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会人文 · 书评】刘伟才: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与媒体的相互塑造|中国投资

2024-01-08 09: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刘伟才 中国投资参考

刘伟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导读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非洲民族解放的进程已不可逆转。在这一过程中,英国媒体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影响了英国对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解和政策,也影响了非洲民族主义者对自身和宗主国的认识和把握

在“二战”结束后的数年里,殖民者和非洲民族主义者实际上都没有过多地考虑独立的问题。但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却“骤然”掀起。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非洲民族解放的进程已不可逆转。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巡行非洲殖民地,最后在开普敦发表演说,称“变革之风”已吹遍非洲大陆,“不管喜不喜欢”,英国政府和在非白人移民都必须做出改变。

在“变革之风”劲吹的数年间,英国政府、非洲激进主义者、非洲民族主义者、在非自由派白人、在非白人移民群体中的顽固者在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网络里展开了复杂互动。在这一过程中,英国媒体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影响了英国对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解和政策,也影响了非洲民族主义者对自身和宗主国的认识和把握。罗萨琳德·科菲的《英国媒体、民意与非洲帝国的终结:1957~1960年的“变革之风”》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英国媒体涉非报道为切入点,选取加纳独立、肯尼亚和尼亚萨兰(马拉维)的殖民暴力、麦克米伦的非洲巡行、南非的沙佩维尔惨案和刚果危机等事件或进程作为案例,分析了英国政府、非洲人、白人移民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复杂互动及其深远影响,也探讨了抵抗、独立、殖民暴力与新殖民主义等主题。

对于民族解放运动本身,英国媒体所呈现的态度比较复杂。它们总体愿意承认非洲人追求民族解放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愿意承认“帝国”已到了以合适方式退出非洲殖民地的时候,认为继续加压维持在非殖民统治并不明智。相应地,一些试图以强力手段打压非洲民族主义的做法也受到质疑。50年代末,在肯尼亚和尼亚萨兰接连发生殖民当局以强力手段镇压和限制非洲民族主义者的行动,媒体一方面报道镇压和限制导致的流血、大规模逮捕、监禁和监禁中的意外死亡,另一方面也讨论这种镇压和限制的性质和利弊。尽管媒体本身并不一定会直接批判英国政府或殖民当局,但对暴力的记录和呈现却对公众形成冲击,还被反对派力量拿来作为攻击执政者的素材,最终也对英国政府的政策产生了影响,殖民当局也不得不慎重行事。

在南非和罗得西亚发生的白人种族主义政权打压非洲民族主义者的行径引发的关注尤其突出。沙佩维尔惨案爆发后,英国媒体呈现了白人当局所使用的武器、惨案发生后混乱人群和街头场景,转述了一些受访非洲人表示白人残酷、自己无辜的陈述,对英国公众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实际上,英国公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了解在南非和罗得西亚的种族主义统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没有发生极端事件的情况下往往会愿意把这两个地方的白人作为自己的“同胞亲戚”,但媒体上“突然”出现的文字和画面却颠覆了他们的认知,引发了他们对南非和罗得西亚白人的批评。南非和罗得西亚的白人移民存在实际上有自己的独立性,英国政府发现无法充分有效地干预,但也还是不得不做出姿态,麦克米伦所说的“不管喜不喜欢都要做出改变”本身就包含了对白人移民的“劝解”。

尽管不断说服自己和公众要承认“变革之风”的现实,但对于“帝国”的退却,英国媒体仍然是带着“怅然”乃至“不甘”,这导致了另外一种状态:媒体事实上引导着公众,让他们相信或者说期待非洲人在独立之后会经历统治的艰难并意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而到时英国人就可以幸灾乐祸地“看戏”。当时媒体的一些漫画呈现了这种状态:漫画先是将非洲民族主义描绘为压向站在海滩上发抖的“帝国守护者”——白人移民和殖民官员——的巨浪或者卷向设防建筑如高墙和大坝的大水,不久后又将首批独立非洲国家的领导人描绘为小婴儿和丛林动物。在一些媒体看来,英国确实显得“疲惫、困惑、垂头丧气”,但同时仍是“一道光明与公正的光”。

令一些英国媒体庆幸的是,它们马上就获得了批判独立非洲国家政府和领导人的由头。加纳在国际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在国内保证各项供给的能力受到质疑,恩克鲁玛因对有辉煌王国历史的阿散蒂人基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特殊诉求响应不足而被描绘为一个独裁者,媒体称他在阿散蒂人背后插了一刀——但同时又强调这一刀是发生在“英国人走后”。刚果总理卢蒙巴则被认为是一个“无能者”,尽管他当时面临刚果大民族主义者、加丹加分裂势力、国际矿业资本和前殖民者的多重掣肘,活动空间着实有限,但在英国媒体的话语里,“无能”就是“无能”,而这种无能表现的直接原因就是殖民者的离去。

