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世上为什么要有书?| 译文社科2024年新书目录

2023-12-27 14: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3年还有五天,回顾这忙碌的一年,有收获也有失落,但盘点出版书目时,仍然有一种满足和自豪之感。2024年,我们希望能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好书。

2024年除了译文纪实、译文科学、译文坐标、译文经典、历史学堂等老朋友,还将有新的丛书“火与风”与大家见面。

译文纪实将重磅推出扶霞·邓洛普的新书《君幸食》,扶霞祝君吃好喝好。我们持续关注女性的困境:无法颁奖的2018年,瑞典文学院发生了什么?《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讲述来自18名女性的控诉,揭穿“文化人”的伪装。《追凶》关注学术界内部的性别不平等,一位女性决心揭开四十年前发生在哈佛大学的一桩女性遇害案件的黑幕。《疫苗的故事》作者保罗·奥菲特的新书《赌命》聚焦医疗风险。《魔鬼的剧本》讲述电子烟的故事,一个硅谷科技创新如何被华尔街资本裹挟,最后酿成灾难。《北欧向左,美国向右?》当“佛系”维京人遭遇“内卷”美国人,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拯救老街》是关于拯救小微企业,拯救小城镇的生活方式的故事。

历史学堂有关于罗马世界骑士等级的全面历史《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以色列前驻美大使、著名历史学教授迈克尔·B.奥伦聚焦美国和中东200多年外交关系的《权力、信仰与幻想》,日本民众史大家色川大吉扛鼎之作《何谓明治》全景展示日本国家黎明时期的真实面貌,等等。

译文科学将推出德斯蒙德·莫利斯的《裸女》,英国作家J.O.摩根的科幻小说《装置》。译文坐标带来《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重新发现“看不见的历史”。弗洛姆作品系列将新增三部著作:《富足与厌倦》《常态病理学》《爱、性欲与母权》。“让历史感同身受”推出联合国首任秘书长特里格夫·哈尔夫丹·赖伊的回忆录《为了和平》,美国国务卿回忆录《雅尔塔内幕》。还有青年学者林垚的文集《空谈》。

新丛书“火与风”将与大家见面,这个系列聚焦原创历史写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火与风”意寓文化之火,生生不息。2024年将推出历史学者、作家杨斌的《江南以南》,从严州到建德的两千年,“被湮没”的家乡史;历史学者、媒体人李礼的《失败:1891-1900》,全球视野下的清国覆灭史第一部;世界史研究者、译者陆大鹏《巴比伦怪物:魏玛德国罪案集》聚焦一手历史材料,展现魏玛共和国时期光怪陆离的社会;作家郭建龙的《穿越百年中东》,一本书完整了解中东乱局的来龙去脉。

世上为什么要有书?这个世界还需要书吗?有时也会感到困惑。或许就如《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的作者杨素秋所说,对于这个书名提出的问题,答案就在她所写的这本书中,我们的答案也藏在我们所做的书中。

你最期待哪本书呢?欢迎分享这份书目,也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文社科编辑室

2024年新书目录

(信息会有改动,具体以出版时为准。)

译文纪实

陌生的中国

一场三十道佳肴组成的中餐盛宴

一封三十年探索写就的中国情书

《君幸食》

Invitation to a Banquet

(英)扶霞·邓洛普 著,何雨珈 译

内容简介:

2023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读者最喜爱图书”

2023《金融时报》最佳餐饮类图书

2023史密森学会十大最佳美食书籍之一

2023亚马逊编辑推荐二十大餐饮类图书之一

畅销书《鱼翅与花椒》作者、英国著名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全新力作。君幸食的意思是:劝君进食,吃好喝好。书中每章均以一道经典中国菜肴为起点,探究中国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用餐习俗及烹饪理念,展现中国美食丰富多元的特色。

《君幸食》一书将以英国最常见的中餐外卖菜肴“糖醋肉球”作为开篇,介绍西方世界对中国菜的理解与误解。紧接着便会开启精彩愉悦而又内容丰富的中国美食之旅。从“灶火”、“天地”、“庖厨”与“餐桌”四个维度,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将一段段津津有味的中餐故事娓娓道来。火焖鞭笋、东坡肉、醉蟹、麻婆豆腐、土步露脸、清蒸鲥鱼、刀削面、小笼包……贯穿华夏大地南北东西的丰富食材与烹饪方法,被扶霞以饱含深情而又严谨客观的文字呈现于东西方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扶霞•邓洛普(Fuchsia Dunlop)

著名美食作家,成长在英国牛津,曾在剑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后来在伦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专业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扶霞研究中国烹饪及中国饮食文化逾二十年,著有《鱼翅与花椒》《寻味东西》等多部作品,也于《金融时报》《纽约客》《美食杂志》《四川烹饪》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大量文章。她的美食著作曾荣获多项大奖,其中包括四次有“饮食世界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烹饪写作大奖(The James Beard Awards)。《鱼翅与花椒》简体中文版推出至今,已畅销二十万余册,斩获多个奖项。

三代华人“厨神”,

英国中餐演进之路,

海外华人百年移民史。

《唐人街之味》

A Taste of Chinatown

杨猛 著

内容简介:

1950年代的上海移民周英华,1970年代的香港移民海伦,1990年代的西安移民魏桂荣,这三代华人来到英国后,都选择了中餐馆作为安身立命之所,也在潜移默化中革新了西方社会对于中餐和美食的认知。

《唐人街之味》通过对三代华人“厨神”的采访,配合英国唐人街和中餐演进的大量史料,勾勒出海外华人近百年的移民史。在跌宕起伏的异乡故事和美食冒险中,展现出一种崭新的唐人风味。

作者简介:

杨猛,资深记者,非虚构作家。曾两次入围“开发亚洲新闻奖”,2010年荣获日本举办的“开发亚洲新闻奖”一等奖。2013年获得“中外对话”和英国《卫报》主办的“最佳环境报道奖”。从1995年起开始记者工作,迄今为止,专注非虚构写作。著作有《陌生的中国人》《不平静的江河》《来自伦敦的25封来信》等。

看不见的美国

大烟草公司对电子烟垂涎三尺

贪婪加欺骗,

买单的是普通民众的健康

《魔鬼的剧本:电子烟的故事》

The Devil's Playbook: Big Tobacco, Juul, and the Addiction of a New Generation

(美)劳伦·埃特 著,李雪顺 译

内容简介:

一个硅谷科技创新被华尔街资本裹挟,最后酿成灾难的故事。

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学生为了让人免遭传统烟草产品中致癌物质的伤害,设计了一款新型电子烟,名为朱尔,希望以此挑战当时的烟草巨头,并通过帮助老吸民改用技术含量更高、致癌性较低的产品来造福世界。在其创新精神和硅谷风险投资的推动下,朱尔迅速成为市场上销量最高的电子烟,该公司也成了硅谷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独角兽”公司之一。此时,身陷反吸烟运动并长期诉讼缠身的大烟草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将电子烟视为救星,不顾一切地收购了朱尔。然而它忽略了朱尔发明的众多口味以及营销行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从2018年开始,一系列和电子烟有关的死亡病例和严重肺部损伤病例爆出,使全国陷入恐慌,引发了公共卫生危机。

作者简介:

劳伦·埃特,彭博新闻社的获奖调查记者,拥有西北大学新闻学和法学硕士学位,为彭博商业周刊撰写深入的企业专题和调查性报告。此前,她曾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同时为《名利场》和《纽约时报》撰稿。

比尔·盖茨2018年度推荐、

两届普利策奖得主约翰·卡雷鲁作品

奥斯卡影后、“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主演

“女版乔布斯”编出的创业神话

历史上最大的企业诈骗案之一

《坏血:女版乔布斯的创业谎言》

Bad Blood: Secrets and Lies in a Silicon Valley Startup

(美)约翰·卡雷鲁 著,成起宏 译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硅谷初创科技公司亿万美元骗局的故事。

2014年,伊丽莎白·霍姆斯创立的希拉洛斯公司因其血液检测技术——用一滴血进行两百多项专业检测——在短短十年间成为硅谷最具商业价值的独角兽公司。霍姆斯本人更是跻身全美四百大富豪榜,入选《时代》杂志影响全球的百大人物,一跃成为硅谷第一位亿万女性创业家。

就在人们期待着希拉洛斯变成下一个苹果或者谷歌时,神话破灭——这个革命性的血液检测技术是假的,其内核只是一个谎言。

希拉洛斯公司的身后是一个豪华阵容的董事会——有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亨利·基辛格,媒体大亨鲁伯特·默多克,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传奇创投家唐纳德·卢卡斯等。那么,一场价值近百亿美元的骗局是如何精心打造出来的?一个毫无医学背景的斯坦福辍学生缘何能蒙骗住一众美国政商界大佬的?

作者以冷静的笔触和完整的细节,揭露了一个安然公司之后规模最大的企业诈骗案内幕。

作者简介:

约翰·卡雷鲁,《华尔街日报》调查记者,两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因其对此事的深入报道,获乔治·波克奖财经报道奖、罗布杰出商业财经新闻奖的专题报道奖,以及巴莱特&史提尔调查新闻银奖。本书获包括《金融时报》与“麦肯锡年度商业书籍”在内的多项大奖,并售出近20国版权。

普利策奖获奖记者纪实作品

惩罚贫穷,

美国司法对穷人权利与尊严的践踏

因贫致罪,

轻罪判决如何将美国穷人拖入深渊

《奖与惩:

美国如何以正义之名将穷人定罪》

Profit and Punishment: How America Criminalize the Poor In The Name of Justice

(美)托尼·梅森格 著 罗娜 译

内容简介:

作为《圣路易斯邮报》的专栏作家,托尼·梅森格多年来一直在镇级和市级法院记录美国穷人是如何被判定犯有轻罪,然后背上高昂罚金和费用的故事。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往往会被送进监狱,再被要求支付住宿费用,如此循环,很快就会形成一座可能需要多年才能还清的债务高台。作者揭露了现代债务人的监狱悲剧:在旨在惩罚最贫困人群的制度下,这些监狱摧毁了美国穷人的生活。

梅森格深入不分肤色与种族、只因贫困而陷入社会底层的人群,从三位单身母亲的角度入手,详尽分析了她们因贫致罪的过程、入狱后被迫支付更多开销的情形,以及为恢复自由做出的种种努力,其间亦涉及各级法官、法院乃至国会的作用。当轻微的违法行为变成巨大的财务和个人灾难时,这些妇女的生活被颠覆了。她们为清偿债务和继续生活而苦苦挣扎,顽强的民权倡导者和立法者为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公正的司法法庭而与她们并肩战斗。在这一非凡的报道壮举中,梅森格揭露了残酷社会中令人痛苦和愤怒的不公正现象,捍卫了最脆弱那部分美国人的权利和尊严。

作者简介:

托尼·梅森格(Tony Messenger)是《圣路易斯邮报》的都市专栏作家。2019年,梅森格因其关于密苏里州债务人监狱的系列专栏而获得普利策评论奖。2019年,梅森格被授予密苏里荣誉勋章,这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授予的最高奖项。同年,他因社论写作获得了全国头条新闻评论奖。2015年,梅森格因其关于弗格森的系列社论入围普利策奖,并赢得了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的杰出新闻奖。

