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成为水,一场设计双年展中的寓言与敬畏

2024-01-06 07: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成为水(Being Water),设计师、艺术家、建筑师、草药学家甚至厨师,在2023波尔图设计双年展上对“水”这个古老物质进行了一次致敬过去,也朝向未来的探索。

与其他双年展不同,在波尔图,我们看到“设计”之下更多隽永的文学性,与谦逊的普世关怀。

早在2023年6月,10月下旬开幕的第三届波尔图设计双年展(Porto Design Biennale)就宣布了主题,“成为水”(Being Water)。与“水”相关的故事又总与“冒险”相关:人类借助水迈出第一步,这里的水大多呈现为“海”,象征未知与未开垦的世界,“航海”成为历久弥新的情节。对于葡萄牙来说,无论“水”还是海,都有一种宏伟但忧伤的内涵。毕竟过去,葡萄牙人在海上漂泊,经年累月,九死一生。

真实的“水域”特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这里的人以及思维模型——当首席策展人费尔南多·布里齐奥(Fernando Brízio)提出“成为水”时,似乎多了一份诗意沉重。我也好奇:作为在葡萄牙波尔图发生的双年展,它会拥有什么特别的在地性?

费尔南多·布里齐奥 (Fernando Brízio) ,2023年波尔图设计双年展主策展人(图片:BRUNO MESQUITA)

费尔南多将这场双年展融合在“6个关于水的主题提案”之下:普罗米修斯野兽:人类的形状;魔法现实:与未知/未知共存;水体:水常见的所在——植物、肉类、矿物质;动态景观:跳舞的边缘,不存在的边界;飞河:重新思考水的来源、用途和表现;以及情感地质学:食谱的鲜活历史。

是不是?浪漫的文学性与寓言性扑面而来。什么是普罗米修斯野兽(Promethean Beasts: Shapes of the human)?我的第一个疑问。

先觉者普罗米修斯就像中国的女娲,他想唤醒埋藏于泥土之中人类生命的种子,于是来到河边,抓起一大把泥土,捧了些河水浇在上面,捏成一个人形。费尔南多的解释是,粘土的可用性和易于成型可能导致了物质构造的首次体验,也导致了后来,人类设计能力的认识和发展。他重新抛出这个提醒:回到设计源头,一直以来,物与我们交织在一起并改变我们,就像我们改变它们一样。于水,亦是如此。

我尝试进入葡式的语境,找到一场关于设计的双年展之中不同以往的叙述。

从水中培育出新的词汇

与主题无意契合:临近设计展开幕的一周,波尔图大风大雨。展览无奈延后,但也是因为这个机缘,我获得了一个“私人预览”的机会,得以前往费尔南多·布里齐奥策划的主展览,一窥一切在正式开始之前的秘密。

费尔南多策划的主展览叫做“Petrichor,雨的味道”(Petrichor, o Cheiro de Chuva),场地在设计之家(Casa do Design), 位于波尔图近郊的马托西纽什(Matosinhos),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Álvaro Siza)的故乡。青年西扎在这里留下过一个茶室,两个游泳池,一处纪念诗人的小景观,一个改造后的青年俱乐部。

展览以雨的气味为起点,探索人类设计的一系列“流体界面”,譬如,从人造心脏瓣膜,到植物筏。

“Petrichor,雨的味道”现场,© Porto Design Biennale, Helena Sá

Petrichor,意思便是下雨后的尘土味。这种气味产生的原因是:某些植物分泌一种油,这种油随后被粘土基的土壤和岩石吸收;下雨时,会和另一种化合物土臭素一起从潮湿的土壤中释放出来,并产生独特的气味。这个奇妙的从水中“培育”出单词最初出现在1964年杂志《nature》的一篇文章中,创造者是两位科学家。尽管是科学术语,它的词源却颇具诗意,petr意指岩石,而ichor就是在古希腊神仙的血管中,代替血液存在的飘渺的液体。Petrichor于是也可以解释为从岩石或石头中产生的“纤细的精华”。

