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潮汕侨批亮相央视舞台,向全国、全世界生动展现侨批文化魅力

2024-01-14 16: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昨天(1月13日)晚上,潮汕侨批亮相央视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汕头市侨批文物馆顾问张美生与泰籍华人周昭耿一同登上舞台,向全国、全世界观众生动展现侨批文化的魅力,引发热烈反响。被喻为“红头船之乡”的澄海区,组织各级收看节目,让艰苦创业、爱国爱乡的华侨精神更加深植人心。

狗尾巴挂铜锣,是什么意思呢?当晚节目中,张美生带着一封来自潮汕和泰国的与众不同的侨批,通过生动有趣又令人动容的讲述,展现侨批背后的独特记忆。原来,狗尾巴挂着铜锣的画作,巧妙传达了“九月尾有喜事发生”的信息,不识字的妻子用拼贴的形式,完成了一封给丈夫的信。一封封侨批与回批正是这样,传递着海外华人的思乡情谊和家眷的浓浓想念,更写就了一曲诚实守信、心系家乡的精神赞歌。

一场主题为“聚听侨批故事 共谋家乡发展”的活动,在澄华街道华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一个个侨批背后感人肺腑的故事,让收看《美美与共》节目的社区群众听得入神、深受鼓舞。社区居民许容源告诉记者,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他对侨批知之甚少,当晚的节目让他受益匪浅,学习到非常多的侨批知识。通过节目他真切了解到侨批收寄过程,以及侨批局运作流程,对侨批有了全新的认识,心中对先辈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激励他更加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

全神贯注地观看节目,沉浸在感人至深的侨批故事之中,泰国侨胞、旅泰澄海夏塘同乡会副理事长陈梓彬不觉间眼眶已湿润。从父辈到他,家族前后捐出400多封侨批,经过汕头大学图书馆整理、扫描,存入侨批数据库,永世流传。继承了祖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陈梓彬经常往返中泰两地,也希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让年轻一代通过学习侨批,懂得老一辈的艰辛,了解先辈在异国他乡打拼的过程,“让泰国侨后代也多来家乡看看,让他们知道根在这边”。他打算以后在泰国多收集侨批,带回国捐献,做好国家一带一路的桥梁、纽带,让“中泰一家亲”更长远地发展下去,为助力汕头做好侨的文章作贡献。

“借助央视这样国家级平台,向全国、全世界传播潮汕侨批,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侨批文化,我非常自豪。”昨晚,身为澄海区文明播种人的张美生,也来到实践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他说,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侨批,作为长期从事征集、研究侨批的学者,特别希望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告诉他们,吸引更多人了解、学习。因此,组织青年群众观看节目、交流分享,是一件意义十足的事,让年轻人认识侨批,在一封封侨批背后的故事里,了解先辈们如何出外谋生、赚钱赡养亲人、爱国爱乡爱家的奋斗历程,感受华侨艰苦创业、诚实守信的可贵精神,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更加懂得努力奋斗,让侨批文化、华侨精神一代代地继承和发扬下去。

据悉,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节目以“文化丝路”为内核,以文化交流为主旨,用艺术光影搭建动情、通心的文化桥梁,获得受众好评。

原标题:《潮汕侨批亮相央视舞台,向全国、全世界生动展现侨批文化魅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