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观察|不吹不黑,给新生的“相互保险”系正第一颗扣子

澎湃首席评论员 沈彬
2018-10-30 17:3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相互保险的第一个爆款产品刚一出世,就遭到了冰火两重天的评价。10月16日,蚂蚁保险、信美人寿相互保险推出“相互保”,赞者称其八天突破1000万 用户,“0元加入”,“费用低廉”。而一些自媒体直接称,相互保险模式是“大赌局”,“庄家抽水”稳赚不赔。

相对于我国执行了数十年的股份制保险公司承保模式,相互保险的确算是一个新兴事物,公众对其运作原理不是太理解。

事实上,2015年2月,我国就发布《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为相互保险铺设了制度基础。2015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修订《保险法》的征求意见稿,第一次提出“相互保险公司”的概念,与传统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形成并立的局面。2016年6月,保监会批准筹建首批3家“互相保险”机构: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和汇友建工财产相互保险社。其中,信美人寿与蚂蚁金服推出了这次“相互保”。

相互保险不是互联网公司的恶性炒作,而是国家保险创新改革的重要一环。相互保险有别于传统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并不是预交保费,待生病时由保险公司理赔。在相互保险模式中,成员起初不用或者几乎不用付费,待其他成员患病时,才共同分摊理赔费用。

相互保险的雏形就是“互助会”,欧洲早期有所谓的“基尔特互助会”。其实,互助保险才是保险行业的最初经营模式,曾经长期居于保险业的主流地位。只不过1990年代后全球保险公司纷纷转型为股份有限公司。

据ICMIF(国际相互保险联盟)研究表明,2015年全球相互保险的市场份额为1.2万亿美元,市占率为26.7%。全球排名前50的保险公司中共有9家相互型保险公司,日本2家,美国7家。2007年美国金融风暴后,人们发现相互保险公司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要优于其他保险公司,相互保险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可以说,相互保险就是保险的最初业态模式,并且迄今仍是很多保险公司的发展模式,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个新鲜事,对于互相保险带来的便利,以及潜在的风险,应该不吹不黑,在决策层既定的试行规则下稳妥试行。

相互保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是“马云爸爸发钱”,但它同样不是有些自媒体带节奏说的“开赌局”,本身已经被纳入了《保险法》的修法进程中。

首先,互相保险,在理论上被认为是“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追求会员保障最大化的保险形式。

传统股份制保险公司模式下,顾客交保险费后理赔,保险公司会出现“惜保”的问题。保险公司往往会倾向于从严解释保险条款,之前出现不少奇葩的个案。比如,有运输公司对自己运输的蔬菜投保,结果运的大蒜头真出了事,保险公司强调大蒜头是调味品而拒绝理赔。

在互相保险的机制上,运营公司的利润来源于理赔费用,而不是顾客交的保费,“赔得越多,管理费就越多”。比如,这次“相互保”中信美人寿的管理费用,为每一笔理赔额的10%,主要用于风控、反欺诈和核赔。相互保险不会出现“惜保”的问题,但是,在互联网保险的“宽进宽出”环境下,有没有可能形成滥赔的“道德风险”呢?这需要相互保险的试水者用严密风控给出答案、说服公众。

其次,在传统保险模式下,理赔掏的是保险公司兜里的钱,而互相模式下掏的是所有参保人的钱。

之前的保险公司承保下,保费支出是确定的。目前互相保险下,客户的保险费支出是依赖于实际理赔支出。虽然当投保人数足够多时,会遵从于统计学上的“大数定律”,理赔金额会恒定于相应的区间,理论上说风险和费用支出是可以控的,但是真实支出还是会有一定变化的,这和大家已经习惯了几十年的投保方式有不小区别。

这需要足够多的“投资者教育”,把丑话说在前头,相应的保费支出可能的范围应该充分披露,不能片面强调相互保的“费用低”。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就撰文提到:普通消费者可能“不了解相关风险的专业分级情况,又对约定的有关义务远没有做专业评估,并不知道支出成本有多高”,在这个时候,保险业金融机构应该牢牢守住创业创新的底线和红线。

以“相互保”为代表的相互保险,并不是洪水猛兽,不必被个别自媒体、标题党带节奏。但是,其金融法律风险应该充分释明,才能够方便中国人接受相互保险模式。

第三,从宏观上说,相互保险制度与股份制保险公司相辅相成,有利于促进中国保险行业的良性发展,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保险行业的破局。

在传统的保费的盈利模式之下,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和理赔会存在一个时间差,对于人寿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来说,理赔的高峰期可能在一二十年之后,这样保险公司手中就拥有了大量的现金,如果这些现金没得到有效的管理,就可能成为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的“害人精”。所以,之前管理部门三令五申“保险姓保”,让保险真正回归保障,严查偏离保险本源、产品设计异化的行为。相互保险的模式决定着它不可能形成海量现金池,有利于推动“保险姓保”的回归。

互相保险的试行改革,应该遵循包容审慎的改革指引,应充分利用中国既有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吹不黑。在合规管理、风险控制、投资者教育、资金流向、管理费用提取方面,做到干干净净、明明白白,给新生的互相保险系好第一颗扣子。

    责任编辑:沈关哲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