美国有两条街,

一条是华尔街,一条是老街。

拯救老街,

就是拯救小微企业,

拯救小城镇的生活方式。

《拯救老街:美国小微企业的死与生》

Saving Main Street: Small Business in the Time of COVID-19

(美)加里•里夫林 著

内容简介:

一直以来,小微企业的故事就是挣扎求生的故事。

技术进步,口味变化,市场转型,新竞争对手出现,都会让小微企业频频陷入困境。

近几十年来,小微企业的生存愈发困难。在美国,有三分之一的小微企业活不过两年;有一半在开业后的五年内倒闭;能坚持十年的不会超过三分之一。

洪水、飓风、火灾、供应链断裂、银行的歧视,尤其是对妇女和有色人种的歧视:任何小微企业能够幸存下来都是一个奇迹。

2020年,布鲁金斯学会宣布新冠疫情是“美国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生存威胁”。一些人预测,每四家小微企业中就有一家会因大流行而永久关闭。其他人则将这一数字定为三分之一或更高。在2020年春季进行的几乎所有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地方企业表示,它们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小微企业对美国经济的健康至关重要,这是所有人的共识,美国的就业增长几乎完全是由小微企业推动的。然而,作为美国最小的政府机构,小微企业管理局一年的预算抵不上国防部一天的支出。

2020年8月,在疫情肆虐中,普利策奖得主加里•里夫林再次上路,采访了200多名对象和60多家小微企业主。原本,他担心会见证和记录一场大规模的小微企业倒闭潮,未曾想,却发现了那么多出乎意料、饶有兴致甚至是令人振奋的故事。

作者简介:

加里·里夫林(Gary Rivlin)是普利策奖获奖记者,著有九本书,包括《卡特里娜:洪水过后》等。他的作品发表在《纽约时报》《新闻周刊》《财富》《GQ》和《连线》等刊物上。他曾两次获得代表财经新闻最高荣誉的杰拉尔德·勒布奖,曾任《纽约时报》记者。

自然与人

每一个医疗决定,都是一种风险。

只有理解风险,才能管理风险。

《赌命:医疗风险的故事》

You Bet Your Life

(美)保罗·奥菲特 著

内容简介:

无论你选择化疗、X光检查还是心脏移植,每一个医疗决定,都是一种风险。

保罗•奥菲特医生指出,从四百年前人类的第一次输血到现如今的新冠疫苗开发,风险,伴随着每一种新治疗手段的发现。更为重要的是,无论社会还是个人,只有理解风险,才能接受风险,管理风险。

20世纪,美国人的人均寿命整整增长了30年,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现代医学的进步。同时,每一项医学突破都伴随着悲剧。

输血、麻醉、化疗、疫苗、抗生素、X光检查、器官移植、基因工程、生物制剂,《赌命》从现代医学9种伟大成就入手,讲述每一种医学进步背后的风险故事。

作者简介:

保罗·奥菲特(Paul A.Offit),他是一位专门研究传染病的儿科医生,也是疫苗、免疫学和病毒学方面的专家。奥菲特是疫苗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儿科教授,费城儿童医院疫苗教育中心主任。他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疫苗工作组的成员。他还是FDA疫苗和相关生物制品咨询委员会的成员。此前,他是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的成员。

历史

用不知情的黑人做了40年梅毒实验,

一桩美国种族和医学的丑闻,

也是悲剧

《脏血:塔斯基吉梅毒实验》

Bad Blood: The Tuskegee Syphilis Experiment

(美)詹姆斯·H.琼斯 著,戴雅如 译

内容简介:

本书所讲述的故事是,1932年到1972年,美国公共卫生局进行了一项非治疗性实验,对象是400多名感染梅毒的黑人男性佃农。塔斯基吉的研究与治疗无关。其目的是追踪疾病的自发演变,以了解梅毒如何影响黑人受试者。 这些人没有被告知他们有梅毒,也没有被警告疾病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而且,除了头几个月的一点点药物治疗外,他们没有得到医疗照护。他们没有服用强效药,而是服用阿司匹林来止痛。在一项政府关于此实验的研究中,卫生官员系统地欺骗了这些人,使他们相信自己是病人。Bad Blood 是一个通俗的短语,黑人佃农用来形容一系列疾病。在这40年的死亡观察结束时,有100多人死于梅毒或相关并发症。追溯医学伦理的演变和官僚机构决策的本质,作者试图表明,塔斯克吉的研究,实际上不是一个失常,而是种族关系和美国医疗实践的逻辑产物。

在这本修订版中,作者琼斯追溯了塔斯基吉研究在过去十年中的悲惨后果,解释了为什么塔斯克吉研究已经成为黑人压迫的象征和医疗疏忽的隐喻,展示了塔斯克吉研究引起的黑人社区广泛的愤怒和不信任是如何阻碍了卫生官员在黑人社区防治艾滋病的努力的。

作者简介:

詹姆斯·H·琼斯,阿肯色大学历史学荣誉退休教授。1980年代和1990年代是休斯顿大学的杰出历史教授。他在印第安纳大学获得美国社会和知识史博士学位,曾获得格兰特基金会、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哈佛大学、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国家人文基金会的奖学金。

医改是为了让每个美国人都能看得起病

然而,好事未必好做

《十年之战:奥巴马医改的故事》

The Ten Year War: Obamacare and the Unfinished Crusade for Universal Coverage

(美)乔纳森·科恩 著,温华 申迎丽 译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美国奥巴马医改的过程以及《平价医疗法案》最全面的叙述和讨论。

该法案是过去半个世纪美国涉及面最广也最重要的立法,它牵动了几乎每个美国人的心。作者通过对参与通过和废除该法案的人士的采访,理清了在此过程中各方势力的利益诉求和博弈,展现了一部法案是如何从构思、征求意见、在与各方的妥协中艰难通过,到随着该法案的推手奥巴马的卸任而被废除的。与此同时,也讲述了这部法律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看起来会是这样的面目,以及它对普通美国人意味着什么,其对这段历史的叙述具有权威性,令人信服。

本书的核心是几十年来关于美国医疗保健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争论。关于医改,最早可上溯至百余年前,最近一次是克林顿政府,除了细小改动外,几乎所有的医改动作都以失败告终。奥巴马医改一度成功了,但终究被废除。而围绕医疗保健的斗争从来不单单是政策问题,《十年之战》更深刻地审视了美国的执政机构、媒体和两党的演变,以及这些演变带来的机能障碍。

作者简介:

乔纳森·科恩,《赫芬顿邮报》高级国内新闻记者,长期报道和写作关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政治和政策的话题,是美国非常重要的医疗卫生记者之一。他曾为《新共和》《美国展望》《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杂志》等工作。其新闻工作获得过西德尼·希尔曼基金会、医疗卫生记者协会、世界饥饿年和全国妇女政治核心小组等颁发的奖项。

电影《奥本海默》中的曼哈顿计划

项目负责人格罗夫斯将军亲自讲述

《曼哈顿计划》

Now It Can Be Told:

The Story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

(美)莱斯利·R.格罗夫斯 著,钟庆元 译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曼哈顿计划”(美国陆军部研制原子弹计划)这项历史上最雄心勃勃、最昂贵的工程壮举是在实施过程中的政治、后勤和个人问题。格罗夫斯将军作为负责为这项调配人员和物资的高级军官,在了解了奥本海默的左翼历史后雇用他任该计划的领导人,让其去监督提取必要浓缩铀的设施的建设。

该计划1942年6月开始实施,该计划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在此过程中,牵涉到很多细节,比如与外国政府的关系、新闻审查问题(是否允许媒体将此计划公之于众),还有在汉福德和橡树岭建造大型工厂,并且如何在纳粹得到风声之前展开一场制造炸弹的竞赛。

1945年7月16日,他们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并按计划制造出两颗实用的原子弹。整个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系统工程的发展。

作者简介:

莱斯利·R.格罗夫斯中将(电影中马特·达蒙饰),1916年考入西点军校。1918年毕业后在美国本土、夏威夷、欧洲和尼加拉瓜的美军部队任职,1918年至1939年在美国陆军工程兵学校、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陆军军事学院深造。1936年至1938年任美国陆军工程兵部部长助理。后出任美国陆军建筑计划与供给部部长的特别助理。1942年升为准将,正式就任美国负责原子弹研制的曼哈顿工程区司令。

沙漠里的古城,

珍贵的古代手稿,

恐怖分子即将到来,

一群书虫在绝望和危险中踏上了

606英里的抢救文明之路

《盗书者:廷巴克图的生死时速》

The Bad-Ass Librarians of Timbuktu: And Their Race to Save the World's Most Precious Manuscripts

(美)约书亚•哈默 著,吴娟娟 译

内容简介:

本书发生在西非马里的一个真实故事。在马里中部、撒哈拉沙漠的边缘,有一座古城叫廷巴克图。那里曾是声名远播的学术文化中心,存有珍贵的古阿拉伯文手稿。在历史的动乱中,手稿被摧毁、掩埋,直到1984年,一个名叫阿卜杜勒·卡迪尔·海达拉的年轻冒险家兼公立图书馆馆员穿越撒哈拉沙漠,沿尼日尔河追踪、搜集、保护和修复大量古代手稿,廷巴克图的文化传统得以复兴。然而,威胁再度降临。

2012年,一伙恐怖分子占领了廷巴克图。为免手稿被毁,海达拉组织他的同行进行了一次抢救行动,再次踏上冒险之旅,密谋将手稿偷运出城,送到马里南部的安全地带。这群图书馆员冒险盗走了城内37万卷古籍,踏上606英里的抢救文明之路。与此同时,这场盗书行动在全球社交媒体上牵动了亿万人心,很多人捐款,也让廷巴克图的古籍引来了世界目光。一场暴力与文明之间的斗争,就这样在亿万人的面前上演。

作者简介:

约书亚·哈默,美国记者,1988年加入《新闻周刊》,任驻外记者和战地记者。先后在五大洲不同城市(内罗毕、布宜诺斯艾利斯、洛杉矶、柏林、耶路撒冷、开普敦)担任该杂志的分社社长,并长期为《GQ》《纽约客》《纽约时报》《国家地理》《大西洋月刊》等媒体撰稿,曾获包括美国国家杂志奖在内的多项新闻业大奖。

完整呈现了叙利亚当前的恶劣现实

是一本重要的历史文献,

也是一部意义非凡的文学作品

入选2016奥威尔奖

入选2016法国五大文学奖项之一美第奇奖

《走进叙利亚破碎的心脏》

The Crossing

(叙利亚) 萨马尔·亚兹贝克 著

内容简介:

萨马尔·亚兹贝克是一位叙利亚作家和记者。2011年时,她因为倒阿萨德政权,被迫放逐。 自此,坚决要让世人知道叙利亚人民受苦的真相,她勇敢的穿过土耳其边境的小洞,回到自己的国家。她拍摄了许多士兵、孩童、平民百姓,这些人只是想活下来,其中有很多故事是我们无法忍受的,艰难又残酷。但她也记述了一路上,她所见到的人性光芒:人们如何在狙击手的注视下生活,有原则的年轻男子如何对抗军方上司的命令,孩子们如何适应地堡……

萨马尔·亚兹贝克笔下的叙利亚生活非常真实,她的文字让人耳目一新。《走入叙利亚破碎的心脏》无疑是一本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一部意义非凡的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

出生于1970年的萨马尔·亚兹贝克念的是文学,后来成为一名记者,也为叙利亚电视及电影写剧本。她目前住在巴黎。

何谓“哥本哈根精神”?

