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有一天傍晚,她数了36架飞机才下楼|翻翻书·书评

2024-01-12 14: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3年初夏,当张小满完成《我的母亲做保洁》书稿,问母亲:“妈妈,这一路走来,你感受如何?”

三年前,由于在老家找不到赚钱出路,52岁的春香与60岁的丈夫,从陕西商南县来到女儿张小满所在的深圳,希望能在这里获得一份体力活儿,为自己“挣一点养老钱”。就这样,母亲开启了自己在超级城市深圳的打工生活。三年的时间里,她先后在超级商场、政府大楼、高级写字楼三个场所从事保洁工作。

一开始张小满写妈妈在深圳做保洁的故事,是奔着想解决母女关系的危机,互相达成理解。

从媒体辞职后,张小满进入互联网大厂工作。彼时,她与父母重新居住在一个屋檐下,母亲用批判的眼光观察她的生活,而她也激烈地回应。她们在狭小的房间中争吵,“母亲看不惯‘我’的花钱方式,‘我’难以忍受母亲的生活习惯”。心平气和下来之后,张小满决定,不再管束母亲。她试着从了解母亲在超级商场的保洁工作开始去理解母亲。在母亲从事保洁工作之前,她从未特别留意过身边的保洁员,即便每天就身在他们维持的光鲜整洁之中。透过母亲的双眼,她逐渐看见这座城市里一些被遮蔽的现实。

他们是一群用体力劳作填满超长工作时间的外来务工者,在深圳这座包容万象的城市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与污渍、垃圾为伴,支撑起城市文明对整洁细节的无限追求。他们落脚城市的初衷是如此相似,一路走来的人生又与时代发展的轨迹紧紧捆绑。他们在深圳寻找自己的生存缝隙,有自己的生活圈子,知道如何寻找机会,很清楚自己在整个阶层划分中的地位,用一种贬低自己的语气谈论着他们所做的工作。他们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却总是处在城市生活的边缘,城市的“整洁”“舒适”“便利”几乎与他们无缘。

随着写作的深入,张小满也发现,真正的理解是做不到的,即使是母女之间。这种两代人之间的无奈隔阂,也真实地反映在作者张小满与母亲的日常相处中。她们之间依然会因为一些小事争吵,但同时,她们也彼此都更相信对方,更坚定地支持对方。从本质上说,这是“我”与母亲共同完成的一场写作,“我”写出了“一本妈妈也能读完的书”。

此前,我们发起了「母亲的打工纪实:“妈妈,这一路走来,你是啥感受?”|翻翻书·送书」的征集活动,最后选出三位读者寄送了《我的母亲做保洁》的样书。十天后,三位读者都已经阅读完,并写下了他们对这本书的理解和看法,以下是他们的书评。

在这本书里,母亲的人生为做着螺丝钉般工作的“我”建立起一块生活的“飞地”,让“我”得以喘息、回顾,珍重自己的来处。这是春香自己打开的新世界,也是她带给女儿的新世界。

去了解母亲的过去,也去追寻过去的自己

文/何天丽

《我的母亲做保洁》讲的不只是母亲,也是在讲同母亲一样劳苦一生但努力生活的一类人,用作者在书中形容姑姑的一生的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被金钱困住的一生,是用吃苦来抵消生活磨难的一生”。讲的不只是保洁,也是同保洁一样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相比这些影响深圳的人,我更愿意去关注一些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但回归最初,作者只是想去多了解一点母亲,“去了解母亲的过去,记录她正在经历的当下,也去追寻过去的自己”。我爱我的父母,我的父母也是极爱我的,但是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我不了解我的父母,我不知道他们的过去,不清楚他们的现在,我有一种冲动,想去和父母好好聊聊,坐下来静静地聊。

