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章梦奇、康世伟、王申、郑仪飞:2023特别关注的纪录片和创作者

2024-01-02 11: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3年过去,按照惯例,凹凸镜DOC依然在最后几天对纪录片行业进行梳理和复盘。

今年我们邀请了50余位纪录片创作者、影评人、策展人、媒体人、学者和纪录片影迷撰写自己的年度纪录片推荐。最近,我们将分多期陆续推出。

除了“2023十佳纪录片推荐”,还会有“2023华语纪录片特别关注”。

第五期我们邀请到四位纪录片导演章梦奇、康世伟、王申、郑仪飞。他们从创作者的视角分享自己的年度关注纪录片和创作者,华语纪录片为主,也包括部分非华语纪录片。

章梦奇特别推荐

2023特别关注纪录片

《种植》

导演:吴文光

2023 - 193min

这个人活成了动词。

《九龙东往事》

导演:王博

2023 - 37min

模糊了时空和虚实的都市传说中,假发作为一种超越记忆媒介在本片中成为另一种真相的敘述者。

《白家山正祥》

导演:刘晓倩

2023

一个无名者之死,一部乡村的批判录,一部影像的纪念碑。

《列车消失的那天》

导演:沈蕊兰

2022 - 73min

作者以极强的视觉实验重组记忆与时间的动向。

《五花肉的滋味》

导演:张映玲

2023 - 93min

这部影片是「母亲影展2023」特别单元“妈妈拍片工作坊”中出现的作品。她给自己取名为“五花肉”,她是单亲母亲,是基层网格员,更是拿起摄像机放声高歌的动人女性。

2023特别关注创作者

陈惠萍、胡涛(胡三寿)、王凯

三位创作者在众声喧哗的时代里保有自我态度,以独到的视野与蓄力,将创作视为生活之道,于我是师是友。

聲色场所(深圳)、叢林(成都)

“聲色场所”和“叢林”是最具有策展视野的放映社群,更是作品、创作者与观众见面的最佳之地。

康世伟特别推荐

2023特别关注纪录片

《逐花人》

导演:潘志琪

2023 - 27min

影片是一部讲述养蜂这一门古老行业在当下社会中所面临诸多现实挑战的纪录片。作为潘志琪导演的新片,一些观众似乎觉得影片叙事平淡,画面中庸。正因为这样,我却认为这恰似他外表带给人的感受,内敛又不具冒犯性。然而在“仔细品尝”这部影片之后,我在这一首带有纪实色彩的诗歌中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创新冲动,这些声画在平淡中隐匿着极富悲剧叙事的语言流,无论是巧妙的侧逆光还是冒着蜜蜂群缓慢的运镜,以及人物、植物、动物之间的空间关系,都体现出导演把玩悲剧叙事的成熟感。

《招待所》(后期制作中)

导演:杨娟

2023

故事讲述贵州某招待所里,老板莽妹在临时工劳务市场旁经营着一家叫“天天招待所”的小旅馆,生活和工作中看似独当一面的她却又面临着被现实与传统观念所束缚的困境。作为杨娟导演的首作,她作品的质感在细腻中带着粗粝,混乱中带着唯美,也像极了这位导演的性格,尤其难以置信的是,整部影片都由这位身材娇小的女生拍摄,令人钦佩。

《回声》

导演:安启迪、沐子

2023 - 29min

影片关于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乌梁海蒙古族少年博克在其舅舅旦布尔的濡染下学习楚尔制作与演奏的故事。故事简单,但其美学表达出人意料,尤其对声音的处理,达到甚至超过院线电影的标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其声音表现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并且,叙事、画面、声音的结合度之完美令人流连忘返。影片声画本身的张力不亚于《轮回》等诗意型纪录大片,因此此片我也将其归类为极富诗意特征的观察式纪录片。

