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际大都市战略2023|香港:强化金融中心,加快深港协同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大都市动态跟踪课题组
2023-12-30 17:27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的话】

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新加坡,这些一线国际大都市2023年都制定了哪些城市大战略?这些战略或举措预示着国外大都市转型的方向和思路,代表了这些头部城市的顶层思考。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大都市动态跟踪课题组撰写的“国际大都市战略2023”系列文章,将对六个一线国际大都市的城市战略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度解读,为上海更好地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是系列文章第五篇,且看香港如何在科技创新合作、金融中心建设、工业产业发展等议题上制定城市战略。 

日落时分的香港美景 IC 资料图

香港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以东,面积约1110平方公里,是远东地区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2022年香港人口达750万,GDP达3598亿美元,人均GDP达4.8万美元,2023年香港GDP增速预计为3.2%,达3713亿美元。

2023年,香港主要关注科技创新合作、金融中心建设、工业产业发展等议题。

1、香港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并签署首个标志性项目。

未来五年,香港围绕四大领域推动新型工业化战略,将香港的科技产业逐步建立起来,具体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金融科技。

推行新型工业化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要大力扶植本地初创企业,如授予香港数码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基地名牌。二是要帮助本地企业,通过科技升级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如帮助本地企业引进智能生产线。三是引进重点企业来香港发展,如2023年10月香港科技园公司与杰平方半导体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香港建设第一个具规模的半导体晶圆厂,是香港特区政府在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2、香港推出新举措,进一步巩固和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优势。

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对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巩固股票市场竞争力,香港将下调股票印花税,由0.13%下调至0.1%。此外,还将采取检讨股票买卖价差、降低市场资讯费用、改革GEM市场(前称创业板)、促进海外发行人上市、便利上市人回购股份、优化交易机制和拓展市场推广等措施,促进股票市场发展。进一步联系国内外市场和投资者,打造更创新多元的金融市场,扩大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也是香港提升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目标。具体措施包括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设立新平台扩宽基金销售、深化大湾区金融合作、推出专为绿色金融科技而设的资助计划等。

3、香港实施七个方面举措以强化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美国研究机构Startup Genome发表的《2023年全球初创生态系统报告》的新兴初创生态系统排名中,香港位列全球第二、亚洲第一。为进一步强化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地位,《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明确,政府通过以下七个方面进一步落实。

一是成立“新型工业发展办公室”。以产业导向为原则,推进新型工业化,支援重点企业在港发展,协助制造业利用创科升级转型、扶植初创企业。

二是促进微电子研发。2024年内成立香港微电子研发院,引领和促进大学、研发中心和业界合作,研究包括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技术等。

三是加速建设超算中心,助力人工智能发展。数码港2024年起分阶段设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支撑科研及相关行业的强大算力需求。

四是支援初创企业成果转化。通过“产学研1+计划”,促进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商品化。政府会把每所指定大学技术转移处的资助上限增加一倍至1600万元,让大学加强支援技术转移和扩大市场拓展服务。

五是设立100亿元“新型工业加速计划”。为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的企业,提供更多资助,包括为新设生产设施提供费用,以政府与公司1:2的配对形式,提供最多2亿元的配对资助。同时,探讨让企业更弹性聘用非本地技术人员,及适度放宽聘用研究人才的限制。

六是推动数据跨境流动。2023年6月内地与特区签订合作备忘录,促进内地数据在大湾区内跨境安全流动。特区正与广东省商讨,在大湾区以先行先试方式,简化内地个人数据流动到香港的合规安排,便利大湾区内包括金融、医疗等跨境服务。

七是设立第三个InnoHK平台。现时科学园InnoHK两个有关医疗科技和人工智能的研发平台,成功汇聚全球各地顶尖科研人员。第三个平台将聚焦先进制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续发展,在首阶段支持不少于50个研究项目。

4、香港新一轮人力资源推算改变思路,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指引。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表示,未来一项重要工作是进行新一轮人力资源推算,评估香港未来中期人力供求方面的大致趋势,有关工作已开展。

过去,人力资源推算主要按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传统的经济行业划分等进行测算,数据较为宏观且用处有限。而新一轮推算政府转变思路优化算法,将比以往规模更大更仔细,这是政府首次尝试新思路,希望为年轻人投身哪些行业及报读哪些科目提供更多引导,让香港用好本地优秀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本次推算计划按选定的策略性经济行业进行,包括紧扣国家“十四五”规划下“八大中心”的重点领域,另外,会囊括一些大众都重视的行业如旅游业或城市日常运作所需如电机、建造等进行深入分析,并评估主要行业未来紧缺职业和快速增长的技能需求。推算覆盖约280万工作人口,占总工作人口约八成,覆盖范围较大。除政府数据外,政府考虑采用市场数据,进行超过100场座谈会,尽量吸纳业界包括劳工界的意见,使分析更透彻。

5、沪港首次合作开放数据竞赛,推动智慧城市协同发展。

香港资科办今年联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首次合办“沪港合作开放数据竞赛2023”,希望透过香港与上海之间的数据合作和交流,加深两地的企业和科技人才对开放数据和相关应用范畴的认识,充分了解开放数据带来的益处和优势,开启沪港合作新时代。2023年4月“沪港合作开放数据竞赛2023”在香港启动,以“双城数据、共建产业平台”为主题,两地参赛者结合沪港现有的开放数据集,探讨香港与内地数据协作的发展空间,共同推动双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由十个来自香港不同企业和大学的个人或团体队伍组成的代表团与十队内地队伍于8月13日至14日在上海进行总决赛,展示他们的科技应用方案,进行一对一会面,拓展商机及共同探讨数据的无限潜力,并竞逐比赛的四强殊荣和评审团大奖。