52岁的母亲从陕南农村来到深圳务工,生活环境的巨变、同女儿同居的矛盾、工作的劳累和不顺心......种种一切都无法打败她。她会捡回她觉得有用的物件,她会在天台上数飞机,她能找到便宜的会给老人找零钱的菜场......我有时就在想那个年代的人身上无穷的生机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去哪儿了?但母亲也会感慨,如果自己坚持读书、如果自己之前盘下了店铺、如果自己早点来深圳打工、如果......也许生活就不一样了。“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呢?”很多时候看这本书,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很多大道理,她只是在讲述母亲的生活,在记录她的所见所闻,但在书中又无处不存在人生的道理。

“保洁是城市的高级美容师”,从事保洁等底层职业的工作者也并不都是我们想象中的贫困的农村人,虽然大部分都还是这样的。雨虹,一位在韩国雇主家当了20年保姆的阿姨,曾和雇主家的女主人一起去深圳大学上了三年的语言学校,在空闲日子里会一个人出去旅游,韩语讲得非常好,作者遇上她时,他们一家正承包着豪宅小区垃圾回收的工作,月入上万。但雨虹对垃圾回收和作者母亲对待保洁的态度是一样的,“这是下等人做的活儿”“娘没什么用了,才只能做保洁。”他们是如此庞大、如此卑微又被忽视的一个群体。作者引用大卫·格雷伯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一书中的话,“社会中似乎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个人的工作越是明显地对他们有益,他得到的酬劳就越低。”

“商场对干净近乎失控的追求是通过保洁员的个人时间被严重剥夺而实现的。”“在深圳高级写字楼,一个保洁员要完成他的工作,需要将近三十种工具。”母亲的保洁工作有专门的监督人员,但不论是保洁、还是监督人员,甚至管理者,大家面对自己的工作都有种种无奈与为难,正如作者所说的“权力都是分层传递的,我们都在这个系统里。” 

我和作者都是陕南人,她来自商洛,我来自安康——算是陕西最南的省份了。她曾经是记者,而我现在在学新闻,也许未来也会是众多记者中的一员。我对作者的一句话感同身受,“我做了很多练习,从学会不再贬低自己的童年,到能自如地回答‘你从哪里来’‘你的父母是做什么的’到将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坦诚地用文字讲述出来,我走了很远的路。”

读这本书,让我对生活的焦虑变少了,我很喜欢母亲身上的干劲,里面有着面对生活的豁达,不论未来如何,都要过好当下。同时,我也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去探寻和家人相处的方式,去关注以前被我所忽视的生活的细节,更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位劳动者。

它带我坐上了时光机,回到了回忆里

文/Joey

仓促步入婚姻的我遇到了人生的困惑,作为外地人,生活在广东佛山这样一座老城,每天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好奇他们的生活,也产生了想融入他们生活的想法。无意间翻到《我的母亲是保洁》这本书,带着自己的困惑写下了想阅读本书的期望。

或许我正在经历着跟作者一样的人生,就这样,我翻开了它。

刚开始的阅读,我喜欢大体浏览一遍。整本书主要讲述了母亲对于整个家庭的影响。作者娓娓道来,诉说着“我”的母亲的故事,她也像是我的母亲,或者说是大多数中国母亲的缩影,她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撑起了命运带给她的一切,她没有抱怨,只有马不停歇地干活。赚来的每一分钱都是无比珍贵的:工人做饭1100元、养猪500元、卖蔬菜2000元、择茶叶5000元、摘蘑菇1000元……

作为母亲她眼里有活、心里有责任,文中母亲常开玩笑说的一句话是,要是年轻的时候能在深圳买块地,她的子女们就不用如此辛苦了。年纪大了,母亲从没有让子女赡养她,而是带着愧疚,觉得自己不够努力,给的不够多,没有给自己的孩子好的生活。这就是母爱,它是无私的。中国母亲总是那么坚强,她们没有男人一样厚重的肩膀,但是她们有颗博爱的心,也用自己的行动教会孩子们爱是什么。同时,孩子们也给了母亲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看海、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坐双层巴士……像小时候母亲给他们无数“第一次”一样,亲眼看到最爱的人经历第一次时的喜悦,比自己去经历更快乐。

