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3年十大最具影响力碳中和新闻(国内篇)

2024-01-03 07: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01--中央深改委重磅文件: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坚持先立后破,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优化完善调控方式,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碳排放双控各项配套制度,为建立和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积极创造条件。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可以有效避免能源总量控制的局限性,是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时俱进推动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制度保障。在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同时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并且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绿色空间。

02--中央召开高规格环保大会:“双碳”目标是坚定不移的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这也是时隔5年后,中国再次召开最高规格的全国性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此次大会总结了过去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指明了未来五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又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实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指出,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

习近平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

03--中美携手,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

中美两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今年中美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回归合作,为全球气候行动注入新动能,对全球气候治理有着重大且积极的影响。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分别于2023年7月16—19日在北京、11月4—7日在加利福尼亚阳光之乡举行会谈。

11月15日,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就两国关系以及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交换意见;同日,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

根据这份总共25点的声明,中美双方重申致力于合作并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危机,并宣布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工作组将聚焦联合声明和联合宣言中确定的合作领域,包括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低碳可持续省/州和城市、毁林以及双方同意的其他主题。

04--CCER市场即将重启,顶层设计政策密集发布

自从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之后,为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碳减排,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重启的呼声也日益高涨。2023年陆续出台系列配套政策,为此市场的重启做好充分准备。

10月19日,生态环境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组织建立统一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和交易系统,提供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集中统一交易与结算,这是保障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序运行的基础性制度。

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包括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作为自愿减排项目审定、实施与减排量核算、核查的依据。

《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的通告》,则公布了暂定的CCER登记、注销、统一交易与结算机构。

此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和结算规则(试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规则(试行)》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与实施指南》等文件纷纷制定。CCER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补充,此次重启是市场多年期盼,意义重大。

05--可再生能源绿证核发全覆盖,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将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核发绿证,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

《通知》中提到,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可交易绿证除用作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外,还可通过参与绿证绿电交易等方式在发电企业和用户间有偿转让。

1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绿证核发工作启动会,12家申领绿证的发电企业和10家绿色电力用户代表现场获颁国家能源局核发的首批绿色电力证书。

国家能源局首批核发绿证约1191万个,涉及项目1168个、发电企业755家。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不断攀升,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后,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证供应市场。

绿证核发对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具有重要意义,还将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等工作。

06--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提升新能源支撑能力

自从2021年3月15日中央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这个论述以来,如何提高新能源占比,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成为电力系统改革的重要议题。

2023年,新型电力系统文件密集出台,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逐渐清晰。

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提出了27条意见和建议。并对如何夯实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基础,如何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全过程稳定管理,如何构建稳定技术支撑体系,都提出了详细的部署。

6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全面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理念、内涵特征,制定“三步走”发展路径,并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

7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该《指导意见》抓住我国能源转型的核心问题——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以电力系统的转变来适应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新形势下能源转型的迫切需要。

07--《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发布:支持甲烷减排项目开展CCER交易

近年来,国内外就控制甲烷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达成共识,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实际行动。中国也不断出台和实施甲烷减排相关政策。

11月7日,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甲烷控排基础能力,规范重点行业甲烷排放,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甲烷排放控制领域的国际合作,综合多项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甲烷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具有增温潜势高、寿命短的特点,主要来源于煤炭、油气生产、农业和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甲烷减排不仅能够应对气候变化,对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人体健康等也有益处。

《甲烷方案》是我国开展甲烷排放管理控制的顶层设计文件。文件提出,要创新完善经济激励政策。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甲烷利用和减排项目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鼓励甲烷排放控制工程项目开展气候投融资。

08--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50%,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重要贡献

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年内连续突破13亿、14亿大关,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首次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新力量。这折射出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多元绿色发电供应体系基本形成。

此外,我国新能源产业全面发展,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重要贡献。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保有量超过1800万辆、占世界一半以上。全面停止新建境外燃煤电厂,供应了全球50%的风电和80%的光伏设备。我国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安排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专项资金超过12亿元人民币,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09--《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发布,选择100个城市和园区试点

1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方案》提出,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到2025年,试点城市和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基本构建,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初步形成,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基本清晰,试点对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方案》还明确,首批在15个省份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试点城市建设主体原则上为地级及以上城市,试点园区建设主体为省级及以上园区。

10--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2021年7月16日,万众期待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首批2000多家电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

两年后的12月23日,在“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今年11月30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4.23亿吨、235.7亿元。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各关键环节初步打通,已经实现预期目标。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对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们评选的这些新闻事件之外,网友心目中的碳中和新闻大事件一定也很多,欢迎各位留言,我们将从中抽取部分网友的反馈,送出京东卡。

免责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