分布形态。

图片来源于电影《少年的你》

什么是校园欺凌?

在讨论校园欺凌之前,我们先看几个例子:小学三年级的小西从外地跟随父母来到大城市读书,因为带有口音的普通话,同学就给他起了一个“乡巴佬”外号,起初小西并没有在意,随着叫这个名字的同学越来越多,全年级学生都这样叫她以后,她开始畏惧上学,学校总是给她带来不好的感受。

刚上初中的倩倩,活泼好动,为人热情,喜爱表现,但是莫名班级其他女生开始不跟自己玩耍,总在背后说自己长得黑,不漂亮还“显眼包”,最后倩倩遭到了最好的朋友的“背叛”,变得沉默寡言,自卑,成绩下滑。

高二男生小翊,成绩优异,沉默少语,较少跟同学沟通,某天放学,被其他看不惯的同学堵在放学路上“教训”了一顿,小翊感到很烦恼,一方面担忧自己再次被同学“教训”,另一方面无法理解同学的行为,认为自己对他们虽不亲近,但还算友善,同学跟自己到底是开玩笑还是不喜欢自己?

以上都是校园欺凌中常见的案例。校园欺凌,指在学校或学校周围,一个或多个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连续、重复的负面行为,通常包括言语、身体或心理上对同学的恶意攻击,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和讥笑等。

但是实际上,欺凌行为不一定是重复发生的,也不一定是故意的,对于有一些人来说,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和发生对的次数没有直接关系,“非故意”的行为就一定不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吗?谁才能真正评判欺凌的性质呢?无疑,受害者本身才是评判事件性质及意义的最佳人选。或许欺凌者并没有伤害他人的主观意愿,但并不影响事件所带来的影响本身,只要让受害者产生不好的感受,伤害就产生了。

校园欺凌有哪些类型?

欺凌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方式很明显,有些方式比较隐蔽,更有甚者,欺凌者本身也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伤害,只是跟朋友在“开玩笑”。校园欺凌涵盖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可能以言语、身体、心理等方式对受害者造成伤害。

使用图片请联系作者

      按照校园欺凌的方式进行分类,根据《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中提示,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23.3%。我国也有多条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二百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九百九十一条等,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孩子可能遭遇校园欺凌的信号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出现在社会新闻报道中,往往都是性质相对恶劣的,给受害者身体或者心理带来极大的伤害。家长和教育者应当警惕一些可能表明孩子正在遭受欺凌的信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迹象:

1. 突然的情绪变化:孩子可能会出现无缘无故的情绪波动,例如突然变得沮丧、焦虑或愤怒,而无法明确表达原因。

2. 学业下降:如果孩子一直表现不错的学业突然出现明显的下降,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欺凌的影响,导致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学习。

3. 社交隔离:孩子可能遭遇欺凌后会避免社交场合,主动回避同学或朋友,变得更加孤独。

4. 身体不适:受害者可能表现出头痛、胃痛等身体不适,但找不到明确的生理原因。这可能是由于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导致的。

5. 财物丢失或损坏:如果孩子的物品频繁丢失或遭到故意损坏,这可能是欺凌的迹象。

6. 不愿上学:孩子可能因为遭受欺凌而不愿意去学校,可能会表现出拖延、请病假等行为。

7. 变化的社交行为:孩子可能在社交行为上出现明显的变化,例如原本外向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或者相反,原本安静的孩子变得异常活跃,试图掩饰内心的困扰。

8. 睡眠问题:孩子可能出现失眠、噩梦等与欺凌有关的睡眠问题。

9. 身体伤害:明显的身体伤害,例如淤青、擦伤等,无法用正常的游戏或运动解释时,可能是遭受欺凌的表现。

10. 消极的言辞:孩子可能在言辞上透露出自卑、无助、沮丧的情绪,表达对自身价值的怀疑。甚至出现一些自我伤害的行为。

如果我们在欺凌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及时地干预和制止,或许能够阻止伤害的发生。家长和教育者在观察这些信号时,应当保持敏感,与孩子建立沟通,关心他们的感受,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问题。及时的支持和介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国外的一项大型的研究表明,欺凌行为的受害者和欺凌者都带有一定的性格特征。受害者一般更害羞、封闭自我、缺乏自尊或者自信。欺凌者有时是很有主见的孩子,但是反思能力较差,在群体中通常不是很好的合作者。但另一项加州大学的研究表明,无论是欺凌者还是受害者,在人格特质方面都有共同点,那就是缺乏解决社会困难的能力,对待问题或事件的思考常使用消极的方式。