一直在农村生活的母亲活的纯朴而真实,她努力完成着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因为孩子留在农村、也因为孩子离开农村。刚来到深圳,跟这座城市格格不入的她,第一次看到了孩子在深圳的生活并不是她想象的那么轻松。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她们没办法获得体面的休憩,但是她们有着乐观的心态。她们有争吵有快乐有哭泣有悲伤,她们深知彼此的不同,但是依然相互依靠着,在跨越时代的路上前行。

整本书里的“我”和我的经历是如此的相似,阅读这本书就像看一部老电影,它带我坐上了时光机,回到了回忆里,或许作为小人物,我们不能给社会带来多大影响,但是我们用勤劳,用坚韧,在生活里留下了点点足迹。

作者用自己直观的方式把母爱记录下来,让我看到了母亲对她人生的巨大影响,谢谢作者把这种感动也传递给了我。我们不应对未发生的事感到惧怕,未来是未知的,跟作者的母亲一样生存在当下,珍惜每一天,珍惜身边人,或许遗憾就不再是遗憾了。

有一天傍晚,她数了36架飞机才下楼

文/yo

先来聊聊怎么知道的这本书吧。偶然看到一篇公众号推文《我和我的保洁员母亲》,在工作日里用碎片时间看完了,很喜欢。几度停下来标记喜欢的段落,在此摘抄推文里最印象深刻的一段话:“来深圳几个星期后,母亲发现天台是一个好去处。她从来没坐过飞机,却在深圳看到了最多的飞机。她坐在天台的水泥墩上,一架架飞机从海边起飞,飞过头顶时,她就在心里记下来,再起飞一架,便在原来的数字上加一。有一天傍晚,她数了36架飞机才下楼。”

当时读完的感觉就是很喜欢,有种母女关系的同类型场景被演绎的感觉。很多时候,我都自认为已经对母亲足够有耐心,可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女儿往往应该是最能共情和理解母亲的人。或许多和母亲聊天,母亲也不用再“一个人到天台数飞机了”。

另外,这本书也满足了自己对保洁员这一个群体的好奇,关于保洁员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书里是这么说的:

这些保清员里,有一部分是因为儿女在深圳工作,跟随儿女而来,比如我的母亲;有一些是为了摆脱无意义的婚姻;有些是为了给儿子挣钱娶媳妇。更多是跟我母亲一样,给自己攒点养老钱,同时找点事干。还有人就是为了活下来。一位六十二岁的保洁员被老乡带到这家商场前,曾在北京扫过五年马路,北京的冬天太冷了,冻得手脸皲裂,痛得不行,一个月也只有3000多块钱。他来深圳,最大的理由是,深圳冬天不冷,他很担心在北京有一天冻死在路上都没人知道。

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电影里的那句台词大意是:南方的冬天总是比北方要好过的,至少在南方的冬天是能够活下去的。

关于生活,是这么描述的:

母亲和刘师傅在清晨遇见的时候,经常这么打招呼:刘师傅说一声“哎呀”,她回一句“哎呀”,刘师傅再回一句“这就是生活呀”,母亲接一句“这就是生活呀”。

关于普通人的一生,书里是这么写的:

他们经历了跟我姑姑相似的一生,如杂草一般,顽强地生存,一场大风刮过,有的还能爬起来,有的便湮灭了。他们活得很用力,面对这些普遍性的悲剧,人们似乎也总结不出什么,也不知道该怪谁。说到最后,似乎只能归结于,他们的命不好,姑姑的命不好,这是陕南腹地乡下人的悲歌。

阅读过程中,我数次停下来思考,关于母女关系、关于女性联结、关于生活、关于普通人的一生……大家都在很用力地活着,不管是什么工作什么工种,遇到的职场问题其实大同小异,父母离开家乡,来到城市打工,自己赚养老钱,不给子女添麻烦,其实来到城市的孤独感,并不只是年轻人才会有的感觉。

最后让我感动的是,父母的付出和对子女淋漓尽致的爱。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家乡变得越来越模糊,却也越来越具象,家乡不再是一个地名,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