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978-2018上海市民生活记忆·信件|恢复高考

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收藏,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师生转写
2018-10-31 13:37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如果说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在上海是部连续剧,那么每位市民都是这部现实主义实景剧目的主人公。”

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李明洁教授策展的《1978-2018:上海市民的生活记忆》展览即将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展出,展览分为“亲历”、“亲见”和“亲笔”三个单元:“亲历”通过采访在上海 生活过的普通人,以口述回忆的方式讲述四十年亲历的重要历史事件;“亲见”通过展示摄影家陆元敏先生镜头中的街头巷尾,记录下日常生活所折射出的社会转型;“亲笔”通过整理四十年间百姓的真实信笺,展示平民心灵生活史中的代表性切片。

《1978-2018:上海市民的生活记忆》于2018年11月6日至2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展厅举办。展览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办,由华东师范大学文化建设委员会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支持。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展览正式开幕之前将陆续刊发部分展出的口述回忆与私人书信。期待这些微小而真 实的证人、证言和证物,能部分再现四十年来上海民众日常生活的变迁。下文刊发的是一则关于在恢复高考之初涉及了参加高考的信件。

信件时间:约在1978年后

时代背景:1977年9月,教育部决定恢复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

隐私保护:本信函原件由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收藏,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师生转写。出于隐私保护的考虑,信件中的人名、地名全部是化名。

已经过隐私处理的信件影印件

敬爱的李老师、张老师:

您们好。托王刚捎来的口信,学生已知晓。多谢二老尊师了!

师生多年不见,音信不通,各方情况无所知从。学生对二老尊师实在是久久想念。不知二老现在的健康状况如何,生活、工作呢?圆圆姐、团团弟可都很好吧?现在都做些什么?具体情况如何,老师能否把详情告知学生?

我听王刚表哥说,张老在市工会工作,具体是什么工会他还不清楚。李老在市八中,我问他张老是在教书或者退休?他也说不清楚,他就告诉我写信的地址是:南京市第某中学张老师收。他还说您们二尊师问我近几年都做些什么,要我把详细情况告诉您们。听了这话,我深感惭愧,无言以对。不过既是二位尊师还清楚记得我这个不成气的学生,又如此诚意地关怀着我,我也只好从命,把近年来的生活片段告知尊师,万望尊师批评指教,提出意见,指路攀登,学生铭心刻骨,不负其望。

一、心情的波动,脑海中思念

尊敬的二老,听到您们的口信询问,我的心情有别样的感激,真是惊喜异常,整整的两天两夜,心里不得安宁,脑海思绪万千。恨不得立刻拿起笔来,把自己如潮似浪的言语欣然纸上,飞往尊师眼帘。然而,当我提起笔时,又犹豫地放下了,稍有冷静的大脑把过去的和离开尊师后的一切一切都过电似的复映出来,我就觉得问心有愧。想想当年,尊师对自己可称是关怀倍至。自己离开尊师之后都做了些什么呢?我实在对不起尊师,不配作您们的学生,就请尊师严厉地批评和教训我吧!要是我在您们身边,您们打我骂我,无论怎样处罚我,都是应该的。只有这样我心里才觉得好受,灵魂方得以安慰。

几天来,我的思想斗争很激烈,通过反复思考,头脑清醒了,道理也出来了,我的体会是:自卑伤志,奋发才能向上。既然过去的尊师还挂记着我,说明不嫌气我,我就更应该以礼相待,把自己所做的事或浪费的时间向尊师作以说明。不过话还得扯远些,在未转入正题前,我还有几句心里要说一下:第一,我要诅咒那些人为的不平之事;第二,我要诅咒那些恶语中伤者的丑恶灵魂,诅咒那些谣言世家和利势小人的浑蛋糊涂。最后我要诅咒那些几年来一直阻碍我前途,扼杀我希望,扑灭我理想的伪君子。

三年前有人传言,说张尊师已经故去,我简直根本无法相信。但我不了解您们一家的情况,也无从得知这究竟是谎言还是实传,成天觉昏沉沉,想想,心情惶惑、痛苦,闷在家里几次流泪,痛惜不已。脑子里总在想课堂上的张尊师:一丝不苟地为我们讲解化学、演示得失电子和做着各种化学性质的实验。我常常想张老师一定还健在,还在为青年一代尽责,她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好老师,我们不能没有她。后来,我们一些同学每当幸会叙旧,总免不了谈论学生时代,谈论学校生活,更忘不了提及二位尊师的工作能力、多才多艺及其对学生的酷爱与负责。为了表达我的想念之情,我曾在悲痛和惶惑中写下这样的话:

谁说我师故去,恶语中伤意何如?他人之言不可信,张老人间用武。化学王国腾飞,中华大地欢呼,愿科学长存,传播者与其共生,为下一代奋斗,她健康生活踏征途!近些时候又有人传言张尊师故去的事,所以我就企望获得有关尊师家的情况,一直在打听您们的工作和生活在什么地方。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夜梦幻成现实,佳音传至喜心中。惊闻二位尊师传来口信,使我感到莫大的欣慰和无比的激动,人逢喜事精神爽,我这颗冷落多年的心得以温暖和复活,希望的火苗又将燃烧旺盛,对尊师想念之情也有所寄托。总之,也让我了却一块心头之病罢。

二、几年动荡生活、虚度美好年华

二位尊师,自从学生七七年中学毕业后,我们很少相见,当年还偶有机会,后来日渐不知了。七七年高考,是我们应届学生唯一的一次升学的好机会,由于自己初次应考,不知其利害得失和好高骛远,报考了大学而名落孙山。据本人当年当时的条件,报考中专把握性要大一些。殊不知棋输一着,被动全盘,加上自己的运气不佳,后来的情形则不能如愿以偿。这其中可能也有缺乏毅力的表现吧。

当年学生在校期间家中的生活和本人学习的情况二位尊师是有所了解的。家庭的事不必说。关于我的学习情况,尊师知道,那时我们学到了什么呢?除了跟二位尊师学点语化知识,别的就不堪一论,各类学科都没有授完半部,数学这门主课几乎连三分之一也没学完。这也可以说是误人子弟吧!虽然从大的方向讲是受“四人帮”之害,但到底还是与校领导有重大责任的,谁让他们象叭儿狗那样去讨主子的欢心,忘乎所以,放弃了教育一代人的天责,去追风捉影,欺世盗名,不惜浪费了学生最可宝贵的光阴。他们真是可耻可悲。我在高二时又几乎休学半年,因此我这个高中生空有其名。

一九七八年,我们全家由于父亲在七五年坚持党的原则性,遭到排挤革责后,长期没能处理而迁居他乡,从此开始动荡生活。这一年我们全家被公社调往高岗管理水库。这一年,由于知识青年奉召回调,高岗小学缺少教师,大队领导和学校领导几次到我家相商,让我去学校代课,考虑后,经家长同意,我即赴校,代初中语课,还有政。

久不通信,一写就长,而且啰嗦,况后三页信纸不一,粗粗拉拉,也很了草,远望尊师见谅!信中难免有不对的地方,恳请尊批评指教,学生一定完全接受。

再见!

即日

电影《高考1977》海报
    责任编辑:韩少华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