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拾身边 | 李逸:远方是一片朦胧的迷雾

2023-12-28 18: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远方是一片朦胧的迷雾

作者 | 李逸

远方是明确而又坚定的梦想

在阿宇的家乡有一个比较常见的习俗,在婴儿刚刚可以爬行的时候,会将很多物件摆在他的周围。通过婴儿最后爬向哪个物件,来猜测长大后的职业与成就。这可能是对于未来模样的第一次展望,这时候的“未来”并不远,就在几步之内。这时候的未来也并不具体,更多地是父母期望的未来。那天阿宇的父母非常高兴, 因为阿宇一路爬向了一支笔,大家都说:“这孩子以后肯定有出息。”用阿宇自己的话说,他的人生就从这样老套的故事中开始了。

在上大学之前,阿宇的人生轨迹似乎真的和小时候的预测一致,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关于未来,他没有多想,也不需要多想,中学的时光非常充实。他只需要按照老师、家长的规划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远方在这时的他看来是一个充满了美好与希望的词汇,他无需做太多具象的畅想,努力做好当下,才能让心中的远方越来越近。

在很多人的回忆里高中可能是不太愉快的一段时间,但是阿宇认为自己度过了一段生动有趣的高中生涯。他说:“那段日子似乎总是阳光明媚,夜晚安静祥和,每一天都元气满满!”他说这些的时候,眼里是有光的,但又很快暗淡下来。回忆过于美好,大概是因为现在的情况并不理想吧。

高考对于普通的中国孩子来说是人生无法回避的重要一环,阿宇当然也不例外。高考之后,阿宇觉得他离自己心中的远方越来越近了。高考发挥很不错的他成功被985大学录取,很多人这时又想起了那个遥远的下午,年幼的阿宇爬向钢笔的下午。人生的蓝图在阿宇面前徐徐展开,很多人包括阿宇自己都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那个夏日依旧总是阳光明媚,但是南方的夏天总会有几天,天边会飘着几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当时阿宇唯一感到一些不安的是,为了进入一个更好的大学,选择了一个自己可能并不太喜欢的专业。当时的他会这样安慰自己:“在这样的大学里,学任何专业只要学好都能做出一番事业的吧。”并且这也是可以挑选的范围里阿宇还算有兴趣的专业了。

远方是一团乱麻的现实

大学中的很多事情、很多规则都是当时高中毕业的阿宇无法想象的。这朵天边看起来小小的乌云一旦飘来,就是一场倾盆大雨,几乎浇灭了少年所有的骄傲与勇气。

刚刚进入大学的阿宇很小心,小心地试探着新环境的生活方式,小心地了解着自己的专业。很快他发现很多事情都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他对这个专业的刻板印象完全被颠覆了。阿宇的高中老师常常告诉他:“处处留心皆学问。”他自己在很多时候都将这句话奉为行事的准则,在填专业的时候,骄傲和自大让他完全将这句话抛在脑后。按自己的想法理解世界,总会付出代价。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活,阿宇都觉得非常割裂,一方面他对专业知识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专业的很多课程的任务都只在期中与期末。由于疫情的原因,期末考试总是取消,改为其他考核方式,一个学期的学习是否真的有收获很难得到检验。总的来说,课程的压力很小,与老师们的交流也非常少。这让阿宇常常有大把空闲的时间,本科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宿舍度过。课程作业总是拖到最后一天再开始,其他的时间都花在游戏上,他会安慰自己,反正自己的作业都交了,学习任务都完成了。多少个同样阳光明媚的下午,阿宇都躺在床上玩手机,累了手机丢在一边沉沉睡去。有时候一觉睡到天黑,寝室里空无一人,一天又已过去。醒来的时候,人的负面情绪总会涌上心头,原本被藏在内心深处的自责与愧疚感会在这时涌上心头。阿宇总是幻想自己会想许多励志故事里说的一样,在某一天幡然醒悟,认真生活,找回从前的自己。想到这里,阿宇又会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毕竟自己已经在一个很好的大学了。只要自己想,人生依然有许多可能,还是像一片广阔的原野。

但是,浑浑噩噩的生活有种强大的惯性,“明天在开始”这种话只是逃避的借口,是为了当下能够继续享受的说辞,是为了将浪费时间的负罪感抛之脑后的托词。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理性人的思维并非总是正确,人们总是偏好当期的享受而对未来的自己做出不切实际的设想。这种想法得出的计划虽然看上去能讲利益最大化,但却忽略了,人总是活在当下,未来的自己会基于同样的理性并不遵守原定的计划。这似乎为所有浪费时间,自甘堕落的人找到了学理上的依据,阿宇当然也是其中之一。阿宇会刻意不去想、不去思考,弱化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知,这样虚度光阴的愧疚感便不再清晰。在自甘堕落的日子里,心里的远方也不再清晰。

