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数说云南经济 | 转型升级加快 稳进提质显效 全省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2023-12-20 19: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云岭大地,沃野生金,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2023年,粮食总产量1974万吨,全省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产业投资加速崛起,工业投资突飞猛进,大抓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亮眼成绩背后,是我省全力推进产业强省建设的强劲支撑;

城市街巷,夜经济升温,“烟火气”激发新活力。随着稳增长扩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全省消费市场稳步回升向好……

这一年,我省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持续壮大“三大经济”,不断推进“六化”进程,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1746.0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

这一年,我省各地区各部门坚持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着力化解瓶颈制约,着力推进稳增长政策措施持续显效,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一幅幅图景里,一组组数据中,是我省立足比较优势,聚力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以昂扬姿态绘出“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上扬曲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

21746.05亿元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4%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1746.0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99.2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7509.78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11837.05亿元,增长5.5%。

4162.82亿元

农业现代化取得阶段性成效

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聚焦“1+10+3”重点产业,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62.82亿元,同比增长4.5%。全省特色经济作物产量稳定增长,成为农业经济一大亮点。

1993.2亿元

财政收入增长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1月至11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9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65.3亿元,增长15.4%。分级次看,省本级收入完成396.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7%;州(市)、县(市、区)级收入完成159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3%。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完成13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9%;非税收入完成67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财政资金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农林水等方面的支出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11月26日,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开通运营,列车抵达昆明站雷桐苏 周灿 黄兴能 陈飞 摄

5.5%

产业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全省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取得积极成效,产业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1月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前三季度,全省以2.6%的规模以上工业用电增长支撑了5.7%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经营主体实现量质齐升,前10个月新建投产纳规企业143户,10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首次超过5000户,中小企业逾120万户。

30.1%

装备制造业发挥有力支撑作用

1月至10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1%,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4.4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4.0%;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1.2%,高于上年同期1.0个百分点。

62.9%、33.3%

新动能蓄势聚力

充分发挥绿色能源、硅矿资源、光伏资源等优势,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以新能源电池、硅光伏产业为主攻方向,持续推动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光伏电池、储能电池等产品实现零的突破,新能源电池和硅光伏产业规模不断壮大,1月至11月增加值分别增长62.9%、33.3%。

10475.06亿元

消费市场平稳恢复

随着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全省消费市场稳步回升向好。1月至11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475.06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比1月至10月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00.17亿元,增长8.5%,比10月加快3个百分点,增速创6月以来新高。与消费升级相关的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贡献了较大增量。

大永高速 李文圣 摄

28.3%

工业投资取得显著成效

工业投资、能源工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1月至11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6%,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28.3%,比年初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能源工业投资增长40.6%,能源以外工业投资增长10%,制造业投资增长14.3%,持续为工业发展注入动力。

116.20万户

民营经济迈上新台阶

全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迈上新台阶,呈现出发展快、贡献大、活力强、有担当的鲜明特点。截至9月底,全省中小企业达116.20万户,同比增长31.9%,比去年底净增21.53万户,占全省企业户数的92.1%;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851.01亿元,同比增长10.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个百分点。

462.57万户

个体工商户成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主力军

个体工商户发展态势稳定向好,成为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的主力军。截至10月底,总量已达462.57万户,体现出帮扶措施不断发力下,市场信心得到有效提振。全省已有4.65万户个体工商户“个转企”,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提升。据统计,我省个体工商户平均每户带动就业2.68人,为稳经济、稳就业、惠民生作出积极贡献。

300.5亿元

烟叶收购完成目标任务

截至10月31日,我省2023年烟叶收购工作全面结束。全省共收购烤烟、雪茄烟、晾晒烟叶1721.9万担,完成目标任务。收购总值、种烟总收入、烟叶税、户均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六年连增”。其中,烟农售烟收入300.5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同比增加21.7亿元;加上各项政策性补贴收入,烟农种烟总收入达332.5亿元,同比增加24.8亿元;户均收入6.84万元,同比增加5100元;实现烟叶税66.1亿元,同比增加4.8亿元。

分拣包装外销花卉 黄兴能 摄

151万人次

中老铁路

旅客量同比增长90.9%

自今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截至目前,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90.9%,已累计发送72个国家和地区的10多万名跨境旅客,国内段每月旅客发送量由开通初期的60多万人次增至最高151万人次。自7月25日中老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起,通关时间由原来的3小时缩减到2小时。

645个

大项目带动投资作用增强

紧盯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按季度举行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激发干劲全力冲刺。前三季度,全省在建10亿元以上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59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69个。今年四季度,开工重大产业项目645个,其中,能源工业项目68个、能源以外工业项目194个、农业项目320个、文化旅游项目37个、数字经济项目26个,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大项目带动投资的作用不断增强。

303种

高原特色农食产品

走向世界

目前,云南已有303种农食产品出口到88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越来越多的云南高原特色农食产品正走向世界。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超70.2万吨、货值近23.4亿元的云南新鲜蔬菜热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前9个月,全省出口葡萄酒15.6万升,出口值758.8万元,同比增长20.9%、256.1%。

11.2%

产业民间投资占比提高

产业民间投资占比提高,正加快流入实体经济,为产业发展提供助力。1月至11月,产业民间投资增长11.2%,占民间投资的66%、占产业投资的59.9%,有力支撑全省产业发展。

中老铁路野象谷站货场 陈飞 摄

540亿元

纾难解困为实体经济降成本

紧扣实体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和卡点,着力降低企业要素成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前三季度,为实体经济降成本超540亿元,有效为经营主体纾难解困、恢复元气。

8.8%

园区经济加快释放新动能

1月至10月,全省89个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9%、高于全省36.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32%、高于全省10.1个百分点。其中,7个省级重点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占全省开发区的22%、30%,园区经济新动能正加快释放。

磨憨口岸 陈创业 摄

2146.01万吨

农业综合生产力不断提升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建设设施农业和高标准农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前三季度,蔬菜产量2146.01万吨,增长3.9%,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亩均产量、产值同比均增长1.0%;水果产量928.79万吨,增长8.0%;鲜切花产量140亿枝,增长8.0%;茶叶产量47.24万吨,增长5.5%,比上半年加快4.5个百分点。

50.6%

产业投资

成投资增长主引擎

加速崛起、进军有力,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过半。1月至11月,全省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50.6%。前三季度,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49.7%,创历史新高,成为拉动全省投资增长、推动投资结构优化的主引擎。

前三季度各州(市)GDP——

昆明总量居首 昭通增速第一

今年前三季度,昆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49.15亿元,省内稳居第一。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曲靖市地区生产总值2779.49亿元,排名全省第二。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工业经济整体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区生产总值2097.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玉溪市地区生产总值19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0%。两州(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介于1900亿元至2100亿元之间,分别排名全省第三、第四。

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昭通市三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介于1100亿元至1400亿元之间,分别排名全省第五、第六、第七。其中,昭通市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增速为8.0%,增速居全省第一。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保山市、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五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介于500亿元至1000亿元之间,分别排名全省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

丽江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四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介于1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分别排名全省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

原标题:《数说云南经济 | 转型升级加快 稳进提质显效 全省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