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地图中的巴米扬:绳索联通起来的阿富汗和世界 |巴米扬遗产教育馕课记录【第四期】

2023-12-25 13: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秋日将尽,梦仍延续。

10月27日,巴米扬守护人志愿者团队继续第四周的遗产保护教育馕课,遗产社区的孩子们于当地时间早上九点聚集在巴米扬山谷的东大佛前。

本堂课的主题是“丝路中的巴米扬”,主要围绕“地图”和“丝绸之路”两个话题展开。地图主题涉及遗产保护和档案管理,现在学界公认为图像是一种知识,构成了当代人的世界观。地图同样是一种直观可视的世界,对于巴米扬山区的孩子们来说,地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地交通或通讯的不便,辅助他们了解外部的世界遗产,认识当今的世界。课程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我们使用世界地图、阿富汗地图、丝绸之路地图的图片等来传授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地理学方位与文化遗产一些重要概念,并以有趣的小组游戏和田野活动作为实践。现场教学的老师不仅将准备好的娃娃藏在某个角落,用手绘地图来检测学生对地图的熟悉程度,还使用颜色鲜艳的绳子连出璀璨的丝绸之路,系起沿途鳞次栉比的城市。

馕课进行时

按照惯例,课堂开始前,Taqi教授带领巴米扬团队和志愿者教师们像往常一样,查看了遗产社区学生们的作业——印象·巴米扬大佛。作业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和丰富的想象力:有的是线描图、石窟分布图、巴米扬地理地形图,有的画上了村落中的房子、树木和不远处淌过的河流,还有的把正围在一起上馕课的同学和老师们也一同画了进去。作业收集结束后,教师们邀请一些学生进行演讲,让孩子们通过馕课的平台发声,展示或解释他们的关注点、绘画中的细节以及要表达的保护规划想法,可贵的是还有几名学生总结概括了上周馕课课堂的主要内容。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馕课正一点一点走进他们的内心,他们也从馕课中汲取了知识,真正开始认同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公众演讲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价值认同,也锻炼了他们在公共场合发言、表达内心想法的胆量,提振了他们的信心。对于我们而言,这些稚嫩的声音更是值得倾听的,因为遗产既属于今天世界,也属于孩子们的未来。

Azizullah、Mujaba、Omid等馕课学生的作业展示

学生作业1

学生作业2

学生作业3

学生作业4

学生作业5

学生作业6

学生作业7

学生作业8

学生作业9

学生作业10

学生作业11

学生作业12

从地图开始认识世界

在课堂的第一部分,志愿者教师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向学生们呈现了世界的样貌,并在其中指出中国和阿富汗在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以便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是一个宏大的载体。最终,老师依旧用地图,带领孩子们回到了阿富汗,回到了巴米扬省和脚下所在的文化遗址。第二部分则更具有实操性,学生们学习了如何阅读地图,包括认识地图上的各种标识,例如图例、指向标、比例尺等等,获得了有关地图应用的技能。

地图对于过去的人们来说,与文字记录具有等同的价值。过去人们在描述某些文物古迹、遗产信息和地理位置时,往往只会说某座大山、某条小河的附近,但有了地图,可以说清楚经纬、高广,附近详细地理名称、其功用性质等信息。具体到巴米扬石窟群,石窟和遗址分布图更是会增强孩子们的空间和时间意识。我们在遗产教育上设置地图课程,就是希望孩子们可以准确表达出文化遗产的具体信息。

待学生们掌握了所学内容后,老师们发起了一项有关地图的活动:找娃娃。志愿者教师提前在石窟群的不同位置放置了玩偶,并在手绘地图上进行了标注,学生们需要根据地图来寻找。只有在准确使用地图的情况下,才能找到这些玩偶。这项有趣的活动能够直观地了解学生们对于地图的认识、检验课堂教学的成果,还能让学生通过有趣的实践方式,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通过实操熟悉地图的使用。

巴米扬志愿者教师Khadim Karami向馕课学生们介绍找娃娃活动

绳子与文明

有了地图的基本知识,志愿者教师带着馕课的学生们沿着不同颜色的绳子来到了丝绸之路。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丝绸之路从中国开始,从中亚经过,最后在欧洲地区结束,阿富汗作为中继点,起到了承接东西的中转作用。馕课的师友们以大地为画布,用不同颜色的绳子作笔 ,描绘出了古代的丝绸之路。

透过这些绳子,仿佛听到一阵阵驼铃的声响,看到一张张扬起的风帆,穿越山海和戈壁。老师向学生们讲述了丝绸之路这条道路上的商业文明,介绍起各个国家地区不同的物产:

中国在丝绸之路上交易的主要商品包括丝绸、中药、纸、瓷器、香料、茶叶等。

罗马帝国、埃及、伊朗等周边国家在丝绸之路上交易的商品包括葡萄酒、莎草纸、布料、金银器等。

印度在丝绸之路上交易的主要商品包括胡椒、象牙、棉花等。

阿富汗在丝绸之路上交易的主要商品包括羊毛、地毯、皮革、骆驼、牛角等。

之后,志愿者教师们通过展示一系列图像和地图,用绳子来描述几个重要时期的贸易路线变化,继续向学生们讲解了东西方商品的贸易的形成、变化,及其扩张与传播,以及在沿途伊斯兰教与佛教文化遗产中可以感知到的寺院经济的背景下,巴米扬作为商贸中心的重要性。孩子们参与到世界地图中,聆听着丝绸之路对宗教与非宗教城市产生的影响,感受着国家在丝路中的变化。

 巴米扬志愿者教师Ghulam Ali Nashinas向馕课学生们讲解丝绸之路

这次我们用绳子来描述丝路地图,不同颜色的绳子代表了很多含义,人类文字也是从结绳记事开始,绳子对于古代旅者也非常重要,时常用绳子来计算公里数。中亚地区的很多佛像也是使用草木胎泥塑,用绳子来构造加固雕塑的内核,巴米扬仍然保留了一些树皮和植物编制的绳子,也是手工艺的一种。巴米扬盛产的手工地毯,也是用羊毛编成线,加以纺织加工,是利用绳子作为原材料的一种复杂传统手工艺。

绳子从古代延续至今,现在人们使用的腰带和鞋带,仍然是绳子的一种,这也是古代的丝路行旅在面临野外求生避险的紧急情况时的必备物资。

团结产生力量,凝聚诞生希望

丝绸之路开辟后,东西方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中国和阿富汗走到了一起。这条连接亚欧的陆上道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对各国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早连接东西方的国际贸易干线。

我认为丝路也如同绳子一样,不仅是贸易之路,更是文明之路、友谊之路。它就像一条坚韧的纽带,将人类社会的不同文明联系在一起,传播各种宗教和文化艺术,推动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如果大家凝结在一起,绳子会更加牢固。

第四期巴米扬遗产保护教育馕课合照

撰文:潘若宁

吃馕编故事:许旸

阵地码字和出阵探险:潘若宁,许小凡,邵学成,戴怡添,徐介宇,Taqi Taqaddausi,Baqir Fazeli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读书共和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注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