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一度|中国篮球看东莞,东莞篮球看大朗,大朗就看村BA

澎湃新闻记者 胡杰
2023-12-29 07:49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从30.2℃跌到5℃,东莞的气温在一周时间内天翻地覆,但对于篮球的热情却没有褪去丝毫。

12月23-24日,快手“村BA”广东站决赛在东莞市大朗镇石厦村举行,最终东道主大朗石厦队战胜道滘蔡白队,收获冠军。

大朗镇村BA比赛现场。

过去两年时间里,全国大大小小的村BA赛事不胜枚举,但对于大朗镇来说,一切似乎并没有太大区别——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便有镇级篮球联赛,逢年过节更是比赛不断。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节日只是由头,打球才是正经事。”

不同的是,在“村BA”一词盛行的两年时间里,篮球比赛似乎开始承载更多的内涵,就像大朗镇宣教文旅办负责人叶佩璋所说:“篮球是大朗的名片,但我们也希望顺带着帮我们宣传大朗其他的名片。”

这是一份对于当地篮球文化的自信,也是一份篮球之外的诉求。

75岁的周伦旺老人担任赛事记分员。 视频来源:快手(00:42)
积淀的热爱

篮球场一侧的技术台,担任记分员工作的周伦旺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灰色的帽子遮住了他鬓边的白发,但脸上的皱纹和花白的胡子依然藏不住岁月的痕迹。

75岁的周伦旺已经在这片场地当了20多年的记分员,按照他的说法,“以前是在这里打球,后来退休了,就顺便来这边帮帮忙。”

周伦旺口中的“帮帮忙”,是只要一有比赛他就提前一小时到场准备计分工作。

年轻时身为语文老师的周伦旺并没有运动员履历,但大朗镇组织过篮球裁判的学习,他便是其中一员,于是记分员工作成为了他的生活日常。

周伦旺老人。

对自己20多年的记分员生涯,周伦旺斩钉截铁地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我比赛时注意力比较集中,没有出过错,现在有时候字看不清,旁边的人也会说一下的。”

按照周伦旺的说法,这片球场上打过球的都认识自己,“我在学校里当了几十年的老师,现在30岁到60岁的人都是我的学生,怎么不认识呢?”

当天村BA的比赛从六点半持续到晚上十点,5度的气温也让不少人冷得直跺脚,但周伦旺却始终盯着场上的情况,并用铅笔记录着比赛。

那么,当天气如此寒冷,周伦旺的家人还同意他担任记分员吗?周伦旺的回答依然言简意赅:“就算不做记分员,我也会在现场看球,不如就干着喽。”

热情的现场观众。

如果说周伦旺象征着老一代当地人对篮球的坚守,那么现场主持周嘉杰则代表当地年轻人对篮球的热情。

作为广东男女排的现场DJ,从大朗村走出去的周嘉杰一度前往外地发展。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大朗镇的书记找到他,希望他能在现场主持一场比赛,于是周嘉杰便自费赶了回来。

“当我用家乡话主持的时候,我身后可能就是自己的叔叔阿姨。今天彩排来不及吃饭,我爸还特意拎着饭来到我身边。”

从小在球场长大的周嘉杰,正是因为喜爱篮球,才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体育比赛的专职DJ,如今又回到儿时的这片球场,最大的感受是亲切,“所以现在村里只要有比赛喊我回来,我都会赶回来。”

影视明星樊少皇来到现场观赛。

中国篮球看东莞,东莞篮球看大朗

对于大多数村BA而言,人气和热爱是贯穿始终的主题,但对于大朗村BA而言,专业是藏在人气与热爱背后的核心元素。

“我们最大感受是这里的篮球基因和底蕴,这里不光有热爱篮球的文化,同时还有很专业的青训培养系统。”快手体育运营负责人周天一表示。

在此之前,快手体育已经在福建石狮、贵州安顺、宁夏中卫举办过村BA活动,但来到广东东莞后,周天一依然十分感慨。

这样的感慨,很快便在大朗镇宣教文旅办负责人叶佩璋口中得到答案:“大朗镇的篮球文化是从娃娃抓起的。几乎每一个幼儿园,都有专门教篮球的老师给孩子做篮球启蒙——全镇13所公办小学,有430个篮球兴趣培训班。”

“而在石厦村,每年暑假都会开展篮球少年培训班,每年都有约70名少年参加,以期阶梯培养篮球人才。”

