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视角、路径与可能:全球视野下的公共卫生与都市文明

晏彬 夏羽欣
2023-12-31 16:59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2023年11月11日至11月12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全球视野下公共卫生与都市文明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参加本次大会的学者来自国内29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收到论文或论文摘要三十二篇。会议采用大会主题报告、分会场讨论和圆桌讨论总结等形式,与会学者围绕近代城市建设、公共卫生机制、医务社工与药物治疗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会议现场

一、大会主题报告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余新忠教授的讲演主题为《历史视域下的公共卫生与都市文明——以粪秽处置与水环境为中心》,从近代我国粪秽处置和水环境的变迁引入近代公共卫生变革。他认为近代城市形象变得“体面 、丰富、便捷、秩序”、卫生发生了从“养生到公共卫生”的变化,“生命政治”因负有对民众生命和健康等的责任而推动了近代公共卫生机制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让政权获得干预生命的合法权利。余新忠教授总结出中国近代卫生的特性:公共性、政治性、国家性、科学技术性和急迫应对性。基于从“现代化叙事”到“现代性省思”模式的转化,提出“现代性”于医疗卫生史的思考,指出学术研究现实意义的实现要建立在基于学理而做出的深入和扎实的研究基础之上。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高晞教授以《都市健康与卫生文明——以〈海关医报〉为中心》为题,通过对医报中记录中国大部分都市卫生建设状况的材料研究,重点探讨了上海近代海关检疫制度的建立,抛出如何理解19世纪都市健康与卫生文明这一问题。上海一直是近代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卫生建设模板,对“疫病理论与卫生体系之间的关系、都市文明与城市健康涉及的因素以及如何理解“Health”在晚清的意义”这三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为我国卫生建设和都市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最后她提出两个思考:晚清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的卫生建设需求是否一致?是否可以直接借鉴西方卫生史研究的方式和思路?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季庆英在《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中从国际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切入引入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和发展轨迹,重点探讨如何应对现代社工发生的新变化,并从上海市医疗机构社会工作部门设置、专职医务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三个方面审视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发展,指出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要与医疗发展同步、与城市发展接轨。北京协和医院蒋育红在《从纽约到北京:兰安生与中国公共卫生护士的发展》中重点概述洛克菲勒基金会对我国公共卫生护理发展和卫生教育的积极作用,从全球视野观察中国公共卫生护士。上海健康医学院那立欣在《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群体健康认知和行为的调查研究》中聚焦新冠期间居民饮食和疫苗接种,通过饮食调查和疫苗接种调查,指出公众具有较高获取疫情、营养和免疫知识等信息的意愿,但在信息宣传方面还有待加强,公众对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疫苗疫病特异性方面认知有所欠缺,提出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既对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治理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公众健康意识和行为的提升。

二、分会场讨论

1、近代城市建设与公共卫生

在近代城市建设与公共卫生有何内在关联的讨论中,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蒲仪军的《卫生的现代性:上海近代建筑演进中的卫生设备功能探析》一文通过卫生设备是如何影响改变上海都市环境和建筑,进而促进上海都市现代性,提出在建筑史研究中要关注建筑技术与文化的关联这一观点。河南大学韩星耀在《保卫生命:“上海时疫医院”霍乱防治模式研究》一文以“上海时疫医院”作为西方防疫理论成功适应本土化构建互疗防治模式的案例,提供中国基于本国国情改造西方医学理论的经验,通过对“上海时疫医院”个案研究,反映近代以来时疫医院为代表的民间组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肩负霍乱防治及医疗救助的作用,他认为在学理层面将时疫医院作为观察近代慈善医疗发展的视角有助于推动医疗与慈善史的交叉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田佳文在《异变与固话:“帝国工具论”视野下长春市的疫病防控与环境治理》一文通过长春市在日伪统治时期采取的防病和清洁措施,认为在战时状态下病菌试验与预防医学是战争的附庸,揭露其“帝国工具”的本质。南京理工大学李恒俊的《南京解放初期的医院接管与建设——以市立医院和鼓楼医院为中心》一文以1949年4月至1952年初南京市立医院和金陵大学鼓楼医院的接管和整顿、建设为例,关注医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并指出学界对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在解放后的经历缺乏足够重视。上海理工大学宋青红在《抗战前后广西公共卫生防疫机制初探》一文考察了广西公共卫生防疫与近代广西现代历程如何勾连,对广西公共卫生行政及防疫机制的发展、特点及成效进行梳理,指出近代以来广西省较早注意到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广西省政府在卫生防疫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行政作用,广西省防疫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