在本科生活中如果说有一件事能让阿宇体验到真实、健康的快乐那一定是打排球了。一开始打排球对他来说只是赶鸭子上架的运动。在系排球队学长的盛情邀请之下,阿宇在大一变加入了系排球队。在这之前,阿宇从未打过排球,对排球也没有太大的兴趣。阿宇也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排球的。在大学的前两年,他只是想要在诺大的校园里找到一些陪伴。在那段时间里在阿宇看来,排球或者说是所有体育运动只不过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消遣。和朋友一起打篮球、打羽毛球愉悦身心。但是系排球队的其他人却不这么想。阿宇当时也很不理解队内的其他人对排球的热爱。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排球队的训练时间都会很长从下午一直到晚上。阿宇认为这样太浪费时间了,便每次都迟到早退。以这样的状态,在排球队呆了两年,可以说是不思进取,阿宇没有想过怎么才能提升自己。

阿宇认为自己能够一直留在排球队的原因可能是训练后排球队的活动对他来说还算有意思。有时候阿宇会坚持到训练结束,和排球队一起去吃饭,为他无聊的生活提供一点社交。排球队聚餐很热闹,阿宇很享受这种感觉,即使他不说话只是坐在那听也觉得很愉悦。其实大部分时间里阿宇只是静静地听,听着其他人的欢声笑语,沉浸在快乐的氛围里能让他暂时脱离虚度光阴的痛苦循环。

转折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在系排球队漫长的划水岁月里,阿宇对排球的看法也在渐渐改变。他完成训练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一天,队里的学长突然告诉他,新学期的比赛可能需要阿宇带新生来打。阿宇的心里突然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大概他还是没过热血的年纪,听到类似的话,总是会联想到责任,莫名让人很有斗志。紧张又兴奋。阿宇说他发现,排球,不像一般的运动,相比于个人英雄主义,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情况更容易出现在排球场上。场上的六个人不论水平高低,基本上是平分了赢球的责任。大家的目光跟随着排球,总会落到你这儿,让这份期望落空实在是很沮丧的事。也许并不在阿宇要挑起排球队大梁的那一天,早在他加入排球队的那一天起,这样的目光就时常会落在他的身上。

自此之后,排球在阿宇大学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他说:“一部分可能是因为想清楚了,自己的时间实在算不上宝贵,就在不花在排球上,最后也会浪费掉。”在一个温暖的集体找到归属感,是阿宇回顾大学生活时唯一觉得幸福的事情。人会停滞不前,时间却不会,在不喜欢的专业学习了两年多后,身边的同学都有了未来的打算,每当谈论到这些话题,阿宇总是沉默不语。阿宇一直将自己的生活状态瞒着家里人,在父母眼里他还是那个优秀的儿子,不知道他已经虚度了整整两年多的光阴。未来对于阿宇来说越来越模糊,唯一清晰的是阿宇不会留在本专业学习。他实在不能接受本专业的学习方式,也很难真正感受到学习本专业的乐趣。即使能申请到本专业的研究生,不过也就是在蹉跎两年的时光。

远方是一片朦胧的迷雾

和很多大学生一样,阿宇在大三下学期选择准备考研。还好这段路程不算孤单,有几个高中的好友同样选择考研,算是有个陪伴。阿宇原本以为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自己会丢掉惰性。大三暑假在家确实是这样,家人、朋友陪在身边,阿宇学起来很有动力。但是这种状态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回到学校、回到寝室又只剩我一个人“阿宇失落地说。这也是他整个大四上学期备考的缩影,回到那个堕落了三年的地方,生活的惯性,在他看来更像一种魔力,让他就是不能安心学习。他有段时间试着强制自己出寝室去往图书馆学习,但是,很快心里的恶魔又给他列举了许多理由:图书馆太远、找不到座位、氛围太压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有染上新冠的风险。最后,阿宇还是每天都在宿舍低效率的学习。白天的学习内容不多,变强迫自己晚上熬夜学习,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第二天早上日上三竿才醒,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随着时间的流逝,阿宇隐隐地已经察觉到失败的来临,但他还是不愿相信,从小到大他在考试里很少失利。在那段时间里,阿宇的情绪反复无常,心情好的时候他觉得剩下的时间完全够他考上研究生,心情差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已经腐烂发臭。最后事实证明,心情差可能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实际地审视自己的处境得出结论的悲伤心情。离考研还有十几天的时候,阿宇染上了新冠。他说:“这非常可笑,我原本以不想染上新冠做理由不去图书馆,没想到在宿舍反而得了新冠。“新冠比阿宇想象的还要难缠得多,白天低烧,晚上加重反反复复持续了一个星期。阿宇说:”晚上的时候眼睛因为发热非常难受几乎睡不着觉,有时还有出现肩膀疼、腰疼的并发症。“这次生病彻底击溃了他的信心,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考上了,看到群聊消息里,高中的好朋友们在讨论今天做到的题目,阿宇插不上嘴,也不知道回复什么。自己和他们的道路似乎走到了分叉的地方,自己可能很早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躺回床上新冠、饥饿、害怕、无力感在阿宇的心里来回占据上风。

