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我在诉”:让“不懂法”的当事人拿到了工资

2024-01-11 22: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如我在诉”:让“不懂法”的当事人拿到了工资

“如我在诉”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指出:“要把老百姓的难事当自己的家事来办,以‘如我在诉’的要求做好司法审判工作”。“把老百姓的难事当自己的家事”就是要求我们学会换位思考、转变角色定位。“如我在诉”,是法官在诉讼中换位思考最朴素的表达方式。

原告与被告,仅是法律上权利义务区分,在案件中,他们无论处于什么角色,都应被善待。法官,应致力于能换位思考原、被告,做到为双方解纷和减压,努力让纠纷化解平息,用法律天平善待每一个人。

“为她们感到担忧”

南方的冬天,又冷又湿,冷风从办公室的门缝钻进了衣袖,让办公桌前梳理卷宗的我,心情也阴郁了些。

每年年底,追索劳务报酬案件会有所增多,今年也像往常一样。不同的是,桌上多了一叠特殊的案卷:是一些五十多岁的妇女追讨劳务报酬案件,其中还有六十多岁讨薪的。他们原务工的超市已经倒闭,拖欠工资迟迟未支付。无论遭遇什么,她们的生活都要继续,她们有些人已经找到新工作,在酒店帮整理房间、餐馆洗碗、打扫卫生等等,带着讨薪渺茫的失落,希望法院能帮她们讨个说法,要回被拖欠的工资。

她们的讨薪诉求背后,是艰辛的生活。而难点是,她们原来务工的超市,因为经营问题,已经资不抵债了,老板也处于失联状态。

“寄希望求助法院”

故事从她们拿着《劳动仲裁不予受理通知书》和一些打印的工资单到法院诉讼辅导室开始。她们干活儿是把好手,但基本不善表达,加上心急,更难说清事实。经过耐心分析,才大致理清了原委:他们18个人,每天早上5点起床,6点到超市开始工作。有的在生鲜部、有的在防损部、有的在保洁部,按岗位职责每天辛勤做事,但老板突然不发工资,超市处于停摆状态。

她们提交的证据,严格意义上来说有很多瑕疵。但他们坚持认为:到了法院就可以拿回工资。

经过诉前辅导以及对案件的风险评估,征得她们同意后,打了被告的电话,但均未能接通。

“不管怎样,都要追回拖欠的工资!”带着期盼的眼神,她们每个人反复念叨着这句话。

“被告父亲患癌症”

每天给被告打电话,然后发短信,成为辅导后我的日常工作。经了解,被告三十来岁,负债已经远远超过他的财产。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了被告的电话。

“我是法院法官,我这里有你18个欠薪的案子,欠薪对象都是你的员工。看你的年龄,还很年轻,不管现在遇到什么困难,要积极去解决,希望我们法院能帮到你……”我给被告就案情说了很多,被告也很认真的听了进去,说同意调解,手上还有些钱,想将欠薪还给员工。

但接下来几天,被告电话不接,信息不回,又“失联”了。

几天后,被告回电话了。他父亲患癌了,在医院治疗,手上的钱都拿去给父亲治病了。

从解决被告困境的实际出发,我告诉他,法外有情,可以和欠薪的员工调解,帮他做原告们的工作,相信只要向积极正向的努力,问题会解决的。

“一切会慢慢变好”

第二天,我立即联系18名原告。告诉她们现在被告的情况,也表达了被告愿意支付她们工资的意愿。

经过与原告、被告的多次沟通,最终得到一个原、被告共同接受的解决方案:被告每个月拿出工资的2800元,平均支付给原告们每人100多元,直到付清所有欠薪为止。

核对身份信息、银行卡号等制作笔录,我约好原告们到法院,与被告进行了远程调解工作。2023年年底这两三天,原告们分批次来调解。因为她们请假要扣钱,还担心因为请假会失去工作,法院尽最大努力调整时间,完美解决了调解。

12月29日17点50分,最后一个远程调解结束。

回到辅导室,原告们都没有走。

我告诉她们可以回去了,都处理好了。一个原告递给我了一封《感谢信》,告诉我,她们很感谢法院,因为年龄大了,去了劳动仲裁没有受理,也没钱请律师,现在解决了,不知道怎么表达感激之情。

我告诉她们,这都是我们法院应该做的。继续梳理案卷的我,想到正是“如我在诉”的使命感让原告、被告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只要我们坚持换位思考,就能温暖更多的人,风再冷也不惧怕。

原标题:《“如我在诉”:让“不懂法”的当事人拿到了工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