2、公共卫生机制的多元演进

公共卫生机制的创立与演变一直以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次会议与会学者聚焦公共卫生机制的多元演进,从中西方不同视角进行考察,为西方卫生机制实现本土化提供可行路径,促进公共卫生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马托弟在《晚唐五代宋初敦煌瘟疫与归义军政权应对》中梳理了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文献中的瘟疫记载,总结归义军政府应对瘟疫的活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任兆杰在《中古温泉水与医疗——兼论泉水医疗中的宗教因素》中关注中古时期古人对温泉疗疾的认知,以及温泉疗疾和域外医学、佛教、道教之间的关系。山西师范大学殷开辉在《水、城市与瘟疫:雅典瘟疫与古典时期雅典城市水利系统的修建》通过对雅典瘟疫前后雅典城市水利系统的考察,可视观瘟疫的爆发同城市与水源之间的关系,城市水利系统的改进不仅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了城市人口承载能力,在民主生活、卫生观念以及未来城市设计观念与基础建设方面提供了便利与借鉴。上海大学安永娜在《近代早期英国“大重建”浪潮再探讨——以1666年伦敦大火为例》中以伦敦大火时段后的重建浪潮为个案研究,尝试进一步思考近代早期房屋重建浪潮兴起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重新探讨“大重建”的学术意义抛砖引玉。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毛利霞的《18世纪英国的监狱热与监狱卫生改革》中从医疗社会史的视角考察18世纪监狱热与监狱卫生改革的因果关联,突出多方合作下的公共卫生改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并为当今世界的相关改革提供借鉴。上海大学朱虹和复旦大学何雪倩在《夭折的民间医疗外交:日本同仁会上海医院设立计划始末(1919-1937)》中依托同仁会相关档案文献及上海医疗卫生调查报告等一手史料,对战前同仁会意欲在上海开办大型综合医院一事之始末进行探讨,梳理其两次正式提出上海建院计划之相关过程及方案内容,分析其最终未能实现此计划之个中缘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烨昕在《从钩虫病防治到公共卫生教育: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公共卫生策略之变与常》中说明卫生实践和知识传播中涉及的多方因素之间的合力与张力,以及在跨文化语境下知识传播和观念形成的复杂性,同时揭示出国际卫生基金会调整在华卫生路径中的变与常,指出坚持与政府当局建立联系是其诸多改变中始终未变的策略考量。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伍岳峰的《20世纪后期至今传染病史研究的新变化》研究在全球化时代下,20世纪中叶后发现的新传染病与过去爆发的如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在传染病史研究中呈现的不同之处。

3、医务社工与都市文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医务社工在医疗中的作用日益被重视。在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疫情爆发这三年,医务社工的重要性突显,成为学界尤其是医学界研究新热点。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社工部张璟雯在《医务社会工作参与社区公共卫生的实践与反思》中以一家区级综合性医院为例,考察在医疗联合体的框架下,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如何从“院内服务”逐步向“医联体内服务”和“社区服务”延伸的过程,分析医务社会工作在社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角色与功能,探讨医务社会工作与社区公共卫生治理的深度融合机制,以及“全人、全程、全家、全社区、全员”社区健康照顾模式的可能。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社工部曹庆等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务社会工作应对策略及政策建议》中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在微观层面分析了不同类型人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在宏观层面分析了社区治理和医疗机构运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面临的挑战,以危机干预和风险社会为理论视角,梳理医务社会工作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政策推进和实务应对,尝试明确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位与角色,并从响应体系、协调机制、和服务方法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鲍印铎在《上海医务社工培训赋能的发展及反思》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上海医务社工教育培训实践进行调研分析,指出医务社工培训体系存在医务社工科室岗位设置不均衡、缺乏系统开展的培训体系、缺乏融合发展的能力建设等不足,建议通过增强制度有效支撑、构建协同培训体系、坚持结构能力导向、建立培训质量标准等加以完善。上海浦东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王莹等人在《上海安宁疗护志愿服务发展及反思》中试图以该机构为例,系统梳理了上海安宁疗护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服务功能及所存困境,研究发现,安宁疗护志愿服务的发展是患者及家属需求、社会推动与政府创新驱动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及文明的重要体现,未来需要与安宁疗护社会工作、安宁疗护医院工作相协同,协力推进安宁疗护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4、社会治理与公共卫生

