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米汽车的定价,会超过20万吗?

2023-12-28 16: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巴九灵 吴晓波频道

“从一片红海跳入另一片红海。”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在向自己的前辈也是对手们“鞠躬”致意后,今天下午14点,小米汽车即将作为造车“新新势力”代表在2023年压轴出场。

12月27日9:00,小米汽车官方公众号以及雷军的微博打出一行短句:

我们深知汽车工业之复杂,我们深知开拓之不易,向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先行者致敬!诚挚向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华为和宁德时代等公司致敬!

这是一周以来,小米汽车又一次在发布会前期造势,通过真情实感地致敬同僚,它丝滑地预告了自己接下来的精彩亮相,论剑出奇巧,小米得一分。

岁末年初,正值新能源车企们促销冲刺阶段,有的门店卖力搞活动,有的提前发布重量级新品抢占流量,但无论如何,今年车企们的头顶上都悬着一朵名为“小米汽车”的乌云,偏偏这朵云还是如此令人捉摸不定。

雷雨云

两天前的圣诞节,即小米宣布造车1000天纪念日,雷军和小米汽车正式官宣了12月28日举行发布会,坐实了早先各路知情人士透露的信息——小米即将在12月28日召开首次产品发布会。

但两字之差,令情形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小米官方表示,这次发布会,只谈技术,不聊产品,因而只是“技术发布会”。

至于是什么技术,雷军在12月26日发布的小作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里剧透道:

这次分享,首先是我们的工程团队取得的一系列的技术突破。接着,我想聊聊这背后的思考。

汽车已经发展了130多年,一直是“工业之王”……新世纪以来,特斯拉率先开智能电动先河,让汽车成为了“可移动的计算终端”;而当下,汽车工业的全新使命,就是打造“移动智能空间”。这就是小米造车的出发点。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已经有点年度演讲的味道了。

曾有网友用玄学调侃雷军造车,“雷中有电,军中有车”,命里就是会造新能源车。

但从官宣造车前后的1000多天里,雷军与他的小米汽车更像是一朵雷雨云,时不时给激战厮杀的汽车圈来点电火花,但致命的闪电和落雷却迟迟不来。

2021年2月19日,《晚点LatePost》从多处信源了解到雷军预备亲自带队造车的,当时虽未得到相关方的正式回应,但行业惶惶程度一如当下。

当年3月29日,在刚发布完小米11的后一天,3月30日晚,雷军一句“我要为小米汽车而战”正式宣布进军造车,那一夜许多人激动得睡不着,也有许多人说“事已至此,那先睡了吧”。

这1000多天里,雷总的努力常见报端。

作为企业界最卷的男人,在他宣布造车的2021年,小米集团进行了自2010年以来最多的组织变动,据统计,这一年它共进行了35次组织架构调整,其间,雷军曾在一个月内交出三项原本由他直接管理的业务,只为专心投入造车。

从雷军最新公开的心路历程里,也能看得出时间侧重的变化。雷军说他三年开了150辆车,只为“认真学习每一辆车的优点、学习它们的出色的长板”。

财报里则把“大手笔”打在公屏上,曾有媒体测算,预估自2022年以来,小米投入在汽车上的研发达72亿元人民币,而雷军在12月央视《面对面》节目中宣布小米造车,首轮已投入100亿元人民币,压上了3400名工程师,是一般汽车公司的10倍。

但关于努力的成果——小米汽车的具体信息,官方却少有提及。

尽管早有诸多网传泄密版本,但直到2023年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7批),才以一种侦探剧的方式为公众带来了两款小米牌汽车正式亮相。

公告显示,企业名称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生产地址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21号院。

相关参数也被媒体提炼出来:

小米首款汽车为纯电轿车,型号为SU7和SU7 Max,车长4.997米,两款车型最大区别在于功率大小,前者电机功率峰值为220KW,后者为275KW,或为高性能版。电池分别为磷酸铁锂电池(襄阳弗迪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宁德时代),其中,襄阳弗迪电池隶属于比亚迪。

人们这才了解到小米的造车资质,来自北汽,而车型也有了证件照可看。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随后,陆续有小米新车SU7无伪实车街拍在网上曝光,各路评测不断,因此,正当人们期待12月28日的官方发布会有更多精准信息披露时,雷总似乎还想再卖卖关子。

20万之谜

在小米官宣自己这次是“技术”发布会之前,我们咨询了几位汽车业内的专家和老师对小米发布会的期待,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价格。

雷军曾在微博上发起过投票“你希望小米的第一辆车大约是什么价钱?”,结果显示,40%左右的投票用户希望10万以内,58%希望在15万以内。

图源:雷军微博

随后,当小米新车车型曝光后,因形状酷似保时捷,就有网友欣喜道:“9.9万交个朋友,年轻人的第一辆保时捷要靠小米了。”

微博的投票结果和调侃的底层心理,多多少少符合小米品牌多年在消费者中的心智:性价比。

建约EV预测创始人余建约认为,小米的汽车价格其实不难猜。依据小米已经披露的一些参数如动力电池、电机功率等信息,结合当下的竞争格局以及小米用户的整体购买力,认为小米汽车的大致定价在20-30万。