而寓言与神话的意境依然存在。就像走进展厅,灯光不十分明亮,是温柔,漫步于水域的光线氛围。“踏入雨林”后的第一步,让我动容的一件作品来自巴西艺术家乔纳塔斯·德·安德雷德(Jonathas de Andrade)的影片——《鱼》(O Peixe)。剧情发生在海边的村庄,静谧和谐。强壮的渔夫仪式化地深情拥抱着刚刚捕获的鱼,直至鱼死去。

巴西艺术家Jonathas de Andrade的影片,《鱼》(O Peixe)

当然可以把这看作是一种追悼,对于水,鱼,食物和自然的感恩,但陪我一起看展的工作人员说,她看到的是镜头勾勒出原始的捕猎者形象,也许是人的伪善:以生存为借口,这种关系充满了模糊的温柔、暴力和统治的姿态。

在河流找到自己,另一件作品《河流》(Fluvial)是对葡萄牙内陆河滨海滩的一次“冥想”。在这些地方,葡萄牙摄影师提托·穆拉兹(Tito Mouraz)拍摄了一系列河流景观。就像河水塑造了自然的棱角轮廓,隐入水中的身体、一旁的树干、以及河床如同雕塑般的岩石,这些自然的部分在镜头里被温柔地、一视同仁地映射——河床几乎变成一种光学仪器,在那里的所有皆被带进光与波的世界之中,包括摄影师童年那份抹除不去的记忆。

《河流》(Fluvial)是对葡萄牙内陆河滨海滩的一次“冥想”,Tito Mouraz

作为呈现元素之一,声音占据展览很大的部分。有时我会有一种仿佛听念“颂钵”的感受,像是文学性的补充。我想起“水”的意象,在欧洲故事中,除却海洋,便是“元水”;这个词,象征生命的原初状态。

这些声音,从水体到细胞,从沉船到实验室,到一朵花的开放与气候的变化,一次呼吸到一个生态系统——水域之中,跨种群的联盟,相互连接,相互依赖,相互牵动。

放下傲慢,互渗互生

“水”的另一个特征是“渗透”。在两个多月的时间中,虽然双年展在实体美术馆、博物馆中发生,但本身也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系统,将所有人吸引到“水”的生态之中,与水一起流淌。如果说场馆内的是神话寓言,那么场馆之外,这些特殊环节的设置,这些来自双年展的“open call”项目,讲述普遍存在的心理体验——它们公开,开放,平易近人——就像神话落入凡间后的故事和小调,像思考的“狂欢”。

© Porto Design Biennale, Helena Sá

“理解一个复杂的、相互依赖的关系。”费尔南多·布里齐奥对“6个提案”之下,“魔法现实:与未知/未知共存”(Magical Reality:Living with the un/known)这一主题的思考就是:“水是一个充满盲点的现实。它在事实与虚构之间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内心有一种不完整感,它让我们想象真实,去创造概念,产生和组织想法,去安慰、去解决现在的僵局,并赋予生活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水是中心角色,有时是拥有神奇能力的人。”

在波尔图公园 (Parque das Águas do Porto),参观者可以看到艺术家兼建筑师乔拉·伊多乌 (Jola Idowu) 的展览,他使用建筑材料Tabby(牡蛎制成的水泥),来讨论保存周期和“世界各地侨民的记忆 ”。

或者与纺织艺术家塔玛拉·比戈(Tamara Bigot)一起,在为期三天的工作坊里,用厨房残渣和食余对织物进行染色;在草药师费尔南达·博略特(Fernanda Botelho)的指导下,从豌豆山(Monte da Ervilha)开始植物漫步,识别具有治疗作用的可食用植物。这背后的现实是,葡萄牙这片土地上有着植物染色必不可少的丰富水脉资源,三条大河——杜罗河、特茹河、蒙特古河,从东向西,贯穿这个国家的北部和中部,汇入大西洋。葡萄牙还有着全欧洲最优秀的植物学、药剂学学府,可以为天然植物、矿物染色、可存续材质研发提供知识框架和技术支持。越来越丰富的可存续材质、零碳材料和无动物成分材料进入设计应用领域,譬如软木皮、天麻纤维、咖啡豆纤维、橙汁人造丝、蘑菇全素皮、葡萄皮和菠萝纤维、仙人掌皮、海草纤维、香蕉纤维和椰子纤维等等。