2023特别关注创作者

潘志琪

潘志琪,纪录片导演,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潘导近两年的纪录片实践,在克制的导演立场中悄悄的尝试一种纪实美学的突破。我的看法向来是片如其人,潘导为人谦逊和蔼,行事谨慎,而在他平和的外表下我时常能感受到一种探索创新的冲动与能量。这种外柔内刚的气质或许源于他作为处女座对艺术的偏执,并且也在潘导的新片中得到了完整的验证。

杨娟

杨娟,青年纪录片导演,贵州人,敏锐而丰富的情感加上强劲的社交力,让她的首个项目《招待所》在CCDF拿到了最佳提案奖。摩羯座的她,在娇小的身材中潜藏着一颗桀骜不驯的心,她的偏执至少成就了这部影片的前期制作,让观众看到她的胆识、勇气与艺术潜质。

安启迪

安启迪,青年纪录片导演,内蒙古人,金牛座。很巧,我今年关注的三位影人都是土象星座。这位导演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和传统金牛座的形象并不吻合。他作品带给人的感受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沉稳、成熟和内敛,当然,这也建立在他惊人的洞察力之上。他作品几乎所有的镜头都令人叹为观止,更难得的是,由于出生乐队,他对声音的处理极富创造性,细腻的声响表达甚至能影响观众对画面的判断,并感知到另一个世界的美妙。

王申特别推荐

2023特别关注纪录片

《九龙东往事》

导演:王博

2023 - 37min

常居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导演、艺术家、学者王博的新短片。调用了生动多元的影像,横向勾连了诸多历史和个人层次在一缕头发的丝毫之间。结构团结紧张,风格严肃活泼。

《寻宝》

导演:刘雨佳

2023 - 53min

影像艺术家刘雨佳的新作,今年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其个展中展览。算她几年在西北边疆深耕创作的集大成之作。在历史影像、当代景观中揭示恋地、恋物背后的明枪暗箭。

《历历如画》

导演:陈东楠

2023 - 24min

导演陈东楠的短片新作。与《中国梵高》一样以大芬村为拍摄对象。但选取了切口很窄外延又很广的方式进入。构图、调度、声音、留白,一切都准确又生动。

《午夜出走》

导演:Ben Mullinkosson

2023 - 90min

以极强的技巧和极深的触角,从另一种视角展现成都锦绣路的地下世代生活。

《幽灵肖像》

导演:Kleber Mendonça Filho

2023 - 93min

巴西导演小门多萨的纪录片新作。巴西的东北部城市累西肺,电影、时代、故乡、梦,一切尽在其中。

2023特别关注创作者

萧潇

我与导演、摄影师萧潇在《石史诗》中有过深入的合作。中国美术学院当代摄影背景出身的他有着极强的影像直觉和当代意识。在《石史诗》的创作之初他给出了重要的影像构思和设备清单。之后他也不断和范俭、陈东楠等导演合作风格多样的纪录片作品。同时擅长拍摄静态、液态和带有呼吸感的影像。除此之外,他自己作为导演的纪实和剧情作品同样值得期待。

范昱彬

纪录片录音师范昱彬同样也是《石史诗》的剧组成员,担任录音师的角色。他来自一个纪录片录音师世家,我有幸曾与他的父亲——中国顶级纪录片录音师范立明老师有过短暂的合作。可以看出,范昱彬在现场的投入度、反应力、观察力,尤其为后期提供高质量声音的意识和创意使用无线麦克风的能力,深受他父亲的影响,也有着自己的继承和发展。他也和周浩导演在内的诸多中国纪录片导演密切合作。

杨潇

杨潇十分全能,很难标签化他的主要职位。在他自己的影片和作为主创参与的其他影片中,他在导演、执行导演、分镜设计、声音设计、剪辑、行为等诸多环节上展现着他的审美、学识和勇气。希望他越走越远。

郑仪飞

仪飞作为纪录片工作者主要以《废物故事》这部口碑佳作的导演的身份示人。但事实上在《废物故事》面世前,中国纪录片业内的不少同行们早对他各方面的能力给予了认可。除了摄影、录音这些工作外,他还对纪录片的后期流程十分了解和熟悉。不少项目都找他做技术顾问,包括《石史诗》在内。