对社会治理与公共卫生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医学与史学研究的交流、融合、发展,对于人们总结社会治理经验,反思公共卫生实践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姚霏在《近代以来上海肿瘤防治的成就及其反思》中强调近代以来的上海肿瘤防治经历了“认识癌到治疗癌”、“肿瘤防治网的初步建立”、“‘大卫生’观念和前沿医学共同促进肿瘤防治”三个阶段,指出上海在肿瘤知识传播、肿瘤临床与科研、肿瘤防治管理、抗肿瘤医药器械生产等领域走在中国前列,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引发人们进一步的思考。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传斌在《民国北京政府应对美国禁止中国肉类进口研究(1922—1928)》中关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就美国禁止中国肉类进口的问题和举措,以及在此过程中,中美之间、中国政府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商界与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对1922—1928年间民国北京政府的内政和外交应对作初步研究,以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南京大学闵凡祥在《医源性灾难史:医学史的B面》中强调未来的医学史研究与书写,既应继续书写各种医学史上的各种“胜利”“进步”,更要聚焦和用墨于那无数的“医疗失败”“医疗伤害”“医疗灾难”。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赵婧在《隔离治疗与鼠疫防控——基于心态史视角的考察》中关注近代中国疫病隔离中人们的行为与情感,探察防疫心态史及其背后动机,透过近代鼠疫防控的相关个案,再现近代防疫过程的历史情境及其困境。浙江大学姬凌辉在《促进合作:20世纪30年代胡美在华活动考述》中试图揭示胡美对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以期进一步审视中外关系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医与政的复杂关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应焕强在《瘈狗为患:近代中国城市犬只管治》中关注近代中国城市市政和卫生部门的管治犬只工作,以及各种纠葛、悲情,折射出近世城市社会文明的演进。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徐华博在《齿白为美:口腔卫生与民国时期健康文化的建构》中通过口腔卫生最受关注的牙齿为切入点,探讨民国时期口腔卫生与健康现代性文化建构的问题。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吴杰华在《突破环境“衰败论”:景德镇的燃料消耗与近代空气“污染”问题》中以景德镇的燃料消耗为引,力图突破环境史衰败论叙事。

5、药物治疗的近代演进

在近年的医疗史研究中,药物的制作、文化隐喻和治疗、中西药物的碰撞等问题受到学者们的重点关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刘小朦在《药学革命的吊诡:国产药物、外来技术与民间上海的制药革新》中关注广告策略、消费文化和新身体概念发明,并重点描述了民国时期中国药品改革实践。上海中医药大学朱凌凌等人在《近代妇科药品广告研究——以<杏林医学月报>(1929-1937)为例》中以近代中医药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妇科药品广告背后的文化隐喻,解析时代对女性身体观念的建构作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刘希洋在《医学知识的社会建构:中医“秘方”观念的历史嬗变》中解读“秘方”多元内涵产生的源流和原因,梳理“秘方”传播与接受的基本脉络和内在逻辑,分析相关讨论的背景、逻辑、依据、内在关怀等。上海师范大学孙圳在《碔砆乱玉:近代中国社会对假药现象的因应——以民国时期上海报刊为例》以民国时期上海报刊为切入口,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假药现象,并强调充分挖掘更多类型的史料对于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对假药现象的因应极为必要。上海中医药大学朱音在《中医非药物与药物疗法的全球研究现状——基于近5年中医临床研究数据分析》中收集Web of Science、PubMed等医学专业相关英文数据库中2017-2022年间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类分析。

三、大会讨论总结

目前我国都市化发展越来越快,公共卫生的研究对社会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圆桌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公共卫生与都市文明研究的视角、路径与可能”,蒋育红、李传斌、刘希洋、姚霏、余新忠等17名学者畅所欲言。大会把公共卫生作为研究对象,突破把公共卫生作为理解全球化进程的一个视角进行开展研究,对西方的制度和技术如何适应国情进行实时改造、实现本土化提供新的思考。

余新忠从都市化的视角,提出都市文明、科学革命与医学结合的背后是医源性灾害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的观点。人类从乡村生活向都市生活转变过程中,各种医疗技术、医疗机构等涌现,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产生了各种疾病,给医学带来了巨大挑战。李传斌从公共卫生和都市文明相结合出发,总结了三个概念:空间、景观、物质,提出学者可以通过对医院空间亦或城市空间的研究来考察医学理论和都市公共卫生的发展,同时指出从物质文明视角研究都市和公共卫生,大型卫生基础设施不可忽略。刘希洋以自身生活体会切入,指出卫生已然融入于生活秩序和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工业化社会以来,出现集中居住这一特殊形态,城市被划分为各种功能区,这一空间划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极大改变,我们正在构建一种新的生态体系,或者说一种新的基于工业化社会生产生活的秩序,肯定了以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研究公共卫生。

本次大会策划人姚霏对大会进行总结,强调公共卫生研究的延续性和拓展性,肯定以全球化视野研究公共卫生和都市文明,对近代公共卫生是否能够成为评价衡量一个都市文明的唯一标准进行反思。倡议各位专家学者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共同为公共卫生和医疗史研究开拓新视角、提供更多路径,共同思考西方医学理论如何实现本土化,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出于现实需要,公众对医疗相关话题日益重视和关注,史学界有关医疗史的研究不断增多,国内也涌现大量有关医疗社会史、公共卫生史的期刊和论文著作。参会学者们从关注疾病到关注人本身,将研究视线从中国传统社会疫病转向现代社会公共卫生,用国际视野关注现代中国的医疗卫生发展和都市文明进步,大会学者还提出关注现代药物和具有人情关怀的医务社工和护士等,从不同领域拓宽公共卫生和医疗史研究。公共卫生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不仅是对历史不同角度的认知,对我们如何看待疫病提供新的历史视角和思维,更是对当前公共卫生发展有着提供经验和借鉴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彭珊珊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