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研究表明:选择困难时,抛硬币是最科学的

2023-12-29 12: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月食APP KnowYourself

策划、撰文 / 一佳

专业支持 / Wd

编辑 / KY主创们

最近,我的一个朋友正面临双重的「选择困难」。

第一件事,ta 收到了一个心仪的工作 offer,但很犹豫要不要离职:新工作薪水高但工作强度大,现在的工作薪水低但胜在轻松稳定。

第二件事,ta 的恋人想回家乡定居,希望 ta 能一起去,不然两个人就面临分手。Ta 感觉自己现在难以因为恋情做出换城市的决定。

这 2✖️2个选项摆在 ta 面前,每个都怕选错、怕后悔,只能一拖再拖。

当 ta 第三轮找到我帮忙分析时,我说,要不,你抛个硬币吧。

「啊?你认真的吗?」

Ta 发出这样的疑问不无道理,确实,在重要决定上用抛硬币来做决定,看起来是有些儿戏。

但事实上,抛硬币能起到一种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硬币抛出去的那一刻,人原本举棋不定的心情会突然变得明朗,对其中一个结果产生强烈的期待——也就是说,它能让你瞬间看清自己直觉上最想做的选择。

对此可能大家会说,看清自己的直觉有什么用呢?面对重要决策,我连深思熟虑的决定都常常后悔,要是仅仅因为直觉的判断就行动,不得犯更多错误?

其实,直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常常都被低估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说直觉比我们想象得更加可以信赖。

在一些直观的选择中

直觉比理性分析更准确

直觉(Intuition),指的是一种不使用证据、实验、有意识的推理,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迅速出现的直接想法、感觉、判断或者偏好。

虽然大家往往更信赖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但很多研究都证明了,在我们要根据视觉看到的信息做出直观的判断时,电光火石间的直觉比理性分析更快更好。

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 Nalini Ambady 请三组参与者观看不同大学教授的 10 秒无声视频,随后要求参与者对大学教授进行评级打分。

第一组参与者看完 10 秒无声视频后,直接进行打分;

第二组参与者看完视频后,被要求花一分钟时间写下 ta 们的判断理由,然后再进行打分。

参与者的打分被记录下来,与教师学期末在学校获得的综合评级分数进行对比,发现:

第一组参与者对教师的评分,与教师的期末评级分数高度吻合;而花了时间分析和思考判断理由的第二组,打分的准确率远低于第一组。

为了进一步确定直觉的准确性,实验中还安排了第三组参与者。

Ta 们在观看视频的同时,需要从数字1000开始倒数,这会占据 ta 们有意识的工作记忆,确保 ta 们无法「动脑子」思考视频的内容,看完视频后随即请 ta 们对教授进行打分。第三组的判断准确率依然很高(Ambady, 2010)。

实验证明了,在一些「肉眼可见」的直观选择、判断中,比如:

挑选一个真正合自己心意的衣服颜色

在一群陌生人中,找到能和自己成为朋友的人

玩狼人杀时,你没有证据,但就觉得某个人一定是狼人

哪怕根本不花时间思考、没有「动脑子」,直觉做出的判断可能都比理性分析更快更准确。

越是复杂的决定

直觉判断可能越有优势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 Ap Dijksterhuis 的一项实验证实:有意识的思考在考虑复杂的问题时,不一定有利于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在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根据研究人员给出的车辆特征信息(包括油耗、行李空间等等),选择四辆车中最好的一辆,ta 们有四分钟时间考虑决定。

第一组参与者可以全神贯注地考虑;

第二组参与者要同时解决脑筋急转弯,处于被分心的状态。

当参与者需要评估四个特征后做出选择:

分心的第二组,比专心的第一组,更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

但当参与者需要评估的特征增加到十二个,则会发生相反的情况:

专心思考的人,只有 25% 的人选择了最好的汽车。相比之下,60% 被脑筋急转弯分散注意力的参与者都选对了(Dijksterhuis, 2006)。

这个实验证实了,越是复杂的决定,直觉的判断可能越有优势。

柏林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的心理学家格德·吉格伦泽通过他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他在与德国大型企业的高管合作时发现,即使 ta 们分析了成堆的数据,信息也不会告诉 ta 们该怎么做,这时就会跟随直觉的指引做出正确的判断(Gigerenzer, 2007)。

这些研究的结论,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有点反常识。

毕竟在我们通常的认知里,「拍脑门」做决定被认为是种不理智、不负责任的行为,为什么竟然准确率更高、更能指导人们向正确的方向行动?

答案可能正如格德·吉格伦泽所说,直觉是「无意识智力的一种形式,与有意识智力一样被需要。」

直觉比我们想象得更靠谱

大脑知道的比你意识到的要多,特别是当你没有「思考」的时候

2004 年《心理科学》发表了一篇论文,证实了即使一些信息没有进入认知处理,但大脑还是能凭直觉做出判断。

研究者请来 40 名志愿者,让 ta 们观看在计算机屏幕上闪现的一系列图像,每个图像在屏幕上停留大约四分之一秒,接着被短暂的空白灰屏取代。其中一些看似相同的图像之间存在细微差别。

实验结果显示:对于这些快速呈现的细微差别,志愿者虽然无法明确指出差别在哪里,但是相当多的人凭借直觉准确判断出了哪些图片有不同(Rensink, 2004)。

2005 年,美国休斯顿莱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也进行了一项研究。Ta 们给志愿者呈现一些线条图像,同时对志愿者处理视觉信息的部分脑区进行刺激,使得 ta 们的大脑无法处理视觉信息,即对 ta 们来说,自己根本没有「看到」眼前的图像。