在对殖民地独立始终抱有排斥的情况下,英国媒体很自然地会对新生独立国家领导人产生质疑乃至“不屑”,进而表现出对反对派力量的偏好。非洲本土的一些反对派力量明了媒体的作用,也会有意识地开展工作,一些媒体对新生独立国家领导人的批判乃至贬低实际上就是受了非洲本土反对派力量的影响。对恩克鲁玛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代表阿散蒂人利益的民族解放运动党(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的影响,对卢蒙巴的批评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主张加丹加分裂的冲伯势力的推动。

媒体的这种对反对派的偏好影响了英国政府的相关政策,也影响了英国与相关非洲国家的关系。以加纳为例,英国政府为了维持英联邦的完整与稳定,希望保持与加纳政府的良性关系,在支持恩克鲁玛领导的执政党人民大会党(Convention People's Party)及其所主张的中央集中化政策的同时反对民族解放运动党的联邦制诉求。媒体对民族解放运动党的偏好使英国政府无法有效地贯彻对恩克鲁玛政府的支持,恩克鲁玛政府也对媒体激烈批评不满,从而导致两国关系出现裂痕。

从50年代中期开始,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快速推进,这是非洲民族主义者斗争、英国政府应对、非洲之外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国际形势变换等多重因素叠加且交相作用的结果。在罗萨琳德·科菲看来,英国媒体报道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与独立后的发展,使英国公众逐渐意识到帝国在非洲的存在正在减弱;它们也报道殖民当局的暴力,使英国公众发现殖民地正在发生的情况与英国政府本身宣称的种族关系、治理以及政治变革等方面的原则相悖,从而导致部分公众对英国在非存在基础和合法性产生质疑。罗萨琳德·科菲更加强调的是,读英国报纸的并非只有英国公众,还有非洲的民族主义者和白人移民,他们会受到触动和激励,由此产生的行动又会反过来影响媒体。客观上来说,英国媒体确实推动了非洲民族解放的进程,也推动了英国政府对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调适。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并不是一个殖民地与宗主国双方单线往复的平面过程,而是一个由双方的多个点连成的多条线在往复的同时又有交叉拗折的动态立体网络。在这个动态立体网络中,媒体发挥了平台、桥梁、枢纽、调节器等多种性质的作用,是认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切口和一条重要线索。

《英国媒体、民意与非洲帝国的终结:1957~1960年的“变革之风”》

|Rosalind Coffey, The British Press, Public Opinion and the End of Empire in Africa: The 'Wind of Change', 1957~60, Springer, 2022|

作者简介

罗萨琳德·科菲(Rosalind Coffey),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客座教师,主要从事非洲史、英国殖民史和媒体史方面的研究。

目录

1. Introduction

2. Nkrumah’s Ghana, 1957: The Press and the Post-colonial State

3. Colonial Violence in Kenya and the Federation of Rhodesia and Nyasaland, 1959: Frameworks of Representation and Patterns of Practice of the Press

4. Harold Macmillan’s ‘Wind of Change’ Tour of Africa, 1960: British Policy, Civic Cultures and Political Practices

5. The Sharpeville Massacre, 1960: African Activism and the Press

6. The Congo Crisis, 1960–1961: Emergent Mini-Frames in a Post-colonial Environment

7. Conclusion

编辑 | 肖静秋

校对 | 闫建军

设计 | 大 米

本文刊于《中国投资》2023年12月号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许可

《中国投资》杂志创办自1985年,由国家发改委主管,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是我国投资领域唯一的中央级刊物,业界最早专注于投资领域趋势报道的核心期刊。创刊三十多年以来,杂志以全球视角看中国投资,涵盖宏观经济、行业分析和企业投资案例,同时以全球市场为坐标,聚焦特定国家、地区和重大国际趋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官员、各类投资机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记者媒体的专业对话平台。

《中国投资》杂志每期覆盖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200多家央企国企和10000多家中国民营企业、1000多家中央与地方政府决策部门和机构、1000多家行业协会和商会、300多家主要金融机构等,是了解宏观经济环境、行业趋势前景和企业投资案例的重要参考。

China Investment, founded in 1985, is a monthly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NDRC) China’s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agency, It’s jointly operated by Investment Research Institute under NDRC, China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oration. Enjoying an exclusive position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hina Investment is the core journal which started the earliest among similar magazines to focus on the investment trend. Over the past 30-plus years, China Investment has been in line with theglobal market as its fundamental coordinate with a strategic focus on specific countries and regional markets and those major international propensities. China Investment is a key dialogue platform for official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investment agencies, experts and scholars, business people and journalists.

原标题:《【社会人文 · 书评】刘伟才: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与媒体的相互塑造|中国投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