比赛现场。

据官方介绍,大朗镇早在2007年便出台了第一个篮球运动“5年计划”,核心内容是将职业队的整体思路融汇在大朗篮球中。也是在这一年,大朗镇开始了男篮勇夺东莞市篮球甲级联赛“十冠”、女篮“八冠”的辉煌战绩。

参加此次村BA比赛的大朗石厦队成员周志宁和周俊杰便是其中的代表。从小练习篮球的周志宁成为广东工业大学的主力控卫,又在毕业后成为体育老师,继续反哺当地篮球的发展。

谈到这几年篮球氛围的变化,周志宁感慨:“现在大家水平越来越高,比赛也越来越难打了。”

周俊杰则在今年代表大朗队参加了首届“全国和美乡村”村BA篮球赛,拿到得分王和篮板王两项殊荣的同时,帮助球队收获亚军。

不仅如此,大朗镇获得国际篮联1级教练员资格5人,国家级裁判员1名,一级裁判员12名,二级裁判员25名。

而与篮球人才培养并行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2000年大朗体育馆建成,使得大朗镇有了承办大型比赛的场地,5年后CBA球队东莞新世纪篮球队落户大朗镇,大朗成为CBA联赛史上第一个镇级主场。

如今,土地面积97.5平方公里的大朗镇拥有篮球场330多个,承办国际篮球赛事大型体育馆1座,室内篮球场17个。

室内球馆的普及程度,就连比赛的球员都调侃:“已经很久没在室外球场比赛了。”

正是这些有关篮球的光辉岁月,让当地人喊出一句口号——“中国篮球看东莞,东莞篮球看大朗”。

现场的花式扣篮表演。

让更多“名片”走出去

对于大朗镇来说,组织一场基层比赛并不困难。

按照叶佩璋的说法,当地每年举办正规篮球比赛都要超过千场,“我们大朗对竞技类的比赛已经很有经验了,当作常规的活动。”

但她对于此次村BA的活动却十分上心,原因不光是希望打好一场比赛,更多的是一份篮球之外的诉求。

“篮球是大朗的名片,但我们也希望顺带着帮我们宣传大朗其他的名片。大朗还是荔枝之乡,也是毛织之都,全世界每五件毛织衣就有一件产自这里,我们希望将三张城市名片,都通过村BA这个平台传递出去。”

比赛开始前,主办方将在全国“村BA”总决赛赢回来的三只羊请来,以大朗篮球吉祥物的身份亮相赛场。而在中场环节,主办方还安排了毛织衣模特走秀。

毛织衣模特走秀。

对于大朗来说,这不仅是一场全国直播的篮球赛,更是一扇城市名片展示的窗口。

“我们以前也在荔枝园里办过走秀,但村BA现场却是第一次。以前有点太老实了,一直在追求比赛的专业性,但我们之后的比赛应该会结合更多地方文化,让比赛的内涵更加多元。”谈到未来的办赛模式,叶佩璋展望道。

事实上,这种办赛模式正是快手体育在过去几站村BA活动中践行的方法论。

周天一介绍:“此前几站村BA,我们其实一直都在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然后衍生出一些热点和爆款内容。从数据上看,我们前面几站村BA活动的直播,直播观看人次都在3亿以上,效果非常可观。”

不光是短视频平台,这一办赛模式如今也在各种村BA赛场流行起来。

今年村BA东南赛区在晋江开幕时,现场便举办了一场泳装走秀;而贵州村超的赛场上,除了特色民族服饰走秀,还有特色农产品的展示。

从赛事走向平台

从最开始的乡村篮球赛,到现在的地方特色展示舞台,如今的村BA不单单承载着基层对篮球的喜爱,同样还有人们用体育改变乡村的期待。

周天一表示:“地方上对于流量的需求还是蛮大的,他们希望能通过村BA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或者说从中找到一些新的商业模式。”

而平台此前举办的三次村BA活动,恰恰证明了这个商业模式有成功的机会——周天一介绍,此前几次快手村BA活动已经形成了品牌价值,全年的品牌收入超预期。

谈及未来规划,周天一告诉澎湃新闻,明年平台将放开办赛体系,与全国各地有能力、有特色的合作伙伴进行资源整合,打造规模更大、频次更高、内容场景更丰富的系列赛事,并预计在全年开放办赛30站,覆盖比赛场次超过500场。

“作为平台我们的资源能力不用多说,经过两年的摸索我们也积累了办赛经验,这些经验我们都可以传递给各个地方。”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平台的优势去放大地方的特色,最终得到一个双赢的结果。”周天一说。

    责任编辑:滕飞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