玻尔、海森伯、泡利、

狄拉克、德尔布吕克……

天才,为何结伴而来?

《哥本哈根的浮士德》

Faust In Copenhagen:

A Struggle For The Soul Of Physics

(美)吉诺·格塞雷 著

内容简介:

1932年4月,哥本哈根的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约四十名科学家在这里荟萃一堂,在人人敬爱的导师的目光下无拘无束地讨论起物理学的未来。他们要谈论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因为无论是对科学,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还是对他们各自祖国的历史而言,这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科学家称1932年为“奇迹之年”,因为这一年不但见证了中子和反物质的发现,也在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工诱导核嬗变。这些重大发现预告了核时代的到来和大科学的出现,然而就在科学家们为此欢欣鼓舞的同时,欧洲也正势不可挡地坠入极权主义和战争的深渊。不到一年,希特勒登上权力宝座,改变了这些科学家的命运,也让1932年这次集会无忧无虑的氛围再也不可能出现。

《哥本哈根的浮士德》以主导哥本哈根会议的七名物理学家的职业生涯和生活为中心,其中玻尔、保罗·埃伦费斯特和莉泽·迈特纳三人已过知天命之年,是成就斐然的老一代科学家。维尔纳·海森伯、沃尔夫冈·泡利和保罗·狄拉克三人刚刚而立,但已经在物理学伟人祠占有一席之地。七人中最年轻的是二十五岁的马克斯·德尔布吕克,这次会议结束时上演的滑稽短剧就是由他执笔的。这出短剧是歌德巨著《浮士德》在物理学世界中的演绎,青年物理学家在剧中对长者们各种插科打诨,而剧中的情景竟然也预示了很多后来发生的事情,令人细思极恐。

作者简介:

吉诺•格塞雷(Gino Segr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是高能基本粒子理论物理学领域国际知名的专家,著有《迷人的温度》《哥本哈根的浮士德》《恩里科·费米传》等科普著作,曾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艾尔弗雷德·斯隆基金会、约翰·古根海姆基金会及美国能源部授予的基金和奖金。

人物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年度最佳图书”

showtime定制的同名美剧《最响亮的声音》,

拉塞尔·克劳主演

新闻调查的典范之作

一个权势滔天的媒体大亨

和他的暗黑媒体帝国

《福克斯新闻大亨》

The Loudest Voice in the Room: How the Brilliant, Bombastic Roger Ailes Built Fox News

(美)加布里埃尔·谢尔曼 著,徐晓丽 译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新闻调查的典范之作。

调查对象是为特朗普操纵大选的福克斯新闻的创办人罗杰·艾尔斯。由于传主拒绝受访甚至派律师出面阻挠,作者采访了与其关系密切的亲友、敌人、同事及媒体界、政界、娱乐界人物等614人,以数千小时的采访所得还原了这位媒体大亨的人生。艾尔斯白手起家,凭借头脑灵活,善于观察和钻营,在1996年受默多克邀请创办有线新闻网福克斯,把它打造成了一个电视新闻帝国。他大胆贪婪、手段狠绝,长期操纵新闻、插手华盛顿政治,不仅权欲熏天,还粗暴对待员工,甚至长期性骚扰女主播,2016年被迫辞职,次年去世。

本书不仅是艾尔斯的人生,也是一部福克斯新闻的成长史。它从一个新闻媒体,变成了左右美国政坛和选举的力量,党派政治的宣传机器,使美国政坛和媒体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

作者简介:

加布里埃尔·谢尔曼,《纽约》杂志特约编辑,常年在《纽约时报》《新共和》《纽约观察家》、GQ等刊物发表新闻报道,也是CNN、MSNBC、NBC、ABC以及本书传主所创办的福克斯新闻担任新闻评论员。

深入了解脑外科医生的日常生活,

揭示生命的脆弱性和力量

这是一部尖锐诚实、

引人入胜的关于生命和思想交织的记录

《行走在刀尖上》

Life on a Knife's Edge

(美)拉胡尔·詹迪亚尔

内容简介:

作为世界领先的脑外科医生之一,詹迪亚尔博士是许多患有晚期癌症病人的最后希望——这些病人虽已无法得到救治,但他们也值得有更多的生存时间。《行走在刀尖上》是他在病人身上看到的复原力、勇气和信念,以及他从病人身上学到的东西。

这本书既是对重大外科手术全面细致的描述,也是一本深刻、感人和内省的回忆录,揭示了一个日复一日被逼到极限的外科医生的心灵深处。从用自己的手保持枪伤患者的心脏跳动,到拯救一名瘫痪的妇女,以及在大出血患者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进行脑部手术,我们能看到做出生死决定和面对难以想象的压力是如何塑造一个人的生命的。

在这本令人叹为观止的回忆录中,詹迪亚尔医生分享了他从每天平衡生与死之间的关系中了解到的人性。在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中,詹迪亚尔将帮助他的读者在面对徒劳的时候找到目标,在失去的时候找到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快乐。

作者简介:

拉胡尔·詹迪亚尔(Rahul Jandial)医学博士是美国洛杉矶希望之城的一名接受过双重培训的脑外科医生和神经科学家,希望之城是位于洛杉矶的研究中心、医院和研究生培训机构。在不做手术的时候,他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实验室——詹迪亚尔实验室领导一个科学家团队,该实验室以其尖端的脑外科和神经科学方法而闻名。除了世界级的外科医生和科学家的头衔之外,詹迪亚尔博士还撰写了10本学术书籍和100多篇论文,《神经健康》(NEUROFITNESS)是他面向普通读者的第一本书。

在日趋保守的时代,

立松这样的记者绝无仅有,

以后也绝不会再有

获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

《不当逮捕》

(日)本田靖春

内容简介:

混乱无序的战后日本,同时也充溢着自由豁达的风气,在那个时代,新闻记者可以成为明星,也可以成为英雄。全国性大报《读卖新闻》的社会部记者立松和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独家新闻不断,在乱世大放异彩。但这样的时代并没有持续很久。

随着战后经济的发展,日本财界迫切需要由保守势力来实现政治稳定。1955年,顺应这一趋势,民主、自由两党走向联合,单一保守的政党自由民主党诞生了。这就是五五年体制的开始,保守的永久政权得到了承诺,政、财、官互相勾结的结构性贪污腐败愈演愈烈。随着保守政治体制的确立,报纸的体制化也在推进,管理体制的强化终结了战后的无序和自由。

1957年,在报道一起《卖淫防治法》相关的受贿案后,不愿透露报料人身份的立松因损害名誉罪被捕,这在日本新闻界史无前例,着实蹊跷。原来,立松被卷入了检察机关内部的权力斗争。有人想抓出泄密的检察官,以官员违反《国家公务员法》为由打压对手。

固执的立松坚守记者的职业操守,始终拒绝出卖线人……

作者简介:

日本记者、纪实作家,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评委会委员。1933年生于朝鲜。1955年,早稻田大学政经学部新闻学科毕业,入职读卖新闻社,曾任社会部记者、纽约特派员,1971年离职。1964年报道卖血的现状,其关于“黄色之血”的连载报道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日本献血制度的确立。1977年,《诱拐》获文艺春秋读者奖、讲谈社出版文化奖;1984年,《不当逮捕》获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另著有《私战》《疵》《我,会终生做一个乖僻的人》等。2004年去世。

要理解比尔·盖茨和克林顿的世界,

就从这本书开始。

读懂范内瓦·布什,

也就读懂了美国科技战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无尽的前沿:范内瓦·布什传》

Endless Frontier: Vannevar Bush, Engineer of the American Century

(美)G. 帕斯卡尔・扎卡里 著

内容简介:

范内瓦·布什,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之一。“曼哈顿计划”的提出者和执行人,指导了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和日本原子弹投射,又被尊称为“信息时代的教父”,信息论之父香农是他的学生。应罗斯福总统要求布什写就的《科学,无尽的前沿》规划了战后美国科学发展的蓝图,依据他的提议设立的科研机构和科技政策保证了美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长期领先地位。

本书以布什丰富的个人经历为主线,以波澜壮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不但全面反映了布什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杰出的科学管理才华,更激发读者去了解和探索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无尽的前沿”。

作者简介:

G.帕斯卡尔·扎卡里(G.Pascal Zachary),《华尔街日报》高级撰稿人,主要从事技术、劳工和全球经济的报道。曾在伯克利、哥伦比亚等大学做技术史方面的演讲。他创作的《精彩的表演》一书讲述了微软公司的著名软件Windows NT的制作过程,曾引起极大的反响。

走过黑暗世纪

一只特立独行之“羊”的心灵史

日本国民级文化巨匠笔下的“诗”与“真”

《羊之歌》

羊の歌/続 羊の歌

(日)加藤周一 著

内容简介:

《羊之歌》(含续篇)是日本文化大家加藤周一撰写的散文体自传,2018年岩波书店创业100年之际举行的“读者优选佳书”调查中,该书荣登“岩波新书”系列第三名。至今重版不断,被不少日本读者认为是加藤周一的最高杰作。该书描写了作者童年到日本战败的1945年之间的生涯。《续 羊之歌》则是从1945年日本战败起,写到60年代日美新安保条约缔结时期为止。两部作品具有前后连贯性,不仅是记录这位“知识巨人”成长历程的优秀文学作品,也是记录日本半个世纪多舛之命运的一份珍贵历史档案。作者在后记中曾写道,撰写本书并不是仅仅为了回忆叙旧,而是想记录下作为一个作为"平均水准的日本人"的经历。作品取名《羊之歌》,是因为作者出生在羊年,又认为自己性格中也有像羊的稳重的一面。但正像日本读者所评价,个性强烈、爱憎分明,又始终坚持独立思考、毫不妥协的加藤周一,其实在日本人中极为罕见,绝不是日本人的“平均水准”,毋宁说是一只脱离了“羊性”的、特立独行的“羊”。

作者简介:

加藤周一(1919—2008):日本思想家、文明史学家、评论家、小说家。1943年东京帝国大学医学系毕业,被誉为日本国民级的知识巨匠。曾任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馆长,上智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教授,立命馆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等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日本文化的杂交种性》《日本文学史序说》《羊之歌》等。

真实罪案

一边是一群天真的年轻人,

一边是一个大开杀戒的极端分子

面对这样惨痛的悲剧,

对文明的信念到底还要不要坚守?

