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济南市惠企政策服务便利化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2023-12-29 16: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苏婷

苏婷:

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为进一步提升惠企政策服务便利化水平,切实提高企业群众对惠企政策的知晓度和获得感,我们召开惠企政策服务便利化新闻发布会,对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政协副主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刘霞,市委编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发棠,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学凯,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赵伟,起步区数字城市部部长秦海蓉,下面,我们首先邀请市政协副主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刘霞介绍有关情况。

济南市政协副主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 刘霞

刘霞: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就全市惠企政策服务便利化情况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我们持续发挥市企业服务中心服务企业的“总入口”“总出口”作用,持续完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服务平台载体,持续构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的一体化服务工作体系,着力推进惠企政策集中发布、解读、推送和兑现,打造惠企政策“中央厨房”,政策服务的便利化程度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一是实现惠企政策“一网汇集”。打造并持续完善“泉惠企”企业服务综合智慧平台,已汇聚发布各级各类惠企政策3700余条,从政策等级、政策类型、行业门类三个维度为政策精准标注,细分标签40余种。同时围绕经营主体关心的产业发展、税费、金融等领域政策,强化政策解读,去年以来,录制政策宣讲视频34期,发布政策解读350余条,有针对性的解决政策找不到、看不懂等问题。

二是完善政策推送“一站直达”。通过“线上+线下”服务方式,推动政策精准直达企业。线上,“泉惠企”平台根据不同类型、领域的企业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双向匹配,为经营主体智能推送惠企政策信息3120余万条(次)。线下,统筹市区各相关涉企服务部门,组建企业服务专员队伍,目前已在产业园区、商协会等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置116家“泉惠企”企业服务站,下沉服务路径、延伸服务触角,主动为企业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已开展各类政企沟通活动近500次,发放惠企政策宣传材料一万余册,推动政策找企业常态长效。

三是推进政策兑现“一键申报”。依托“泉惠企”平台,拓宽数据共享渠道,优化政策兑现流程,持续推进网上办理。截至目前,110项政策兑现事项可在平台直接申报或链接申报。今年以来,已兑现减、降、缓、补各类资金426.18亿元,惠及经营主体超过134万户(次)。同时,持续扩大“免申即享”政策覆盖面,在发布前两批104项清单基础上,今年又新增市区两级25项“免申即享”政策。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惠企政策服务便利化,在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网上办理、宣传推广和诉求解决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打造惠企政策“服务链”。

一是在精准推送上持续发力。采集市场监管、税务、信用、资质、社保等数据信息,推动对企业画像更加多维立体,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库”。持续细化政策分类,对政策兑现事项的适用范围、支持企业、支持内容等科学标注定位,标签化管理“惠企政策库”。推动政策匹配更加精准高效。针对我市四大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量身定制个性化“政策包”。

二是在网上办理上持续发力。依托“泉惠企”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智能化核验能力,优化政策兑现功能,加快政策兑现事项线上申请、办理,网办率由44%提升到70%,并进一步推进兑现事项全程网办。

三是在宣传推广上持续发力。线上,进一步加大“泉惠企”平台推广力度,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公交传媒等载体,大力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使用平台获取、享受政策红利。线下,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组织企业服务队、经济网格员深入企业送政策,用好“泉惠企”服务站,依托行业协会、商会等延伸服务触角,为企业提供就近便利服务。

四是在诉求解决上持续发力。在惠企政策制定、实施、监督、评价等方面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建议,推动政策服务更好满足企业群众需求。探索建立以惠企政策落实部门自评、企业家评价、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三评”工作机制,全面、客观评价惠企政策落实成效,形成惠企政策效能提升长效机制。

最后,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我市惠企政策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衷心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意见建议,我们会积极吸收借鉴,不断改进提升,让更多经营主体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政策服务。

谢谢大家!

苏婷:

感谢刘霞主席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济南新闻广播记者:

近年来,在我市服务企业管理体制方面,机构编制部门是如何谋划并实施的?

济南市委编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王发棠

王发棠: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为加大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力度,我市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在市县两级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构建起了简约高效便民的行政审批服务体制机制。在此基础上,为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市委编办推进机构编制资源再优化,体制机制再高效,搭建起“市-区县-街镇”三级企业服务机构职能体系。

一是市级设立全国首个省会城市企业服务中心。2021年,组建市企业服务中心,2022年,加强了机构编制和人员力量,明确了在全市企业服务体系中的“总枢纽”作用。经过近2年的建设发展,市企业服务中心创新引领全市服务企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力军作用凸显。

二是12个区县全部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区县企业服务中心在市中心的统筹协调下,当好服务企业的施工队。如,历下区打造“四纵四横”企业服务体系的经验做法,被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三是企业服务向街镇、园区延伸。发挥街镇便民服务中心贴近基层、贴近企业的优势,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如,历城区在超算中心设置服务e站,让企业享受“不出园区一站办理”的零距离管家式服务。

我市三级企业服务机构职能体系构建以来,为服务企业“一口办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体制机制保障。市委编办作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机关和改革创新的要素保障机关,下步将紧盯服务企业发展需要,在完善管理体制、优化协同运行机制等方面主动作为、持续加力,为服务强新优富美高强省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大众日报记者:

请介绍一下 “免申即享”政策的开展情况和第三批政策清单的涉及的领域。

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马学凯

马学凯: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惠企政策服务便利化的工作要求,不断扩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覆盖面,坚持政策清单化推进,先后推出两批104项“免申即享”政策清单。2021年,公布第一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清单,主要涉及“支持快速发展初创企业奖励”“新认定独角兽企业财政资金支持”等20项市级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免申报”“零跑腿”,实现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2022年,第二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清单印发实施,清单内容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含“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晋升奖励”“博士后生活补贴”等16项市级政策,还包含68项区县级政策。截至目前,前两批“免申即享”政策兑现资金35.6亿元,惠及经营主体90余万户(次)。

今年,由市直部门和区县(功能区)认真梳理、分析研判、深度挖掘,市区两个层面分别推出了“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共25项,其中市级部门6项,区县19项,包括产业发展10条;人才政策7条;知识产权3条;资质认定2条;税费政策、创新创业、科技创新各1条。与往年相比,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产业发展类“免申即享”政策占比最高,体现了我市树立“产业第一、制造当家、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鲜明导向;二是人才政策占比提升,占到第三批清单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是我市践行“天下泉城 人来无忧”人才服务理念和实施人才强省会战略的具体表现。

目前,我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清单已经涵盖产业发展、创新创业、金融支持、人才激励、供需对接、服务保障等各个方面,通过数据赋能,实现“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更多奖励、补贴、费率降低等利好政策直达企业。下一步,我们将推进各涉企服务部门横向协同、市区上下联动,持续深化“免申即享”改革,推动更多惠企政策无感智享、应享尽享。

人民网记者:

我们注意到,今年以来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请问在推进政策落地见效方面,济南税务部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济南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 赵伟

赵伟:

感谢您对税务工作的关心。实施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坚决扛牢责任,打出政策落实“组合拳”。今年1-10月,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83.5亿元,实现了政策红利精准“落袋”。

一是组织领导再强化。切实提升政治站位,把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市县两级主要负责人亲自谋划、部署、推动。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组织架构,形成上下联动、机制畅通、一贯到底的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工作格局。

二是宣传辅导再加力。我们聚焦纳税人缴费人关切,第一时间制发形式多样的宣传产品130余项,通过微信公众号、“泉惠企”平台等广泛宣传。依托税收大数据开展递进式、差异化精准推送,今年以来已推送政策提醒751万户次,送达红利账单近23万户次。此外组织各类宣讲培训200余场,吸引超过10万人沉浸式参与。

三是办税缴费再升级。连续第十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出5批次109条便民服务措施。探索应用数字员工,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7×24小时的自动化、非接触式服务。与市行政审批局联合建设“智惠导服”税务分厅,推进多部门业务一体化联办,在基层便民服务场所打造“泉税驿站”,实现税费业务就近办、便捷办。

四是诉求响应再提效。上半年,我们深入开展“问需纳税人 解难办实事”大走访大调研行动,累计走访企业42.11万户次,收集并响应需求1.2万户次。畅通税费体验官、纳税人直联点等渠道,常态化开展“走流程、听建议”活动约150场。9月份以来,我们全面推进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建设,推动税费争议就地化解。

下一步,我们将再出举措、再优服务、再加力度,确保各项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精准高效落实到位,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税务力量。谢谢大家!

山东商报记者:

请问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起步区将会从哪些方面持续发力?

起步区数字城市部部长 秦海蓉

秦海蓉:

今年以来,起步区聚焦“项目突破年”总任务,扎实开展“我为企办实事”系列工作,多措并举做好惠企政策落实、服务企业发展,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

一是在省市大力支持下,起步区创新制定促进产业发展、加快金融机构和人才集聚政策文件9个,共137条奖补事项。

二是依托“泉惠企”平台,起步区共发布9个政策文件、61条政策奖补事项,包含36条“免申即享”政策,位居全市第一。同时探索开展“免申即享”政策网上全流程兑现,年底前可完成2条“免申即享”政策网上兑现,惠及企业12家,涉及奖补资金10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企业精细服务,持续落实惠企服务效能提升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三级企业服务体系。通过定清单、明事项,定制度、明规范,定标准,明方向,着力构建“上下衔接、全面覆盖、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三级企业服务体系,把办公桌搬到企业门口,让企业办事更高效便捷。

二是深化惠企政策“一口办理”。建立健全“免申即享”工作机制,包括实施方案、兑现流程、政策资金管理办法等,确保“免申即享”政策“直享快享”;上线“政策计算器”,通过政策正向匹配引擎,筛选政策匹配的企业,形成政策奖补名单,实现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

三是持续开展“为企办实事”。一是借助“惠民利企直通车”、“金点子”信箱等,及时发现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开展常态化、系统化“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精心策划、实施落实一批实事项目,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苏婷:

服务企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在全市各级涉企服务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全市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会越来越强。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今天是2023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提前祝大家元旦快乐。在此特别感谢一年以来各位记者朋友和各大媒体对我市新闻发布工作的大力支持,经过你们精心撰稿和积极宣传报道,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惠民惠企政策举措飞入寻常百姓家,接地气,暖人心,紧贴时代脉搏。2024年新闻发布处将继续与您一起并肩战斗,讲好济南故事,共迎美好未来。

原标题:《济南市惠企政策服务便利化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