在某天醒来后,阿宇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告诉他,自己不准备参加考试了,自己退缩了。出人意料地是父亲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很快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也许是因为心疼自己的孩子正在遭受病痛的折磨,更可能是他自己也察觉到了孩子这几年并没有认真读书,有些事情终究瞒不过父母的眼睛。告诉父母之后,阿宇突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终于不用伪装了。接下来的这几天,阿宇下载了自己一直想玩的游戏,窝在寝室除了打游戏、点外卖什么也不干。在游戏的世界里,阿宇暂时忘记了现实的不堪与压力,这可能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逃避生活的方式。

考研的前一天,很多排球队的朋友们都发来消息预祝阿宇考研顺利。看到这些消息阿宇不知道怎么回复,最后还是选择假装自己仍然要参加考试,热情地感谢排球队的朋友。做完这些,阿宇会立刻钻入游戏的世界里,他需要逃离。

新学期开学,这是阿宇留在这个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他已经做好了默默离开地准备。很快高中朋友的考研成绩公布,他们都顺利地考上了。很多人也会来问阿宇考得怎么样,阿宇只能告诉他们没有考上外加一个苦笑的表情。在排球队里阿宇只是更加努力地训练,抽空身体才能让自己不想太多。在其他地方,阿宇只想做一个透明人,不想被提及,不想被过问。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只是阿宇总是梦到自己回到高中,正在考试,可不知为什么自己本来很擅长的科目却变得很陌生。梦里的他努力想拿到一个好成绩,可是拿到的总是一张惨不忍睹的试卷。而高中与自己成绩相似的人依然能取得好成绩,梦里阿宇十分害怕,这样的梦太真实。阿宇说:“原来在我心里,我与他们的竞争始终没有停止。“但不管在梦里还是现实,阿宇都失败了。阿宇醒来没有噩梦过去庆幸的感觉,同样的噩梦就发生在现实当中。

离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阿宇失落的情绪越来越深,他不知道在其他同学开心的拍毕业照留念时自己该怎么办。毕业论文的致谢要怎么写,毕业典礼上台拨穗的时候该怎么办。阿宇只能将情绪深深埋在心底。脚下的路到底通向何方呢,阿宇的父母劝他考研、考公一起准备。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个很稳妥的选择,而在阿宇看来,从此到远方的路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条。如果走上了考公的道路,是不是就说明考研备考的颓废的半年已经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走向。原来自己离明确的人生分岔路这么近,阿宇忍不住地这样想。

最大的悲哀可能是来自“不会再变好”的判断,到了某个阶段,许多“可能”都会变成确定的答案。但为了跳出绝望的恶性循环,还是要有点会“变好”的信仰和期盼。在快毕业前的一个月,排球队里的一位女生突然向阿宇表白,阿宇已经很多年没有心跳加速的感觉了。这一切来的太突然,他说那位女生过于优秀,从未想过会在一起。在此之后的很多天里,阿宇都在怀疑现实的真实性,也怀疑自己有什么地方值得喜欢的。

更扑朔迷离的是远方究竟是什么样。阿宇意识到了人生轨迹的变化从来都不是在瞬间发生的,但却可能与很多小事件有关。也许是高考时没认真思考的志愿填报,是稀里糊涂加入排球队,认识那位女生,是不小心感染新冠。可能在远方真正来到眼前的时候,阿宇才能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只是过眼云烟。看见远方对于阿宇来说是一个伪命题,他能看见的只是一片朦胧的迷雾。庆幸的是阿宇终于有了一点“变好“的信仰和期盼,望向远方的心情不再孤单与悲伤。

本文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年《专题片及纪录片创作》课程作业,获得“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优秀作品。

原标题:《重拾身边 | 李逸:远方是一片朦胧的迷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