《我们中的一个》

One of Us: The Story of Anders Breivik and the Massacre in Norway

(挪)奥斯娜·塞厄斯塔 著

钱思文 译

内容简介:

《我们中的一个》以细腻的笔触记叙了挪威于特岛枪击案的全过程,透过三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讲述了这恐怖的一天及其余波。2011年7月22日,布雷维克在挪威奥斯陆中心的首相办公室外引爆了一颗汽车炸弹,接着又前往附近的于特岛大开杀戒。

他为何能单枪匹马犯下这起震惊全欧洲的罪行?一个以和平和繁荣著称的国家将如何应对这样的屠杀?面对巨大的伤害和创痛,幸存者要如何坚守对文明的信念?《我们中的一个》将给出自己的答案。

作者简介:

奥斯娜·塞厄斯塔,挪威知名战地记者,这是她第一次把视线转向自己的国家,通过多方视角的交织叙述,对这起骇人听闻的惨剧进行了还原和追索。

对哈佛一桩真实谋杀案的编年史式的考察,

对学术界、女性气质和故事的力量的沉思。

四十年前,

一位女性在哈佛大学离奇遇害,

四十年后,

另一位女性决心揭开象牙塔内的黑幕。

不再沉默的女性,

如何与固化的学术机构、

不公的竞争体系抗衡?

《追凶:

哈佛一桩谋杀案和半个世纪的沉默》

We Keep the Dead Close: A Murder at Harvard and a Half Century of Silence

(美)贝基·库珀 著

内容简介:

1969年,反主流文化达到顶峰,大学在那一年寻求遏制学生抗议这种难以控制的场面;哈佛大学即将开始与全部由女性组成的姊妹学校拉德克利夫合并的动荡冬季;也是在这一年,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雄心勃勃的研究生、23岁的简·布里顿被发现在其位于马萨诸塞剑桥的公寓被人殴打致死,她同时也是时任拉德克利夫副校长J.博伊德·布里顿的女儿。

四十年后,贝基·库珀,一个好奇的本科生,将听到这个故事的第一声低语。在故事的第一个版本里,这具尸体是无名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哈佛学生和她的教授有染,教授在皮博迪考古与民族学博物馆谋杀了她,因为她威胁要谈论这件事。尽管谣言被证明是假的,但是库珀花费十数年追踪的故事却复杂得多:学术界内部性别不平等的故事、被赋予权力的男性精英中的“牛仔文化”、制度的沉默效应,以及我们重写女性受害者故事的冲动。

《追凶》是一本关于镜像、厌女症和谋杀的回忆录。它既是对统治我们所崇敬的机构的暴力和压迫的反思,也是一个将一位年轻女性的过去投射到另一位女性的现在的幽灵故事,还是一个被历史遗忘的女孩的爱情故事。

作者简介:

贝基·库珀曾任《纽约客》杂志的编辑,也是布兰迪斯大学舒斯特调查报告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本书的研究得到了新闻调查基金和国际妇女媒体基金会霍华德-巴菲特女记者基金的支持。

三十年未破的离奇连环杀人案

两名记者追击真相、

揭露司法内幕的精彩始末

被《今日美国》盛赞为“史上最佳真实罪案作品”

《纽约时报》畅销作者道格拉斯·普雷斯顿力作

《佛罗伦萨的恶魔》

The Monster of Florence

(美)道格拉斯·普雷斯顿 (意)马里奥·斯佩齐 著

赵永健 译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真实罪案类纪实文学作品。《佛罗伦萨的恶魔》记录了一个真实的连环凶杀案。

案件发生在1974-1985年间的佛罗伦萨郊区群山之间,受害者先后一共有七对年轻的情侣(包括一对同性恋)。整个案件调查持续了三十多年,牵涉数万名调查对象,几十名嫌疑犯,其中数名嫌疑犯被长时间关押,但又因出现类似凶杀而被释放。案件成为意大利乃至世界历史上耗时最久、开销最大、警力投入最多的案件。警方、媒体、公众人物围绕案件提出不计其数的所谓破案理论,每一种似乎都能自圆其说,却又自相矛盾;美国联邦调查局也曾一度参与破案。但至今,被称作“佛罗伦萨的恶魔”的真凶依然逍遥法外。案件侦破过程展现了意大利司法黑暗的冰山一角,其中有些人因为参与案件侦破而飞黄腾达,有些人因为受到怀疑而身陷囹圄。

作者简介:

道格拉斯•普雷斯顿:曾任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编辑及撰稿人,普林斯顿大学写作课程教授,《纽约客》《自然历史》《国家地理》《哈泼斯》《史密森尼》和《大西洋月刊》特约撰稿人。他创作了多部广受好评的非虚构类作品。

马里奥•斯佩齐:意大利著名记者,曾报道意大利历史上多宗刑事要案,其中一些牵涉到恐怖主义和黑手党。他从一开始便参与调查“佛罗伦萨的恶魔案”。曾出版过多部虚构类作品和非虚构类作品。

网飞热播美剧《心灵猎人》原著作者、

FBI传奇犯罪心理画像专家

约翰·道格拉斯全新力作

FBI犯罪心理画像专家

携手受害者家属将连环杀手绳之以法

《杀手来电》

When a Killer Calls

(美)约翰·道格拉斯 马克·奥尔谢克 著

李昊 译

内容简介:

《杀手来电》带领读者走近史上ZUI危险的连环杀手之一拉里·吉恩·贝尔,见证精彩绝伦的追捕行动,剖析罪犯令人不寒而栗的心路历程。

拉里·吉恩·贝尔在残忍绑架并杀害妙龄少女莎莉·史密斯后多次致电女孩家人进行骚扰并公然挑衅警方,甚至在被追捕期间再度犯案,又杀害了一位九岁女孩。如何找出这位连环杀手?约翰·道格拉斯通过犯罪行为画像预判其下一步行动,计划在其开启另一场杀戮之前实施抓捕。为此,道格拉斯决定冒险请求与莎莉长相相似的姐姐道恩作为诱饵引蛇出洞,道恩及其家人勇敢地接受了这一建议。

拉里·吉恩·贝尔案是约翰·道格拉斯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案件之一,它清晰展现了通过精确的犯罪行为画像进而控制杀手心理对侦破案件的重要性。莎莉的家人冒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风险引诱杀手现身,这也是约翰·道格拉斯和联邦调查局将犯罪画像技术推向极致的一次尝试,整个过程充满戏剧性和冲突感。

作者简介:

约翰·道格拉斯:美国联邦调查局传奇探员、顶尖的犯罪心理画像专家,电影《沉默的羔羊》人物原型,有“美国福尔摩斯”之称。著有《顶级悬案》《心理神探》《坐在我对面的杀手》《杀手的影子》等多部作品。

马克·奥尔谢克:曾荣获艾美奖的电影制片人、记者,并著有十二部非虚构作品及五部小说。

堪比心理惊悚片的真实罪案作品

FBI传奇“心理神探”约翰·道格拉斯亲眼见证

一个关于普通人与大恶魔的故事

BTK = Bind(捆绑)

Torture(折磨)

Kill(杀害)

追捕美国历史上最恐怖连环杀手之一

“BTK杀人魔”的三十年

《走进BTK连环杀手的内心世界》

Inside the Mind of BTK

(美)约翰·道格拉斯 约翰尼·多德 著

李兰杰 译

内容简介:

《走进BTK连环杀手的内心世界》一书讲述的是FBI传奇探员约翰·道格拉斯参与追捕美国历史上最恐怖的连环杀手之一“BTK杀人魔”三十年的背后真实故事。

BTK是杀手给自己取的代号,由三个英文单词“捆绑、折磨、杀死”(Bind, Torture, Kill)的开头字母组成。在行凶之后,杀手会以BTK为名向媒体和警方挑衅。原名丹尼斯·雷德的凶手犯下多起绑架、性侵及谋杀罪行,受害者包括至少7名妇女、1名男子和2名儿童。他曾在沉寂九年后突然复出作案,并声称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公众的恐慌和警方的无能成为他一再行凶的动机。经过三十年的斗智斗勇,这位杀人狂魔最终落网。令人惊讶的是,当时的丹尼斯·雷德已61岁,已婚并育有二孩,身份为普通牧师。

作者简介:

约翰·道格拉斯:美国联邦调查局传奇探员、顶尖的犯罪心理画像专家,电影《沉默的羔羊》人物原型,有“美国福尔摩斯”之称。著有《顶级悬案》《心理神探》《坐在我对面的杀手》《杀手的影子》等多部作品。

约翰尼·多德:美国《人物》杂志资深记者兼签约作家,曾多次荣获新闻类奖项,著有三本非虚构作品,被翻译为汉语、德语、日语等多国语言。

多数时候,

“犯罪”是植根于社会幽暗部的一种病理现象

日本纪实文学经典杰作

获文艺春秋读者奖、讲谈社出版文化奖

《诱拐》

誘拐

(日)本田靖春 著

内容简介:

1963年,日本举办东京奥运会的前一年,战败的阴霾似已淡去,一派欣欣向荣。然而,东京仍残留着空袭留下的焦土。对于居住在废墟附近的村越家而言,“寒冬”才刚刚来临。

3月31日,4岁男童村越吉展下落不明。村越夫妇报警后不久,绑匪打来电话,勒索50万日元。警方展开大规模调查,历时两年多,才终于逮捕嫌犯。这就是被称为“日本战后最大绑架事件”的“吉展诱拐案”。

多年后,了解到犯人一生经历的受害者家属说:“犯人也有他可悲的故事。”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这个“其情可悯,其罪难恕”的小人物的命运,似乎正是被时代的洪流抛下的千万人的缩影……

作者简介:

本田靖春,日本记者、纪实作家,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评委会委员。1933年生于朝鲜。1955年,早稻田大学政经学部新闻学科毕业,入职读卖新闻社,曾任社会部记者、纽约特派员,1971年离职。1964年报道卖血的现状,其关于“黄色之血”的连载报道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日本献血制度的确立。1977年,《诱拐》获文艺春秋读者奖、讲谈社出版文化奖;1984年,《不当逮捕》获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另著有《私战》《疵》《我,会终生做一个乖僻的人》等。2004年去世。

无法颁奖的2018年,

瑞典文学院发生了什么?

来自18名女性的控诉,

揭穿“文化人”的伪装。

《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

Klubben : en undersökning

(瑞典)玛蒂尔达·福斯·古斯塔夫松 著

内容简介: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取消颁奖。诺贝尔文学奖一直以来被视作世界文学界最高级别的奖项,而作为其评选机构,瑞典文学院在全球的文学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接连的丑闻导致文学院多名院士愤而辞职,因评选人数不足规定而无法颁发当年奖项,一连串事件也令成立两百余年、一直保持着神秘色彩的瑞典文学院跌下了“神坛”。

本书作者玛蒂尔达·福斯·古斯塔夫松正是“揭开盖子的第一人”。2017年11月,她在瑞典最大的日报《每日新闻报》刊登调查报告,以18名女性的证词,揭露某瑞典文化界名人的性侵丑闻,之后进一步指认此人便是瑞典文学院院士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的丈夫、著名文化人让-克洛德·阿尔诺。本书详细记录了这一系列丑闻曝光的过程、阿尔诺其人以及他与瑞典文学院的紧密联系,并由此暴露出瑞典文学院内部乃至整个瑞典文化界的诸多弊病。这桩丑闻最终激化了瑞典文学院中保守派与改革派的矛盾,促成了文学院的制度改革。

作者简介:

玛蒂尔达·福斯·古斯塔夫松,1987年出生,瑞典记者,供职于《每日新闻报》文化部。因揭露瑞典文学院包庇院士家属性侵、贪污丑闻的一系列报道,获瑞典“大新闻奖”、瑞典杂志出版人协会“年度新闻工作者”称号等。《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获选或提名瑞典多家大媒体2020年年度好书。

随处可见的家庭的问题、

随处可见的孩子的烦恼、

随处可见的孩子组成的小圈子,

为什么最终会发展成凄惨的杀人事件呢?