刘雨佳

刘雨佳的作品在中国的当代影像艺术家中可以说是与纪录电影最有交叉性的了。她多年在中国的西北、东北边疆壮游,用影像发掘位处边缘的人、物、肢体、景观背后的权力运作和历史纵深。另外,她作为艺术家的工作方法和发行途径同样值得纪录电影领域的工作者比较和借鉴。

郑仪飞特别推荐

2023特别关注纪录片

虽然一直在做纪录片相关的各种工作,但其实每年看的纪录片并不多,尤其是很多新作品很难有机会看到,所以做这个推荐就会有点困难,会有很多好的作者和作品被遗漏,但是在有限的看片经验里,还是遇到了很多惊喜,分享给大家。

《青春》

导演:王兵

2023 - 212min

王兵是阅读中国独立纪录片绕不开的人物,像我这样刚开始做片子的年轻导演,一定都看过王兵的作品。但坦诚地说,过去我看《铁西区》之类的片子,其实并不能真正理解王兵在创作上的理念和他的独到之处,甚至会轻率地觉得他不过是用很原生的方式把素材拼接在一起而已,直到今年看完了《青春》的第一部【春】,我才终于理解了王兵导演在美学上的主张和他的深刻性。

《铁西区》如同一场飘散在东北大地上的重雪,覆盖了那一代工厂子弟们的悲欢,但毕竟距离我们这代人的生活有点遥远,有些许陌生,但是【春】里面在成衣厂打工的年轻人们,却如同我的兄弟姐妹们一般,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我自己。王兵导演依然用他不露声色的拍摄手法和不示技巧的剪辑处理,捕捉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所经历的一点生活,并将这些素材组织在了一个非常确定的主题之下,“春”,不是春天,不是希望,而是发春,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在生活的牢笼里发情,同时也被生活折磨和碾压。

如果说很多导演都是在拍一个具体的人物,一个具体的故事的话,那王兵拍的其实是一种“背景故事”,他把小说开头用作阐释故事背景的那段话给拍了出来。如果说《铁西区》是《钢的琴》、《耳朵大有福》、《hello树先生》等等电影的背景故事,那《青春》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背景故事。

《历历如画》

导演:陈东楠

2023 - 24min

陈东楠导演的《历历如画》是我在今年的FIRST影展看的,宛如一本静态摄影般的影像作品。观看这部短片,就像是你偶然在书架的角落里翻出一本不知名的画册,不清楚画的作者是谁,只有短短的几行字供你了解一点点信息,甚至是没有,而经由他们的手所作的画,却悬挂在这个世界的角落,装点着各种人的生活。

看完片子我们也不会得到更多的信息,但是你会不由自主地去思考他们是谁、他们现在在哪、他们画画时在想什么……由此,你开始变得重新关心周围的环境,关心与你有关的一些细节,因为即使是墙上的一幅画,它的背后关联着的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当我走近你的时候》

导演:刘雅琴

2023 - 24min

《当我走近你的时候》是刘雅琴的第一部短片作品,她也才刚毕业不久,在她把片子用链接分享给我看时,还没有参加各种展映。

这也许并不是一个多么“显眼”的片子,主题也是关于家庭和亲人的私人故事,但它饱含着真诚和真情,作者勇于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母亲、面对已经不在的父亲,使得一个私人故事具备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拍摄家庭和父母在纪录片创作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真情的力量永远不会骗人,一部好的作品永远都能打动人,跟主题是什么无关,而且整个片子的完成度也很高,很棒!