6、“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致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高地。

2023年8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发布,深港协同创新进一步加速连通。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深圳河两侧以“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理念构建,包括约300公顷的深圳园区及87公顷的香港园区。

本次《规划》提出共30项措施,涵盖发展定位、总体布局、体制机制、平台建设等。针对深港协同推动国际科技创新,未来将引进港澳知名高校优势学科重点科研项目,支持深港两地高校联合成立研究生院,共同培养创新人才,支持两地优势学科能级提升。此外,面向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等重点方向,聚焦前沿交叉领域,深港将共建卓越研究中心、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平台等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应用基础研究能力跃升。香港园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第一批次首三座大楼计划于2024年年底起陆续落成。

7、香港推动“中小企资援组”加大服务中小企业力度。

“中小企资援组”是政府委托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成立的支援队,成立于2020年1月。今年,政府拨款1亿元计划在未来五年加强“中小企资援组”的服务水平,包括进一步提升其协助中小企业申请政府资助的相关服务,以及扩大其帮助中小企业提升能力的相关服务。支援队将走访更多工商组织、共享工作空间和工商大厦,协助更多中小企业申请政府资助,并提升支援队处理查询和一对一免费咨询服务的数量。

帮助中小企业提升能力的服务包括与中小企业进行一对一科技或商业知识咨询,以及举办中小企业交流活动和年度大型活动,例如“中小企资援组:科技+中小企采购博览会2023”活动。该活动开幕礼于10月10日举行,旨在让中小企业获取最新的市场资讯,方便他们选择适合业务需要的方案,协助中小企业进行科技转型,增强竞争力,是“中小企资援组”加强服务下的首项大型活动。

8、香港携手社会各界举办多项活动致力于实现碳中和。

在推动市民参与方面,香港环境委员会8月正式开展碳中和宣传运动,呼吁市民从节约能源、绿色运输和源头减废三方面改变习惯,努力减碳应对气候变化。具体措施包括,推动新能源交通工具,扩展社区回收网络,发展新一代的转废为能设施,落实都市固体废物收费计划等。

此外,香港于10月举办了主题为“绿色跃动:创建零碳未来”的国际环保博览会,与近400名青少年交流环保心得和意见,并首次新增ESG就业基地,为有意投身于ESG行业的年青力量提供多元就业和发展机会。在推动企业参与方面,香港持续表彰在环境管理有卓越贡献的企业,并于12月举行了“香港环境卓越大奖暨香港绿色机构认证”颁奖典礼,颁发了“香港绿色创新大奖”、“香港绿色机构”、“长期参与奖”等多个奖项。

9、香港加大推动乐龄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应对老龄化挑战。

2023年8月香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21%,至2046年该比例预计达36%。政府表示要抓住机会,应对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其中一环就是用好科技。本次乐龄科技博览会是第七届,政府宣布再投放10亿元,让“乐龄及康复创科应用基金”的发展更具前景。“乐龄及康复创科应用基金”于2018年10月创立,用于资助安老及康复服务单位购置、租借和试用科技产品,以改善服务使用者的生活,并减轻护理人员及照顾者的负担和压力。目前,基金申请购置及租借项目的资格已经扩展至其他非资助的私营或自负盈亏的安老院舍及残疾人士院舍。未来政府将进一步推动科技进入老年人家居生活,为其提供更多选择。

10、香港加大对数码领域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支持力度。

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资科办)推出政府采购资讯科技产品供应商名单新安排,以提高采购程序的灵活性和效率。

新的名单安排涵盖三个主要类别,即网络产品、服务器系统及微型电脑设备,并设有多个分类别,更广泛包含各类资讯科技产品。新安排旨在鼓励竞争以及加快政府采购最新和最合适资讯科技产品,以支持数码政府服务日益殷切的需求。新安排同时降低相关资讯科技产品的入场门槛及调整对支援人员的相关经验要求,以促进资讯科技业界,尤其是本地初创和中小型企业更广泛参与,提供更多创新的资讯科技产品供政府采购。资科办表示,在确保产品及服务质素的前提下,新安排可简化政府各政策局及部门采购各类型资讯科技产品的程序。

香港巩固金融中心优势,加快深港协调合作,努力留住人才

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香港经济增长放缓,但是仍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势。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内地市场扩大,香港机遇与挑战并存。政府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加强与内地的合作,促进香港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一方面,香港针对巩固和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提出新举措,为巩固股票市场竞争力,采取诸多突破性尝试,并进一步扩大与国外市场和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以提升金融业国际竞争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最新规划发布,加快了深港协同合作、打造国际一流平台的脚步,香港园区第一批次大楼也将于2024年落成。

另一方面,香港积极拥抱科技创新浪潮,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香港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战略并签署首个标志性项目半导体晶圆厂的合作建设。此外,香港通过微电子研发、超算中心、研发平台的建设,以及促进初创成果转化和数据跨境流动等措施,积极推动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强化内生创新力,探索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香港人口密度虽然高,但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人口分布不均,且受人口老龄化、移民潮等因素影响,香港人才流失情况仍较严峻。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政府2023年改变人力资源推算思路,实行规模更大更仔细的推算方法,希望为把握人才供需、提升就业水平、制定人才政策提供更多引导。

(本文系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大都市动态跟踪课题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组成员包括:刘梓宇、戴跃华、王玮)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