《43次杀意》

43回の殺意:川崎中1男子生徒殺害事件の深層

(日)石井光太 著

内容简介:

这是发生在衰落的工业城市川崎的一起轰动日本的少年犯罪案件。

2015年2月20日凌晨,在寒冷的多摩川的堤岸边,人们发现了上村辽太的遗体。年仅13岁的辽太全身有多达43处刺伤。警方不久便逮捕了三名犯罪嫌疑人,三人均未成年。这三名少年与辽太是一起消磨时间的伙伴,但他们之间的友谊扭曲又脆弱。

青春期的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里失去了容身之处,转而向外部世界寻求,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他们遇到了和自己境遇相似的孩子,构建了一个共同的圈子,想要填补彼此心中的空洞,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也会做些坏事——逃课、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这样的情况看起来如此平常,又如此遥远,似乎只是存在于传言中的“隔壁班的坏孩子的故事”,但危机早已潜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围绕受害人与加害人的成长环境,作者石井光太展开细致的取材,揭开引发这起少年犯罪事件的深层原因。

作者简介:

石井光太,1977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文艺学科。日本著名非虚构作家、小说家。著有《乞讨的佛陀》《饥饿净土》《绝对贫困》《鬼畜之家》《遗体:震灾和海啸之后》等。

2021年获新潮纪实奖。多部作品获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新潮社纪实奖、开高健非虚构文学奖、本屋大赏非虚构图书大赏等提名,两次入围纪伊国书屋年度最佳图书前30名。

日本现场观察

大学病院の奈落

18名肝脏手术患者相继死亡,

为什么没有人阻止失控的执刀医生?

获2015年度日本新闻协会奖

《医院的深渊》

大学病院の奈落

(日)高梨有希子 著

内容简介:

2014年,8名在日本群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肝脏手术的患者相继死亡。执刀的是40多岁的男性医生早濑。《读卖新闻》医疗部捕捉到了这条特快报道,继而发掘出了动摇医学界的巨大丑闻。

随着对医院内部调查的深入,又发现至少10名患者在剖腹肝脏手术后死亡,死亡率达到12%。死亡病例如此之多,为何院内没有人提出质疑,阻止失控的早濑医生?

不成熟的技术、院内职位之争、学派间的明争暗斗……群马大学医院仿佛是一座难以撼动的“白色巨塔”,内部则是一个无底的深渊。步入其中的患者们对手术的细节懵懵懂懂,更不清楚保险诊疗费的内幕……在医学这一专业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尤为突出,该如何保障患者及其家属的权益?

作者简介:

高梨有希子,《读卖新闻》医疗部记者。毕业于御茶水女子大学,1992年入职读卖新闻社。曾在山形支局任职,在社会部负责文文部科学省、会计检察院的新闻报道工作,后在调查报道班参与浪费公费的追查运动,之后担任负责厚生劳动省相关新闻的首席记者。调职到医疗部后,持续关注医疗政策及医疗安全、医药品、癌症治疗、疑难病症等话题。凭借群马大学医院腹腔镜手术相关系列报道,获2015年度日本新闻协会奖。

他们是被解救的幸存者,

但距离幸福还很遥远。

获开高健非虚构文学奖

《不知道自己生日的女孩》

誕生日を知らない女の子:虐待――その後の子どもたち

(日)黑川祥子 著

内容简介:

对受虐儿童的援助并非止于将他们从原生家庭中解救出来的时刻,不如说这只是开始。身体上的伤口有愈合之时,心灵的创伤却极难修复。受虐儿童往往陷入精神的困境,除了焦虑不安、选择性失忆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外,他们甚至可能有撒谎、暴力等行为异常的倾向,如何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家庭式儿童福利机构是保护被虐待儿童的场所。经营者把孩子们当成家庭成员,与他们共同生活。在这里,身心受到伤害的孩子与形同养父母的福利机构经营者、和自己有相似经历的其他孩子在一起,努力回归正轨、重拾笑容。

作者黑川祥子以家庭式儿童福利机构为中心,采访相关机构的儿童医生与“养父母”,接触受虐儿童,与他们交谈,记录他们被解救之后的故事。

作者简介:

黑川祥子,1959年出生于日本福岛县。从东京女子大学毕业后,她先后从事律师秘书、养乐多销售员、素描模特、行业报记者等工作,最后成为自由作者,主要关注与家庭问题相关的话题。2013年,凭借《不知道自己生日的女孩》获第11回开高健非虚构文学奖。另著有《8050问题》《成为单身母亲之后》等。

“不需要恋人”

“想结婚,但恋爱太麻烦”

恋爱至上主义的终结与婚姻难

日本都市年轻人到底怎么了?

《不谈恋爱的年轻人》

恋愛しない若者たち

(日)牛窪惠 著

内容简介:

“好想结婚啊,但谈恋爱好麻烦”,“我不需要丈夫,只想要孩子”,“就算是恋人也要AA制”,“和爸妈待在一起比较开心”“离婚便是恋爱的不良债权”……这些正是当代日本年轻人的心声。没有伴侣的20多岁的年轻人在女性中占七成,男性中占八成。还有四成的单身年轻人斩钉截铁地说“我不需要恋人”。更有甚者,年轻人之间有“将自己从麻烦的恋爱中解放出来吧”的言论。现在的年轻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专栏作家牛窪恵通过对六百位年轻人的定性与定量调查,试图探明当今这一恋爱低潮下年轻人情感变化以及新式婚姻的真相。

作者简介:

牛窪恵,评论家,立教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曾担任自由撰稿人,2001年4月成立infinity有限公司。学生时代就开始获奖,著有多部畅销书籍。她提出的草食系男子曾入围新·流行语大赏。担任NHK的《所先生!不得了了》、富士台《这是真的吗?!TV》等热门节目的评论员。2020当选日经新闻广告大赏评委。所著小说《听听单身王子的话吧》曾被改编为阿部宽主演的热门电视剧《无法结婚的男人》。

“拼妈”时代的教育焦虑

“聪明”可以世袭吗?

阶层无法改变吗?

通往健全社会的教育公平如何实现?

《父母格差》

ペアレントクラシー:「親格差時代」の衝撃

(日)志水宏吉 著

内容简介:

在日本,“父母格差”一词主要指家庭教育环境差距,作者认为日本当下已经进入了从“能力主义”向“父母格差”社会转型的时代,而“父母的财富”和“父母的教育愿望”决定了儿童的教育背景以及未来的社会地位。书中,作者从学生、家长、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这三个角度入手,选取多个案例,分析了日本如何成为一个父母格差国家。作者认为,从家庭环境来说,教育资本由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关系资本三者构成。一方面,虽然财富对教育有极大影响,但并非有钱的家长就一定能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环境,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即使没有太多的金钱投入,也能从自身素质出发给孩子好的影响,其相对宽松的环境也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作者针对自身任教的大阪大学的学生做了深度调查,考察了不同家庭背景出身的学生是如何进入国内顶级高校,并如何看待家庭教育对其自身的影响。从教育行政角度,也考察了新自由主义政策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并提出重新规划教育目标和实现教育公正转型所需的若干措施。

作者简介:

志水宏,1959年生于日本兵库县。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所教育学博士,现任教大阪大学人间科学研究所教授,专攻学校临床学、教育社会学。著作包括《验证大阪教育改革——当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克服学力差距》、《人际差距与学力差距》等。

其他

当“佛系”维京人遭遇“内卷”美国

北欧不是神话,

打造永续幸福国度的方法

《北欧向左,美国向右?》

The Nordic Theory of Everything: In Search of a Better Life

(芬兰)阿努·帕塔宁 著

内容简介:

芬兰记者阿努•帕塔宁2008年搬到美国,她本来是充满自信的人,有成功的事业和充实的社交生活,可是来美国后不久就变得谨小慎微,充满自我怀疑。她发现,这里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从购买一部手机到为教育和儿童保育进行税务申报——和自己的北欧老家相比都更复杂和充满压力。起初,她把自己严重的焦虑归因于自己难以适应自由的新环境。但是随着她越来越了解更多的美国人,她发现他们也和她一样倍感压力。为了理解美国和芬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她开始仔细观察这两个国家的日常生活,从政经文化、育儿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健保、两性关系、工作税制等政策差异优劣,在清晰详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给出具体建议。她澄清了那些认为北欧国家是“大政府”、“高税收”、“福利国家养懒人”的常见误区,并指出美国社会的金钱至上原则反而造成公民生活更大的风险性和更强的依赖性,普通人维持基本生计的成本也远比北欧国家更高。与之形成对比,北欧福利社会的创建使所有公民的生活更加舒适,自由,这也说明了人类追求卓越的愿望并不像美国人对利润动机的信念所暗示的那样脆弱和软弱。也许生活比金钱更重要,这在全球各地都是通用的。

作者简介:

阿努·帕塔宁,1975年生,芬兰记者、专栏作家,曾经做过教师和广播评论员。她从2008年到美国生活,2009年通过斯坦福大学的创新新闻奖学金成为《财富》杂志的客座记者,并为《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财富杂志》和芬兰的主流出版物撰稿,同时也是英国广播公司(BBC)世界频道的定期广播评论员。在纽约生活了十年之后,她与美国丈夫、孩子一起搬回了芬兰。

过度治疗VS安详离世?

