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狮泉河镇:璀璨明珠耀藏西

2018-10-30 20: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狮泉河镇全貌。

核心提示■

狮泉河,从冈仁波齐北面的冰川湖发源,自东向西一路迤逦,即将与噶尔河汇合之际,在平坦的藏西高原上缓缓地绕了一个弯,孕育出了阿里地区发育最好的一片红柳林。

仅仅用了50多年时间,这片红柳林上就发展起了一座因河得名的城市,一座西藏西部边陲方圆1000公里之内最大的中心城市,一座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遥远而又陌生的城市,在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春风吹拂后,这座城市正以惊人的变化、迷人的魅力和独特的风姿矗立在藏西高原的巍巍群山之间、幽幽湖泊之畔,绽放着明珠般璀璨的光芒。

红柳滩上起新城

让历史的篇章翻回到那段苍凉雄浑又波澜壮阔的岁月:1951年8月3日,新疆独立骑兵师和平解放阿里后,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阿里分工委在噶尔县昆莎乡成立,1960年阿里地区专员公署成立,1965年阿里分工委改为阿里地委,1966年,阿里地委、专署机关由昆莎迁至狮泉河镇。

米玛次仁,阿里地委宣传部退休干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72年,他到狮泉河镇地区中学读书,至此再未离开过这座城市,对于狮泉河镇的历史,可以说了如指掌。

“阿里地委、专署搬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昆莎地处噶尔河湿地,房屋地基很难打牢,不利于今后长远发展。”米玛次仁说。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定,为今日的狮泉河镇繁荣发展打下了基础。

虽然搬迁是在1966年,但狮泉河镇的建设早在1965年就已经开始了。那一年,从新疆过来的建筑队,在狮泉河北岸荒无人烟的红柳滩上,铺下了狮泉河镇的第一块砖石。

米玛次仁介绍说,那时,主要建设了一座横跨狮泉河的大桥,盖了专署和地委的礼堂,顺着新藏公路修了一条几百米长的马路,以及沿街的一排土坯房。

“别看当时条件不好,盖的房子可结实了,那座礼堂后来拆除的时候花了整整40多天,干部职工的土坯房住上好几年都不会漏雨。”米玛次仁回忆说。

改革开放10年后的1988年,噶尔县委、县政府搬了过来,狮泉河镇的城市人口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当时的阿里地委、行署集中在狮泉河北岸,便把南岸的土地划给了噶尔县发展,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习惯地称狮泉河北岸为地区,南岸为噶尔县。

噶尔县昆莎乡噶尔新村77岁的次旦老人亲眼见证了噶尔县搬迁的过程。

77岁的次旦老人(中)在养老院与其他老人玩骰子。

“有500多名干部职工参与了搬迁,他们从阿里军分区借来几十辆东风车不停地拉,从春天搬到秋天才搬完。”说起那段往事,健谈的老人滔滔不绝。

如今,见证狮泉河镇发展变迁的米玛次仁和次旦依旧生活在这座城市里,也从青壮年迈入了垂暮之年。米玛次仁退休后义务办起了“象雄记忆”摄影讲堂,为阿里地区培养了大批摄影人才,不少人还获了奖;次旦住在地区养老院,过着衣食无忧的晚年生活,有时,他会被噶尔县邀请去作新旧西藏对比演讲和“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宣讲。

时光荏苒,在人们老去的同时,狮泉河镇则变得越来越美好。

一心一意谋发展

如果说改革开放10周年让狮泉河镇实现了第一次大幅扩容,那么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这里则迎来了第一次显著提升城市风貌和功能的契机。

作为地区中心的狮泉河镇,短短两年内先后实施了多项事关民生大计的重点工程,正以令人刮目相看的速度,发生着深刻而显著的变化。

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宜居舒适的生活,是阿里地委、行署考虑的重要问题。2015年,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正式启动,同步实施了地下综合管廊、供水、排水和市政道路恢复工程。截至目前,累计供暖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计划于今年实现全面供暖。从此,生活在这座冬季最低气温零下30摄氏度的城市里的人们,将忘记寒冷、拥抱温暖。

