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福建海警打击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查办违法案件12起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通讯员 冠兴 何烨强
2023-12-22 17:16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12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福建海警局获悉,自11月15日“碧海2023”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专项执法行动部署以来,福建海警局紧紧围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心目标,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坚决制止和查处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截至目前,该局共出动警力4200人次,执法舰艇408艘次,查办违法用海案件3起、违法用岛案件2起、非法采运海砂案件2起、非法倾废案件3起,涉海缆案件2起。

规范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秩序

福建海警局结合日常综合执法工作,科学制定全省海域海岛巡查计划,扎实推进海域海岛定期巡航制度,严格落实日常执法监管,强化辖区内海洋(岸)工程的用海审批、环评审批等环节监督检查。11月26日,福建漳州海警执法员在巡查岸线过程中发现东山县康美镇铜钵村附近海域有一处船舶停靠点,为透水构筑物。经查,该停泊点负责人无法出具相关用海手续,涉嫌非法占用海域。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涉案船舶停靠点 本文图片均由福建海警局提供

严密监管海洋生态环境污染

综合运用海洋倾废综合管理系统、生态云等网上监管平台,结合舰艇巡逻管控,无人机航拍执法等手段,全面强化海洋生态环境执法监管。11月15日,福建莆田海警利用无人机巡查辖区岸线时发现,莆田市荔城区联十一线跨海大桥项目附近有一处滩涂凹池水体呈现蓝色样,经核实为某建设公司在施工过程将油漆桶撞落滩涂导致,现场水体污染面积约200㎡,执法员现场责令施工方立即采取整改措施,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经过约8个小时的抽水,在涨潮前受污染水体基本已清理完毕,未随潮水扩散至海水中,污染情况得到快速、妥善处理。该公司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十七条之规定,发生突发性事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未向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受污染水体

严厉打击盗采海砂违法犯罪

健全常态化巡查监管机制,强化部门间协作联动,织密陆海空立体防控网络,加密辖区海砂资源富集区、盗采海砂频发区及相关航道巡查频次,有力遏制福建海域盗采海砂违法犯罪活动。11月20日,福建福州海警根据线索,宁德市南礵岛附近海域查获一艘采砂船,船上运载海砂约7000吨,船上人员无法提供海砂合法来源证明,涉嫌非法采矿。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涉案船舶

严密组织通信海缆执法管护

福建海警局统筹海陆力量,重点加强福淡、厦金通信海缆主要登陆点近岸和海上保护区巡逻管护,对在海缆保护区内滞留船舶进行网上动态监控,严密防范在海缆保护区内从事挖砂、钻探、打桩、抛锚、拖锚、底拖捕捞、张网、养殖或其他可能破坏海缆安全的海上作业,及时驱离可能危害通信海缆安全的作业船。同时,深入辖区渔港、码头等渔船民集中点,通过广播、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横幅警示语等方式,广泛开展爱缆护缆宣传教育,取得良好宣传效果。11月29日,福建海警局95110报警平台,接到报警称: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附近海域厦金海缆疑似被过往船只破坏。该局随即指派厦门海警执法舰艇对案发海域附近船舶进行登临检查。经查,发现一艘疏浚船在海缆保护区附近海域进行疏浚作业,涉嫌损坏通信海缆。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宣讲海缆保护规定

福建海警局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持续加大海上打击力度,以造福后代的担当,以务实管用的措施,保护美丽海洋,不断推动“碧海2023”专项执法行动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乐浴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