但当志愿者们被要求判断眼前屏幕上的线条是垂直还是水平时,准确率达到了 75%(Boyer & Ro, 2007)。

这项实验表明,即使是大脑没有意识到的信息,也能帮我们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做出判断,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候大家会发现自己的直觉很准:

在你能感觉、认知到的范围之外,大脑也在悄悄处理信息,这些信息构成了我们的一部分「直觉」。

直觉之所以靠谱,还因为它建立在大量的经验和实践之上

神经科学家 Friederike Fabritius 在她的《领先的大脑》书中提出:

「尽管有一种常见的误解,即直觉决策是随机的,意味着缺乏技能,但事实恰恰相反。直观的决定往往是多年经验和数千小时实践的产物,它代表了将积累的经验进行最有效利用。」

直觉判断的准确性在艺术领域起过很多关键作用。

1983 年,有人向盖蒂博物馆出售了一件罕见的六世纪雕塑,标价高达 1000 万美元。博物馆在充分参考科学检测、专家证词和历史文献后,同意购买这件作品。

然而,当雕塑专家伊芙琳·哈里森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前馆长托马斯·霍文前来欣赏这座雕像时,ta 们直觉地感觉这座雕塑有问题。经过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证明 ta 们的直觉是对的,该雕塑出自 1980 年的伪造者之手,而不是古代的雕刻大师(Gladwell, 2010)。

直觉判断的准确性在医疗临床领域同样被依赖。

医疗保健研究人员发现,经验丰富的牙医经常能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依靠直觉来做出复杂的决定。这种基于多年深度存储的知识,快速做出的选择,通常优于依赖明确证据和理性思维的选择(Nalliah, 2016)。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想问,作为一个不像艺术品专家、医生那样有丰富经验的人,我也可以根据直觉做判断吗?

如果你希望自己可以拥有准确的直觉,在面临选择困难时能够依靠直觉做出更好的决定,下面是一点小建议:

给直觉更多机会,因为直觉是一个「越用越准」的技能

直觉并不是一种天赋,它和理性分析一样是一种技能,而且是可以被锻炼的。

当你不断地运用直觉去做判断,而不做过多的思虑、或者考虑太多他人的意见,最终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证明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时,你就会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变得更自信,这个过程也会让你形成一个本真的自己 (Cholle, 2011),让你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在锻炼直觉时,试试从一些小的决策开始、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尝试,你会渐渐发现自己的直觉在哪些领域更加适用,比如:

在玩游戏时,你发现自己的直觉总是很准确;

在选择工作伙伴上,你发现每次自己凭直觉选人,之后却总会发现对方能力不足……

根据这些不同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进一步优化自己直觉的使用场景和时机。

直觉不等于冲动,和理性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很多人误以为直觉就是一种冲动,但实际上当我们冲动的时候,大脑并未处在平静的状态中;而产生直觉时我们是冷静的,是能够倾听内心声音的状态(Berstein, 2017)。直觉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让我们明确自己内心的选择。

关于直觉和理性应该在何时发挥作用,心理学教授 John Bargh 给出的建议是:

在复杂且不可控因素较多的选择上听从直觉:比如换工作、搬家、伴侣选择;

但在细节上,比如房屋的大小、价格的比较、决策的执行上,则更多的运用理性分析(Berstein, 2017)。

如果这项决策既复杂重大又生死攸关,那么还有一种很好的方法是:

先分析所有的利弊,全面收集信息,列成清单,当利弊纠缠不清你无法做出决定时,将这份清单放在一边,听听从大脑里冒出来的直觉——

它可以避免我们在做决定时无止境地收集信息、推迟作出行动、甚至导致做出次优决策。

你可能无数次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当主角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时(如选择案件的辩护策略,要选剪断红线还是蓝线),ta 们虽然毫无头绪,还是会帅气地说:「就选这个吧,我相信我的直觉」。

后来,ta 们顺利打赢了案子、拆除了炸弹、拯救了宇宙。

关键时刻让 ta 们有如神助的,也许是传说中的「主角光环」;

但每天都会在工作和生活中积累大量经验、进行无数判断的你,如果能在合适的时机、事件上善用直觉,也可以像 ta 们一样,告别无止境的选择困难,更轻松地搞定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

References:

Ambady, N. (2010). The perils of pondering: Intuition and thin slice judgments.Psychological Inquiry, 21(4), 271-278.

Berstein, E. (2017). Does Your Gut AlwaysSteer You Right? The WSJ. https://www.wsj.com/articles/does-your-gut-always-steer-you-right-1507562769

Boyer, J., & Ro, T. (2007). Attention attenuates metacontrast masking.Cognition, 104, 135-149.

Cholle, F., P. (2011). What Is Intuition,And How Do We Use It? Psychology Today.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intuition/

Dijksterhuis, A., Bos, M. W., Nordgren, L. F., & Van Baaren, R. B. (2006). On making the right choice: The deliberation-without-attention effect.Science, 311(5763), 1005-1007.

Gigerenzer, G. (2007).Gut feelings: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unconscious. Penguin.

Gladwell, M. (2010).Blink: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 Hachette Audio.

Nalliah, R. P. (2016).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choosing between intuition, experience and scientific evidence.British Dental Journal, 221(12), 752-754.

Rensink, R. A. (2004). Visual sensing without seeing.Psychological Science, 15(1), 27-32.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