揭露德国医疗体制巨大利益黑洞……

连续40周荣登德国《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

都快进棺材里了,

病人却还在化疗。

《临终困局》

Patient ohne Verfügung: Das Geschäft mit dem Lebensende

(德)马蒂亚斯·特内斯 著

内容简介:

在德国的医院里,动手术、插管、放射治疗和人工呼吸这些业务——依据收费标准的不同,每人每天的住院治疗费用都在1600欧元左右——就是摇钱树。作者马蒂亚斯·特内斯行医多年,接手病例无数,其中包括年老体衰,已经无法医治,只能依靠机器存活的患者。面对这些病患,很多医生和医院关心的并非如何去减轻患者的痛苦,而是如何获取经济利润。治疗越频繁、越复杂,他们的盈利空间就越大。为此,特内斯医生呼吁: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姑息治疗,而非通过过度治疗去延长老年患者的痛苦,在具体评估之后,应该提倡姑息治疗,让病人有尊严地安详离世。

本书通过外科手术、透析、放疗、人造营养等治疗手段下的各个活生生的病人的故事,真实呈现他们所面对的痛苦、所经历过的过度治疗,揭露了德国现行医疗体系下不尊重病人意愿,为了获取高额的经济利润而进行过度治疗的现状。

作者简介:

马蒂亚斯·特恩斯,1967年出生于德国鲁尔区中心的小城维滕。1986—1996年就读于波鸿大学医学院和维滕-黑尔德克大学医学院。自1998年起,特恩斯博士担任麻醉科和姑息治疗科医师。现在他是北威州在德国姑息医疗协会的发言人,也是德国联邦议会法律委员会临终关怀问题专家。此外,他经常出席电视台的访谈节目,比如德国电视二台的“马尔库斯・朗茨访谈”。特恩斯博士是《明镜周刊》和《时代周报》有关姑息医疗的采访对象。除了《临终困局》一书外,他还与同事合编了姑息医疗方面的教科书。

译文科学

两性文化经典图书

“裸猿”作者德斯蒙德·莫利斯

对两性文化的独特解答

《裸男》的姊妹篇

《裸女》

The Naked Woman

(英)德斯蒙德·莫利斯 著

内容简介:

与弗洛伊德研究人类非常行为不同,著名的动物学家莫里斯侧重研究人类的正常行为,他站在人类行为学的角度,将人安置在人类进化历史的经纬之中观察、解剖、透视、阐述现代人的行为。本书是一本关于进化、社会学和女性身体研究的书,它引领全球女性重新认识真实的自我。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研究,运用事例和数据分门别类地描绘出女性身体各个部位的历史,及其在各种文化习俗、种族、地域的合力下完成的“内在变革”,展现了经过上千万年进化而来的、隐藏在女性身体里的完美结晶和不为人知的身体秘密。

作者简介:

德斯蒙德·莫利斯是英国著名动物学家、生物人类学家,生物进化科普作家、电视节目撰稿人和主持人、艺术家,历任伦敦动物园哺乳动物馆馆长、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牛津大学特聘研究员。1967年,他用“裸猿三部曲”——《裸猿》《人类动物园》《亲密行为》向人类宣称:人,不是从天而降的天使,而是由地而生的猿猴。从《裸猿》三部曲起,他一共创作了十来种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且长销不衰。

隔空传播改变世界的十一个瞬间

2022 年奥威尔政治小说奖入围作品

《泰晤士报》年度科幻作品

《装置》

Appliance

(英)J. O. 摩根 著

内容简介:

在一个架空的未来世界中,人类发明了一种可以隔空“运输”人或物品的装置。但一旦被运输,这些人或物品很快就会失去其本质,虽然看起来和从前一样,但使它们成为它们自己的特征却消失了。几千几万次运输之后,曾经熟悉的世界慢慢被替换成另一个版本,生活在其中的人却似乎浑然不觉。即使偶尔洞察到真相的人会闪过一缕不安,却还没有来得及停下思考它的意义,就又被时间的洪流裹挟而去……

老妇人对使用这样的运输机器犹豫不决,因为她担心机器会毁坏带有她独一无二回忆的珍藏品;女子的丈夫被用于第一次人类运输实验,她发现回来的是一个“伪装”成她丈夫的年轻男子;男人努力制造机器以拯救患有绝症的妻子,却付出了不为人知的代价;少年发现并修改了隐藏在装置运输网里的代码BUG,引发了全球性震荡,也彻底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

十一个关于隔空传送装置的故事。当我们追求完美时,我们会失去什么?

作者简介:

J. O. 摩根,英国当代诗人,小说家。作品曾两次入围“前瞻诗歌奖”和 T.S.艾略特奖。2018 年的作品《保证》(Assurances)荣获当年的科斯塔诗歌奖。

历史学堂

骑士等级渴望权力,

皇帝据此对其进行驯化

一部关于罗马世界骑士等级的全面历史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

A History of the Roman Equestrian Order

(澳)凯兰·达文波特 著,王晨 译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第一部全面的关于骑士等级的历史著作。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5世纪这段时期的骑士等级。考察了罗马的骑兵是如何在共和时期成为骑士等级的,然后分析了帝国统治如何改变了骑士在政府中的角色。书中利用和呈现了大量文字和文献证据,展示了骑士等级在罗马世界中所扮演的重要社会角色,以及罗马国家本身的转变是如何塑造这一角色的。在此过程中,呈现骑士等级对权力的愿望,以及皇帝利用这种愿望对这个等级的驯化。

作者简介:

凯兰·达文波特是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罗马史高级讲师。他在昆士兰大学和牛津大学接受教育,曾任澳大利亚古代钱币研究中心的初级研究员,获得过罗马英国学院的罗马奖金,还是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发现青年研究者奖金(DECRA)获得者。

以色列前驻美大使、

著名历史学教授的作品

在此重新了解美国和中东200多年的外交关系

《权力、信仰与幻想:

美国在中东(1776年至今)》

Power, Faith, and Fantasy: America in the Middle East 1776 to the Present

(以)迈克尔·B.奥伦 著,张艳蕊 译

内容简介:

美国一直深陷中东事务,为石油,为反恐,为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等等而焦头烂额,疲于奔命。作者追根朔源,从美国正式建国前后开始,讲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期,从外交角度叙述了美国与中东的关系。最初,美国人是怀着对中东世界的好奇和向往,踏上探险之旅的。通过与中东海盗的首战巴巴里战争,建立了海上军事实力,由此从商业利益转向政治利益的追逐,开启了其对中东事务的介入,此后,无论是从战略上、财政上、文化上还是宿命上讲,美国一直在参与中东事务。双方的利益不仅塑造了双方的关系,也影响了中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作者通过丰富的史料证明,从19世纪初的海战到后来的伊拉克战争,随着双方国力的增强,战略考虑使得双方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也使得美国一再深陷于肮脏的现实中。

作者简介:

迈克尔·B.奥伦,历史学家、军事史学者,2012年卸任以色列驻美大使(内塔尼亚胡任内),现任职于以色列联合政府国会。

霍夫施塔特名作《美国的反智主义》续篇

追溯美国历史,

考察美国文化

反智盛行的今天,

人类离精神末日不远了

《新反智时代》

The Age of American Unreason in a Culture of Lies

(美)苏珊·雅各比 著,曹聿非 译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文化研究经典、普利策奖获奖之作《美国的反智主义》的续写,从霍夫施塔特搁笔的1970年代写到2018年。

《反智时代》以美国历史为线索,以美国文化为视点,通过近半个世纪政治、媒体、教育、娱乐、公共生活的各个角落,反思美国生活中文化的衰落,以及伪科学、垃圾文化、垃圾思想、娱乐至上的盛行,向美国人发出警告:若任其发展,反智与非理性只会使美国越来越愚蠢,人们将知道的越来越少。未来的美国只能变成精神荒原。

作者雅各比更多是从大众文化角度来剖析反智主义及反智盛行的时代,她对美国人民敲响了警钟,提醒大家美国可能会走向精神末日。

作者简介:

苏珊·雅各比,女,独立学者,以《华盛顿邮报》记者的身份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曾多次获得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的奖项。2001年,她被任命为纽约公共图书馆多萝西和路易斯·B·卡尔曼学者和作家中心的研究员。

背叛还是抵抗?

英雄还是懦夫?

光荣还是耻辱?

最后一位纳粹逃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

一个关于人类尊严与勇气的故事

《希特勒的逃兵:

背叛还是抵抗,德意志最后的禁忌》

ヒトラーの脱走兵——裏切りか抵抗か、ドイツ最後のタブー

(日)对马达雄 著

内容简介:

二战期间,被俘虏并被判处死刑的纳粹国防军逃兵有3万多人,大大超过了英美两国。他们中的许多人并非在战斗过程中临阵脱逃,而是因不愿参与种族灭绝的罪行,冒着生命危险作出了抵抗。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的逃兵长期被斥为懦夫,受到社会的否定,但他们最终成功地揭露了军事法庭的不公正的真相,恢复了名誉。

本书以“最后一名逃兵” 鲍曼的生平故事为切入点,讲述了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1941年,19岁的路德维希·鲍曼应征入伍,被分配到驻守于法国的军营。第二年,他与同乡友人库尔特策划逃离军队,不幸失败,被判处死刑,后因恩赦减刑释放,被投入入侵苏联的战争,库尔特死亡,鲍曼受了重伤。从苏军战俘营被释放后,1945年12月他回到家乡,却遭到亲朋好友的唾骂,一度消沉,终日酗酒,之后又遭受妻子去世、家庭破碎的打击,其后终于振作,在贫困中抚养大了子女。受到前狱友的鼓励,65岁时投入和平运动。70岁时成立了纳粹军事司法牺牲者全国协会,将为逃兵恢复名誉视为人生目标。在变化的社会舆论和历史学家的帮助下,终于在2009年9月,德国联邦议会以全场一致的投票通过了逃兵名誉恢复决议。此后鲍曼继续从事和平运动,2018年以96岁的高龄去世。

作者简介:

对马达雄,1945年生于日本青森县。日本秋田大学名誉教授。专攻德国近代和当代教育史、德国现代史。主要作品包括《抵抗希特勒的人们》(中公新书,2015)、《第斯多惠研究》(创文社,1984)、《纳粹主义、抵抗运动与战后教育:战胜过去的原貌》(昭和堂、2006)、《德国:战胜过去与个体培养》(编著,2011),以及译著《反纳粹与抵抗的教育家:赖希韦恩1898-1944》(Ulrich Amrnk著,1996)。

一本书读懂两百年“驴象之争”

政党极化如何改变了美国社会面貌

《超级大国的撕裂:

美国250年政党政治史》

アメリカの政党政治 建国から250年の軌跡

(日)冈山裕 著

内容简介:

在近现代世界政治史上,美国的政党因其独特的党群关系和运作规律而独树一帜。自其1776年建国以来,历经多次分化、整合,最终发展成为今天两党制的形态。本书从政治史和制度史两个角度切入,回溯了美国政党政治250年的历史,从建国制宪时代开始,历经南北战争、大萧条、二战、冷战时代,一直讲述到不久前特朗普与拜登的选战。除了已经为大众所熟知的民主、共和两党外,还介绍了曾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联邦党人、辉格党以及其他第三党派的浮沉,不仅深入浅出地简介了政党政治制度的运作机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也勾勒出了美国两百多年来社会的演变轨迹。

作者简介:

冈山裕,1972年生,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教授,主要研究美国政治、政治史。作品有《美国两大政党制的确立》(东京大学出版会、2005年/获美国学会清水博奖)、合著《美国的政治》(弘文堂,2019年)等。

和平、国民战争、大屠杀

当邻人变成恶魔,亲友反目相向

欧洲为何走向种族迫害的深渊

《欧洲反犹史1880—1945》

Europa gegen die Juden 1880-1945

(德)格茨·阿利 著

内容简介:

在西欧和东欧,自1880年以来,在民族主义和社会危机的推动下,反犹太主义和对犹太人的敌意急剧增加。历史学家格茨·阿利首次将现代反犹太主义作为一种跨国现象提出。在不减轻德国历史罪责的前提下,他说明了自19世纪末以来,竞争和嫉妒、歧视和大屠杀如何在许多地方为驱逐犹太人和种族灭绝埋下伏笔。二战期间,纳粹占领者最终杀害了600万犹太人,其中大部分在东欧,有时还得到当地警察和当局的协助。格茨·阿利以其泛欧洲的视角,对大屠杀进行了全新的剖析。

作者简介:

格茨•阿利,德国著名记者和历史学家。曾为《德国日报》《柏林报》和《法兰克福汇报》工作,著述颇丰,并因此荣获多个奖项,如“海因里希·曼奖”(2002)、“马里恩·塞缪尔奖”(2003)、“联邦功绩十字勋章绶带”(2007)、“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2007)、“路德维希·伯恩奖”(2012)、“Estrongo Nachama公民勇气和宽容奖(2018)和“绍尔兄妹奖(2018)等。

日本民众史大家扛鼎之作

全景展示日本国家黎明时期的真实面貌

《何谓明治》

明治の文化

(日)色川大吉 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民众史大家色川大吉的代表作。有别于长期以来侧重于政治人物自上而下社会规划的传统明治史观,作者认为不同阶层、群体的民众都在现实生活中创造了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享受着节日、信仰、艺术、技术、衣食住行等,这些社会文化具有巨大的潜移默化力量,无形地规范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成熟的现代文化和兰学遗产、广泛普及的教育、民众自身崭新的精神自律、充满城乡的志士气概,再加上憧憬新时代的巨大热情,因此有较充分的准备迎接西欧文化洪水般的冲击,形成了日本摆脱国际危机的前提条件。书中以丰富的事例,从民众史观的角度挖掘了明治文化中被忽视的重要侧面,展现了那一时代背景下大众的精神风貌,也是对明治时代大众创造性的想象力和精神的致敬。

作者简介:

色川大吉(1925—2021),毕业于东京大学文科历史系,东京经济大学名誉教授,历史学家,日本民众史研究大家,开创了“民众史”“个人史”领域。太平洋战争末期作为学生兵应征入伍,未及参战便迎来战败。战后游历西班牙,法国、美国等地,目賭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确立了民众史的历史研究方向。著有《明治精神史》、《欧亚大陆纪行思索》、《定本 历史的方法》、《色川大吉著作集》全六卷。

从“厌恶”到“拥抱”,

美国如何塑造当代日本

透视战后日本社会潜意识变化

《亲美与反美》

親米と反米 : 戦後日本の政治的無意識

(日)吉见俊哉 著

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日本近代的历史,剖析“亲美”与“反美”意识的变化,从世界上“亲美”与“反美”的趋势变化入手,凸显日本独特的“亲美”意识,并指陈以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学等宏观层次,在解释日本亲美现象上的局限;继而提出辅以大众文化、消费主义等微观层面来解释。从幕末黑船来袭时期直到战后美国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探讨“自由”圣地的形象、大众文化阶次的美国主义,以及现代主义中性别议题等不同面向。作者希望日本社会能真诚面对亲美倾向之下隐匿的各种问题,诚实面对亚洲人民与历史,从而找回日本的主体性。

作者简介:

吉见俊哉,1957年生,东京大学大学院情报学环教授、东京大学新闻社理事长;曾任东京大学社会情报研究所教授(学科已重组)、情报学环学环长。2009年起担任东京大学新闻社理事长。学术专长为社会学、文化研究。研究领域包括视听众研究、全球化、技术的社会建构、大众文化等。

“火与风”丛书

从严州到建德的两千年,

“被湮没”的家乡史。

江南以南,

微观、地区、国家和跨国视野下的地方史。

多种视角下建德两千年的地方史,

一部微观的中国史。

《江南以南》

杨斌 著

内容简介:

近几十年,中国历史的研究当中,地区分析的框架逐渐为人接受。在施坚雅提出的九大宏观区域[华北、西北、东北、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或长三角,也即江南)、东南、岭南、西南]当中,江南(以及华南)独树一帜,关注最多,成就最多,影响也最大。

学术界讨论的江南,狭义上说,指镇江以东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其中杭州府居于最南面,而严州,正在杭州以南。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上,严州一直与杭州府相提并论,却既非江南(地理),又非闽浙(文化)。本书作者以微观、地区、国家与跨国数者相结合,试从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文诸多方面,重述严州(建德)的地方史。

挖掘“被湮没”于水下和历史中的严州府,是历史叙事的努力,也是作者出走万里、回望故土的思古幽情。历史学者、作家杨斌,带着自己的独特情感与视角,广集史料文献,撰写出一本不一样的地方史与家乡史:全书除“序”和“后记”之外,共有十三章,从建德这个浙西南山区小县的地理独特性——异于北邻的江南地区写起,进而到该地在与国家建构的相互过程中得以形成,同时勾勒了这个不沿海的内陆山区如何在跨国的交流中忝有一席之地。

作者简介:

杨斌,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博士,美国历史学会古登堡电子奖获得者,师从美国历史学会前任主席帕特里克·曼宁。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全球史、科技医疗史及海洋史。主要著作有《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季风之北,彩云之南》。

改革与保守、现代与帝制、

殖民与拳民、基督教与儒教……

多方角力,帝国前路为何?

全球视野下的清国覆灭史第一部

《失败:1891-1900》

李礼 著

内容简介:

经过三十多年“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9世纪末的清帝国不仅未能奋力图强,反而进一步深陷泥沼。甲午、维新、灭洋、赔款……帝国尝试着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应对危机,结果连续失败,并在世纪末导致一场国家参与动员的义和团运动。与此同时,东亚格局彻底转换,中国遭遇日、俄直接压迫,西方各国在清廷不断失败和排外浪潮下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改革派或流亡海外,或图谋下一场新政,革命者则彻底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

资深媒体人、近代史研究者、历史作家李礼,以全球史视野和全新文本重述中国近代史。从清国皇室、高官、士绅、变革派、革命家、拳民到欧洲皇帝、外交官、教会、传教士、军人、记者的全景视角,描述了全球视野下甲午战争前后的动荡中国,揭示了19世纪最后十年的战争、变革和失败。作者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用简洁而生动的文笔回归事件现场,考证中外人物,勾勒出百科全书式的历史群像。

作者简介:

李礼,资深媒体人,法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东方历史评论》、《历史学人》执行主编。著有《求变者:回望与重访》等。

“生于战败,活于纷乱,死于灾祸。”

1918—1933的“魏玛共和国”,

罪恶渊薮的“巴比伦”

光怪陆离的社会,

猖獗迭出的犯罪,

疯狂放荡的生活

青年学者陆大鹏,

聚焦一手罪案材料,原创非虚构作品

罗翔、孟仲捷、郭建龙、

张向荣、张明扬等鼎力推荐

《巴比伦怪物:魏玛德国罪案集》

陆大鹏 著

内容简介:

魏玛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和霍亨索伦王朝的崩溃。然而,这个共和宪政政权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却饱受着纸醉金迷、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外交屈辱、内部动荡、种族冲突、暴力革命以及纳粹党的崛起等问题的困扰。在这个时期,德国社会高度政治化,各种势力从极左到极右交织在一起,街头斗殴、政治斗争屡见不鲜,“普通的生活”还在继续吗?

《巴比伦怪物——魏玛德国罪案集》一书共有十一个章节,从魏玛共和国的建立一直写到第三帝国的建立。本书遵循“历史+真实犯罪”的原则,全面梳理了魏玛德国的刑事犯罪历史、警察发展历史以及有组织犯罪历史。故事以胖子神探恩斯特·甘纳特(Ernst Gennat)的惊险职业生涯为主线,将奇诡恐怖的案情探寻、德国警察体系和刑侦技术演进、动荡颠沛的社会变革融于一体。通过这一叙事,读者可以了解一战到二战期间德国社会的多样性,以及人性中那些复杂、神秘和幽暗的层面。

作者简介:

陆大鹏,世界史研究者,英德译者。著有《德意志贵族》《少年世界史》等。译有“地中海史诗三部曲”、《阿拉伯的劳伦斯》、《金雀花王朝》、《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等。曾当选《经济观察报· 书评》 年度译者、《新周刊》 中国年度知道分子,荣获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文学翻译奖等多个图书奖项。

一本书完整了解中东乱局的来龙去脉

从历史到现实,从根源到表象,

跟着最会讲故事的人一起走进中东的百年变迁

俞敏洪、马伯庸、吴晓波、罗新、施展、

罗振宇、李硕、张明扬、刘子超、杨潇等鼎力推荐

《穿越百年中东》

郭建龙 著

内容简介:

现代中东问题的起点,是首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崩溃。在一战前,几乎整个中东地区都在奥斯曼帝国的羽翼之下,随着帝国的崩溃,一系列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但由于新建国家的政治不成熟、经济不平衡、宗教冲突频发,导致了近百年来纷争不断。本书以游走、研究的方式,讨论了百年中东纷争的来龙去脉。贯穿历史的脉络,将中东问题总结为几个大的题目进行分章,穿插以作者的现场观察,以故事的形式再现百年中东的矛盾和冲突。

作者简介:

郭建龙,自由作家,社会观察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已出版历史畅销书《汴京之围》、《盛世的崩塌》、《丝绸之路大历史》、“帝国密码三部曲”(《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历史游记《穿越非洲两百年》《穿越百年中东》等。译有甲骨文丛书《一把海贝:从奴隶贸易兴起到革命年代的西非》《墨洛温王朝:创建与变革》等。

让历史感同身受

世界的中心在哪里?

联合国的本质是什么?

联合国首任秘书长回忆录。

《为了和平:我在联合国的七年》

In the Cause of Peace: Seven Years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挪威)特吕格韦·哈尔夫丹·赖伊 著

内容简介:

《为了和平》是联合国首任秘书长特里格夫·哈尔夫丹·赖伊的回忆录。

1935年起赖伊先后任挪威司法大臣、贸易大臣。二战爆发后,1940年德国占领挪威,赖伊任流亡政府外长。1945年4月,赖伊率领挪威代表团出席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筹建会议,并担任第三委员会的主席,该委员会负责起草宪章中关于安全理事会的规定。1946年2月1日赖伊被选为首任联合国秘书长。

在任内,他支持以色列和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运动,并促使苏联从伊朗撤军,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停火,主张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作为中国在联合国的正式代表。

《为了和平》记述了赖伊自1945年参与联合国筹建工作,到1952年辞去联合国秘书长职务的亲身经历,他是联合国初创阶段和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巨大变化的见证人,以及冷战初期化解一系列地区政治、军事冲突的协调人,其回忆录具有宝贵的第一手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特里格夫·哈尔夫丹·赖伊(Trygve Halvdan Lie),联合国首任秘书长,挪威外交大臣、议会议员。

绥靖还是现实?

三国角力,

定调今日世界格局和新秩序。

美国国务卿回忆录。

《雅尔塔内幕》

Roosevelt and the Russians: The Yalta Conference

(美)爱德华·赖利·斯特蒂纽斯 著

内容简介:

雅尔塔会议是美英苏三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

会议主要研究了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斯特蒂纽斯作为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全程参与了会议,是重要的决策人之一,其回忆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爱德华·赖利·斯特蒂纽斯(Edward Reilly Stettinius Jr.),美国第48任国务卿,1945年2月参加雅尔塔会议,1946年1月,斯特蒂纽斯出任美国驻联合国第一任大使。

译文坐标

“被遗忘的世界”与心灵的自然之乡

重新发现“看不见的历史”

《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

日本人はなぜキツネにだまされなくなったのか

(日)内山节 著

内容简介:

从前,我们身边有许多动物能“骗”人,比如狐狸、狸猫、浣熊、黄鼠狼……这种动物作怪的事情并不稀奇,也被人们当作一种“正常事件”来谈论。而这类事件消失的转折点是1965年!当时,日本人的自然观和生死观发生了什么构造性的转变?当我们现在讲述“被狐狸骗”的历史的时候,我们说些什么?