学校和家长在预防校园欺凌方面都有关键的作用。一方面学校可以在学生手册或校规中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对于欺凌行为的零容忍立场。为教师、学生和其他工作人员提供关于校园欺凌的培或座谈会、演讲比赛、戏剧表演等,使其能够识别、预防和应对欺凌行为,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学知识、冲突解决技巧等方面。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学生和工作人员在发现欺凌行为时,举报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问题。设立专门的支持团队,包括心理辅导师、社工等专业人员,为受害者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学校应定期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监督和巡查,确保所有区域都是安全的,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

另一方面家长应与孩子建立开放、信任的沟通桥梁,鼓励他们分享学校和社交方面的经历,以及遇到的困难。密切关注孩子的情感状态,观察是否出现异常的情绪波动、学业问题等,及时介入并提供支持。注重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理解多样性,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交技能,以便更好地与他人相处。监管孩子在互联网上的活动,确保他们不受到网络欺凌的影响。教育他们正确使用社交媒体,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鼓励孩子建立积极的友谊关系,帮助他们发展社交抵抗力,提高在面对欺凌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处理问题时保持冷静,如果孩子遭遇欺凌,与学校合作,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通常,只要我们对孩子多一点关注和交流,并且帮助孩子建立远离校园欺凌的意识,我们就更加容易的发现那些不正常的苗头。与孩子建立并形成有效的、积极的沟通,不仅能够很快的发现孩子的异常,也能够帮助我们形成更融洽的亲子关系和亲子沟通模式。

使用图片请联系作者

发现孩子遭遇了欺凌,我们怎么办?

面对校园欺凌时,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

被欺凌的同学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同时保持冷静和沉着,向老师、家长或是其他成年人报告,寻求帮助,不要独自承受欺凌。学习如何有效地解决冲突,通过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多站在自己的角度替自己考虑,你并没有做错什么,勇敢的向欺负你的人说“不!”。

老师需认识和辨别不同形式的欺凌,在欺凌发生的第一时间加以阻止,确保学生不再受到伤害。同时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使他们感到可以向老师分享自己的遭遇。关注欺凌者和受害者的心理动态,及时与家长沟通。

家长需要与学校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了解学生在校园内的情况,共同参与制定应对欺凌的解决方案。父母可以向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首先,和孩子聊聊受了欺凌这件事,切不可直接询问“你是不是被同学欺负了”等类似被欺凌的表达,容易让孩子情绪上难以接受而保持沉默。对话的起始,需要小心谨慎,可以从相对中性的问题开始,比如“在学校有什么事情可以分享”、“有没有喜欢或是不喜欢的同学”等。若是孩子表达出在学校受欺负的言语,切勿对孩子指责或是对欺凌者愤怒,也切勿讲一番“你可能想多了”或是“他们或许是不小心的”言论,此时需要共情孩子,询问他们的感受并表示关爱。

其次,询问孩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主动权掌握在孩子的手中,让他多思考如何解决当下的事情,多角度引导他想一个最适合他的解决方案。此时,家长要做的并不是解决这一件事,而是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和应对特定压力的能力。若是孩子提出需要家长出面解决,或是事情严重到孩子无法解决的地步,家长可以替孩子出面,示范给孩子看如何解决冲突,并在解决后再次与孩子讨论对解决方案是否满意。

最后,若是遭遇校园欺凌的孩子产生了躯体伤害,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问题,及时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及时解决孩子被欺凌所带来的伤害。

 

图片来源于电影《少年的你》

       欺凌事件的终结并不仅仅意味着停止具体的欺凌行为,也并不是意味着忽略欺凌者的责任和被害者受到的伤害。欺凌事件的终结需要双方都从这件事中走出来,从而快乐的成长。

                            上海市健康科普专项计划,项目编号:JKKPZX-2023-B18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