在海拔4300米的高原上“种大树、大种树”,是阿里人民展现给世人的决心和信心。近年来,阿里地区投入资金3293万元,在狮泉河镇城区16条主要街道、康乐新居、96家地中(区)直及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开展绿化工程,种植青海杨、毛头柳、班公柳等各种苗木7.12万余棵,极大地改善了狮泉河盆地局部生态环境,杨柳轻拂山水间的美景即将成为现实。

狮泉河镇康乐新居院里开心玩耍的孩子。

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美丽和活力是狮泉河留给人们的最深印象。随着城区风貌提升改造工程的完成,全城373栋建筑按照“白墙红檐黑窗框、彩绘楣头栅格窗、钢化玻璃钛金门、铁框铝板亮店招”的立面格调进行了改造,在街头安装若干公共坐椅、果皮箱、路灯花架、公交站台等,市政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并对象雄文化广场周边楼体和路段进行了泛光照明亮化,使城市夜晚散发出星空般璀璨迷人的光彩。

一河穿城过,两岸灯火明。2017年,狮泉河镇“一河两岸”风貌提升工程顺利竣工,该工程中心轴线总长3.8公里,在狮泉河城区段建设狮泉柳影、生灵乐土等8个景观,设置亲水平台、廊架花架和藏式挡墙,安装庭院路灯501套,铺装堤顶硬质花岗岩3.4万平方米,绿化河堤两岸面积3万平方米,极大增强了狮泉河两岸的文化、休闲、生态、娱乐和旅游功能。

象雄文化广场,狮泉河镇的“城市之心”。这座面积达6.4万平方米的广场,在经过大规模改造升级后,鲜花竞相绽放、绿树摇曳多姿。同期建设的四区健身公园和马泉路街头公园,为市民休闲娱乐、观景漫步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每到日落时分,都会有无数的群众围聚在广场和公园里跳起欢快的锅庄,唱起嘹亮的歌儿。

狮泉河镇一角。贡觉群培 记者 温凯 摄

我的城市我的家

作为一座户籍人口只有1.1万人,夏季高峰期接近5万人口的城市,流动人口数倍于户籍人口的狮泉河镇可谓胸怀广阔、兼收并蓄。藏、汉、回、维、蒙等十多个民族的干部群众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或建设边疆,或追求梦想,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

久而久之,他们便把这里当成了家。

学习室内设计的谢干群从安徽来阿里创业已经3年多了,有2年时间在狮泉河镇跟随姐夫做生意。过去,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阿里的徽商大多不经营实体店,销售主要通过亲朋好友口耳相传,曾被误解为“皮包公司”。“80后”的谢干群决定改变这种销售方式,投资40万元在噶尔县开办了阿里群亿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尽管刚刚30出头就有了自己的公司,但谢干群的言谈中还是有些腼腆:“公司开业以后,噶尔县干部职工都说购买办公用品方便了,还可以进店仔细挑选,值得他们信赖。”

为了经营好公司,谢干群把妻子从老家接了过来,夫妻二人同甘共苦、共同创业。

出生于1993年的李杜荣来自甘肃,是2016年阿里地区引进的专招生,先后在地区安监局、噶尔县狮泉河镇政府和县委宣传部“四讲四爱”活动办工作。

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理科出身的小丫头文字功底也十分扎实,加上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现在已经是活动办各类材料和简报的主要撰写人,还曾被评为“2017年阿里地区‘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

“来到阿里后发现,虽然这里的气候比内地要差一些,但是单位和领导对我很关照,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顺心,也能发挥我的专长,我在阿里过得很愉快。”李杜荣诚恳地说。

去年,李杜荣在聚会中结识了同为公务员的男朋友,两人感情稳定,已经有了结婚的打算。工作满5年后,专招生可以自由选择离开或者留下,而他俩共同的决定是留下来,在狮泉河镇成家。

“我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到狮泉河镇,能够在这里相识相恋,然后一起工作生活,对我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归宿了。”李杜荣有些羞涩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这就是狮泉河镇,这座城,这里的人,都是如此迷人。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