1965年左右,日本社会基本完成了现代化进程,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经济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人作为个体被从村落社会分离出去,不再与自然产生共鸣……换句话说,现代化破坏了人可以被狐狸欺骗的环境,而这种“现代化”扫除的是什么呢?我们失去的“看不见的历史”又是什么?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历史进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作者简介:

内山节,1950年生于日本东京,哲学家。曾任教于东京大学和立教大学。作品有《货币的思想史》、《“里”的思想》、《名为战争的工作》、《哲学的冒险》等。

译文经典

公众的智慧与决策能力是个神话,

神圣的公众形象仅仅是幻影

那么,难道政治家要替公众决定一切吗?

《幻影公众》

The phantom public

(美)沃尔特·李普曼 著,林牧茵 译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普曼最富盛名的著作。他研究认为公众的智慧与决策能力是个神话,神圣的公众形象仅仅是幻影。面对公众事件与公共事务,公众只是一群“局外人”,他们的时间、精力和获得的信息都极其有限,既没有识别真相的智慧,也缺乏有效决策的能力。他们就像是坐在剧院后排的聋哑观众,对眼前发生的一切麻木而茫然。他们必须走下公众的圣坛,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李普曼将他对公共舆论的思考和民主理论结合,试图探索优化民主的新途径,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此外,本书提供了了解美国政治的全新视角。

作者简介:

沃尔特·李普曼,美国著名政论家、新闻记者,曾于1958年和1962年两度荣获普利策奖。一生撰写了20多部著作和大量新闻评论。深刻的见解和勤奋的创作使其成为美国政治学、传播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啊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声誉。

国家与阶级、城市与社会、

家庭与性别、工业主义与资本主义——

一本书读懂社会学。

跟着社会学大师读经典,

了解社会学的批判力和想象力。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

Sociology: A Brief but Critical Introduction

(英)安东尼·吉登斯 著

内容简介: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是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有关重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专著,意在提供一个反映社会学当前发展的导论。全书着重阐述社会学兴起的背景、社会学的使命,探讨和分析经典社会学家的现代社会思想、社会发展的脉络、民族国家的特征、现代城市和家庭特征等重要内容。本书不仅在吉登斯本人的思想发展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推动20世纪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综合介绍了社会学领域内的社会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新近发展,文字简洁、生动,不玩弄术语,非常适合学生和一般读者。

作者简介: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 ),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曾任英国剑桥大学社会学教授,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院长。吉登斯的政治思想对英国新工党的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曾被誉为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精神导师”。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经典作品

《正面管教》《被讨厌的勇气》等

畅销心理学作品均深受此书影响

世界上没有教不会的孩子

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

《儿童教育心理学》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陆泉枝 译

内容简介:

《儿童教育心理学》以阿德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经过实践检验的教育方法为指导,从人格统一性、自卑感、卓越感、社会情感、学校教育、家庭氛围等几个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出发,旨在破解儿童的心理行为密码,揭开儿童口吃、说谎、打架、孤僻、懒惰、尿床、暴躁等问题行为的根源,传授父母和教师高效简单的养育技巧,培养儿童拥有自信、独立、勇敢、坚韧、合作等健全的人格。

父母和教师在面对儿童时,要跳脱出固化传统的思维来反思自己的育儿理念,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问题、看待世界。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和教师既要有温和的态度,又要坚定自己的立场,确保儿童在家里和学校都不会丧失勇气。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主要著作有:《儿童教育心理学》《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生活的科学》《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神经症问题》。

弗洛姆作品系列

首度公开的弗洛姆谈话录

消费主义、依恋关系、父权制度……

听心理学大师将毕生思想娓娓道来

《富足与厌倦:弗洛姆谈话录》

Über die Liebe zum Leben

(美)艾里希·弗洛姆 著,王瑞琪 译

内容简介:

艾里希·弗洛姆在七十岁时,应德语作家汉斯·于尔根·舒尔茨的邀请,两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谈。这些对谈一部分是在弗洛姆位于瑞士洛迦诺的公寓里录制,一部分在苏黎世广播电台的现场录制。本书便是对谈的文字记录。艾里希·弗洛姆围绕“社会中的富足与厌倦”“梦是全人类的语言”“以生命的名义”“人是谁?”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此时,古稀之年的弗洛姆已完成了十二部著作,而通过广播这种媒介,面对广大听众阐述自己的思考,这还是第一次。弗洛姆用简洁明了的口语和即兴思考,生动又新颖地阐述了他一生从事研究的精神领域,对其心理学著作构成了必要的阐释和有趣的补充。

作者简介:

艾里希·弗洛姆,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包括《爱的艺术》《存在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论不服从》《占有还是存在》《人心》等。

人是天生懒惰的吗?

什么才是真正的精神健康?

走近心理学大师弗洛姆的“人学”理论

《常态病理学》

The Pathology of Normalcy

(美)艾里希·弗洛姆 著,陆泉枝 译

内容简介:

《常态病理学》一书为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关于“人学”的理论结晶,由其生前的长期助手雷纳·冯克整理编辑,并撰写前言。

本书深入分析了现代人的常态病理学:包括何为精神健康、当代文化中的宗教真空、对生产与消费的崇拜、快乐与安全的关系等等,明确阐释了精神健康的概念和人文主义的人学理论,并在最后试图从社会经济、科学、神经心理、动物实验、人类的天生被动性等多重角度回答“人是天生懒惰的吗”这一经典问题。此外,弗洛姆还尝试在本书中给出自恋、异化、恋尸癖等精神疾病的应对和解决方法。

作者简介:

艾里希·弗洛姆,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包括《爱的艺术》《存在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论不服从》《占有还是存在》《人心》等。

我们还热爱生活吗?

自私与自爱到底有何不同?

母权在现代社会意味着什么?

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将为您一一揭晓答案。

《爱、性欲与母权》

Love, Sexuality, and Matriarchy

(美)艾里希·弗洛姆 著,程雪芳 张龑 译

内容简介:

《爱、性欲与母权》一书为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关于性别的理论结晶,由其生前的长期助手雷纳·冯克整理编辑,并撰写序言。

本书主要从母权、性别与性欲以及爱三大方面展开讨论,其中母权参考和分析了巴霍芬和罗伯特·布里佛的理论,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母权理论的现代意义;针对性别和性欲则主要关注男女之间的异同及其与性格之间的关联;最后在探讨爱与社会性格的关系时,弗洛姆剖析了自私与自爱的差别,并提出经典问题:“我们还热爱生活吗?”可谓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艾里希·弗洛姆,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包括《爱的艺术》《存在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论不服从》《占有还是存在》《人心》等。

其他

以思考抵抗荒诞

在不确定的时代寻找确定

《空谈》

林垚 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青年学者林垚近年来哲学、科普、学术与公共讨论文章汇集,也是作者第一部独立文集。

作者简介:

林垚,青年学者,1983年生,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耶鲁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哲学、法学。现为上海纽约大学教师。主持有播客《催稿拉黑》和《时差》。

一本关于中产阶级父母雄心勃勃的育儿方式

以及他们的希望、焦虑与困境的教育民族志,

一剂缓解从“虎妈”“鸡娃”的流行辩论中

获得的兴奋感的解毒剂。

《不确定的爱:

当代中国育儿的希望与困惑》

Love's Uncertainty:The Politics and Ethics of Child Rearing in Contemporary China

(美)关宜馨 著

内容简介:

《不确定的爱》是一本教育民族志方面的著作,作者关宜馨在书中探讨了当代中国城市中产阶级父母的希望与焦虑。将长期的民族志研究和对流行的育儿指南、电视剧以及官方文件的分析相结合,关宜馨见证了普通中国父母的困境,他们在有限资源的现实中努力调和“好父母”的新定义。

关宜馨与昆明的十多户中产家庭结成了超越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关系的长期友谊,这些家庭的父母大多是一九七〇年代生人,在与这些父母、学校的老师等相关人员的交谈和来往中,关宜馨以人类学学者特有的对叙述和细节的敏锐,将田野调查、民族志研究与学术规范相结合,对当代中国城市中产阶级父母雄心勃勃的育儿方式以及他们身处其中的希望与焦虑提供一种理论性的解释,回应了在当前中国教育体制下城市中产阶级父母所处的道德困境,以及在急剧变化的现代化进程中家庭这一最基础单位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经历。将这些父母的经历置于国家努力提高“人口质量”的历史背景下,此书揭示了经济变革如何在人类最私密的经历中表现出来。本书提供了一种对道德能动性的本质的思考,探讨人们如何在生活无数的意外事件中,辨识什么是可以控制的,什么是不可以控制的。

作者简介:

关宜馨(Teresa Kuan)本科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人类学,博士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目前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人类学、医疗人类学、儿童研究、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心理观念等。

知识与权力 报道与掩饰 权力与共谋

萨义德“中东研究三部曲”压轴之作

用真实取代虚伪,用责任取代逃避

用冒险取代安全,用批评取代一团和气

《报道伊斯兰:

媒体与专家如何决定我们观看世界其他地方的方式》

Covering Islam: How the Media and the Experts Determine How We See the Rest of the World

(美)爱德华·萨义德

内容简介:

《报道伊斯兰》是萨义德于1981年出版的一本书,他在书中讨论了西方媒体如何歪曲“伊斯兰”的形象。萨义德称这本书是他分析伊斯兰世界、阿拉伯人和东西方、法国、英国、美国之间关系的三部曲(前两本书是《东方主义》和《巴勒斯坦问题》)中的第三本,也是最后一本。

从伊朗人质事件、波斯湾战争到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爆炸案,西方世界一直被一个名叫“伊斯兰”的幽魂苦苦纠缠。在新闻媒体的描述以及政府、学界与企业专家的应和下,“伊斯兰”竟沦为恐怖主义与宗教狂热的同义词。而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也利用“伊斯兰”一词,来为其丧失民心的高压政权张目。

在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中,爱德华•萨义德针对伊斯兰被西方媒体塑造出的僵固形象,检视了其渊源和影响。他结合政治评议与文化批评揭示出,即便是对伊斯兰世界最“客观”的报道,其中也潜藏着隐而不显的假设和对事实的扭曲。

作者简介: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 Said,1935—2003),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生于耶路撒冷,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于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1950年代赴美就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从1963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教授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萨义德同时也是乐评家、歌剧鉴赏者、钢琴家。他的乐评、文学评论和他的理论著作一样,学识渊博,兼有清晰明快的行文风格。其主要著作包括《东方主义》(Orientalism)、《巴勒斯坦问题》(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报道伊斯兰》(Covering Islam)、《文化与帝国主义》(Culture and Imperialism)以及《流离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决的奋斗》(The Politics of Dispossession: The Struggle for Palestinian Self-Determination, 1969-1994),等等。

原标题:《世上为什么要有书?| 译文社科2024年新书目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