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好吃”≠“吃好”,为吸引顾客在调料里加罂粟?涉嫌违法!

2023-12-28 17: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为了赚钱

餐饮食物中非法添加罂粟

还真不是传说

好吃的秘诀可能有猫腻

那就是罂粟调味

但我们很多人平时极少会关注这些

最近

一则昭通大关县一烧烤店使用罂粟杆调味

老板判刑的消息冲上了热搜

为了增加牛肉串的香味,让生意更加红火,利欲熏心的烧烤店老板竟用罂粟杆来熬制牛肉串所用的酱料,危害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

日前,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马某某、虎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两名被告人一审均被判刑,被没收非法所得,并禁止3年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给社会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基本案情:烧烤店用罂粟杆来熬制牛肉串所用的调料

被告人马某某、虎某是某烧烤店经营者,两名被告人为提升其店内所烤牛肉串的香味,达到吸引更多顾客消费的目的,竟使用罂粟杆熬制牛肉串酱料,以此获利2000元。

2023年5月26日,大关县公安局联合大关县市场监管,对两名被告人经营的烧烤店例行检查后,当场扣押添加罂粟杆的酱料并抽样送检,经检验,其中含有罂粟碱和吗啡成分。

一审宣判:两被告人获刑并禁止从事食品生产活动

12月21日下午,为了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影响一方”的效果,大关县法院在大关县文化广场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马某某、虎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一案,以案释法,结合庭审案例进行普法宣传,向群众发放法制宣传资料,现场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提升辖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马某某、虎某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对被告人马某某、虎某应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量刑幅度内予以处罚。同时,被告人马某某、虎某经口头传唤主动到案,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可视为自首,对两名被告人可从轻处罚;被告人马某某、虎某自愿认罪认罚,可依法对两名被告人从宽处理;两名被告人主动退缴违法所得、缴纳罚金,认罪悔罪态度较好,可酌情从轻处罚。

大关县法院合议庭合议后,当庭对该案作出判决:

判处被告人马某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判处被告人虎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3000元。

对两名被告人宣告禁止令,禁止被告人虎某在缓刑考验期内、被告人马某某在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三年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两名被告人违法所得2000元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罂粟是一种有悠久记载历史的植物

为何它会由药至毒

本期禁毒微课堂

为你揭开“邪恶之花”的神秘面纱

↓↓↓

以下视频来源于

上海禁毒

为什么禁止罂粟调味

罂粟的果实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包括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等,是鸦片等多种毒品的重要原料。

罂粟壳(图源网络)

干燥的罂粟壳用来做为调味料,生物碱就随之进入人体,即使用料很少,如长期食用容易上瘾。

长期食用罂粟或其提取物,会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面黄肌瘦、犯困等症状,并造成注意力、记忆力功能衰退,严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出现内分泌失调,甚至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罂粟提味实是上瘾

明知违法,偏偏还要使用罂粟调味,难道真的能够起到调味作用吗,能让食物更好吃吗?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好奇。

但现实和想象大不一样。

罂粟壳本身味道很淡且发苦,并不具备提鲜、调味的作用。

很多人认为用其调味会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但真相是它容易使人上瘾,而且是毒瘾。

那如果只是加一点点,是不是不容易被发现呢?

事实上,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检查罂粟成分是否存在,包括化学法、免疫法、色谱法等等,检查起来既灵敏又迅速,只要食物中掺了罂粟壳,可以说是一查一个准。

所以作为商家,千万不要抱持任何侥幸心理,为了一点虚无缥缈的效果不惜加罂粟壳危害他人健康,把自己送上法庭。

法律规定: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规定: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强制铲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一)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

(二)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

(三)抗拒铲除的。

非法种植罂粟三千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行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

第三百五十二条【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种植罂粟不满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

(二)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少量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

(三)非法运输、买卖、储存、使用少量罂粟壳的。

有前款第一项行为,在成熟前自行铲除的,不予处罚。

毒品原植物有哪些?

毒品原植物,即用来提炼、加工成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可卡因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原植物。主要有罂粟、大麻、古柯、恰特草等。

发现毒品原植物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民有履行禁毒职责的义务,发现毒品原植物时,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或公安机关报告。

在此,小编慎重提醒大家,作为商家,为了利益而牺牲客户健康,弃法律而不顾,那将会受到法律制裁,与其违法犯罪,不如把心思多花在食材品质与烹饪技术提升上;作为食客,我们实难辨别有无违禁物品添加,但如果你忍不住想吃某一家的食物,不吃就感觉难受,那就得引起注意。

在“好吃”与“吃好”之间我们还是选择后者。

原标题:《“好吃”≠“吃好”,为吸引顾客在调料里加罂粟?涉嫌违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