《阳台电影》

导演:Pawel Lozinski

2021 - 100min

在西湖纪录片大会看的《阳台电影》,整体来说,其实并不觉得这是一部多么好的片子,看到最后有一点无聊。但真的很羡慕导演轻松的心态,他自由自在,坐在自家阳台架个机器,就能做一部作品出来。这种轻松的态度和自在的美学,实际上也在一点点扩宽电影的语言,让我们用一个新的视角理解电影是什么,电影还可以做出什么花样来。

但为什么我们就不够轻松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安塞姆·基弗:流年之声》

导演:Wim Wenders

2023 - 93min

第一次看3D格式的纪录片,仿佛跟顶尖的艺术家和他的作品进行了一次近距离接触。维姆文德斯没得说,他的片子就是挺飞的,3D格式在这个片子里绝不是噱头,甚至让人觉得,有很多纪录片的题材真的很适合用3D方式来呈现,当然还有VR。

2023特别关注创作者

我是一个刚学着做片子的新人,俊文邀请让我推荐作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想起来的,全是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导演,或者是略微年长几岁,但也是很新锐的导演。我自己一直非常感念那些启蒙我进入纪录片行业的前辈们,是他们的作品启发我们拿起摄像机去记录生活,记录现实中的故事。虽然现在做片子的方法和环境已经跟过去很不一样了,但我自己在精神和理念上还是走在那条独立的脉络上,并以此为荣。

推荐关注的人之前,摘录一段佟珊写的话:作为某个历史阶段的“独立电影”确实消失了,但“独立”作为一种影像制作方式、一种看待和介入社会的方式和立场、一种精神遗产,从来没有消失,也吸引着年轻一代沿着那条被践行过的道路继续前行。

陈东楠

非常佩服陈东楠导演,她是年轻一代创作者中的佼佼者,一直在持续稳定地创作输出,且作品质量都很高,她坚定的态度和有效的执行力也值得我们学习,很期待她长片版的《五月的秘密》。

叶云

叶云导演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导演,也是一个很多元的创作者,除了拍纪录片,她还画画,且画的很好,但她从来没有办过画展。

她的纪录片创作速度比较慢,似乎是在全身心地感受自身与创作的关系,连那些创作中折磨自己的心灵困境也不放过。距离她的第一部长片《对看》已经过去很多年,这些年她一直在继续创作《对看》系列的第二部,且越来越接近完成,这是一部用相当长的时间跨度来观察记录新一代中国小孩成长变化的故事,它所呈现的东西,事关我们近十年的社会变化,阶级分流。期待叶云导演的《对看2》。

华伟成、刘春雨、周铭影

(超出五名了,作弊一下,这几位都居于西南的,给他们凑一堆)

跟华伟成导演和刘春雨导演接触并不多,但知道他们的片子。

华为成的《神游乐园吟留别》,光听这名字就觉得厉害,能感受到片子里似乎有种癫狂错乱的神经气息,因为各种原因,2023年我们很难有机会看到它,把这份期待和关注延续到2024年。

刘春雨的导演的《翁丁》,拍摄了十年多,加上后期估计要超过这个时间,《翁丁》记录的是中国最后一个原始村落彻底消失的过程,虽然片子不一定是拍的久了就牛,好不好跟时间没有直接关系,但《翁丁》的十年,是命运推动的力量,不能省略,有幸看过粗剪段落,期待成片。

周铭影导演的首作《世外桃源》非常的棒 ,期待他的新作《脱颖而出》再次震撼我们!

张楠

张楠导演是带我入行的人,类似师傅一样,他自己是一个能力非常全面的青年导演,而他很多年前又带了一个更加年轻的我进入了这个行业,如果没有他,我可能没有任何机会开始纪录片创作。

张楠导演有一部关于素人艺术家(汪化)的纪录长片《我的生命线》(暂定名),已经制作了很多年,是我入行时就开始跟着拍的片子,关于一个极其原生纯粹的女性艺术家,如何在一个她无法理解和融入的社会里努力自洽的故事。2024年我们会完成它!

所有新一代的创作者

集中推荐一下所有新一代的纪录片创作者们,所有的同行朋友们,包括我和我的搭档,没有理由,就是爱大家!前辈们开路,我们紧跟创作,延续不断,希望每个人都创作顺利,平平安安!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原标题:《章梦奇、康世伟、王申、郑仪飞:2023特别关注的纪录片和创作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