如果要在价格上做文章,他认为或许入门款车型定价或在20万以下,以达到一定的“舆论造势效果”,但卖车主要参照的是主力车型,主力车型预计为73.6度电的车型,售价会在20-25万元,101度电的版本售价在25-30万元,售价不会偏离小鹏P7i太多。

BT财经联合创始人、CEO张津京则认为,小米的低配车型应该报价不会低于20万元,中配车型在22-25万元之间,高配车型将超过30万元左右。

他给小巴算了一笔账:小米的低配车型用的电池和续航近似比亚迪的汉,而后者纯电款最低可以达17万元左右,但小米并非自己造车而是采用供应链的,因此从成本角度,大致会达到汉的1.3倍左右,因此售价17万元乘以1.3大约就在20万元左右。

而往高配测算,他表示,若将一新能源车的所有要素如雷达、视觉、辅助驾驶芯片都配齐的话,参考供应链上的知名品牌价格来测算,得出30万元这个结论并不困难。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与小巴探讨,如果小米汽车定价要超预期,那还存在一种可能的路径,就是小米汽车的商业模式更接近于互联网模式,车只是一个入口,羊毛出在猪身上,通过增值服务和体验等其他渠道来获利。

但如果以上假设不成立,他认为小米的价格不可能打到10万元以内,“那是打骨折了卖”,但也不能超过20万元,否则将毫无竞争力可言。

余建约说他们内部也在探讨,小米的第一款车没有规模效应,很难在定价上有竞争力,除非承受巨额亏损。此外,第一款车马上会面临的一大考验就是在上量时的质量控制,第一款车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央视《面对面》中,雷军坦言自己的两难:定价过高怕一两年没人买,定价太低怕一两年没人能开得上。

图源:央视新闻《面对面》栏目

前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则给出另一种可能思路。由于特斯拉造车从一开始就从高端车切入,华为无论是造车还是协助造车,也都是自上而下的路线,小米多年来苦于向高端转型,是否干脆甩掉性价比的包袱,从头来过。

对于小米SU7的造型,余建约还提出了他的一个问题,他认为小米汽车所对标的车型,其用户特点和小米品牌的用户特点不一样。

小米SU7外形酷似保时捷Taycan,是一款个性化十足的轿跑,这款车售价很高,用户很有钱,也更追求自己的个性表达。但小米SU7的用户大概率是年轻家庭的首购,是普通家庭购买,这个价位的车型做得过于个性是有问题的。

这几天,雷军在另一篇答网友问的小作文里透露,小米SU7的价格确实有点贵。但雷总的贵对标的是谁,是比大部分网友投票结果贵,还是比市面上同等配置的汽车贵,我们不得而知。

入局时机

激烈讨论小米第一辆车的定价背后,是一个刺刀见血,从春秋走向战国的中国汽车市场。

前有特斯拉掀起的价格战,后有堆料至近50万元的豪车面世,前狼后虎,包括雷军在内,似乎都认为小米此时的入局,并不是一个最佳时机。

12月16日,雷军生日那天,他在微博po图“车到山前必有路”,12月28日的发布会主题又是“而今迈步从头越”,一派如临大敌、前途艰难的氛围。

余建约评价小米“入局已晚”。他认为,一方面,汽车是一个迭代周期很慢的行业,作为同行,华为已经入局了一年半,“这样的组织力,也是才从一个大坑中爬出来”,接下来留给小米的学习时间很短,犯错的机会也非常少——实际上小米在规划上已经提前了很多,就是意识到了这个情况。

另一方面,2023年以来,汽车价格战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小米如果决定打价格战,刚出来没有规模,就只能让出毛利,流血厮杀,这也不是一个健康的模式。

但同样的话,也可以反着来解析。

张津京认为小米的品牌号召力,决定了小米在流量上有先天优势,这是不能用过去汽车行业的逻辑来类比的,与此同时,前人踩过的坑,也能成为小米免费的经验值。

他同时强调,当前汽车产业已经从强调“三电”能力(电池、电控、电机)转向强调“三智”能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告系统中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小米从2015年起陆续申请了汽车定速巡航、能源补充、车辆操控、导航、辅助行驶和行车安全等汽车方向的发明专利。从这个维度出发,小米多年的智能化经验、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投入以及生态链建设,专业可谓“十分对口”。

在三年前提前剧透小米即将造车时,《晚点LatePost》曾透过知情人士了解到:雷军在2013年拜访马斯克和试驾特斯拉后的判断,马斯克造特斯拉和小米一样,“也是软件、硬件加互联网,铁人三项”,电动车不新鲜,最重要的是应用了智能系统,而智能化是小米的优势之一。

从现有资料看,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显然初心未改,他多次强调小米汽车在智能化方面的努力,并祭出了一个汽车业许久未见的老朋友“生态”,结合“生态”一词的陈年往事,雷军的决心怕是要“改写历史”。

图源:雷军微博

昨夜,怕是已有很多人没怎么睡好。

今晚,不知又有多少人能安心入眠。

本篇作者 | 和风月半 | 责任编辑 | 徐涛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

原标题:《小米汽车的定价,会超过20万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