“水的味道”(Taste of Water),简单有趣,让人了解“水是制作新鲜意大利面的重要元素”,制作出完美的意大利面。也可以与主厨瑞·莫塔(Rui Mota一起)讨论分享关于水的分子美食。费尔南多谈到的“6个关于水的主题提案”中的最后一个,“情感地质学:食谱的鲜活历史”(Affective Geologies:The living history of a recipe),“樱桃的味道也是水的味道——来自这个地方的水。花卉、植物、水果和所有食物都含有来自种植、收获地点的水。樱桃的82.6%是水。一个橙子只有10.4%的 ‘橙子成分’,其余都是水。种植和烹饪食物时使用的水,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滋养了某个地区的风味和美食,即使我们使用相同的食谱,也不可能在其他地方复制。它们如何在仪式、文化、记忆、身份建构、归属感、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地方之间的情感联系中流动?关于水的味道的讨论,可能会带来新的知识和想象力,使人们重新审视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我们与水和食物的关系。”

对了,不得不说,费尔南多总是能在文学中找到关联:“拉丁语中,company和companion这两个词的词根是com(一起)+panis(面包)。伴侣是与我们分享面包、与我们同桌吃饭的人。我们必须找到并讲述那些能够反思食物和水的生产、分配和消费道德的故事。”

没有一个地方是荒芜的

走出设计之家,我乘车前往马托西纽什的海域,最为观展的终点——这里有阿尔瓦罗·西扎的建筑,与此同时,一场关于勒萨·德·帕梅拉游泳池(Leça da Palmeira)的分展。

“没有一个地方是荒芜的”(No Place is Deserted),展览的名字基于西扎的格言。它关于建筑师在一个地方发现的多种设计参考,从自然、地形、建筑、非物质,包括大量的绘画、照片、视听资料和物品(从公共和私人档案馆收集)——其中许多是以前从未见过的——重新整理了过去的设计、施工和改造过程的批判性叙述。

当它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这个低矮体量的纯粹现代主义建筑——我一下明白人们所说的,“它体现了对海平面的尊敬”:游泳池全然没有明显的入口,而是一个像进入山洞般的向下的斜坡步道。一旦进入,我们便与城市环境隔绝开,而经过此处的人依旧能够享受海平面——它几乎是不声不响地,被西扎用下沉手法掩藏起来。

重点是,游泳池的边界被消解,人工围合的水面和大海面浑然一体:西扎小心翼翼地保留了大部分的现有岩石。水池延伸到海洋中,与大西洋沿岸的自然水池形成融合。他选用了帕梅拉沙滩的沙石作为砌墙的材料。经历了多年海风侵蚀后,墙面出现了一道道凹缝,西扎将它比喻为历经了时间洗礼的人脸上出现的痕迹。

距离泳池不远处,是著名的海边茶室保·娜瓦(Boa Nova Tea House)。我决定去那里坐一坐。那个年轻的西扎面对教堂与大海时,曾用“令人生畏”形容过自己的心情——将建筑置于厚重的文脉与自然里去思考,挑战重重。

风与潮汐的变化,日照角度与礁石起落,设计师放下傲慢,破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建筑,最终成为与环境共同创造和建造的作品。

© Porto Design Biennale

此刻我突然理解了费尔南多·布里齐奥所说的“普罗修斯”。我的理解,就是放下傲慢,换句话说,心怀敬意,甚至可以带上一些葡萄牙人骨子里的悲伤气质——欧洲文本中,水的三大意象是海洋、元水,最后一个,是泪水。经历了海与元水之门的人类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成长,经历了脱胎换骨,最后,泪水意象代表着生命之水,是得以修复身体和心灵的物质,是代表新生的希望。

寓言、传说,词语与设计产生的火花,理解与情感之间的碰撞,在人性脉络里水般“流动”,设计的脊髓中有谦逊的敬畏“泪水”,才会滋润出“没有一个地方是荒芜的”世界。

编辑— LZ撰文— 徐卓菁

图— 2023 Porto Design Biennale

原标题:《成为水,一场设计双年展中的寓言与敬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